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张砚并不知道,他还在顿悟里好奇的探索未知。不晓得自己再一次靠着莫名的运气躲过一劫。
“这些真的是记忆?是属于棱界的记忆?”
张砚的这个疑问出现之后他紧接着便不知其险的开始在神念中探索起这些炫光中那似乎就是棱界记忆的东西,而由此开始,张砚的这场顿悟一下就被拔高到了一个远超正常情况他的修为和这场世界之殇该有的顿悟层次。变得深层了太多。
不过这些记忆并不是线性的,而是碎片化的。并且即便以张砚如今人仙的元神强度去解析这些记忆依旧会觉得非常勉强。
但即便如此,这些记忆里的东西对张砚的冲击依旧是极其巨大的。
那可是一方天地的记忆碎片啊!里面包含着的可不是生灵那样一件事物的深浅不一的记录。而是对自己演化过程的点滴积累!
道理,茫茫多的道理就在这些演化的过程中几乎以一种“明摆着”的方式能被张砚解析出来。
每一个片段都在对张砚认知中的大片大片的“道理”形成巨大的别样的挑战。
不是说张砚认知里的那些“道理”就错了,或者他从棱界的这些记忆片段中获得的“道理”就对,那是两个或者“相同”,或者“相似”,或者“相反”的对比,是演化的各种差异所导致的多样的结果。
但这也无不告诉张砚,关于“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便大方向一样的“道”,在细节上也是千差万别,最后这些细节叠加起来往往会出现看似大相径庭的路径。
“不但人和人,和妖,和万千生灵之间的‘道’有差别,原来世界和世界之间的‘道’也并不相同。”
张砚如今下意识的在做的就是利用这些属于棱界的世界记忆中所明摆着的“道理”对照自己认知当中的“道理”。
有重复或者相似的“道理”张砚就略过。而遇到没有的“道理”以及相反或者差异明显的“道理”他就留下。
好在这些“道理”都是明摆在棱界的记忆当中,张砚不需要去花心思钻研,直接“拿”就行了。特别是他如今顿悟的状态下,拿取这些本属于棱界的“道理”并不存在困难。
一片一片的记忆在毫无时间感应的顿悟状态下被张砚疯狂的吸收。也不知是过一瞬间还是漫长的时间,张砚只是海绵一样吸收着这些来自异世界的“道理”,并且明白自己这次变相的一下将认知里属于荒天域的“成分”进行了极大的稀释。
机会难得岂有放过之理?
但时间的流逝并不会因为张砚的感官或者顿悟中的意识超高活跃而真正的改变的流速,依旧往前不急不缓,也带着棱界不断的往下滑坠,死亡速度越来越快。
世界本源崩塌的速度跟世界死亡的速度是一致的。而张砚的顿悟又主要来自于棱界世界本源的崩塌。所以随着崩塌的加速,张砚顿悟到的东西也并非一成不变。
比如张砚从那些记忆碎片中似乎看到了一些本藏在深处的初始记忆,也就是棱界“苏醒”早前的一些记忆。
“这……为何我会觉得熟悉呢?”
第570章 伊始
就好像是睡梦中突然惊醒,张砚的顿悟也因为棱界突然的收缩被踢了出来而打断,让他重新回到了正常的意识状态。
“不好!”
