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炎不良人-第9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

    许一凡闻言,顿时一愣,一脸诧异的看向童贯,显然,他是不知道童贯要找自己所为何事,不过,他还是坐了下来,说道:“童大人请讲,下官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对于许一凡这个态度,童贯很满意,他也没有绕弯子,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这次西北大捷,是普天同庆的好事儿,但是,这次大战看似是我们大炎打赢了,可也是惨胜,损失太大啊。”

    许一凡点点头,童贯说的没错,这次获胜的代价确实很大,只是,他还是有些不明白,童贯跟自己说这些做什么。

    不等许一凡开口询问,童贯就直接说道:“我炎军号称天下第一强军,这不是自夸,而是天下公认的,可是,两次西征,我炎军损失之大,超乎想象,尤其是西域在拿出重甲兵和象兵,还有那铁牦牛军团之后,对我炎军的打击很大,许参将在西征军待了近一年时间,屡次打败西域这三大兵团,其中有何技巧,可否传授与我,以强炎军?”

    此话一出,许一凡瞬间明白童贯是什么意思了。

    童贯是想提高炎军的战斗力,作为一个兵部尚书,这是他的本职工作,也是现如今炎军最应该做的事情,常言道,战斗是最能磨砺和提高一个人,一个国家水平的,此次跟三国的交手,已经说明炎军之前的练兵手段,已经落后了,尤其是在军备这方面。

    西域在跟炎军交战的时候,除了以往的步卒、骑兵之外,还有三大军团,重甲兵、象兵和铁牦牛军团,这三大军团的出现,结结实实给炎军上了一课,改变是必然的,只是,炎军成立已久,想要改变绝对没有那么简单,而童贯询问许一凡,其中必有深意。

    “童大人误会了,此次西北能够大获全胜,主要依仗于殷大元帅指挥得当,运筹帷幄,将士们浴血奋战,悍不畏死,奋勇杀敌,至于我,只是跟着沾光而已,童大人问我,那可就有问道于盲的嫌疑了。”

    童贯闻言,则眯起眼睛,然后笑着说道:“许参将过谦了,许参将在西北的英勇事迹,我可都听说了,而且殷元帅在向朝廷的奏表当中,可是多次提到了许参将,尤其是针对西域这三大兵团,许参将可是居功至伟啊,说说其中门道,也好让兵部和其他将领借鉴一二。”

    “童大人,我。。。。。。。”

    “小子,别藏着掖着了,该说就说,没啥可忌讳,说错了也没关系,童瘸子不是小肚鸡肠的人,放心大胆的说。”此时,一直未曾开口的墨尘,终于开口说话了。

    “我。。。。。。。”

    见许一凡似乎还要拒绝,童贯就直接说道:“你我都是武将,这里是兵部,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了,现如今的局势,想必你也清楚,战事停歇那只是暂时的事情,新的大战迟早会到到来的,我们作为臣子的,需要替陛下分忧,也需要对那些将士负责,你说呢,许贤侄。”

    最后这一声贤侄,瞬间把二人的关系拉近不少,许一凡摸了摸鼻子,犹豫一下之后,说道:“既如此,那我就说说我的想法,若是说错了,还请二位大人不要责怪。”

    “放心大胆的说,权当闲聊了。”墨尘笑着说道。

    有了这句话,许一凡顿时安心不少,然后他就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待到放下茶杯之后,这才缓缓开口道:“若想强军,首先就要解决兵源的问题。”

    童贯闻言,微微蹙眉,这个问题就炎朝现在的情况而言,似乎不用考虑,只是,许一凡既然提出来了,想必是有他的想法,于是他就看向许一凡,说道:“详细说说。”

    许一凡也不客气,直接说道:“我在翻阅了不少兵部文档,知道兵源不是问题,毕竟大炎王朝是泱泱大国,人口众多,想要获取兵源,轻而易举,只是,这种强制性的服兵役,其战斗力是堪忧的,而且人心这方面,也有很大问题。”

    “哦?有何不妥?”

