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炎不良人-第4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璇玑闻言,下意识的摸了摸鼻子,有些悻悻然,显然,唐万三的这个说法,他也没法反驳,或者说,他深有体会。

    大师兄的不靠谱,李璇玑从小就感受到了,当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被大师兄带着修行,只是,那时候年龄小,又是刚刚修行,很难全心全意的去修行,而大师兄呢,他一旦开始修行,很容易入定,而他一旦入定,外人很难叫醒他。

    看似是一件好事儿,可是,对于李璇玑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年龄小,容易饿,跟着大师兄的时候,经常饿肚子,好多次,他都饿得奄奄一息,差点儿嗝屁了,如果不是别其他的师叔发现,估计,李璇玑都活不到现在,而在这些人当中,李璇玑最应该感谢的还是唐万三这个死胖子。

    小的时候,唐万三经常来山上玩,而且每次来,都不会空着手来,总是带着很多好吃的,而对于李璇玑来说,这些吃食,无疑是救命的东西。

    大师兄的不靠谱,远不止这些,李璇玑的修行,基本上都是大师兄代师教授的,而他传授的办法也十分的粗暴,告诉李璇玑法门是什么,关键点是什么,总而言之,就是把其中的关键,以他个人的理解,一股脑的灌输给李璇玑,至于李璇玑有没有听懂,听懂了多少,又领悟了多少,他从来不管。

    也亏得李璇玑天赋极好,悟性极高,不然,就大师兄这种传道受业的办法,真没有几个人扛得住,这一点儿,从小师弟陆沉身上就可以窥探一二了。

    不过,自从李璇玑八岁以后,

    大师兄就不在山上了,而负责传道受业的是他的几位师叔,但是,他们的传授方式也很简单,就是道观当中的一栋藏书楼。

    别看无名观很破败,又建立在高耸入云的东山之巅,可是,在无名观的后山,还有一个名为白玉京的藏书楼,一共十一楼,藏书很丰富,不但有道教的各种典籍和修行秘籍,还有其他体系的书籍。

    小时候的李璇玑,一直以为白玉京只有十一层,后来,他才发现,其实不是,白玉京一共十二层,第十二层是空置的,除了大师兄之外,也只有师父才能去十二楼,只是,这次下山的时候,他无意间从唐万三的口中得知,白玉京其实还有一层,一共十三层。

    白玉京的最后一层,只建造了一半,至于为何没有建造完成,真相不得而知,至少唐万三不知道。

    可以这么说,李璇玑现如今的修为,除了一部分是大师兄填鸭式的教授之外,大部分都是靠看这些典籍而学来的,东山上的人都很不靠谱,大师兄不靠谱,师父和师叔们也不靠谱,反而是身边这个死胖子,比较靠谱。

    一想到胆小又惫懒的小师弟,跟着大师兄东奔西走,李璇玑就不由得担忧起来,他真的怕小师弟走着走着,就跟大师兄走散了,万一走散了,他到不担心小师弟会饿死,而是担心找不到小师弟了。

    “你知道大师兄带着小师弟去哪了吗?”李璇玑问道。

    唐万三转过头,一脸诧异的看着李璇玑,看了半天,才说道:“你不知道?”

    李璇玑很认真的点点头,说道:“不知道啊,你知道吗?”

    唐万三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你都不知道,我怎么可能知道。”

    “。。。。。。。”

    李璇玑闻言,不说话了,又下意识的摸了摸鼻子,刚才,他只是有点儿担心小师弟,现在,他是真的很担心小师弟了。

    看到李璇玑摸鼻子的这个下意识的动作,唐万三挑了挑眉头,说道:“你这个动作跟谁学的?”

    “嗯?什么?”

    李璇玑一脸茫然的看着唐万三。

    唐万三翻了个白眼,伸出一根手指,摸了摸鼻子,说道:“我说这个。”

    “噗。。。。。。”

    李璇玑还没有说话,站在二人身边的少女苏樱熙反而率先笑了起来。

    同样的动作,李璇玑做,那就是好看,帅气,而唐万三做出来,怎么看都像是搞怪,让人忍不住想笑。

    两个人不约而同的看向少女,而少女则连忙伸手捂嘴,摆摆手,示意他们不用管自己,只是,少女那双犹如星辰的眼眸,却眯成了月牙,笑吟吟的看着唐万三。

    李璇玑没觉得唐万三的动作有什么好笑的,他想了想,说道:“没跟谁学,你不说我都没注意到,下意识的动作而已,怎么了?”

