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人的道门-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自将这一行七名地仙送到域外大阵的节点处,躬身道别之后张砚才折返回了荒天域。
  到此时,张砚才有心思来查看荒天域在这场“浩劫”里的具体损失。
  断崖山以及其周边的损失并不大。因为断崖山的大阵也有巩固空间的用处,并且将周边溢散的劫雷威能吸收和抵挡掉了大部分,然后再分摊的话,也就形成一些暴雨之类的还算能够接受的程度。
  而在断崖山周边以外的地方,那就不乐观了。
  四九天劫的天灭雷七成的威能散出来,分摊天下,依旧让普通的生灵浩劫当头。死伤不计其数。特别是妖族部分,远比人族这边更加遭重。
  要说怜悯,这种情绪在张砚的心里其实已经很淡了,几乎没有。
  这不是说张砚变得冷血了。而是看穿了世界中普通生灵生死的本质。因为他知道,这些生灵并不是消失了,他们本质上只是从“生”变成了“亡”。只需要等一段时间,他们新的“生”的旅程又将开启,并且会有另一番同样精彩的旅程等着他们经历。
  更何况张砚如今手里掌握的还有他自己建立起来并且在这几百年间不断完善和充实之后已经初具规模的地府。
  甚至阴曹司务如今也像模像样了。里面为首的蒋子文已经被张砚传下了新的法门,朝着阴曹判官的方向奋进。以后能否成为地府府君一般的鬼仙就要看蒋子文自己的造化了。
  这次因为张砚的虚空天劫所致,让荒天域内生灵涂炭,死伤之后这些生灵魂魄便悉数被地府收拢,然后按照地府的规矩给予一定补偿。再以原有的方向再次头胎转身。
  这是之前就有地府条令的,蒋子文只需要参照“替天受过”补偿就行。而补偿的方式一般而言分两种。
  一种是提升下一世的际遇。让其有机会跃出普通生灵的层级,或者享受富贵。
  另一种就是补偿寿数,十年二十年都有,以上一世本该所剩的寿数为参考。
  这么一通下来,张砚的眼里,自己对这世间生灵的补偿也算公平合理。
  至于说强行让无数生灵生离死别苦痛不堪,这些说实在话真已经不那么能入得了张砚的心思了。他曾经千百世的“轮回”生灵之疾苦早就麻木看淡。如今并入天地意识,所感所悟皆是天地视角为主,即便如今与荒天域不再融合时亦是靠着鸿蒙紫气如此时时感悟。所以,怎叫张砚去同理心普通的生灵呢?
  心理的变化张砚自己也有察觉,毕竟他修行的时日还不算长,对于自己生命跃升前的经历尚且记得清楚。
  于是感悟更深。
  “或许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不是天地不仁慈,而是天地的仁慈着眼于本质。普通生灵难以理解罢了。”


第670章 愿望
  地仙之境,再无凡根。
  所感所悟皆是至理玄妙。所修所铸,也尽都直达本质。再难有虚妄可以迷住地仙的双眼。
  但修为的积累,其实地仙与人仙差距并不大,本质依旧还是外修身躯内修元神。当这两项皆到极限时,就能再次触及下一个大境界,天仙境。
  说实话,张砚在初到荒天域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自己还会有成仙的这一天。只是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希望自己能在这个异界过得好一些。奈何世事洪流总是推着他往前行。以至于如今当他再回首时仙人也要区分层级了。
  即便地仙,对张砚此时所处的环境而言也算不得坚韧,只是比之前多了些底气,也开了些局面。
  不说张砚从外界所了解到的东西,就说如今已被证实同样存在虚空世界里的洪荒大世界来说,地仙?在张砚所知道的那些传说里是什么样的存在?
  两个字:路人。
  洪荒大世界相关的那些传说里主角至少都是天仙之流。金仙都不在少数,更别说还有数位圣人的存在。
  小小的地仙,于金仙眼里都与蝼蚁无异,更何况圣人?