    “我记得我朝现在是按照户头征兵的对吧?”许一凡问道。

    童贯点点头,说道:“没错。”

    “这种征兵方式,有好有坏,若是放在太平时期,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可若是放在战事,比如现在,弊端就显露出来了。”

    童贯和墨尘闻言,对视一眼,都若有所思。

    大炎王朝的征兵制度,就是按照户头征兵,而且是强制服兵役,不过,服役时间都很短,一般都是两年,也就是说,一家当中只要一个人服兵役,那他那一代人当中就不同再服兵役,如此一来,军队的士卒流动性很大,很难固定下来,战斗力很难提升上去,因为愿意留在军中的人,还是少数人的。

    尤其是太平时期,士卒的待遇不是很高,而且日子很苦,留在军中发展不大,因为得不到军功,自然就无法晋升,与其留在军中熬资历,还不如离开军中,寻找其他的生存方式。

    这种征兵制度,虽说是针对所有人的,可是,真正服兵役的还是普通百姓,很多豪门子弟,不想服兵役,就会让家中的仆役去顶替,这种事情发生过很多,朝廷也是知道的,只是睁只眼闭只眼而已,如此一来,很多老老实实服兵役的百姓,心中自然就有怨言了,可也只能埋在心底。

    这些年来,从豪门子弟逃避兵役开始,很多百姓也跟着有样学样,为了逃避兵役,很多百姓想尽了各种办法,甚至为了不当兵,很多人选择自残,换句话说,就是百姓很抗拒服兵役。

    一个心生怨怼的人,虽然被逼无奈去了军中,可他们无论是训练也好,还是上阵厮杀也罢,都不可能尽心尽力的,一个人如此,那影响不大,可十个,一百,一千,一万。。。。。。甚至更多的人都如此,那影响就很大,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为何三大边军的战力强劲,而镇海军还有各地的地方军,战力却如此羸弱,尤其是镇海军,在海洲沦陷的时候,镇海军基本没有做出什么有效的反抗,还有之前的福州,面对外敌入侵,可谓是一溃千里,虽然有天灾的成分在里面,可其战斗力之羸弱是可以看到的。

    反观镇西军和镇北军,这两支军队,在编制上差不多,战斗力上也相差不多,因为在这两支军队服役的士卒,基本都是当地的百姓,他们是为了家人而战,若是他们都退缩了,都放弃了,那就没人能守卫身后的百姓了,西北三洲,人人尚武,家家都有当兵之人,而且大多数都是一当就是一辈子的,在看看中原内地,很多人都是去走过场而已,孰强孰弱,一眼就看的出来。

    之前的战争,朝廷从内地抽调的不少地方军,去往边关增援,然而,这些地方军在这些大战当中,起到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甚至还成为了累赘,这一点儿在西征军当中还好,但是在镇南军和镇北军当中,却异常的明显,尤其是镇北军当中,差一点儿因为地方军的参与,导致兵败,只是,这件事没有上奏到朝廷,放在朝堂上说而已,可知道这件事的人可不少。

    许一凡说的还比较含蓄,而童贯之前是觉得,地方军战斗力差是正常的,毕竟都是一群没见过血的人,怯战是正常的,根本没有往征兵制度上去想,现在许一凡提出来了,这让他开始思忖起来。

    沉默片刻之后,童贯看向许一凡,问道:“你的意思是,想要练兵,首先得改变征兵策略?”

    墨尘也第一时间看向许一凡,而许一凡闻言之后,点点头,说道:“没错。”

    “那你想怎么改变?”

    “提高将士们的地位。”许一凡直接说道。

    “嗯?”

    此话一出,童贯和墨尘顿时面面相觑起来,这个观点,让二人有些诧异,同时,二人都眯起眼睛,看向许一凡的眼神都变得有些复杂和古怪起来。

    



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源



士农工商兵,这个顺序是不能乱的,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是,在这个皇权时代,真正能够出头的,只有士,说白了,就是为官。

    当然,这是就世俗王朝而言,在这五种职业之前,还有修行,不过,修行这种事情,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太过于遥远。

    当兵的地位,其实是很低的,那些能够凭借军功位列中枢的人,终究是极少数人,很多人从军的时候,是个大头兵,离开军队之后,还是大头兵,在军队的时候,还有军饷可以拿,可是,他们离开军队之后,是没有任何的保障,除了耕种土地之外,也只能去走一些偏门。

