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德烈和康德闻言,点点头,说道:“大帅所言极是。”
“殷元魁的西征军处境不佳,大炎王朝没有多少精力去支援他们,如果殷元魁不想西征军全军覆没,他们应该会退守西洲城。”
“大帅的意思是。。。。。。”安德烈看了看沙盘,然后看向法阿问道。
“一味的猛攻,伤亡太大,我们需要保存实力,但是,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说到这,法阿抬起头,看向安德烈说道:“命令全军,向前推进一百里,跟西征军展开对峙,本座要耗死他。”
“是!”安德烈抱拳道。
“燕王李刚起兵了,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机会,立即派人,绕过康城,去往凉州,见一见李刚,看看能否合作。”
“好!”
“北宛国。”
就在法阿下达这两道命令之后,一直没有开口的释天龙突然开口道。
安德烈和康德闻言,顿时一愣,下意识的看向释天龙,而法阿却紧蹙起了眉头,转过头,看向地图,脸色微微一变,似乎是想到了,于是,他转过头,对康德说道:“给你三万,不,五万兵马,即刻启程,奔赴北宛国,以最短的时间拿下北宛国。”
“是。”康德抱拳道。
在这道命令下达之后,法阿再次盯着地图,喃喃道:“大炎有高人啊。”
“呵。。。。。。”
释天龙闻言,却笑了笑,不知道是嗤笑,还是什么意思。
第四百五十章 释天龙、无名楼、安寿碑
安德烈和康德接到命令之后,就离开了军账,军帐内只剩下法阿和释天龙两个人了。
“师兄,接下来该如何?”在安德烈和康德走后,法阿走到释天龙对面坐下,开口问道。
“按照既定计划行事即可。”释天龙淡淡的说道。
“可如此一来,伤亡惨重啊。”法阿紧蹙着眉头说道。
“中原有句话,一将功成万骨枯,想要做大事,不付出代价怎么可能呢?”
“道理我知道,可就是。。。就是。。。唉。。。。。。”
法阿想要说些什么,可是,到了最后,他还是什么都没说出来,只是长长的叹息一声。
师兄,这个亦儒亦道亦佛的男人,居然是法阿的师兄,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别说西征军不知道了,就是在西域联军内部,知道这件事的人也屈指可数。
许一凡之前一直猜测,在西域联军内有高人坐镇,他这个猜测是对的,只是,许一凡认为这个高人应该是坐镇整个西域联军的法阿和尚,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真正的高人不是法阿,而是眼前的释天龙。
释天龙在西域联军的身份很特殊,他无官无职,却可以自由出入西域联军大营的任何地方,每一次法阿他们的军事议事,他都在场,只是,从不发表言论,很容易让人忽视他的存在。
释天龙的法号是什么,无人可知,他是否是来自南陀山,也无人知晓,甚至他原本是西域诸国哪个王国的人,也没有人知道,他是在法阿担任西域联军统帅的时候,随着法阿一起出现的。
三年以前,东海城发生的黑木崖大战,当时跟着断龙阁的人一起出现的达摩院,就是此人的手笔,不过,知道的人寥寥无几,很多人都以为是法阿和尚的手笔,其实不是。
之前,秦嘉涆在率兵西征,遭遇的重甲兵,也是此人一手缔造出来的,那支重甲兵曾经是漠如国国王的卫队,在法阿离开南陀山,回到漠如国,担任阿法寺主持的之后,漠如国国王就把军政大权交给了法阿和尚。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法阿从整个漠如国的军队当中,挑选出来了三万将士,进行了秘密训练,三万人最后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只有一万人左右。
重甲,也是在法阿担任阿法寺的十年时间里,举一国之力,耗费了无数的财力、人力,倾力打造出来的,很多人都以为,重甲和重甲兵是法阿和尚弄出来的,其实不是,重甲的打造是释天龙亲自负责的,而重甲兵也是他亲自负责训练的,只不过,他一直隐藏在幕后,无人知晓罢了。