  张砚的记忆里唯一能算是提到“地仙”二字的还是传说中地位特殊实力恐怖的地仙之祖,镇元子。
  当然这里的“地仙”也不是说镇元子实力只有这么点。而是两层意思。
  其一,是说镇元子是天地间第一个成就地仙的仙人。说的是他的资格老。地位不一般。
  其二,是在说镇元子手里的一件开天至宝,也就是“地书”。也正是靠着“地书”这件据说洪荒大世界里最强的防御类灵宝,镇元子才有着称“祖”的资格。
  而除了镇元子还沾了一个“地仙”的抬头之外,几乎在洪荒大世界的传说里见不到地仙的影子,即便有那也是毫无存在感的路人。
  “路漫漫,遥遥无期。”
  张砚有时候也在想,自己修行的目的是什么?是单纯的追寻力量?还是希望能够了解力量背后属于世界的秘密?又或者是想要重塑洪荒大世界的荣光?
  似乎都不是张砚所愿。
  “自己为何而修行?”
  这个问题其实困扰张砚其实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个问题其实都不是他这个修为该想的,而是应该早在成仙前就想明白才行。但张砚至今未有答案。
  因为这个问题其实很大程度上与道心相关。而张砚的道心至今都是未知。
  “或许相比起力量和世界真相,我应该更想要再去看看那个钢筋水泥的世界。既然洪荒大世界真实存在过,而我又是传承自他们。那极有可能地球就是洪荒大世界消失之后开辟出来的新世界。
  洪荒大世界能够开辟并且成功的穿过去。那我也应该可以。”
  这个想法一冒头,就在张砚的心底落地生根,飞快的生长起来。连带着他意识里本来散乱的那些“道理”也开始出现一种方向性的自我整理。
  这一幕还让张砚心里微微有些激动。以为自己是不是摸到了自己的道心所寄托的根源。可结果并不是。他意识里的那些变化不过是因为有了明确的目的性而下意识的产生的合力。离道心的形成依旧没谱。
  有了明确的目的,哪怕不是修行的最终目的,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对于张砚如今来说也是有意义的。至少让他有了规划未来的心气。而不是如以前那样随波逐流的见招拆招。如今是主动出击。
  先要确定根基。
  张砚的根基往小了说就是断崖山。往大点说就是整个荒天域。
  可以以洪荒大世界来作为衡量的标准。至少要达到可以以荒天域为根基且同时抗衡牧歌派和混沌派时,张砚觉得至少在“势力”上面就应该是达到了洪荒大世界当初开辟新世界前的水平了。但到那时候荒天域的整体实力与洪荒大世界当初是否也等同,这一点张砚还不清楚。只能边走边看。
  这是张砚第一次将整个荒天域正式的放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当中。在这之前他的目光只是盯着断崖山这一亩三分地,其外,他向来不太在乎,只要不动断崖山就行。
  如今开始要把荒天域打造成自己的势力的话,再如之前那样松散的形式就不合适了。那样的话在面对强敌的冲击时根本就聚不拢力道,看似一团,结果一碰就散,水合沙一般。
  不过强行大开山门收天下修士入门?这个想法虽然美好,但张砚来说还是太麻烦太费力气了。而且这会对断崖山现有的框架造成毁灭性的冲击。
  所以,方式需要换一换。
  以前的旁敲侧击,如今应该上下一起用劲,将断崖山的烙印烙进每一个荒天域修士的心里。
  机会也有,那就是利用这次虚空天劫对荒天域产生的波及,出现死伤的普遍局面,可以主动做些动作,从下往上,同时也要从上往下,双向奔赴才能见效最快。
  于是三个徒弟被叫到了登云殿。一同被叫来的还有曾友仁这个四代弟子里最出挑的中生代。
  “徒儿参见师尊!”
  “弟子拜见门主!”
  张砚摆了摆手,说:“今日唤你们来,所为两件事。其一,传法堂和丹器堂需要尽快整理出一份适合外面散修习练的术法手段来。包括炼丹和炼器。
  要求要覆盖散修里低、中、高所有层次。门类可以少一些,但不许有遗漏。
  明白吗?”