    唐万三深深地看了一眼李璇玑,继而看向大海,淡淡的说道:“这个动作,我在另外一个人身上看到过。”

    “谁?”

    李璇玑下意识的问了一句,随即,他想到了什么,转过头,看向唐万三的侧脸,问道:“你说的那个人是他?”

    唐万三点点头,转过头,斜着眼睛,看向李璇玑,看着看着,表情就变得怪异起来,这把李璇玑看的莫名其妙起来,下意识的问道:“干嘛这么看着我?”

    唐万三还是盯着李璇玑的那张脸看,越看表情越怪异,直把李璇玑看的浑身发毛。

    就在李璇玑想着是不是该转身回去的时候,唐万三开口说话了。

    “像,真像。”

    “像什么?”李璇玑问道。

    “啧啧啧。。。。。。”

    唐万三咂咂嘴,艰难的转过身,背靠着船舷,看着李璇玑,缓缓地说道:“长得一样的漂亮,眼睛像,笑起来也像,以前怎么没发现呢?”

    “真的吗?我们真的很像吗?”李璇玑先是一愣,随即,惊喜道。

    唐万三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也不能说像,只是神似而已,他长得也很漂亮,也有一双迷人的桃花眸子,不过,他脸上有酒窝,你没有,而且他笑起来很好看,当然了,你笑起来也好看,不过,他笑起来给人的感觉是人畜无害,至于你嘛,笑起来只能算是温和。。。。。。。”

    “啊。。。。。。。”

    说着说着,唐万三突然大叫一声,把李璇玑和苏樱熙给吓了一大跳,少女刚想斥责唐万三几句,却听到唐万三突然说道:“我说小璇子,那小子该不会是你失散多年的兄弟吧?”

    然而,不等李璇玑回答,唐万三似乎想到了什么,自顾自的说道:“不可能,你们不可能是兄弟,虽然你们有些地方很神似,但是,长得一点儿都不像,不可能是兄弟,绝对不可能。”

    听着唐万三在那碎碎念,李璇玑和苏樱熙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困惑。

    苏樱熙看了看唐万三,又看了看李璇玑,然后问道:“你们说的那个人是谁啊?”

    李璇玑看着唐万三,见唐万三没有理会少女的意思,就解释道;“是一个叫许一凡的少年。”

    “你们认识?”

    李璇玑摇摇头,说道:“不认识,他认识。”

    “哦,这样啊。”

    苏樱熙还是一头雾水,她原本还想问些什么,只是,看到李璇玑也一头雾水的样子,想了想,就没有继续问下去了。

    李璇玑看着还在那碎碎念的唐万三,微微皱起了眉头,他再一次对那个叫许一凡的少年,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李璇玑这次来中原,除了是想来中原看看,还是因为师傅在他临行前的一句话:“回中原去吧,那里才是你的家,你该回去拿回属于你的东西了。”

    对于师傅口中属于他的东西是什么,李璇玑不知道,也没有多想,而他来中原最大的兴趣,还是唐万三口中的许一凡,他很想看看这个不会修行,也不是武夫,完全是个普通人的少年,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如果可以的话,他很想和许一凡坐下来聊一聊,这个人或许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元符十六年,李璇玑带着唐万三,还有石邑国公主苏樱熙,抵达福州,踏足中原,而这一切,远在康城的许一凡,并不知情。



第四百二十四章 朝堂小事儿



长安!

    历代入驻中原的首善之地,不管王朝如何更迭,也不管边境是否战火纷飞,居住在这里的百姓,生活照旧,无非就是皇帝换了个姓氏罢了。

    繁华、热闹、喧嚣、奢靡。。。。。。永远是这座城池的主要基调,外面发生的一切,很难影响到这里的人们,该登高作赋依旧登高,该醉卧青楼,依旧醉生梦死,该争斗的党争,永远不会停歇。

    时间来到了五月份,意味着夏天正式降临,只是,相对于以往,皇帝每年夏天都要去往避暑山庄避暑,今年却迟迟没有开始行动,虽然准备工作依旧在进行,但是,炎武帝今年似乎没有去避暑山庄的打算。

