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头?馒头?哈哈哈,你是说张先生门下另外两个小弟子吧?听上去你们相处得很好?最开始不是听说你被那小石头揍了一顿吗?怎么?和好了吗?”
“嗯!早就和好了……”
杨睿对自己外出求学之后的经历很是健谈,因为那是他在皇宫没有过的开心经历,见到父皇问起自然就打开话匣子一般。
“什么?!张先生让你们两个娃儿独自面对六头灵族!”
杨升听到杨睿说起之前在顾家村的经历,也是吓了一跳。心里也是感叹张砚的确出人意料的胆子大啊。即便在边上看着,可居然等到如此危机,杨睿都舍身要取义的时候才出手救下。这,他真不知该如何评说。
“嗯!我和石头哥上次虽然凶险,差一点死了,可老师说付出才有收获,要是再来一次,我们石头哥两人收拾那六头鬼物用不了一炷香的时间,绝不会在陷入那种困顿了。”
“鬼物?这是张先生对灵族的称呼?”
“是的。道书上都是这么说的。比《灵事杂卷》里说得更详细。”
“道书又是什么?这么说来,张先生一门早就知道灵族的存在咯?”
“是的父皇。我们修道之人的一项义务就是要肃清这天地间的鬼物,还朗朗乾坤与天地。”
“修道之人?”杨升心里暗道这次杨睿回来讲的东西的确有不少都是之前书信里讲不了的。也让他对张砚这一门的事情多了不少了解。
接着杨升边吃边问:“那你们三人实力如何呀?你之前在信里提到的那些手段可否施展给父皇瞧瞧?”
杨睿嗯了一声,放下筷子,手一抬就见指尖凭空出现一团拳头大小的水球。
“父皇,这是五行水属的手段。老师说我与五行水属亲和力最高,以后修水为主。其余的如木和土也可作为辅修。我再给您看看土法手段……”
杨升是皇帝,见多识广自不必多说。可什么时候见过这种像是在“无中生有”的神奇手段?而且这才学了多久?!
“不过我的这些手段还是比不了石头哥的火法。老师说石头哥是偏执亲和火属,只要是火法,石头哥用出来威能就会高两成。偏执亲和在前期修为会涨得很快。估计明后年石头哥就能达到玄脉境而正式入门了。就像小馒头那样。”杨睿说着一脸的期许。
“嗯?小十三,你这话什么意思?你不是已经是张先生的弟子了吗?怎么还要入门一次?”
杨睿重重的点了点头,回答道:“修为入不了玄脉境谈不上真正的修士,也就只能当老师的记名弟子,后面的很多厉害的手段就没资格学了。而且也学不了。我现在离引气境中期都还差一些。但我有信心可以踏入玄脉境,不过应该是追不上石头哥了。”
“那小馒头也比你厉害吗?”
杨升知道那个小石头是张砚的亲戚,学得最早,三人中实力最高也没什么好说的。杨睿不及也合理。但那小馒头不就是之前张砚从国宴上带走的小宫女吗?怎么也比杨睿先入门?
“小馒头还没我厉害,她才刚踏入引气境才起步呢。不过老师说了,小馒头的天赋世间少有,修道一途只要她踏上路,后面就会比我和石头哥快许多。所以小馒头虽然实力还未到玄脉境,可也已经提前纳入老师的核心弟子范畴。”
“天赋……看来张先生的手段首重的就是天赋呢。”
“父皇说得没错。”
“那你如今听起来也算是入了门了。可能分辨旁人有无与你这般修道的天赋呢?还是说必须要靠张先生的那种天赋尺才可以?”
“父皇,修道的天赋不好琢磨。老师也没办法精准的探查每人的天赋,借助天赋尺是最可靠的办法。”
一顿饭吃下来。杨升又拉着杨睿去后面小花园散步。他也许久没有这么悠闲过了。
“小十三,张先生的手段神奇,炼丹,炼器,以及那些针对灵族的手段。倘若可以求得一二,那于南渊国于皇室都将是天大的好事。即便是张先生不太上心的《药炼皮肉之法》能拿出来也是了不得的东西。
小十三,为父这么说你可听得明白?”
第372章 迂回
杨升看着自己的十三子大礼之后离开,脸上的笑容并未褪去,反而笑得更是开心。
“吴奎,你觉得小十三这孩子怎么样?”