  “师尊,徒儿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别的也就算了。但丹术和炼器术,这两样可以说是门中之重,若是轻易传人岂不是便宜了他人?还请师尊为徒儿解惑。”
  在场的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心头疑惑,只不过被王碾这个打头的先问出来罢了。
  至于曾友仁。他今天是打定主意只带耳朵不带嘴。甚至第一次旁听门中最高层的议事,他心里除了激动之外更多的还是紧张。同时他也好奇门主会怎么回答王堂主的疑问。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张砚笑了笑并未直接回答大徒弟王碾,而是点了曾友仁的名字,并且若有所指的问道:“友仁,你来说说,要想下面的人尽心尽力的好好办事,应该怎样才能做到?”


第671章 上下
  曾友仁连忙躬身束手。虽不知为何门主会问到他这里来,而且还是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但他还是迅速的作答道:“回门主的话。弟子以为您所问的可以由两方面一起用劲来实现。首先是晓之以理,让对方明白自己所作所为是正确的,心理上才会没有阻碍。
  其次是动之以利。给予足够的利益,让对方在找我们的想法办事之后获得足够多的好处,以此作为长久做下去的根本干劲。
  在这两点之上,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有足够强大的力量作为威慑。一旦发现下面的人有心不足蛇吞象的迹象就要及时扑灭。并且建立一个替换的机制。谁办事最差,谁就将被排除在外失去办事拿好处的机会。甚至失去团体的庇护。
  杀伐和雨露皆施。这样方能让下面的人安稳办事且积极努力。”
  曾友仁如今执掌外事堂数百年,不单单应对荒天域内的散修,还要应对来自域外的那些各路商号。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才是最为复杂的事情。这里面没有固定的套路,总是需要因人而异的不断做调整。但张砚所闻的问题属于大局层面的,所以曾友仁可以用相对笼统的回答应付。另外具体到事件本身的话,其实复杂程度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道尽的。
  张砚对曾友仁的回答还算满意。笑着说:“看起来这些年来你在外事堂还是看明白了不少事情。
  那么你再说说,对于山外的那些散修,特别是对于那些中下层次的低修为散修而言,什么才是最有吸引力的东西?”
  最有吸引力?
  曾友仁几乎不用琢磨立即就回答道:“是进阶的功法以及辅修手段。底层的修士日子并不好过。即便一些小宗门也是如此。常常因为功法和辅修手段跟不上,平白浪费时间,最后寿数一到徒呼奈何。”
  “所以,我们断崖山就给那些日子不好过的散修一个渡过难关的机会,扶上马送一程。这算不算你刚才所说的动之以利?”
  “可是门主。这虽然是利,可却并不能反复给。被那些散修学了去,那以后他们自然就能在中下层的修行范围里不再需要仰仗我们。这个‘利’字根本站不稳啊。”刘蕊之前一直没有说话,静静的听到此处也明白了师尊的打算。不过在她看来依旧还有漏洞。好奇师尊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毕竟功法和辅修手段可不是消耗品,一旦学了去就能一直传承下去。这与曾友仁之前所说“动之以利”其实有着很大的区别。难以成为长期的鞭策和鼓励的引诱之“利”。
  张砚脸上的笑容不变,继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了本事不单单只是给了‘利’还扬了“名”。天下修士念及自己总绕不开断崖山这三个字。
  当然,人心易变。给好处不落好的情况也不鲜见。所以需要给他们上一把锁。并不是见人就给。
  山中三代、四代甚至五代弟子如今修为放在山外已经足以傲视了。下山去走走。每个地方都挑领头的宗门出来,收为记名弟子。再给这些好处,尊断崖山为本。然后再以这些宗门作为立足点,让他们自己去统领一方。顺者昌逆者亡。这么双管齐下,你们觉得可成否?”
  张砚说完便端起手边的茶水抿了一口,留时间让下首几名弟子琢磨。
  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张砚的想法是,既然不能敞开大门把荒天域内所有的修士都纳入断崖山门,那就用归附的形式从天下所有宗门里选几个心向断崖山,并且愿意依附断崖山的宗门作为领头羊。以点带面的将荒天域内的散修整合起来。
  “另外,杨睿,人族各国皇室不是都跟南渊国皇室结亲了吗?你这个南渊国老祖出面协调,依照我刚才说的类似办法把主要的几个上国都拉进来,如何?”
  杨睿听到“南渊国老祖”这个称呼就火冒三丈,这个外号不是别人取的,正是杨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