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炎不良人-第4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伴君如伴虎,廉嘉庆可是深有体会。

    抛开炎武帝不说,就朝中的那些大臣,看他不爽的人大有人在,比如御史,比如言官,还有其他一些得罪过的人,他回到朝堂之后,这些人肯定会疯狂的弹劾他的,而这才是最大的危机。

    心中有事,廉嘉庆在离开元帅府之后,就回到了自己住的地方,开始认真思考,反复权衡到底是走是留,只是,还没等他做好决定,新的变故又发生了。

    …………………………………………………………………………………………………

    四月二十九号。

    午时三刻,正是全军上下吃饭休息的时候,战鼓突然响起,警铃大作,西域联军开始攻城了。

    廉嘉庆以前跟着炎武帝御驾亲征过,在军队待过,当他听到战鼓、号角、铜锣大作的时候,他就知道,打仗了,留给他思考的时间不多了。

    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暂时留在康城,再看看再说,毕竟,双方停战已经有半年有余了,康城被重新修筑了一番,短时间内不可能攻破,而他只要这段时间待在康城,等西征军扛不住的时候,他在离开,这样一来,于情于理都说的过去,回到京城也算有一个交代了。

    对于廉嘉庆怎么去想,没多少人会在意,至少,西征军的将领们不会在意。

    西域联军攻城的时间,选择的非常好,正是吃饭的时间点,当警铃大作的时候,正在吃饭的众将士,直接丢下饭碗,拿起兵器,就匆匆的奔赴城墙之上,原本略显松散和懈怠的军队,瞬间变得忙碌起来。

    各种兵器、守城器械,都在第一时间被送上城墙,虽然这次西域联军攻城很突然,但是,西征军不但不感到意外,反而松了一口气。

    在西域联军集结兵力,来到康城之外的时候,西征军这边就开始做守城的准备了,半个多月过去了,该有的准备,基本上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应对起来也不会慌乱。

    战争打响之后,殷元魁第一时间带着一众将领,来到了城墙之上,眺望着城墙下,不远处犹如潮水一般的军队,表情凝重。

    在冷兵器时代,不管是攻城,还是守城,最先开始交锋的,不是蚁军,而是弓箭手。

    箭矢,作为远距离杀伤性武器,在任何一个军队当中,都是极为重要的,之前,殷元魁他们在西征的时候,采用的战术,箭雨洗地,万箭齐发,用浩瀚的箭雨压的对方抬不起头来,然后,让蚁军开始冲锋,负责攻城。

    蚁军,蚁军,蝼蚁一般的军队,他们的作用其实就是送死,用生命去试探、消耗对方的兵力、武器装备,还有守城将士的能力,往往一场攻城战打下来,伤亡最惨重的就是蚁军了,十不存一是很正常的情况。

    这种打法,在之前的无数次战役当中,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但是,双方的位置却发生了变化,之前,西征军是进攻方,而西域是防守方,进攻方往往掌握着主动权,所以这种作战方式很有效,然而,现在,西征军是防守方,而西域联军则是进攻方,主动权在对方手里,如此一来,西征军就陷入了被动。

    殷元魁站在城墙上,看着双方的弓箭手互射箭矢,紧蹙着眉头,表情无比的凝重和难看。

    战争是让人进步最快的捷径,这句话一点儿都没错。

    这次负责攻城的将领,不是伏虎大将军安德烈,也不是降龙大将军康德,而是昔日镇西军的副将,现如今西域联军的副将申屠侯。

    申屠侯高坐马背,身披甲胄,指挥着西域联军的攻城,申屠侯采用的作战方式,几乎跟西征军如出一辙,先用箭雨洗地,然后,让成千上万的蚁军,扛着轻梯,在箭雨的泼洒当中,开始前进。

    跟之前西域联军的作战方式不同的是,这一次,申屠侯从攻城开始,就派出了重甲兵,他们手持一面大盾牌,排出三个队列,走在最前面。

    弓箭不是步枪,可以一直射击,每一个弓箭手在射完一箭之后,都有一个真空期,虽然西征军这边,有两队弓箭手交叉射箭,可是,这中间还是存在一个空白期。

    每当西征军这边射箭的时候,西域的重甲兵就会停下,然后高举盾牌,迎接箭雨。

    起初,所有人都以为重甲兵手里的盾牌,防护效果一般,可是,在第一轮箭雨之后,他们就发现,这些盾牌相较于西域之前的盾牌,要大,要厚的多,一般的箭矢很难一下子击穿,就算射在了盾牌上,大多数不是直接坠落,就是钉在了盾牌上,而对持盾之人,以及他们身后的人,没有造成多大的伤害。

