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炎不良人-第7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一凡为炎军,为朝廷做了这么多,难道真的一点追求都没有吗?

    当然不是,许一凡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即将得到什么,可越是这个时候,越是需要谨慎,撤走三支军团,让其消失在众人的视线当中,不过是许一凡给自己留下的一张保命符,也是他未来的政治资本,有这三支军队在,许一凡至少可以保证自己没有性命之忧,许一凡可是很怕死的。

    “你回来也有些时日了,大战的诸多善后事宜,也都做的七七八八了,你是不是也该露露面了?”文星辰笑着说道。

    许一凡抬起头,翻了个白眼,含糊不清的说道:“文叔,你是嫌我还不够出名,还不够耀眼吗?”

    文星辰闻言,微微一笑,摇摇头,没有再说什么。

    其实,对于许一凡现在的这种做派,文星辰是很赞同和认可的。

    说到底,还是因为许一凡之前做的事情太多了,也做的太好了,功劳太大了,他的存在本身就让其他将领很有压力,尤其是殷元魁和李承政他们。

    这次丹赛之战,如果殷元魁没有出现在战争的第一线的话,殷元魁的威望会直接被许一凡彻底的掩盖过去,功高震主,虽然殷元魁不是主,可在西征军当中,殷元魁就是当之无愧的主,属下表现优异,这是好事儿,可太过于优异,反而不美了。

    尽管众人都知道,殷元魁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也不会介意许一凡的风头盖过自己,可是作为三军统帅,其威望居然被一个后辈,而且还是下属给掩盖过去,好说不好听啊。

    作为三军统帅,指挥能力要强,可管理能力更要优异,话语权要足够重才行,若是在军中出现一个可以跟主帅相提并论的人,这是军中大忌,在战时,这种情况可以出现,也可以容忍,可战平之时,这种情况是万万不能出现的,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是军中呢。

    李承政是皇室成员,还是炎武帝的堂弟,可他在进入西征军之后,不一样要以殷元魁马首是瞻吗?

    许一凡来到康城之后,做了很多不属于他的事情,说到底,他只是一个参将而已,不说殷元魁、李承政这些将领,单单就童真、汤芮这些将领,其话语权都在许一凡之上。

    如果许一凡这个时候,还不知道进退,跑到中军大帐当中指手画脚,不管他说的话,做的事是如何的正确,是如何的对炎军有利,可依旧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心里别扭,甚至会让人感觉许一凡这是趁机夺权,如果再有别有用心的人,趁机扇阴风,点鬼火,那许一凡的好心就会变成恶意了。

    再有就是,大战虽然告一段落了,可是,小规模的战役还未曾停歇,正是让其他将领趁机捞取军功的机会,比如把那些散兵游勇给剿杀了,在比如把耶呼弟这个西域大将给擒获,或者给诛杀了,都是大功劳。

    除了这些战场上杀敌的功劳之外,像处理大战之后的善后事宜,也是军功的一部分,如果许一凡连这些事儿都做了,那其他人做什么,难不成搬个小板凳,嗑着瓜子,在那看戏不成?

    众怒难犯,一旦许一凡真的这么干了,那之前跟他配合的亲密无间的袍泽,可能都会了为了自身的利益,跟许一凡产生冲突的,就算这些将领不计较什么,可他们麾下的那些人呢?他们难道不多想吗?

    投身军伍,本身就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赌命勾当,谁不想在军中博得一个大好前程,捞取更多的政治资本啊?

    真以为之前那些前来拜访许一凡的将领,单纯是来笼络感情的,更多的人还是来试探许一凡的,看看这个年少成名的白袍小将,懂不懂得做人,懂不懂得为官。

    现在的许一凡,最好是什么别做,现在的他,不管做什么,说什么,都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本来现在内部就功劳的事情,已经出现了矛盾分歧,如果许一凡这个时候再站出来,那这些矛盾和分歧,不断不会被压制下去,反而会瞬间变得尖锐起来。

