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次听闻,这茶。。。。。。。”
说到这儿,陈…良吉笑着摇摇头,放下茶杯,显然,他喝不惯这种苦涩的茶水。
夏承颜见状,只是瞥了陈…良吉一眼,没有说什么,继续品着茶,似乎他很享受这种满嘴苦涩的茶水。
见夏承颜不说话,陈…良吉主动开口道:“夏大人真的打算就这么揭过此事儿?”
夏承颜闻言,抬起头,斜撇了陈…良吉一眼,反问道:“不然呢?”
陈…良吉紧蹙着眉头,说道:“许一凡此人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本事,更是立下赫赫战功,其扶摇直上是必然的事情,可如此做派,恐怕很难在官场混迹下去的。”
“陈主事如何看待此子?”夏承颜随口问道。
陈…良吉想了想,摇摇头,说道:“看不透,不好说。”
说完,陈…良吉看向夏承颜,反问道:“夏大人如何看待此子?”
夏承颜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放下茶杯,看着陈…良吉说道:“看不透就对了,既然看不透,那就多看,多听,少说,少做。”
陈…良吉的眉头愈发的紧蹙起来,他问道:“夏大人的意思是。。。。。。”
夏承颜点点头,说道:“事已至此,多想无益,回去告诉他们,手脚干净点,别坏事儿,若是出了岔子,就休怪我夏某不讲情面了。”
“是。”
听到夏承颜如此说,陈…良吉微微一愣,随即想到了什么,就点点头,站起身来,应承一声,就转身离去。
看着逐渐远去的陈…良吉,夏承颜眯起双眸,沉吟片刻,就站起身,去往了书房。
进入书房之后路,夏承颜提笔写了一封书信,待到墨迹微干之后,他就抬起头,冲着外面喊道:“来人。”
很快,一个管家模样的男子快步走了进来。
夏承颜把手里的那封信,放入信封,然后递给管家,说道:“把此信交予许参将。”
“是。”
管家接过信,看也没看,就放入怀中,转身准备离去。
“切勿让外人知晓。”
“晓得了老爷!”
管家又稍等了片刻,见夏承颜没有什么要吩咐的,这才转身离开,重新关上房门。
夏承颜则坐在案几后面的椅子上,盯着案几上那盏油灯,愣愣出神。
…………………………………………………………………………………………………
在城头上转了一圈之后,许一凡就带着慎武准备返回府邸。
在回去的路上,许一凡遇到了夏承颜的管家。
“许参将,我是夏承颜夏大人的管家夏洛。”
许一凡点点头,说道:“我认识你,这么晚了,找我何事儿啊?”
夏洛没有说话,而是看向站在许一凡身后的慎武。
许一凡笑了笑,说道:“夏管家有话但讲无妨,都是自己人。”
听到许一凡这么说,夏洛也没有再犹豫什么,直接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双手拿着信,递给许一凡说道:“这是我家老爷让我交给许参将的。”
看着对方递过来的书信,许一凡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过来,打开之后,看了一遍,眉头微微蹙起,不过很快就舒展开来,待到信看完之后,许一凡就抬起头看向夏洛,笑着问道:“夏大人这是何意啊?”
“老奴不知。”夏洛恭敬回道。
许一凡眯了眯眼睛,点点头,想了想,说道:“那麻烦夏管家,回去转告夏大人,这份情许某领了。”
夏洛抱拳道:“老奴一定将话带到。”
许一凡点点头,不再说什么,而是看着夏洛,发现夏洛正看着自己手里的那封信,许一凡愣了一下,随即想到了什么,笑了笑。
只见许一凡微微捻动手指,那份信突然无火自焚起来,很快就化为了一团灰烬,而看到这一幕的夏洛,这才躬身抱拳道:“老奴告退。”
许一凡点点头,没有说什么。
夏洛来的很快,离开的也很快,转眼就消失在漆黑的巷子里,许一凡收回目光,看了一眼地上的灰烬,抬起脚,踩了踩,然后朝着府邸的方向走去。
“你猜猜夏承颜在信上说了什么?”许一凡一边走一边问道。
“不知。”慎武面无表情的说道。
“猜猜看。”
慎武却摇摇头,说道:“你们这些读书人之间的事儿,我一个武夫猜不到,也不想猜,弯弯绕绕的,很费脑子。”
“哈哈。。。。。。”
听到慎武这么说,许一凡顿时哈哈大笑起来,转过头,伸出手指指了指慎武,摇摇头,说道:“慎武啊慎武,我发现你有时候真的很可爱。”
慎武面无表情,一声不吭。
许一凡见状,也不在打趣慎武,而是转过头,继续前行,一边走一边说道:“有些人真的很有意思,我还未曾离开康城,就开始落子了,呵呵。。。有意思!”
