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妖种里端山境的武者有多少?又有多少是卡在其中的小境界瓶颈上难有寸进?一年两年十年八年,卡得越久越是浮躁,越是再难有突破的可能。甚至有些武者因为心念的崩塌,神志都会出现问题。
如今张砚就可以用摄鬼铃铛作为交换,野鬼也好,弱小的厉鬼也罢,这些鬼物对于张砚而言可都是能进补的,比起他自己一点一点的吐纳获取灵气的速度快了不知多少倍。
以之前白羽对吴家父子的盯梢来看,他们其实也是在把吴家父子周围的鬼物当猪养。白羽出现,多半就是来杀猪的。只不过出了一个张砚,让白羽半路上遇到了灵将,之后便按捺下来才对张砚的手段起了心思。
也不可能只有一个白羽。南渊国之外,那么多人族国度里又有多少被妖种盯梢养猪的灵媒呢?
不说吸摄多少,有个一二成,合拢起来就够张砚天天开坛做法事了。到时候积少成多,张砚觉得自己才能让如今慢如蜗牛的修行速度重新变得快起来。这甚至比他自己游历四方到处找鬼物来超度都要快得多。
同时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可以让妖种产生一种张砚的手段难以传授,能传递出去的手段又只是死物,且只能对野鬼和较弱的厉鬼产生效果。不足为虑。
而时间嘛,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就飞快的流逝。当张砚不需要任何掩饰的时候,他也就真不需要忌惮任何人的觊觎或者敌意了。
想到就做。
张砚先是把困阵和摄鬼铃铛的主要几个法阵都熟悉了一遍。指着乞丐版的找。最后等到天色快要见亮的时候倒还真让他做出来一件下品的摄鬼铃铛。
之所以弄了这么长时间才弄成功,是因为张砚做了一个尝试,就是将灵石的凹槽做成内嵌无痕的样式,就像手电筒装电池的那种设计。只不过想开启灵石的更换口需要摸清楚他的法阵锁才行,这里面的炼器手法比较复杂对张砚而言还有些勉强,尝试了很多次才最后成功。
做好之后因为品级的限制,这摄鬼铃铛除了吸摄鬼物的实力有限制之外,最多也就装二十只野鬼,或者三只较弱的厉鬼。
而这些量,来个三次,张砚就可以交换出去一颗壮骨丹。这也是张砚觉得一个不算太“贵”的价码。
也没有多做。就一个,等天亮了去找白羽交出去,到时候让对方看看效果。
至于说妖种怎么去猜测张砚为何要收集鬼物的原因。他根本没想过去主动解释。就算白羽到时候问起他也不会讲。留给对方猜就行了。就算猜破了头他也不认为对方能猜出答案来。
甚至张砚都不觉得对方会直接拒绝他的这个提议。至少会先试个几轮。但时候张砚到手的鬼物应该不会少。
有了鬼物,不出门就能把张砚心里一直好奇的一件事做个试验。那就是他可以通过超度鬼物获得荒天域这方天地给他的功德灵气,甚至帮他在突破时作弊,那他弟子呢?是不是也能享受这种待遇呢?