“聪明伶俐,进退有据,思维活泛又不失本分。以往宫里关于十三殿下的评价看起来并不贴切。”吴奎也不能说什么扫兴的话。而且杨睿给他的感觉的确如他所言有些意外之喜。
杨升很满意吴奎的回答,甚至觉得还不够,说:“如今看来以前的种种都是这孩子装的。唉,宫里生活不易啊,即便是皇子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如今雏鸟高飞,又有了可遮风雨的庇护,之前的装模作样自然不需要时刻摆出来了。
这孩子不错。特别是诚实这一点尤为难得。也不找借口,没有敷衍,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不过看来区区一年的时间,张砚在这孩子的心里已经不逊于我们皇家的分量了呀。”
杨升自己就是从皇子一路到太子再登基为帝的。甚至他也不是同辈兄弟里的长子,一出生也是清楚属于他的生存和目标。对杨睿以前和现在的表现差别一想就通。不奇怪,也不意外,更不觉得有任何不妥。
皇室本就如此,出生就要争,不争就要避。不然这天下怎拿得住?
“不过从小十三的话里也听得出,张砚对于他那一门的手段很有信心,笃定了就算我们拿去也不可能成事。门槛啊!这东西还真不好说。”
“陛下,奴人倒是以为这门槛对旁人或许是障碍,但对于皇室而言想要越过去也不算什么难事。天下万万众生,即便万里挑一甚至百万里挑一也能寻到不少。就看张先生愿不愿意教了。”
杨升笑了笑,脚下步子不停,继续在花园里走动,时不时的抿一口手里茶壶中的温热茶水。
“教?以前我还以为张砚的本事会如讲武院里那样的方式传授。可你也听到今天小十三说的那些事情了。你觉得张砚在传授本事方面有可能教更多的人吗?他就算想也没那精力。”
杨升所说的意思吴奎又怎能不明白。点了点头。的确啊!按照十三皇子殿下的说法,张砚对于门下的那三个弟子可谓是尽心尽力到了极细微之处,不单单局限在传授手段,更是从日常生活到心性磨炼,以及处事原则都在进行引导。说直白一些,好多当父亲的对自己亲生的孩子都不一定有这么无微不至的教导。
如此教导需要花多少心血?吴奎说不清楚,但他知道换作是他的话,这种弟子也顶多一到两个。张砚就算比他强,如今三个已经不少了。
“那陛下您是准备不再提求法的事情了吗?”吴奎可是知道最近皇帝的心事几乎都在这次十三皇子回来的事情上。其中重要的就是希望可以从十三皇子的嘴里得到一些关于张砚手段的消息。打的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主意。不过现在似乎改变想法了?
“怎么不求?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你不会不懂吧?只不过张砚授徒的方式太出人意料了。断了我之前的一些想法。如今得改一改。
等一会儿你再给小十三拟一些封赏,明英贵妃那边包括娘家人也一应赏了。给厚一些,封号的事情也可以开始着手给他备上了。我说的这些必须在我生辰前落实到位。不可马虎。
然后给膳房那边说一声,今晚设宴在明英贵妃那边用,我们再聚一聚。”
“是,陛下,奴人这就去安排。”
吴奎领了命令就急急忙忙的下去安排了。虽然杨升没有明说,可这些安排里也能猜得出杨升的打算。甚至这都不能算是谋划,只不过迂回了一些而已。
明英贵妃。就是杨睿的母妃。除了杨睿之外,明英贵妃还生有一女,前年已经嫁出去了。
今日的酒宴是皇帝赐的,属于极难得的事情。至少明杨贵妃在生下杨睿之后就再没有得到过这种赏赐了。一般就是节庆给一些版赏,又或者许久皇帝会来过夜一晚。
虽然勤加保养,可毕竟不如年轻时了,皇帝后宫佳丽常新,自然会慢慢的淡了想法。所以后宫里的女人总是多偏执,也不是她们想,环境如此,迫不得已罢了。就如同明英贵妃,她这把年纪放在宫外还能算风韵犹存,可在宫里就是人老珠黄了。要不是有一个出息的儿子,皇帝会赐宴?