第六百六十六章 休养生息
这场宴席风波之后,康城再次变得寂静起来,这场犒劳三军的晚会,在持续了三天之后,也彻底结束,尽管将士们还是无法回家,需要镇守边关,可是军心和士气得到了空前的释放和凝聚。
宫内的宦官在宣旨完毕之后,就先走一步,返回京都,而户部在分发完饷银和抚恤银之后,又对西北三洲的财政进行了核查和入档,又对十八城进行了一番勘察之后,也相继离去。
跟着户部一起离开的,还有刑部、吏部、兵部的官员,这场持续了近三年的大战,立功的将士不少,可在此期间犯错的官员也不少,在封赏之余,自然是对那些不作为,甚至叛离朝廷的官员进行革职查办,对待这些官员,自然是由刑部和兵部共同处理,因为其中有不少是武将,这些官员是需要押解入京,进行审判的。
刑部这次来,主要是针对这些犯错的官员的查办,其中以凉州和庭洲的官员为主,而吏部则是提前来对西北三洲官员的政绩进行考核,拉下马一批,也要擢升一批官员上去,这算是一场西北官场的大地震。
对于这些事情,许一凡并不感到意外,赏与罚往往都是同时进行的,赏罚分明是证明一个朝廷是否公正的体现。
西北三洲外加一个庭洲,四洲之地,除了西洲刺史封智鑫、沙洲刺史蒙楠保住了乌纱帽之外,凉州刺史改由李承政担任,庭洲刺史改由司马赞担任。
除了凉州和庭洲的刺史的职位换了人之外,还有大大小小近百人的官职都发生了变动,不过,大部分官员都是之前的官员,朝廷这次外放过来的官员,其实并不多,加在一起也不过二十余人,而且担任的都不是重要职位,这算是表明了朝廷对西北的态度。
在刑部、吏部、户部和兵部的人相继离开之后,六部当中只剩下礼部和工部的官员。
礼部留在此地,主要是负责在西凉山碑林的建造规格,还有就是碑林建成之后,主持祭奠一事,而辅助礼部的还有钦天监的官员。
六部当中,此次来的最多的,还是工部的人,来了一个左侍郎,三个主事,还有其他一些官员,另外,来的最多的还是大批能工巧匠,他们的职责有三个。
其一,负责西凉山碑林的建造,虽然西凉山碑林是镇西军这边牵头和负责的,可是,专业的事情还是需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而工部正是专业人士;
其二,负责军备的修缮,还有康城在内的十八城的建造事宜,连番战争下来,康城已经被打的不成样子,现如今,十八座城池已经纳入大炎王朝的版图,该修复的地方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防御工事的建;
其三,对西北三洲的农事、水利等事情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管理,同时,也从言午堂学生那里学习更多先进的技巧,然后学以致用,在整个大炎王朝进行推广。
这三件事,无论哪件事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这些工部的官员,暂时是回不去了。
战争停歇之后,最重要的就是休养生息,而在此期间,这些事情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实施,如果是以往,想要尽快恢复西北的残局,需要从关内征集大量的徭役,而现在却不用。
在这场针对西域的战争当中,炎军最大的收获,除了拿下了十八座城池之外,就是获取了百余万的人口。
就这些人口,殷元魁他们这些武将,跟朝廷来的官员,进行了一番商议,做出几个决定。
第一,征兵,既然这些人纳入到大炎王朝,那自然就是大炎王朝的子民了,而大炎王朝的百姓是需要服兵役的,他们自然也不能例外。
此次征兵的力度很大,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青壮男子被征走,不过,征兵的时候,给的好处也很大,凡是入伍服兵役的家庭,朝廷会分一部分土地给他们,分发农具、种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免他们的赋税,若是这些将士在战场上立功,或者战死,抚恤银比其他炎军要多一些。