第264章 挑人
从杂学书院开院的那一天起,这处离廊源城就相对僻静的地方就时常能听到一些读书声传出来,有时候还会看到一些文士打扮的年轻人拿着各种模样奇怪的木器、竹器到河边,或者田地里做着一些古怪的事情,偶尔路过的庄稼户好奇的看看却都看不懂。
但这里有一座书院的事情却是慢慢的传开了。
书院招学生的事情一如最开始张砚判断的那样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之前萧恕来找张砚的时候就表达过对张砚的拉拢,以及对张砚身份、地位的认可。同时两人虽然未有明说,可也默契的做了一些利益上的交换。其中就包括“学生”。
但问题就是,这是看在张砚的面子上,与杂学一脉本质上是没有关系的。所以,张砚之前就跟罗长山聊过,招生恐怕不易。如今果然如此。杂学书院里现在所有的新学生都是各学家自己家族里出挑的后生,正儿八经招来的学生是一个都没有。
罗长山想过不少办法,比如找相熟的一些关系作为居间来引荐,或者在杂学学问有展露效果的地方去亮明身份,以为可以立马招来学生,相信的是杂学一脉学识的魅力。可结果却是颗粒无收。这对罗长山等一众推动这件事情的人而言可谓一次沉重打击。他们一直以为的“世间渴求杂学一脉之学问已久”的想法如今看来多少有些可笑了。
当然,这在张砚看来很正常。杂学一脉一直以来藏于山野,不显山水,知道的人少,怎么可能会有什么声名?就算有,那也是如石轩之类的知道杂学好处的上层人物当中有所闻,更多数的普通人哪里晓得你杂学一脉的本事?更谈不上放弃可入仕途的传统主流学派投身杂学了。
不过罗长山等人也是事先有预料的,虽然深受打击,可是并不会让他们就此放弃自己的想法。甚至杂学书院能安静的开设到现在而没有被人一把火给烧了,其实已经是他们最大的一场胜利了。这说明他们赌赢了,主流学派的人因为张砚的身份关系并不能在北江郡的地界上动他们,甚至不能直接干预,能做的只有暗中手脚而已。
只要能安稳下来,学生的事情就有时间慢慢的想办法解决。罗长山他们不信杂学的广博会吸引不到真正向往学识真理的学生。
这些张砚都看在眼里。他很清楚罗长山等人是犯了一个关门做学问的学究都很容易犯的错误。那就是他们的眼光只盯着学问,将外面的学问人都看做自己这样把探究真理为目标的纯粹的人,而忽略了在学问一道上,探究真理其实只是少数人在做的事情。大多数人,即便天赋很高,很有建树,可目的却是以“用学问让自己过得更好”在为目标的。
这就形成了一个看上去很难开解的难题:没有外部资源作为依托的杂学一脉,如何让有天赋的学生通过学问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
人家主流学派可以走仕途,为官,有实实在在的物质依托。杂学一脉呢?有什么?
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在张砚看来罗长山他们的想法就会荆棘不断,步履维艰。
不过这件事张砚没办法去提醒,有些事说出来是会砸出裂痕的,没必要,等撞破头之后道理自然就能撞进罗长山他们的脑子里,现在就算说了也会如之前他提的招学生的建议一样,不会受到重视的。
问题是杂学书院的,跟张砚关系不大。他现在要面对的是另外的一个问题:挑人。
一大大早,杂学书院的门口就和往日不同。不再只有隐约的读书声或者风吹竹叶的沙沙声。而是多了欢腾的叽叽喳喳的童音。
“张教习,这是些便是皇室如今适龄的孩子。各个都聪明伶俐,一共三位皇子,三位公主,以及四位世子。”萧恕站在最前面,笑眯眯的给同样笑容满面的张砚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没有详细说,等张砚选完了人之后,若是能有合适的才需要进一步介绍,现在没必要。
其实在书院的更远处,站在大门外远眺的一处小树林边上还是有很多人,都是大人带着小孩过来的。而且全都不是衣着简陋之辈。而且树林边上长长的一排马车候着。
南渊国里的消息,除了军伍上的事,就算皇室的秘密也不是真就能藏得住的。不论是杂学书院,还是皇室和张砚之间的默契,亦或者皇室在族中急忙挑选蒙学中和蒙学前的五到八岁之间的孩子,这些消息都或快或慢的被灵通之辈知晓了过去。
要知道现在张砚可是个香馍馍。壮骨丹、《药炼皮肉之法》、神兵,这些可都是最最抢手且已经有事实摆在面前不容置疑的本事。皇室都趋之若鹜,为了张砚宁可与主流学派对着干。那皇室之下的人呢?还不是会紧随其后?
当然,态度和顺序还是还有讲究的。虽然我们紧紧的跟在后面。可是第一个上去的还不是让给你皇室了嘛。等你们皇室事了,我们再跟进不就行了?如此也看得出来,关于张砚和皇室之间的那些默契已经被摸清了分毫。
这些后面的事情萧恕很清楚,甚至城卫官周仓也很清楚,毕竟这么多达官贵人进城,也是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
但张砚不清楚,他现在眼里就是站在面前的这十个小娃儿。
公主也好,皇子、世子也罢。张砚的眼里没区别,与正躲在门框后面笑眯眯的一脸激动着打着望的王碾也没有区别。都是娃儿。
不是说张砚格局大,而是作为一个道门归神境的强者,以及道门在荒天域里的唯一火种,他的眼界本就从根本上不一样。或许会为了生存选择暂时的苟且,但不会影响他立足道门俯瞰一界的底气。
且走着看吧。
“萧院判,我也不废话了,先试试看有无合适的苗子吧?之后的留在之后再说,可好?”张砚也不废话。
“理当如此!”萧恕抬手比了一个请的手势。
第265章 杨睿
此时的杂学书院周围也围了不少人,都是杂学一脉的学家和学生。他们好奇的看着这一场面,也在好奇张砚要怎么招人,而且听刚才的对话,这些娃儿不是公主就是皇子,最次也是世子。这……这么强势的吗?还要挑?合适的才会留下?