    重甲兵前进的速度并不快,西征军这边射箭,他们就停下,西征军弯弓

    搭箭的时候,他们就快速前进,短短一炷香时间,他们就推进了两百多米。

    此时,他们距离城墙只有三百米左右,而这群重甲兵不在选择前进,而是呈现一个阶梯状,第一排的蹲下,盾牌落地,第二排的人半蹲着,把他们的盾牌架在第一排士卒的盾牌之上,第三排的人直直的站着,然后把盾牌落在第二排士卒的盾牌之上,就这样,他们临时搭建出来了一个盾牌大阵。

    在他们的身后,则是被他们掩护着来的弓箭手,这些弓箭手的身体被重甲兵的盾牌给遮挡着,而他们则在后方,弯弓搭箭,开始泼洒箭雨。

    这些弓箭手,也跟重甲兵一样,呈现三个队列,相互交叉射箭,中间的间隔非常短,至少,比西征军这边短了不少。

    刚才还占据着居高临下优势的西征军,在这一刻,优势荡然无存。

    单单从弓箭本身来说,西征军的弓箭的射程要超越西域联军的,双方的差距还是不小的,足足有五十米的差距,而是,这五十米的差距,被申屠侯选择这种方式,得到了弥补。

    申屠侯用重甲兵,掩护着弓箭手,向前推进了一百米,彻底把双方的优势拉平。

    城墙上下,箭矢如雨,你来我往,好不壮观,而伴随着箭雨的泼洒,双方的将士,都开始出现大面积的伤亡。

    西征军居高临下,又有城墙作为掩体,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伤亡,但是,西域联军那边,也有盾牌作为掩体,西征军的这个优势,也被拉平了。

    当然了,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占据优势的还是西征军,毕竟,盾牌再如何的大,在如何的坚固,它毕竟不是城墙,迟早会有被射穿的时候,也有哪些盾牌兵体力不支的时候。

    然而,这么明显的破绽,对方会看不到,会想不到吗?

    当然不会,重甲兵在掩护着弓箭手前进的同时,还掩护了大量的蚁军,在双方弓箭手互射的时候,这些蚁军开始冲锋。

    在康城外,本来是没有壕沟的,因为壕沟的作用,往往是用来流放水源的,不过,西北缺水,自然不可能像中原的城池那般,搞什么护城河了,而壕沟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抵御外敌进攻的,而康城的西城门,是面对西域的,都是自己人,用不着防御。

    不过,在西征军拿下康城之后,殷元魁就让人挖掘了长达两千多米,宽二十余米,深三米的壕沟,用于抵御西域联军而用,只是,在这半个多月的对峙期间,殷元魁又重新让人挖掘了壕沟,长达达到了三千多米,宽度也达到了三十多米,而深度也高达五米,在壕沟的底部,更是放置了各种尖锐的木桩。

    对付壕沟的办法其实很简单,要么填平,要么搭建木梯。

    在战时,填平壕沟那自然不可能了,就算你想填平,对方也不会给你机会,而且壕沟挖起来费劲,需要大量的人力,而填平它同样如此,也需要大量的人力,作战的时候,对方怎么可能任由你这么做呢?

    因此,想要通过壕沟,只能搭建木梯,而这种木梯也很简单,就是攻城的时候,搭靠在城墙上的轻梯。

    在双方箭雨互射的时候,大量的蚁军,扛着轻梯就冲向壕沟。

    为了阻止蚁军的前进,城墙上的弓箭手,把重心转移到了这些蚁军身上,于是,西域联军的弓箭手顿时压力大减,可是,蚁军却伤亡惨重,很多人跑着跑着,就被一箭射死,倒地不起。

    这些人可能没有当场丧命,但是,他们很快就死了,被后面的自己人给踩死的,在战场上,没有人会管其他人的生死,没有那个时间,也没有那个精力,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前进,前进,再前进。