如此一来,原本十分反对征兵,甚至是抗拒征兵的百姓,都在这种诱惑之下,选择入伍当兵,这在极大程度上补充了炎军的兵源。
不过,这些人比较才融入炎朝,所以新入伍的士卒,不可能在镇西军服役,而是送往了镇南军和镇北军当中,同时,又从这两军当中,抽调一部分老卒,进入镇西军,确保镇西军的战力不会过分的下滑。
第二,就是人口普及,这是许一凡提出来的,户部拍板的事情,这次纳入炎朝的百姓很多,普查人口一方面是清楚的知道详细的人口数量,方便管理,另一方则是趁机拔出西域混在其中的探子,虽然不可能把所有的探子都挖出来,可至少能挖出很大一批探子,确保他们不会趁机搞事情。
第三,分发土地,以前十八城是由数个王国统治的,而每个王国的规矩不同,制度也不同,土地拥有者也不同,而现在这些王国已经覆灭,那自然不可能再用原来的制度,十八城的土地很多,不可能任由其荒废下去,而耕种土地需要人口,恰好这些土地原本就属于他们的,只是再次进行划分而已,方便管理。
只要有了土地,有了赖以生存的地方,这些百姓就不可能造反,而只要百姓稳定,那西北的局势也就稳定下来了。
第四,修建集市,朝廷的财政,除了靠赋税之外,最主要还是需要依靠贸易进行的,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是于国于民的好事,而集市的修建,就是为了将来做准备的。
不过,这件事暂时只是被提出来,想要开放集市,需要等到西北的诸多事宜都完成之后,还有就是这次西域跟大炎王朝的谈判结果,才能决定下来。
修建集市,展开贸易,也是许一凡提出来的,而在这件事上,户部方面是站在许一凡这边的,毕竟,搞钱这种事儿,没有人比户部的人更积极了,也因此,原本还处于对立面的双方,在这件事上达成了一致。
不过,关于集市这件事,夏承颜就提出,让许一凡把百货楼和四季楼也要开到这边来,而且其产生的利润,必须要留五成在这边。
对此,许一凡并没有反对,其实,在夏承颜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许一凡的百货楼和四季楼,已经来到这边了,正在选址建立商铺,只要等集市修建完毕,就可以开门营业了。
第五,联姻,朝廷鼓励这些新加入的人口,跟炎人通婚,而这么做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同化,让其有归属感,顺便就是增加人口。
对于这件事,朝廷在派钦差卫队前来的时候,就特地强调过,因此,这个决定没有什么好商榷的,不过,执行起来可能有些难。
毕竟,双方在这片土地上,打生打死无数年,突然和好,成为一家人,接纳起来就需要一个过程,更何况是通婚,不过,难是难了点儿,可也不是做不到。
在这些事情都确定下来之后,西北正式进入快速恢复时期。
…………………………………………………………………………………………………
时间就像塔撒哈沙漠的流沙,不知不觉就流逝过去,转眼之间,就到了十月下旬。
在这段时间,许一凡还是老样子,除了在康城闲逛之外,就是跟工部的工匠们待在一起,就各种防御工事的修建问题,展开了讨论。
在此期间,言午堂的神机营,彻底从幕后走向台前,他们在格物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想出了诸多好点子,这让很多工部的老人,都对这些平均年龄不到十八岁的少年们,刮目相看,在某些事情上,称呼这些孩子为先生也丝毫不为过。
神机营现如今的发展,已经大大超乎许一凡的想象,在很多事情上,许一凡也只能给些理论上的意见,而真正的实操方面,许一凡真的无能为力。
对此,许一凡不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