但张砚接下来的手段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他从怀里拿出来一个正八面体的金色小玩意儿,拿在手里正好一巴掌大小。这东西似乎是黄金的有些分量,但又比一般的黄金多了一层光彩。
那是金精为主材,以及一些别的辅料融在一起的样子,自然和普通的黄金很不一样。而且这件东西还有说法,也是张砚为了今天这种场面准备的东西。这样会比他自己凭眼力和灵气判断更准确。因为有些人的道根是藏着的,张砚对这方面的经验有限,有更好的办法了,自然用更好的。
“这叫‘天赋尺’,用来量入我之一道的天赋与否的东西。”
“我之一道”这四个字让注意着这一场情况的所有人都心里一跳。他们是第一次听到张砚将自己的本事归为“一道”。口气很大,但大家又说不出个否来。因为张砚如今为人称道的本事可不就是与众不同吗?自称“一道”似乎也没有问题。
“哦?还有这种奇物?”
“呵呵,也算不得什么奇物,不过是跟我这边的要求能契合罢了。用起来方便些,也更严谨。只需要他们将这个尺子拿在手里双手捧住二十息就行了。”
几个站在边上应该是宫女或女侍卫的人听到张砚的“量法”,齐齐的松了口气。武者都喜欢摸骨测天赋,对在场的小公主却是麻烦事,她们之前还在担心。如今自然不用再提。
不过都觉得张砚拿出来的这个东西名字很奇怪,正八面体的一个东西怎么叫“尺子”呢?一点也不像。
像?张砚觉得功能像就行了,外表为何非要一模一样?
那些皇子世子,以及公主都是小娃儿,但也知道如果自己被选上会是一件很大的好事。于是看得出都有些紧张,一张张小脸上都不再如之前那么嬉笑了。都绷着。
修士在普通人里面的比例多少?这个龙虎山门里也没有一个定数,只有一些杂文广记里有过一些猜测和粗略的描述。
万中无一。
这还只是门槛。能如张砚的眼还得是修士里天赋卓越之辈。如小石头王碾那样的。那就更少了,说一个百万中挑一也不会太过分。甚至还显得保守了。
所以张砚当时跟萧恕达成默契的时候虽然不是敷衍,是真心实意,可是却并没有想过皇室的娃儿里能有一个他看得上眼的苗子。毕竟那么低的几率在哪儿摆着。
不过很多时候事情并不会按照你想的路子发展。十个娃儿挨个捧着天赋尺二十息,居然在其中一个娃儿手里亮起了一阵金芒。
金芒虽然还称不上刺眼,可比起天赋尺才做出来时张砚让王碾试的时候闪烁的金芒也差不多了,甚至仔细分辨的话还要略微的亮上几分。
“嗯?!”
惊讶的不只是张砚,他是出乎意料之外。同样惊讶的还有在场观望的其他人。
一把正八面体的奇怪“尺子”,前面的娃儿捧着一点反应都没有。甚至他们都不清楚张砚所说的“反应”会是什么。萧恕都有些揣测张砚会不会随便那个“天赋不够”当借口敷衍皇室?别人或许没有这个胆子,但言行举止以及一身本事都很奇怪的张砚恐怕不缺这种胆子。
如今那尺子突然亮起金芒,不需要张砚解释,任谁都知道这必然就是天赋足够入张砚门墙的“反应”了。
只不过张砚跟着惊疑的那一声也让萧恕心里猜测,莫非真有那么高的门槛,以至于张砚都吃惊如此?
十个娃儿里面就有一个是百万人挑一的。张砚都不自觉的在想,这是自己的运气好?还是对方的运气好呢?
“张教习,这位乃是十三皇子。尚未有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