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炎不良人-第8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也正是他的这个举动,给其招来了杀身之祸,在康家倒下之后,世家集团感受到致命的威胁,联合起来,开始对皇家施压,那段时间,弹劾杜克明的人不计其数,更是有不少‘肱股之臣’,在金銮殿上以头撞柱,就是为了逼迫炎惠帝,放弃打压世家集团的决心,同时也要炎惠帝惩治杜克明。

    在这些人当中,就有房巨鹿,相对于其他官员拿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说事儿,房巨鹿是直接上干货,他在弹劾杜克明的时候,一共走了三步。

    第一,杜克明出身寒门,在其成名之后,其家族在家乡瞬间成为世家,而家族人数众多,又是骤然富贵起来的人,人在暴富之后,都会想方设法把之前没有体验过的事情做一遍,把没有拥有的东西全部占为己有,在杜克明担任宰相的那些年,其家族中人可谓是横行乡里,鱼肉百姓,让当地的百姓和官员是敢怒不敢言。

    房巨鹿走的第一步棋,就是把杜克明所在的家族中人,在其老家做的所有事情,全都一一搜集起来,其详细程度不比不良人差,然后一一陈列出来,其中最重要一点儿,就是杀害前往京城告状的官员。

    这些事情,杜克明难道不知道吗?

    当然知道,他不但知道,而且知道的非常详细,面对房巨鹿这番弹劾,当初已经是个老人的杜克明,没有反驳,哪怕是一个字都没有。

    房巨鹿之所以在后来,把房家举族搬迁到长安,就是受到了这件事的影响。

    第二,当年杜克明使用离间计,虽然成功的挑起了北蛮内乱,可也让炎军在攻打北蛮的时候,遭受了重创,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杜克明安插在北蛮的棋子变色了。

    谍子变色,在谍报行当里面,是屡见不鲜的事情,更何况,那名反叛的谍子还不是杜克明亲自安插的,他只是诸多棋子当中的一颗而已,可有就够了。

    房巨鹿当时弹劾的就是杜克明,明里挑起北蛮内乱,实则是暗自通敌,其罪名不可谓不大,单单就这个罪名,就可以将其下狱,此事曝光之后,杜克明从一个为北方安定的英雄,变成了一个人人喊打的细作,面的如此弹劾,杜克明却始终不曾辩驳。

    直到杜克明倒台之后,到了炎武帝时期,人们才知晓,当初那颗被认为变色的棋子,其实并没有变色,他只是潜伏下来,几年前,发生在北蛮的内乱,就是这颗埋藏了近百年的棋子,一手策划的,谁能想到,一个死了多年的老人,还能在其死后,再次坑了北蛮一把?

    第三,弹劾杜克明明里是坚决打压世家集团的人,实际上,他跟世家集团是一伙的,苏州十三商,其中有大半都是他扶持起来,其中就包括房家。

    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是也不是!

    在康家倒台之前,苏州已经有了很多世家,其中很多世家的传承不比康家短多少,只是因为能力问题,始终无法跟康家匹敌而已,世家集团内部也有争斗和矛盾,杜克明之所以能扳倒康家,就是因为他合纵连横,借用了这些小世家的力量,以力打力,再加上朝廷这边的出手,才得以扳倒康家的。

    房巨鹿当时说的没错,苏州十三商当中的大部分世家都是他扶持起来,但是,这是得到炎睿帝许可的,而炎睿帝是炎惠帝的父亲,彼时炎睿帝已经去世多年,这种事情,心里知道就可以了,是绝对不能说出来的,因此,这件事,算是杜克明为炎睿帝背锅。

    除此之外,杜克明还是有名的风流种,此人一生一共娶妻纳妾近百人,人们常说妻妾成群,那只是戏言,可放在此人身上却非常的合适,其中最小的一房小妾,都可以给其当重孙女了,而这也是其他大臣攻击他的重点所在。,

    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朝宰相,不修身,家教不严,暗通敌国,培植世家,勾结党羽,简直就是一个十恶不赦之人,乱臣贼子,这样的人怎么能够担任宰相呢。

    而面对群臣的弹劾和指责,再加上世纪集团的围追堵截,杜克明不置一词,从头到尾就反驳半句,当炎惠帝质问他可有此事儿的时候,杜克明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承担了这一切罪名。

    杜克明被下了昭狱,炎惠帝曾经多次去昭狱见他,询问其可知错认罪,杜克明只说了一句话:“臣不知错,却认罪!”