刚回过神来的张砚立马发现自己刚才陷入顿悟时周围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毁灭已经波及到了最后的空间稳定。他如果不想被困在棱界的尸体当中的话,那就必须赶紧离开。
心念一动,张砚抓住了最后一个与荒天域空间的连接通道,在他转身离开前深深的看了一眼已经化为一片火海,空间正在急速碎裂的棱界,微微的朝这片死地点了点头。
回到荒天域,身处的地方其实离断崖山并不远。只不过这里也并不是张砚所熟悉的地方。
因为这里属于一片“新地”。
就在张砚前往棱界想要目睹一方世界之殇之前,他就发现了断崖山周围的空间夹缝中同样出现了一些巨大的“空间深坑”。如今随着棱界的死亡,这些深坑也开始被直接填满,并且呈现出一种既有棱界的一些特点也保持荒天域的环境风貌的新奇模样。
来不及去梳理这一次跑到棱界之后所得的顿悟收获,张砚先打量起周围的这一片“新地”。
乍一看与断崖山周围本来的地域环境区别不大。面积差不多是断崖山本身范围的三倍左右,也是以山峦为主要地势。其中以五座比断崖山稍微矮一些山峰为最高,其余都是不到三十丈高的小山。
用神念罩过去的话就能发现这些山里同样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主要是在那些植被上面。应该是有着类似棱界的生灵演化。不过如今这些山势才初现,以后会演化出什么新的生灵来还未可知。
张砚心里念头一起,这些凭空多出来的一大片地域全被他圈入了断崖山的法阵范围之内。这反正都是多出来的土地正好用来扩充断崖山的纵深。
这边张砚刚刚把护山大阵的范围扩了出来,另一边警卫山门的弟子立马就跟着察觉到了,连忙将情况上报。
“多出来的地方你们自己看着办。务必利用好。”
张砚留下一股意念给王碾三各二代弟子之后,身形闪动,回到登云殿里闭关起来。关于这次在棱界参悟到的东西他此时才开始一点一点的整理。
就在张砚再次闭关的同时。荒天域正在按照之前徐风阳判断的那样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
不单单是断崖山周边多出来这几座山峰的林地。比起别的地方,断崖山这边的“新地”简直连芝麻大小都算不上。
最大的一块“新地”出现在一个妖族和人族交界的一处地方。不但有陆地还有很大的一片内海,并且这块新地的出现并没有显得突兀,相反它在与周围原本的地理环境融合的时候都是顺着在走,不存在突然一片沙漠边上出现一座雪山的情况。
土地对于荒天域里的一般生灵来说就是最最宝贵的资源。不论是种植、居住,还是开采,一国之本也就才不多是这些最最基础的条件了。
不过此时此刻面对这一大块新地时,真正拥有先机和底气的其实还是妖族。人族明显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主要还是缺人!
曾几何时人族就是靠着生育能力才勉勉强强的抗住来自妖族的祸害。让自己的族群得以延续。可如今人族各国人口纷纷凋零,想要回到曾经的状态没个三五十年根本就不可能。
不说远了,就说断崖山所在的南渊国。说举国上下十室三空一点也不过分。甚至一些当年被三眼神族一路犁地犁过来的那些地域上到现在都还是数百里见不到人烟的。残垣断壁的城池早就成了野兽的地盘,猖獗起来一般人都不敢靠近。
人口缺乏,特别是缺青壮年,这对人族大部分国度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很棘手但又基本没办法立竿见影的大麻烦。
自己原本的地盘上都抽不开人手了。哪里还有力气去管新地?
而且人族诸国碎片化分布,并不像妖国那样一个一个体量巨大,想要奔到新地却也容易得多,不需要考虑跨越别家领土的问题。
所以在新地出现之后没多久,它的名字就出现了,叫“天赐大陆”,意思就是上天恩赐的地方。取名的也是妖族,并且已经开始针对这块新大陆进行跑马测绘了。哪里是草原,哪些地方是高山或者盆地、沼泽都要一一摸清楚。而主导这件事的就是重新组建起来的妖神宫。
妖神宫在主导,但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就亲自踏入“天赐之地”,只能让妖国冲锋在前。他们甚至都没有把妖神宫换一个位置,而是选择在当初被三眼神族荡平的原址上重建的。不少人都说这是妖神宫在破而后立且又不忘本。可实际上妖神宫的顾虑跟之前跑到断崖山去找张砚求一个“应许”的徐风阳的顾虑是一样的。
“天赐之地”,一般的荒天域势力踏足就算了,妖神宫和讲武院要是敢轻易插手进去怕不是嫌命长。至少以己度人之下,不论徐风阳还是巴隆卡都是如此想的。