    文星辰作为一个曾经陪伴许淳征战沙场的人,他岂会不明白这其中的道道,本来,在许一凡醒来之后,他还想提醒许一凡一二的,可看到许一凡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之后,他就放心下来,这段时间,之所以还留在这里,就是担心许一凡少年心性又上来了,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而不自知,现在看来,他的这个担心有些多余了。  这段时间,许一凡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带人搞烧烤,当然,他也不是什么都没做,恰恰相反,在这段时间里,许一凡反而做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比如放权,比如自污。

    放权的事情,很简单,石族大军在这次战役当中,表现的十分亮眼,之前对石族拿下弓月城,杀害炎军将士,还有之后攻打北宛城的事情,而心生芥蒂的人,也在这个时候,慢慢接纳他们。

    本来,石族加入炎朝阵营,是许一凡跟石安懋等人谈的,按理说,现在大战停歇,石族还应该是许一凡去负责才对,可许一凡没有,他虽然没有离开府邸去见殷元魁,却也给殷元魁写了一封信,在信上详细的说明了他跟石族达成的协议,以及之前的一些设想和安排。

    不过,这些协议和安排,在经历了这场决战之后,很多东西都要重新谈,重新安排,而这个任务自然是殷元魁李承政这些大佬去负责,而谈成之后,收服石族的功劳,就是他们的,跟许一凡关系不大,至少明面上是这样的。

    除了石族之外,马族也是如此,马?在离开之前,许一凡就直接告诉他,你想要在炎朝立足,该怎么谈就怎么谈,我不过问,而炎朝这边提出什么样的要求,能答应的,不能答应的,也需要你自己考量,无也不过问。

    换而言之,马族若是能够跟炎朝谈拢,加入到炎朝阵营,那这也是一个极大的功劳,而这个功劳谁能得到,那就要看殷元魁他们怎么安排了。

    对于谈判的结果,许一凡不担心,谈拢是必然的事情,至于细节如何,那就要看他们彼此之间怎么谈了,但是炎朝肯定会亏待马族,而马族也不会要求的太过分。

    除了把这两个大功劳送出去之外,许一凡还把其他的功劳,比如歼灭铁牦牛军团,俘获安得利的功劳,也全都送出去了,可以这么说,除了之前立下的那些功劳之外,许一凡在这场决战当中,并没有斩获多少功劳,至少表面是这样的。

    既然是参将,那就该只做参将该做的事情,只拿参将该拿的功劳,态度一定要明确,这是很关键的。

    “接下来你打算如何?”文星辰又问道。

    “你觉得我说了能算?”许一凡反问道。

    “哈哈。。。。。。”

    文星辰闻言,不怒反笑起来,点点头,说道:“确实,接下来该如何,你说了确实不算,不过,你可以猜猜接下来会怎么样。”

    许一凡已经啃完一只牛腿,油乎乎的手在姜三甲的袖袍之上,随意的擦拭一番,然后端起酒坛,狠狠地灌了一大口,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大呼道:“痛快!”

    放下酒坛之后,许一凡这才缓缓地说道:“还能怎么样,无非就是论功行赏,该升官的升官,该提拔的提拔,该贬职的贬职,该论罪的论罪呗,还能如何。”

    文星辰闻言,点点头,然后又问道:“那你说说,接下来西征军会怎么样?”

    这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经此一役之后,炎军也好,西域联军也罢,都元气大伤,暂时肯定不会再起大战,而西征军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驻守康城,彻底掌控这西北十八。

    不过,在这期间,西征军肯定会要进行一轮换血,西征军的主力基本是打没了,为了西北的安稳,不管是从关内抽调兵源也好,还是就地征兵也罢,恢复西征军的编制是首要任务。

    既然西征军要补充兵源,那很多官职都需要有人去做,战死的将领,需要有人顶上去,而升上去的人的位置,也需要有人接替,如此一来,西征军就是一个香饽饽,只要稍微有点门路的人,都会来插一脚。

    除了西征军之外,镇西军的编制也要恢复起来,西征军的前身是镇西军,而镇西军现在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如果西域和炎朝经此一役之后,不在开战,那西征军很可能会划入到镇西军当中,沦为镇西军的主力,而如此一来,镇西大将军的位置,就成为的重中之重了。

    镇西大将军的位置谁来做,这是很关键的,殷元魁?许一凡?秦之豹?还是童真?