    死不悔改,尤为可恨,罪该千刀万剐,于是,杜克明被凌迟处死,这位当时走路都颤颤巍巍的老人,却硬生生的挨了一千多刀才断气,致死不曾喊冤,不曾辩驳一句。

    杜克明的死,让很多人,尤其是世家集团大快人心,而杜克明成就了房巨鹿,让其成为了仆射,而且还是三朝仆射。

    在杜克明之后,就是陈康安。

    陈康安的出身跟杜克明很像,他算是杜克明的学生,不过,二人年龄相差不多,算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在杜克明成为众矢之的的时候,陈康安是少有保持静默的大臣,在杜克明死后,炎惠帝就没有擢升其他人担任宰相,一直到炎惠帝去世,炎文帝上位,才让陈安康和其他几个大臣共同管理中书省,而在炎文帝晚年的时候,陈康安才坐上宰相的位置。

    都说以史为鉴,按理说,有了杜克明这个前车之鉴,陈康安应该知道如何自保才对,可是,他什么都没做,就像当年的杜克明一样,他把家族留在了老家,而他则继续拿世家开刀,而如此做的结果,可想而知。

    在其担任宰相没几年,一场由世家集团主导,朝中群臣的配合,再加上房巨鹿的默许,针对陈康安的行动展开了,至于那场计划的真相是什么,外人不得而知,而知道真相的人,大多三缄其口,其中大部分人都已经老死了。

    真相有时候没有那么复杂,也没有那么重要,陈康安的倒台,还是跟世家集团有关。

    在杜克明和陈康安先后死去之后,徐肱上位了,徐肱和前两人不同,此人也善谋,但其更加圆滑,从其担任宰相现在,几乎在其身上找不到缺点,唯一的缺点,估计也就是在几个子女的问题上,而这些问题可大可小,即便放大之后,也无法动摇其地位,在这一点儿上,徐肱和房巨鹿又颇为相似。

    徐肱也是致力打击世家集团的人,可他从上位到现在,从来没有直接跟世家集团起冲突,其手段更加的温和,也更加的隐蔽,完全属于温水煮青蛙,钝刀子割肉,逐步蚕食世家集团的力量。

    房巨鹿在斗倒了杜克明和陈康安之后,可能是累了,也可能是年老了,厌倦了权利的争斗,在徐肱上位,他没怎么为难徐肱,除了在玄武叛乱发生的时候,房巨鹿站出来主持大局之外,之后的十多年,二人基本上都没有什么争执,属于井水不犯河水的那种。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徐肱这些年,做的很多举措,都是遭到房党一脉反对的,比如重振世家,而每当这个时候,房党都会站出来反对,双方吵得不可开交,最后其他党派的朝臣就会站出来和稀泥,然后很多事情就此搁置,可一些旁枝末节的‘小事儿’却悄然展开。

    就近三代的宰相当中,徐肱属于是最没有作为一个,每当人们说起徐肱的时候,说的最多的,还是他当年的从龙之功,扶龙之劳,至于其他的事情,只能说勉强,凑合。

    房巨鹿也是从徐肱上位之后,从站在世家集团这边,悄然转变为站在世家集团对立面,这种立场的转变,足足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而在这期间,世家看似没有太大的损失,实际上,其损失很大,尤其是徐肱那些隐蔽手段,更是割的世家集团肉疼,但是,世家集团骂的最多的,还是房巨鹿。

    在徐肱担任宰相之前,房巨鹿虽然也是对世家集团操刀的那个人,可是,很多人都看的出来,他是被逼无奈的举措,即便是世家集团,也能理解房巨鹿,可是,在炎武帝时期,双方算是彻底的走到了对立面,但是,房巨鹿还是世家集团最大的代言人,没有之一。

    可以说,为了打压世家集团,近几代的皇帝和宰相,可谓是不遗余力,尤其是宰相,每次都是冲在最前面的,态度最坚决的,做事儿最多,可最后落地却是尸骨无存的下场,现如今,炎武帝要亲自下场对世家集团出手,可想而知,世家集团会如何反扑。