在秦嘉涆率兵攻打白莲佛国的时候,这支重甲兵首次亮相,就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歼敌二十万,虽然说全部的功劳都算在重甲兵身上有些过分了,但是,重甲兵在对阵秦嘉涆的二十万大军的时候,取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西域诸国才意识到重甲的重要性,于是,很多王国都纷纷去往漠如国,找到法阿想要培养一支属于自己的重甲兵。
对于这件事,法阿和尚没有拒绝,他不但没有拒绝,反而无比的欢迎,只是,在答应这些人的要求的同时,他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重甲兵的训练,需要他的人亲自负责,从士卒的选拔,到训练,再到真正出战,都需要他的人说了算。
对此,诸国之人虽然心有不满,却也没有说什么,毕竟,重甲兵的威力,他们可是亲眼看到过的。
重甲兵的士卒好训练,也容易成型,但是,重甲的锻造却很难,而法阿和尚也很直接,想要重甲可以,拿东西来换,法阿不要金银财宝,也不要其他的东西,他只要铁和工匠。
虽然法阿的这个要求很奇怪,但是,他们还是选择以物换物,西域王国众多,哪个王国没有点儿家底啊,铁这种东西虽然珍贵,但是,也要看用在什么地方,用铁换来一支重甲兵,他们还是很愿意的。
就这样,漠如国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大量的铁和工匠,而重甲从之前的限产,开始大规模的批量生产,虽然还没有做到所有的王国都有重甲兵,但是,西域几个中大型的王国,都已经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重甲兵,根据王国的大小和实力不同,重甲兵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所不同。
在殷元魁带着西征军不断西征的时候,在运用了许一凡提供的军备三件套之后,一路可谓是所向披靡,让西域大军不断后退,国土不断丧失,而这个时候,一些针对性的军备武器,也开始陆陆续续的出现了。
比如之前,许一凡看到的西域联军攻城时候,其发射的箭矢,就是根据许一凡的弩箭演变而成的,给西征军带来了极大的伤亡,而这也是出自释天龙的手笔。
漠如国国王杜克背后有法阿和尚的影子,而法阿和尚的背后又有释天龙这个影子,那么,释天龙的背后又有谁的影子呢?
大炎王朝有不良人,北蛮有乌鸦栏子,南唐有黑龙台,而西域有达摩院。
西域的达摩院,是一个很特殊,也很特别的机构,它不隶属于任何一个王国,但是,在任何一个王国都有他们的身影,达摩院的人跟不良人很像,不良人隶属于皇帝,而他们隶属于南陀山。
不良人有三大不良将,七十二司,达摩院有一正三副四位院长,还有十八位长老,虽然在人数上,没有不良人多,可是,在质量上,跟不良人不相上下,而释天龙的背后就是达摩院,而他本人则是三位副院长之一,而这也是为何释天龙能够做成这些事情。
“听说,佛子离开了南陀山,要去中原?”在沉默一会儿之后,法阿突然问道。
“嗯。”释天龙淡淡的应了一声。
“佛子此去,是何缘由?”法阿又问道。
释天龙瞥了法阿一眼,反问道:“你打仗是为何?”
“自然是收复失地,逐鹿中原,弘扬佛法。”
“佛子此去,就是如此。”
“单凭他一个人?”法阿皱眉道。
“一人足以。”
闻听此言,法阿紧蹙起了眉头,一脸不解和怀疑的看着释天龙。
“佛子来自中原,理当去往中原,佛法止步西域太久了,需要有人去弘扬。”释天龙知道法阿在想什么,就解释了一句。
“能成吗?”
“你觉得呢?”释天龙反问道。
法阿不说话了,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虽然也在南陀山修行过,可是,佛子他也只见过三次而已,一次是佛子初到南陀山的时候,那时候,他还是襁褓当中的婴儿,第二次是在他离开南陀山的时候,第三次,则是之前佛子在西域诸国讲经的时候,在漠如国见过一次。
前两次,他们并无交流,第三次虽然有所交流,却也聊的不多,单单从佛法而言,佛子的悟性极好,天赋极高,就对佛法的领悟而言,已经在他之上了。
“佛子现在在哪?”法阿又问道。
“中原。”
“啊?”