    什么叫刀割韭菜,眼下这种情况就是刀割韭菜,大量的蚁军,前赴后继,扛着轻梯不断的前进,不断的靠近壕沟,每一轮箭雨落下之后,就有成片成片的蚁军倒下。

    战争才开始,就彰显出了它的残酷、血腥和无情,而这只是战场上很小的一副画卷而已。

    除了盾牌兵、弓箭手和蚁军之外,在西征军弓箭手射不到的地方,出现了大量的投石车。

    一块块犹如磨盘大的石头,在好几人的艰难搬动下,被放到了投石车的篮筐内,伴随着令旗的挥下,随着一声沉闷的敲击声,这些在西域最常见不过的大石头,一飞而起,快速的朝康城抛射而来。

    这些石头,有的砸在了城墙上,轰然炸裂,溅起满地的碎石,有的直接落在了城墙上,砸死一片的将士,有的则直接飞过城墙,落在了城内,刹那间,就有房屋被砸出一个大洞,也有不幸的将士,被从天而降的大石头活活砸死。

    这些石头,就像是炮弹一般,其带来的破坏力和杀伤力是惊人的。

    同一时间,在城内的城墙下,也树立起了一家家投石车,同样是磨盘大的石头,被放入篮筐,随着负责投石车将领的一声大喝,这些石头一飞而起,跃过高高的城墙,朝着敌军抛射而去。

    最先遭殃的还是冲在最前面的蚁军,然后就是盾牌军,之后就是西域联军后方的大军。

    随着石头的不断抛起又落下,无数人成为了烂泥,西域联军那边的投石车也有不少被损坏。

    刚刚还稳如泰山的盾牌兵,顷刻之间出现了大量的伤亡,完整的防御圈,出现了缺口,这些身披重甲,手持大盾的盾牌兵直接倒下,而在他们身后的弓箭手,更是无从幸免。

    第一次登上城墙的许一凡,看着这一幕,紧抿着嘴唇,面无表情。



第四百二十章 个人之于沙场



许一凡来康城已经整整一个月了,这还是他第一次登上城墙,也是他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第一次亲眼看到冷兵器时代的大规模战役。

    在这里,没有道德可言,而毫无人性可说,人命在这里是那么的不值钱,就许一凡登上城墙的这半个时辰内,双方就损失了数千人,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弓箭手、盾牌兵、蚁军,投石车陆续出现,箭雨如云,满天的石头飞舞,一个个士卒冲上去,然后又倒下,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替补上去,循环往复,萧杀之气,直冲云霄。

    战争打响已经半个多时辰了,总体而言,还是西征军占据了优势,毕竟,守城终究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到目前为止,蚁军还没能靠近壕沟。

    宁致远站在许一凡身边,看着眼前的一幕,脸色略微有些苍白,倒不是他害怕了,而是因为他也是第一次亲眼看到战役的现场。

    宁致远苦读圣贤书多年,兵书自然也没少看,可是,书本上记载的战争,往往都是一个个文字,还有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而已,看不出战争的残酷来,可是,在这里,在城墙上,他是亲眼看到了这一幕。

    原本干燥的空气,随着战争的爆发,散发着一股浓郁到让人作呕的血腥味,冲杀声、怒吼声、哀嚎声、弓箭拉动的声响、箭矢划破空气的声音、石头飞舞的声音。。。。。。这些声音不绝于耳,每一道声音的响起,都让人感到一阵的牙酸和心惊肉跳。

    直到这个时候,宁致远才明白,为何先生荀德华在说起战争之道的时候,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只有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才会明白战争的可怕,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都无法真正的描绘出战争的惨烈,因为他们当中,很少有人亲眼看到过战争,所谓的诗词,也不过是凭空想象的而已。

    文武相轻,互看两相厌,不是没有缘由的。

    相对于宁致远内心的震撼,许一凡则表现的平淡的多,虽然他在看到眼下的这一幕之后,也备受震撼,但是,跟他以前看到的、经历过的战争来说,这还不是最惨烈的。

    在热武器时代,胜负的关键,往往不是看兵力多寡,而是看武器装备如何,当然了,这也不是绝对的,只是说,好的武器装备可以占据很大的优势,但是,操纵武器的是人,如果人不行,就算给他再好的武器,也没什么卵用,这一点儿,可以看看抗战时期的,某些拥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