不过断崖山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反应,甚至都没有派人到“天赐之地”这边来过一趟。似乎对这个新冒出来的大陆一点兴趣都没有。
半年后,一个名为“灵武山”的宗门在“天赐之地”竖起了旌旗,旗下就是之前人族各国讲武院最后的那一批老人手了。
徐风阳这个看似莫名其妙的举动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各种猜测。人族各国自然是嘴上挽留心里欢送,而妖族那边就觉得其中微妙无比了,特别是妖神宫,下巴都惊得掉下来了。
不过徐风阳敢这么干巴隆卡可不敢跟。先去断崖山求见张砚却被告知“门主正在闭关恕不见客”无奈回返。
之后巴隆卡最终也没有壮着胆子去学徐风阳,也把妖神宫挪到“天赐之地”中去。尽管那样做对巴隆卡和整个妖族都有很意义,但最终作罢。
只因为徐风阳的“灵武山”事先得到过断崖山的应许。而妖神宫没有。
如此荒天域在奋力演化,吸收余下的魍族的世界,同时将棱界的一部分直接融入了自己当中。
而在荒天域之中。新大陆的出现,势力间的博弈重新从对外变成了对内。
第571章 回报
山中无日月,一晃已千年。
这句话看起来浮夸,可实际上并没有。甚至修为越是高深,对这句话的感触就会越多。
从棱界世界本源崩碎,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年。
这二十年间,荒天域用“吞一部分融合一部分”替代了以往“全部吞噬掉”的习惯。带来的是“天赐之地”以及荒天域里零零散散多达百处的“新地”。
和“天赐之地”不同,各地零散的“新地”大小不一,分布也没有规律。小的如一座城池那般大小,大也有如一国一郡之地那么广袤,错落的分布在妖国和人族诸国当中。这些“新地”虽然不如“天赐之地”那么一整块的新大陆,但零散的加在一起其实也很可观了。
所以即便人族诸国绝大部分对于“天赐之地”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并不会显得过于沮丧,他们自己周边的“新地”就已经足够他们花心思去盘算了。
新多出来的土地若是被自己的国土所包围那就好说,相当于肉在碗里,别人抢不走,可以慢慢的消化。可要是正好处在一个与别国交界过着比邻的位置那就微妙了。
按照以往的情况,几个国家之间一旦出现争执,又是土地这种谁也不会相让的东西,必然最终走向战争。不分出胜负来绝不会有谁退让。
可微妙就微妙在新地出现的时间刚好卡在天地大劫之后的休养初期。各国就算想要相互打一架也没有底气。
但光靠打嘴巴仗是没用的。谁也不会承认“新地”有别人的一份。而若是直接占着,与对面形成事实上的“一人一半”这似乎很好,可又不甘心。特别是那些相对实力较弱的一方。就算有心跟对方“一人一半”可又担心日后两边国力恢复过来以后,自己手里的这半块“新地”不但拿不稳还会成为一个尾大不掉的隐患。
最后一个被提出来之后并迅速被各国响应的借口就造成了后面二十年来的平静。当然,平静背后并非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很多都是被迫,迫于畏惧的心理不敢拒绝这个借口罢了。
“新地乃是天地大劫之后的天赐回报。是天地基于我们抗击了域外生物侵袭的肯定。而断崖山又是这场胜利中最大的胜负手。所以新地理应归于断崖山所有!”
就这么一个借口,都知道断崖山的作风是根本懒得去理会的。人家连“天赐之地”都没有去瞅一眼,更何况这些零零碎碎的新地?
而这个借口能够实施下去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各国如今正在飞速起势并且地位隐隐超过了武者的修士群体。以及各国都有且一直打着断崖山名号的断崖营。
断崖山入驻有争议的“新地”。而在断崖山没有搭理的情况下,各国就主动的对新地进行“代管”。会拿出一部分收益作为断崖山的所得,送过去。
交一部分好处,拿一块安全的土地,且不担心被强国夺去或者使坏。这买卖哪里找?
这是荒天域人族还算漫长的历史里少有的以弱胜强的兵不血刃的胜利。
新地是天地给断崖山的“回报”?实际上真正这么想的人一个也没有。断崖山虽然是之前天地大劫中最重要的胜负手没错。可断崖山出手之前各国为了抵挡三眼神族死了多少人?哪个不是竭尽全力的在往里面填命进去?
新地应该是所有人族应得的回报!
倒是妖族,他们在天地大劫时根本一点力都没有出,全是捡便宜。如今也有新地落在妖国不说,偌大的“天赐之地”居然也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