    在这个时候,房巨鹿就是横亘在皇帝和世家集团之间的一道屏障,房巨鹿的立场,成为了双方博弈的先手,而房巨鹿到底是站在炎武帝这边,还是站在世家集团这边,很关键。

    若是其他人,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都会选择拉拢房巨鹿,可炎武帝没有,他直接选择敲打房巨鹿,逼迫房巨鹿做出选择,或者说是把房巨鹿推向世家集团那边,此时,房巨鹿该作何选择,恐怕只有这个老人自己心里清楚。

    …………………………………………………………………………………………………

    许府。

    待在院子里晒了一上午太阳的许一凡和刘冬瓜,很快也知道了早朝上的事情。

    “房巨鹿再怎么说也是三朝元老,如此逼迫他,陛下做的是不是。。。。。。”

    刘冬瓜虽然是江湖中人,对于朝廷敬畏之心没有百姓那么重,可有些话,她还是不适合说出来。

    许一凡知道刘冬瓜想要说什么,他笑了笑,说道:“当陛下决定对世家集团出手的时候,房巨鹿就必须下来,这跟他站在哪边没关系。”

    “为何?”

    “拿下房巨鹿,是陛下在告诉所有人一件事。”

    “何事儿?”

    “皇家跟世家集团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已经彻底撕破脸了,你可能不知道一件事,就在昨天我们入京之时,扬州、杭州、苏州的世家,已经联合起来入京,打算阻拦这件事,这三洲的世家动了,其他洲的世家必然也会动,而他们想要阻拦这件事的发生和蔓延,入京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房巨鹿,不管房巨鹿之前如何对待世家集团,在这个时候,世家集团都会去找房巨鹿,而且必须去找,而陛下的意思很明显,他不打算给世家这个机会,也不想跟世家集团扯皮。”

    说到这儿,许一凡眯起眼睛说道:“或许很多人以为,鄜洲城四大家族是陛下对世家集团宣战的号角,是开胃菜,那他们就错了。”

    “难道不是吗?”

    许一凡摇摇头,说道:“当然不是,鄜洲四大家族连开胃菜都不算,房家才是开胃菜,才是那个药引子。”

    “可房家一倒,以房党在朝中的势力,朝堂肯定会乱的。”

    “那就要看这位老泰山如何抉择了。”

    



第七百七十九章 年前幸事



长安城云波诡异,暗流涌动,宛若一块飞地的东海城,却异常的热闹。

    自从三年前开始,在那场震动整个天下,吸引了无数目光的黑木崖大战之后,东海城开始了高速发展,迎来了质的飞跃,现如今的东海城跟以往的东海城,宛如是两个城池。

    东海城有富甲天下银如海的说法,这里商铺林立,商人无数,走在大街上,不敢是十个有九个是做生意的,至少十之五六的人肯定跟做生意有关,以前的东海城,乃至海洲的市场,都是东海城三巨头说了算,可自从百货楼出现并且崛起之后,市场被重新划分,使得原本无序发展的东海城,形成了一个好的发展环境。

    百货楼除了一家几乎囊括了所有生意的商铺之外,其名下还有诸多工坊,专门用来生产这些东西,单凭这些工坊,就结结实实养活了很多人。

    做生意就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越滚越大,百货楼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百货楼就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而其名下的各大工坊,也从之前的小作坊,慢慢变成了大工坊、大工厂,很多工坊和工厂现如今都搬出东海城,在城郊建立新的基地。

    至于说工坊搬走之后,留下的那些店铺,也很快成为了一家家商铺,现如今的东海城,其地价之贵,直追神都长安,而且这个价格每天都在涨,很多在东海城有房有地的百姓,即便啥也不做,就凭卖掉这些房子和田地就能一辈子吃喝不愁。

    长安百姓贵气,洛阳百姓傲气,而东海城的百姓则异常的精明,在那酒楼茶肆当中,随便一个人都能说上几句跟商业有关的事情,因此除了那些实在家里过不下去,或者目光短浅,亦或者是想去其他地方发展的人,选择出售手里的房产和田地之外,大多数人都死死地捂着手里的这份家产,不思进取也好,待价而沽也罢,亦或者做长远打算,总之,这些人现在的身价,都已经起来了。

    百姓最好骗,百姓最精明,这不是什么套话,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