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人的道门-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呼……吸……”虽然呼吸的节奏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每一次吐纳间的效果却是改变巨大。不论是吐出去的浊气还是纳入体内的灵气,都翻着跟斗的往上涨。
  一倍……两倍……最后停在五倍于之前的吐纳效果上才稳定下来。以后再有变化便是《归气法》精进之时了。
  此时夜深人静,张砚在帐篷里毫无睡意,盘膝坐在铺位上,闭着眼,沉心静气的进行着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正儿八经的修行。感受着呼吸间一缕缕灵气被吐纳术和《归气法》淬炼出来,然后跟着《归气法》的轨迹磕磕碰碰转了一个周天,最终汇聚到他的下丹田留存起来。
  一缕又一缕,不知不觉间张砚能感觉到自己的下丹田慢慢开始出现温热和充盈,那些灵气也似乎开始慢慢的自己结成一片且有规律的晃动起来。
  没吃过猪肉也在书上见过猪的图册嘛。张砚之前没经历过灵气入体,他师傅以及他师傅的师傅都没有过这种经历,但好在龙虎山里的典籍杂记他是看了不少,该知道的他也都知道,如今设身处地时也没有过于慌乱。
  “灵气成团,自颤之时便是成旋之机!”这么一句话就写在龙虎山们修行典籍的前面,几乎每一部修行典籍上都能看到,也让张砚记忆犹新。
  如今灵气在下丹田里已经逐渐成团,并且也的确有自主且有规律的颤动,一如典籍中描述的将要形成气旋的前兆。
  “可是……这是不是也太快了?!”
  张砚心里极为诧异,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在第一次正儿八经的纳入灵气的时候就能一鼓作气的冲到凝聚气旋的程度。按照典籍上的记载,一般正常情况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慢慢积蓄灵气才足够形成气旋,少数天才也至少需要四五个月才能办到。
  而张砚,仅仅一个晚上有够形成气旋了?
  “不会是我感应出差错了吧?”张砚也有些拿不准。
  但随着下丹田里的灵气团越来越紧密,颤动的越来越明显,张砚明白自己不能再等了,而且这应该真的就是典籍上所说的形成气旋的征兆。至于他为何仅仅一个晚上就能达到如此效果,那就只能有两个原因来解释了:其一,荒天域的灵气太充裕了,以至于随随便便一个晚上的吐纳就能抵得上地球灵气枯竭前半年的量。其二,张砚如今这具身体的修行天赋高得离谱,属于那种万年一出的怪物级的人物。
  但具体是第一个原因还是第二个,又或者是两者皆有,张砚暂时没办法去分辨。全身心的去操作他头一次习练的《归气法》,用其中的灵气运转手法小心的搅动自己下丹田里的那一团灵气。
  不知过了多久,张砚心里紧绷的情绪终于在下丹田里的灵气开始缓缓的朝一个方向旋转后放松了下来。
  “成功了!”
  在张砚的感应中,自己下丹田里的气团已经在他的小心引导下开始整齐划一的旋转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气旋。并且后续纳入体内的灵气会自觉的没入这道气旋当中而不会像之前那样散乱的流动。
  这个气旋开始转动之后连带着将张砚经脉里灵气的周天运转都带得快了许多。这就意味着张砚以后吐纳灵气的效率会变得比以前更快。相当于吐纳之术、周天运转以及丹田三者如今在气旋的穿插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效闭环。