    这些人都有可能,但是殷元魁和许一凡的可能性不大,殷元魁在成为西征军统帅之前,他是镇海大将军,虽然现在海洲沦陷了,镇海军也不复存在了,可他毕竟顶着一个镇海大将军的头衔,如果他接替了镇西大将军的位置,那镇海大将军的位置不就空悬下来了?

    按照眼下的局势来看,殷元魁不可能担任镇西大将军,他很可能会回到海洲,想办法收复海洲。

    至于说许一凡,想都不用想,年龄小,资历浅,又没有靠山,更何况他的身份也很复杂,朝廷不可能让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成为大将军的,与理与法都不合!

    PS:月初,求票票!



第六百五十六章 猜测与分析



“此战停歇之后,西征军肯定会编入镇西军当中,镇西军再次恢复编制,那大将军一职肯定需要有人来做的。”许一凡随口说道。

    “那你觉得会是谁来坐这个位置?”文星辰询问道。

    “无外乎三人尔!”

    “哪三人?”

    “殷元魁、秦之豹、孙修。”

    听到许一凡这么说,文星辰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殷元魁担任镇西大将军,这说得通,秦之豹嘛,子承父业,虽然秦嘉涆大将军曾经兵败,可老秦家在驻守近二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加上秦之豹这次在西北战役当中,表现卓越,升任大将军很有可能。”

    说到这儿,文星辰看向许一凡说道:“至于孙修,应该不太可能吧?”

    孙修,三大不良将之一,跟秦将秦惠一样,不过,孙修并没有秦将那么有名罢了,当然,这跟孙修是不良将有关。

    孙修所在的孙家,是大炎王朝的老牌家族,当年,炎高祖起势的时候,孙家就毫不犹豫的投入到炎高祖的阵营当中,为了大炎王朝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是,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孙家得到的封赏并不高,可是,孙家是不良人三大不良将的常驻姓氏,没有之一。

    在不良人这个机构当中,除了历代神秘莫测的不良帅之外,最耳熟能详的就是孙将,孙将可以说是不良人的一个职称,因为孙家历代的子孙晚辈,在其出生之后,就进入不良人接受培训,在其成年之后,就担任不良将一职,除了中间有段时间,孙家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导致无可用之才之外,在大炎王朝这近千年的时间里,孙家都是三大不良将之一的人选。

    不过,这种事情,寻常百姓知之甚少,而孙家也向来无比的低调,除了在关键时刻,寻常时候几乎很难在庙堂看到其踪影。

    孙家既是武将世家,也是书香门第,若是说起孙修,很多人觉得陌生的话,那一百年前,大炎王朝一代大儒  孙煜,那肯定有不少人知晓他。

    孙煜五岁就进入纵横书院求学,一生不曾入朝为官,可他在十六岁的时候,就是纵横书院的教书先生,而且教的还是皇室成员,像炎武帝的爷爷,炎武帝的父亲及其兄长姐妹,都曾在其门下学习过,而炎武帝李建民,还有李建泽,都曾在从其门下求学过,真的是三朝老臣。

    除了这些皇室成员之外,现如今的整个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有半数都曾聆听过此人的教诲,驸马爷齐贤博很出名吧,他在孙煜面前,也是晚辈,咱们的宰相大人徐肱,也算是其记名。

    孙煜一生不曾踏入朝堂半步,可其坐下的弟子,却遍布整个朝堂,其真正的做到了桃李满天下,此人一生只做了三件事,修身,齐家,育人。

    孙煜不是修行者,可他却活了一百二十岁,这在儒家当中,算是很长寿的,在前一百年的时候,此人不曾离开纵横书院半步,其著书良多,包含儒、法、兵、杂,其每一本书,都是当之无愧的瑰宝,其不但著书良多,被其注释、解析的书更是不胜枚举。

    在纵横书院的外院,有一栋藏书量极其丰富的藏书楼,其中珍藏着数千年,儒家各位先贤的书籍,而其中大部分都被其批注过,由此可见,此人的学问之高,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都不足以来形容此人。

    不过,在其晚年的时候,炎武帝还不曾登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