    今日,朝会上,位列中枢的各位大臣,又在金銮殿上吵得不可开交,闹得鸡飞狗跳,到最后,只落得一地的鸡毛。

    每次朝会,事情都很多,但是,值得拿到朝会上说的事情不多,不过,今年事情格外的繁多。

    西征顺遂,却爆发了瘟疫,西征军止步于康城,现如今,面临着五十万西域联军的反扑,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北蛮边境也不安宁,北蛮老将赫连力阳,亲率二十五万大军南下,于一月前,开始叩关,来势汹汹,北方边境,狼烟四起,战况焦灼。

    南夷这个蛮瘴之地,在继后秦之后,又出现了一个王朝南唐,自从南唐建国开始,跟大炎王朝的关系就日益紧张起来,前年打了数场算不得战役的战役,去年,双方又对峙了差不都一年,而今年,双方终于正式撕破脸皮,开始交战起来。

    这些都是军政大事,拿出来值得说道的地方,无非就两样东西,兵力、银钱。

    征兵的举措还在持续,效果不错,毕竟,大炎王朝是以武立国,休养生息了这么多年,需要打仗的时候,征兵还是很顺遂的,难题在于银钱方面。

    虽然大炎王朝近几代皇帝,都是勤俭持家的性格,在位的这些年里,积攒了不小的家业,国库充盈,可是,战事一起,银钱就像是流水一样,哗哗的往外流淌。

    将士的饷银,被服粮草、武器装备,这些都需要银子,再加上大量的徭役,还有各种粮道、驿站的拓展、维护等等,都需要银钱。

    每日朝会,兵部就以兵力不足,不断的上奏,说征兵难,而征兵难的最主要原因,还是钱不到位。

    工部的官员,更是大吐苦水,各种牢骚、埋怨,纷纷出现,什么工匠不足,什么材料不够,什么人手不足,等等乱七八糟的问题,而追根到底,还是两个人,缺钱。

    礼部官员,倒是不要钱,他们要人,已经三年没有举行科考了,按照祖制,科考三年一次,今年该开科举了,可是,春天已经过去了,春闱却迟迟不见动静,只能等秋闱了,可是,秋闱似乎也没有动静,这让礼部官员的开始心焦。

    吏部也不逞多让,从前年开始,炎武帝决定用兵,大大小小的战役打了上百场,很多立功之人,却迟迟没有得到褒奖,而犯错的人,都被迅速的处决了,空缺出来的位置,很多人惦记着,却迟迟没有旨意下来,有过罚之,有功却不赏,这就不对了,说到最后,无非是要钱,要官帽子。

    刑部倒是没说什么,只是,随着战事的开启,犯事儿的官员越来越多,查处下来,人手不够,而人手不够的主要原因,还是缺钱。

    户部也紧随其后,说春耕艰辛,赋税难收,各项支出太多,财政收入和支出不相匹配,国库逐渐空虚,总结下来,就两个字,没钱!

    总而言之,朝会上,主要就两件事,要钱,要人!

    大炎王朝现在真的很缺钱吗?

    当然不缺,虽然现如今大炎王朝四处作战,可是,国库不但没有空虚,反而略有盈余,一来是打仗就意味着财富和人口,二来战事一起,就需要增加赋税,两项加起来,吃收入和支出,差不多是可以持平的。

    至于为何会出现眼下这种情况,也很正常,因为这是历次朝会的常态,不管什么时候,不管是丰收之年,还是贫瘠之年,哭穷是常态,要钱也是常态,习惯就好,只不过,这两年相较于于以往,更‘缺’钱一些而已。

    除了这两件事之外,朝会上说的更多的,还是战事。

    北蛮虽然有赫连力阳的二十五万大军,可是,夏侯拓的近三十万镇北军也不是吃素的,而且打的是防守战,问题不大。

    南唐的十万唐军,虽然也跟武英叡的镇南军开始交战,但是,不管是从兵力而言,还是从战况而言,都属于小打小闹,问题也不大。

    真正棘手的,还是西北的战况,三十万的西征军,现如今是彻底的陷入了西北,他们不但要应对五十万的西域联军,还有应对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瘟疫,比如燕王!

    瘟疫已经得到控制和解决的消息,早已经传回京城,瘟疫是之前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