  正所谓:气入丹田成旋,生新力反辅周天,此后生生不息周而复始也,便称之为引气之境。


第24章 灵食
  若是习惯了鱼背山上的生活,就会闲不下来。
  因为这鱼背山上,每一顿饭的时间都显得很紧凑,三天两头就是一场厮杀,即便有一日没有号角声响起,也是修缮城墙,整备守城物资以及编补人手的难得机会。一点也不会比有战斗的日子清闲。
  就算是张砚这样疯疯癫癫的“闲人”也不会真的闲着。他除了需要定期到各个岗哨去巡视,主要看看布置下去的八卦阵需不需要调整,哪里有需要维护,刺藤墙的虫害防治情况等等。甚至八卦阵的路径也需要不定期的进行更改,以免被妖族撞运气摸到正确的路径上去出现人员的损失。
  其实妖族这半年多来对于八卦阵的态度已经稳下来了,不再像最开始那样吓得脸青面黑的不敢踏足阵中。现在他们也看得出来这八卦阵乃是人族的手段,只不过他们没见过而已,反而勾起了一探究竟的欲望,往岗哨那边的刺探也比最开始频繁了不少,几乎每隔两天就会去一趟。
  但面对八卦阵这种道门里上千年不断演变和改进的手段,妖族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想要摸透,没个数年甚至十数年的摸索那是不用想的。这一点上张砚很放心。
  除了兜兜转转的去各岗哨巡查之外,张砚还去了防线外的区域,也就是鱼背山实际被人族和妖族争夺的资源,也就是玉山果树林。
  没见到实物之前张砚不会想到玉山果树会是眼前这番模样,看上去和一般意义上的“树”并不相同。更像是一根木桩子上面贴了些叶片顺便再粘些果子的样子,几乎看不到除了粗壮主干之外的枝条,模样非常奇怪。而且一颗接着一颗的总是成片生长,两株树木之间的距离不会超过两步。
  而且树上可以同时看到枯叶、嫩叶、果实、花朵,奇幻得让人无法理解。
  玉山果的模样也很特别,让张砚第一时间想到了地球上的玉米。也是金黄的颜色,上面一颗颗的颗粒饱满,但玉米是条柱状的,而玉山果则是圆的,大小如成年人的拳头。凑近一些可以闻到果实上散发出来的清香,让人会想要咬上一口。
  张砚去玉山果林那边并不是去散步或者游玩的,而是鱼背山要塞的宋将军希望他去转转,看看能不能想出一个办法来解决玉山果抢收的问题,尽可能的在争抢中走在妖族的前面,而不需要靠军卒一边流着鲜血一边一颗一颗的去摘。
  不得不说,张砚如今坐实了他“杂学一脉”的身份之后,鱼背山要塞里的不少人都对他抱有厚望,希望靠着杂学一脉的手段解决掉一些他们一直以来都束手无策的问题。
  张砚去了很多次玉山果树林,办法也不是没想出来,但都只是在心里打转并未宣于口。反倒是他开口讨要玉山果的次数变得多了。
  一次讨要四五颗,也不算个事儿,没谁会和张砚较真,只希望他吃高兴了能突然冒出什么得意的想法出来就好。
  第一次吃玉山果其实纯粹是好奇,听说这玩意儿亦菜亦粮软糯香甜,于是嘴馋了一盘,结果发现还真不错,口感和口味都比要塞里的汤面要好太多了。
  一个下口之后吃第二个的时候张砚就愣住了,他居然从胃部感受到了一丝丝灵气扩散出来,然后被时刻运转的《归气法》给擒获,最后汇入下丹田当中。这也是张砚第一次不是通过吐纳术获得的灵气。
  “这玉山果居然属于‘灵食’范畴?!”张砚当即就在心里被震惊了一把。
  所谓灵食,就是字面的意思,带有灵气的可使用植物。这是在龙虎山里记载在不少典籍和杂记里的。种类繁多,有些还伴随着跌宕起伏的传说故事。比如说什么“千年灵芝”,或者“千年人参”,还有更夸张的“蟠桃”和“人参果”。当然,后两样已经不能单算做灵食了,那可以称为“夺造化之功”。
  不过灵食在地球上早就绝迹,比灵气的枯竭都要早。所以张砚也是头一次见识到。
  “如此说来,在荒天域里像玉山果这样的奇种都有可能属于灵食咯?就算不是灵食也大概率能和灵气沾边。那以后岂不是不会缺了炼丹的药材?”