“一家三口”在一起吃晚饭的情况放在宫里可是少之又少,多少宫里的女人做梦都不敢梦到这么好的事情。
杨睿心智早熟,但不代表他就完全没了孩童该有的那些期许和想法,他对一家人的团聚和温馨同样在意,甚至更觉弥足珍贵。
本以为席间父皇会重提中午的那些事情。可却完全没有。杨升兴致很高的搂着明杨贵妃一个劲儿的都是在说杨睿以前的一些趣事,还乘着酒意自己抚琴让明英贵妃舞了一曲。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直到深夜。
心情愉悦的杨睿没能留宿明英贵妃的院子,回了自己以前的那座小院休息。而皇帝则是今晚在明英贵妃的院里留宿。
第二天一早,杨睿起床收拾好过母妃那边请安。得知皇帝天不亮就已经走了,也不意外,坐在院里跟着母妃一起吃了早饭,之后又是好一顿聊。
不过聊着聊着明杨贵妃就掉起了眼泪。说的却是心痛皇帝的操劳,一人为国可谓鞠躬尽瘁,即便有一些武者修为傍身也难挡这般操劳,已经日渐白头了。也希望杨睿可以帮皇帝分忧,不求日后得太子位,自求能尽一些孝道这总是应该的吧?
明杨贵妃这话说得杨睿没办法退,因为的确就是这么个理。他父皇绝对称得上一个好皇帝和勤勉的皇帝,也的确为了国事操碎了心。而他为人子难道不该帮一把以尽孝心的吗?
“母妃,可,可我该怎么帮父皇呢?老师的本事我不能私相授受的呀,不然……”
“傻小子!娘怎么会让你做这等无义之事?但你可以替你父皇求一求情嘛,你是张先生弟子,总好开口的。也不用什么厉害的手段。粗浅一些武者能用的就行。而且试试也不强求。这也算你尽孝心了嘛,且张先生也不至于为这点小事归罪你的。”
第373章 烦心
杨睿后面几天都心里多烦闷。备受家族和师门双向的煎熬,这是他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情况。其过程甚至让杨睿觉得比起之前在顾家村的生死战时都要来得煎熬。
母妃说得不错,杨睿也认同。既然为人子,那就必然需要为父分忧。
可师门里的东西那就是师门的,给不给,给谁,这些都是要老师说了才算。就算不是私相授受而是去求,也让杨睿心里非常忐忑,担心这样会恶了老师,辜负了老师的苦心教导而他却想找把师门的东西往家里搬。
这不白眼狼吗?石头哥可是说过这种故事。
而就在这个档口,又一件让杨睿心烦的事情跟着也来了。那就是他的婚事。
对于婚事,杨睿一直以来都是懵懵懂懂的,他知道男女成年之后是会成亲然后繁衍下一代的,天下父母子女都是这么来的。并不觉得有什么。可当他被宫里的礼官叫去“上课”之后才明白,“没什么大不了的”那是指的寻常百姓家,对于他这种皇子来说婚事就是一场表演,给下面臣民看,也表演给对面姻亲看。
既然是表演,那就肯定有许多礼仪方面的规矩,繁琐程度比杨睿前两年学的宫廷礼仪也不遑多让。
又因为被母妃的请求弄得心神不宁,杨睿在上这些课的时候完全听不进去,走神那是常事。
若是换个皇子,上课的礼官早就上竹板子打手心了。可对于杨睿,他们还真不敢。只能不厌其烦的不停提醒,不停的翻来覆去给张砚重复。
一时间杨睿心头的烦躁更是抑制不住。虽不至于起身直接缺席。但也是再无半点心思在这所谓的礼课上了。
“还是在修道来得清静。”杨睿心里如是想到。
……
“陛下,这是大宴的方略,请您过目。”
还是在勤政殿的书房里,此时聚了三名礼部衙门的官人,他们此来主要是跟皇帝商议几天后的生辰大宴的事情,以及与华岳国最新草拟的结亲礼书。
杨升接过方略大致看了看,规模和礼仪只要都按照他的要求尽量简化就可以,对于别的东西他倒是没有多少要求。
至于与华岳上国的礼书他倒是看得很认真。这可不是一场简单的亲事那么简单,而是南渊国正儿八经的与华岳的一次联姻,与以往那种打着联姻的名头实则是在打击南渊国内部的抵抗心理是完全不一样的。从这份双方礼部衙门一同草拟的礼书上就看得出来。双方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要把这场亲事办得极尽风光。
“就先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