    有门路的,可以去府衙当衙役捕快,或者去给那些豪门大户当护卫家臣,没有门路的,却有一定能力的,可以选择经商,或者给人做工,至于说,那些啥也没有的人,若是不想当个农民,就会走一些极端的路子,比如加入各大帮派,或者直接当土匪去,占山为王,打家劫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和其的快哉。

    很多地方的动…乱,往往都是这些退伍之人引起的,平头老百姓面对诸多不公之事,往往选择了忍气吞声,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跟朝廷为敌,而那些有钱有势的人,他们只会巴结朝廷,也不会跟朝廷为敌,可这些退伍之人,当他们遭遇不公的时候,往往都会拔刀,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悲剧。

    总而言之,对于当兵的人,很多人是看不起的,也是厌恶,甚至是憎恨的,而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其地位使然,许一凡提出要提高士卒的地位,是一个很冒险的举动。

    许一凡不是第一个有这个想法的人,在他之前,各大王朝就有人想到了这一点儿,也却做了,可是,收效甚微,甚至到了最后,得罪了一大堆人,弄得里外不是人,甚至还为此丢了性命,也没能改变这一点儿,许一凡想要做到这一点儿,几乎是不可能,别说他现在只是一个五品参将,即便他是大将军,也不是说做到就能做到的。

    对于许一凡提出这个想法,童贯和墨尘起初也是愣了一下,心中有些诧异,但是,想到许一凡在西北的所作所为,也就释然了。

    “详细说说。”童贯并没有直接反驳。

    童贯在兵部待了这么多年,对军队的事情可谓是了若指掌,很多弊端其实他都知道,可知道又能如何,他也无力去改变,但是,他还是想听听许一凡的想法,毕竟,这个年轻人跟其他人有所不同。

    许一凡深深地看了一眼童贯,就直接说道:“想要练兵,首先就得解决兵源的问题,而想要解决兵源,就得提高士卒的地位,这个地位不单单是在军中,也在朝堂之上,更要在百姓当中树立起来,最好是能做到,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地步。”

    “嗯?”

    此话一出,童贯眼前一亮,好一个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那你可有良策?”

    许一凡点点头,说道:“第一,重建军功制度。”

    “嘶。。。。。。”

    话才出口,童贯和墨尘就倒吸一口凉气,二人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震惊。

    重建军功制度可不是什么小事儿,大炎王朝以武立国,以儒治国,文人在大炎王朝的地位很高,几乎占据了大半个朝堂,而儒家向来反对用兵,对汉朝当初建立的二十级军功制度是非常排斥的,一方面是二十级军功制度,过于功利和血腥,因为军功制度,武将为了上位,就会不断的发起战争,这是很劳民伤财的,另一方面则是威胁到文官的地位。

    大炎王朝虽然保留了军功制度,可那也只是在军队当中,在朝堂之上,考虑更多的还是其他的东西。

    许一凡却没有理会二人的震惊,而是自顾自的说道:“重建军功制度,鼓励百姓参军,让他们看到,除了读书之外,还有另外的出路,要做到不以当兵为耻,而是要以当兵为荣,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当兵,甘愿当兵。”

    “第二,要提高将士的待遇,这种提高,可以是军饷上,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比如赐予良田,可以拥有奴仆等等,待其退伍之后,朝廷负责给安排差事儿,可以去府衙当差,比如做捕快衙役等等,让他们即便退伍了,离开军队了,也能感受到,朝廷没有放弃他们。”

    童贯听到这儿,微蹙的眉头此时已经紧蹙起来。

    提高军饷,这不太现实,现在炎军将士可不低了,户部一直想要削减军饷,可惜没有成功,若是再增加饷银,估计户部会撸起袖子打人了。

    赐予良田,这是常见的赏赐手段,若是将士立功,赏赐其良田也无可厚非,可让其拥有奴仆,可就有些过分了,最简单直接的一点儿,就是触动了那些地主世家的利益,因为拥有奴仆,是有钱人跟普通人的最大区别,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