  张砚第一反应就是自己今后或许还真能把道门里的“丹道”也搬过来。相关的门道万相珠里必然不会少的。
  药材的品种可能不会一模一样,但只要药性差不多那就可以调配起来用嘛。说不定真能练出正儿八经的“丹药”来。
  但炼丹这种事情对于现在的张砚而言还是太远了一些。他如今仅仅刚入修行的大门,处于引气境初期,而炼丹需要的真元不少,远不是引气境的修为可以负担得起的。用典籍上的记载,想要炼丹,丹师的修为至少是玄脉境,也就是引气境的下一个大境界才能将将好的靠点谱。
  之后张砚对于玉山果树才真正的上了心。
  按照多次实地观察和了解,张砚对于玉山果树的特性和分布已经算得上很清楚了。这东西在荒天域里称为“奇种”,主要就是它与别的植物有很大的差别。单单一个四季不休的开花结果,就很稀奇了,更别说泡酒酿造之后对于武者有着很好的壮骨强筋的效果。
  既然四季都是采摘季,那就是说需要一种常态的抢收手段,这样才能在配合岗哨的前提下做到收益最大化。
  最后张砚回去之后在纸上画了一个道具出来,交给辎重营让他们的匠人试着造一个出来试试。被问这是什么东西时,张砚随口就说:滑轮。
  本就不是什么策略上的行家,张砚哪里会想出什么“抢收”的办法嘛。思来想去唯一能做的就是缩短摘果子之后的运送时间,变相的让摘果子的人有更多的机会去摘更多的果子运走,从而达到宋青河希望的“抢收”目的。
  张砚去山上转了几次,玉山果树林密集的区域都地势相对平缓,可往下走又会崎岖,运送全靠背篓人力攀爬运输,效力极为缓慢。当然,若无妖族的威胁,这种运送方式也不是不可以,反正玉山果放置一月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坏不了。但有妖族抢夺的情况下这种运输方式就显得极不合适了。
  所以,张砚准备试试看能不能把滑轮弄出来,到时候运输上面就能有不少文章可做了。


第25章 滑降
  滑轮的制造有什么难度张砚是一概不知的,所以当第一个重达十斤的木质滑轮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并没有嫌弃,而是仔细的看了看结构,发现除了大了许多之外,基本上与他画的草图没有多少区别。
  确定了结构之后那就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尺寸。毕竟滑轮的最基础用处就是作为“固定”和“定向移动”的支撑点,不能太大,也不能太重,并且还与桥接上下的东西相互匹配才可以。
  钢索这种对工艺要求极高的东西张砚是不去想了,儿臂粗细的麻绳倒是可以作为替代品。
  经过数次的反复修改之后,一种重五斤,大小适中,采取木质和铁质混合结构的滑轮匣子被做了出来,并且在驻地里经过了多次悬挂和滑动实验,基本上达到了张砚所预期的模样。
  鱼背山要塞里如今早就对张疯子的疯言疯语以及古怪行径不陌生了。加上八卦阵和孔明灯的出现,所有人对于这个疯子都多了几分敬意。虽然不知道他整天倒腾的是什么,但都很默契的没有去多嘴搅扰。
  直到张砚准备正式让滑轮和鱼背山要塞的高层见面的那一天。
  地方就选在一片玉山果林,到场的除了林沢冬之外,要塞里能抽身出来的把总都到了,连主将宋青河也亲自来了。
  这是张砚第一次见到鱼背山要塞的执掌者。给张砚的感觉是对方不像一个将军,倒是更像一个教书先生,身上即便有武者的强大压迫力,但同时那种云淡风轻的亲和力更重。
  “属下参见将军!”张砚连忙依照这边的规矩老老实实的朝宋青河行礼。他也没想到宋青河会亲自过来。
  “呵呵,不用多礼。张砚,听闻你又捣鼓了一样有趣的东西,我正好得空就跟着林沢冬一同过来看看。这东西就是你之前反反复复让辎重营帮你弄出来的那什么滑轮对吧?”
  “是的大人,这次多亏了辎重营的马把总,不然这东西可没这么快弄出来。”顺水推舟的事情张砚从来不会落下,说着还朝站在宋青河身后脸上已经笑开花的辎重营把总马三强拱手道谢。
  宋青河也扭头看了一眼马三强,笑了笑,又继续对张砚说:“之前不清楚你弄的这个滑轮的用处,如今看来是为玉山果树准备的手段?可以说说吗?”
  “大人,其实滑轮就是一个辅助,目的是让一种更快速搬运东西的方法可以在鱼背山上实现。言语解释起来比较麻烦,大人既然来了,那就看看实际效果吧,这样更好懂。”
  “好,那就看看这个滑轮可以给鱼背山带来什么变化。”
  只是单滑轮,不是滑轮组,所以这东西的变革性并没有现在就展示出来,张砚目前也不需要它去做什么颠覆性的事情,只需要让运送玉山果这件事变得简单就可以了。
  “大人看好便是。”说完,张砚摆手摆手,边上准备就绪的一队人就开始动了起来。
  配合张砚的人手就是林沢冬的游探旗亲卫。这些人和张砚已经早就熟悉了,知道这个看起来似乎疯疯癫癫的人实际上却是一个很厉害的怪才。即便他们也没有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