法阿闻言,先是一愣,随即一惊,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释天龙。
释天龙却没有什么表情,他还是那么的轻描淡写,似乎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欲灭西征军,必先除掉许一凡,他不死,西征军会是一个很大的麻烦,也是一个很大的变数。”释天龙看着法阿缓缓地说道。
“我明白。”
…………………………………………………………………………………………………
东海城!
海洲的沦陷也好,还是方士的出世也罢,亦或者是许一凡的离开,都没有给这种繁华的城池带来太大的改变。
东海城依旧是东海城,该开门做生意的,依旧是开门营业,该登高作赋,依旧放声高歌,挥洒笔墨,该流连花丛的,依旧是醉卧美人膝,醉生梦死。
百货楼也好,四季楼也罢,亦或者是起点书院,它们出现的时候,都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关注也慢慢的变得平淡起来。
百货楼的商品彻底的融入到了百姓的生活当中,他们不再像初次看到百货楼的商品那样,一惊一乍,现如今的他们,把百货楼当成了茶馆酒肆一般的休闲场所,不管是有钱,还是没钱,闲暇之余都可以去百货楼转转,就算买不起,看一看,过过眼瘾也是不错的选择。
之前,只能在一些高档场所才能看到的达官显贵,在百货楼经常看到。
以往,在寻常百姓的心中,那些高高在上的达官显贵,应该是很奢靡,一掷千金的人,可是,在百货楼这里,他们却发现,其实这些人和他们没什么不一样的,买东西也会讨价还价,为了一点儿小钱,也会和伙计争论不休,就像他们在菜市场买菜一般,为了一文钱而斤斤计较。
当然了,一掷千金的人还是有,却不像想象当中那么频繁,真正的东海城人
,很少一掷千金的,反而是那些从外地,慕名而来的人,喜欢一掷千金。
他们有钱没钱,是不是殷实富贵之家不好说,但是,豪气是真的豪气,只是,在东海城人看来,这就是一群从乡下来的土豹子,其行为幼稚可笑的厉害。
之前的东海城,除了有钱,似乎没有什么可以说道的地方,这里既没有书院,也没有名刹道观,更没有什么名胜古迹,唯一能去的地方,也就是黑木崖了,然而,现如今的东海城,值得说道的地方很多,比如包罗万象的百货楼,比如饕鬄必去的四季楼,还有读书人,无论富贵还是贫贱都可以去的起点书院,这些地方都值得一去,也值得一说。
在许一凡离开东海城之后,没多久,在起点书院内,修建了一座高楼,楼层很高,远远地超过了起点书院的主建筑。
这是起点书院的藏书楼,楼层高达百丈,整体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各种蒙学书籍和各种杂书,这些书籍都是市面非常常见,价格也很便宜的儒家典籍,当然,还有很多杂书,这里所谓的杂书,就是字面意思,就是杂书,书籍的质地、品相、文采有好有坏,大部分的作者,都是寂寂无名之辈,书的内容也是乱七八糟的,志怪小说、神仙鬼怪、野史传说,甚至还有各种艳情话本也有不少,总而言之,凡是市面上出现的,而且值得学习的,都能在这一层找到。
第二层,放置的各种儒家圣贤的书籍,不同于第一层的驳杂,第二层书籍的作者,往往都是各大书院有名的人物,都曾经在历史上留下过足迹,他们的书籍,根本讲述的内容不同,逐一进行了分类。
第三层,则是各种史记,从第一个王朝武朝开始,一直到大炎王朝,凡是正规记载历史的典籍,都能在这里找到。
藏书楼无名,其大门之上,悬挂着一块匾额,但是,匾额上却无字,不过,却有不少印章,其中一方印章就是大儒荀德华本人留下的,因其无名,所以在藏书楼建成之后,人们又称之为无名楼。
无名楼藏书无比的丰富,其中一部分是从市面上购买而来的,有的是荀德华,还有书院的学生,以自身的人脉关系,从各个渠道弄来的,当然,还有一部分是海州很多书香门第,捐赠而来的。
因其藏书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