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张砚觉得关于六魂幡或许有与鳌勋所知的完全不同的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至少目前看来,和诛仙四剑一样,六魂幡也绝对与通天圣人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也必然就是“巧合”的一部分。
现在还在说是“巧合”?张砚不过是对圣人和未知的一种下意识的尊重,或者说是敬畏。
从很久以前张砚就听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这话分两段。他一直觉得前一段有用。如今似乎后一段也慢慢贴近他,甚至已经早早的落在他的身上了。
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百姓为刍狗。
前后两段,意思看似相同,但却有着修士才明白的递进关系。或者说,这个递进关系只有洪荒大世界的修士才能读懂。
修士在下,天地在上,而圣人在天地之上,再往上就是“道”。
这一层递进关系一直贯穿洪荒大世界的修行脉络。
当然,也有一些修士将“道”和“天地”统一在一起看。这种看法对也不对,就看你自己的具体修为几何了。
如张砚这样的金仙,天地与道可是绝对不同的两种东西。道是至理。而天地则是一种不同于生灵的更高等生命形式而已。
不说圣人,就张砚这样的金仙,或者还不如张砚的天仙和地仙,真动起手来翻手灭掉一方天地也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天地也分高低。像洪荒大世界那样的天地自然不是寻常天地可比。但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种生命层次。虽然比生灵更接近于“道”,但毕竟还不是。所以圣人在张砚看来是超越天地之上的。
天地面前万物平等,都如那刍狗一样,没有区别。说的是绝对公平,也是绝对无情。
圣人面前,百姓亦如刍狗一样,没有区别。这说的可就不是公平不公平了,而是一种力量上的凌驾。因为圣人也是从“百姓”中脱离出来的,其中的冰冷细品直叫人透体生寒。
再则,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这里面也是有许多说法的。
其中牵扯的不单单是力量高低,还有冥冥中的命数牵扯。
张砚与荒天域之间如今相互趋同,并且伪合道的状态下,张砚几乎可以用荒天域主意识的视野看待域内所有的事物变迁。只要他想,张三可以从路边乞儿一路慢慢成长为一方巨贾,或者成为一国诸侯。
这不是梦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命数中可控的部分。
天地演化生灵万物,命数虽然缥缈,但直接干预每一次的点点滴滴,积少成多,命数也就变了方向。
当然。不是所有生灵的命数都可以被掌控。也是有门槛的。
越是弱小的生灵命数越是简单,本身变数也少,也就越容易被掌控和改变。反之,越强大的生灵,命中变数就越多,命数也就越发难以掌控和干涉。
如果再加上一些洪荒大世界里传说中和实践中都有冒头的“衍术”,以及一些类似天地干预普通生灵的那种实实在在的力量干预,命数也就相对变得不那么不可触碰了。
若是在以前,张砚对于命数总觉得玄乎,甚至对衍术都保持着不那么感兴趣。因为这些都没有实实在在的力量来得直观和痛快。甚至当初知晓明月谷的算盘之后他也是有些暗自好笑的,觉得明月谷的人被衍术弄得有些偏执了。
如今金仙之后,命数才正儿八经的摆在了张砚的面前。扎扎实实的属于一个他无法不重视,并且还要钻研的前路。
只不过这前路该怎么走,张砚如今要好生分辨一下了。
当初莫名其妙的从地球出现在荒天域,顶替了一个倒霉蛋的身份一路开启修行路到现在。如今张砚回看来路时清晰的可以发现一路上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有“巧合”相助,越是修为高,“巧合”就巧得越是明显。似乎也是在故意向张砚施压。逼他选择。
这其实好理解。修为越高,对于命数也就越清楚,对于“巧合”也就越容易深思和琢磨。
既然如此,与其暗搓搓的折腾,不如光明正大的摆在明面上。
如今最近的一场“巧合”就是眼前的这杆六魂幡,并且给的说法就是张砚晋升大罗的关键所在。还给了法子:先炼化。
这可是通天圣人的法宝。炼化?张砚甚至都不觉得自己能不能拿得稳,更别说炼化了。还有炼化之后是不是就算上了船,想下去也就没可能了呢?
有些话,有些事,在乱域张砚不敢说也不敢做,顾虑很多。但在荒天域里他的手脚可就宽泛得多了。
先问,问完了再琢磨。等前后琢磨清楚了再选。
而且“巧合”也不只是有一条脉络。
而是两条。
只不过六魂幡的这一条脉络更粗壮,以至于张砚一直以来注意力都在这上面,没注意到其它。如今细细品来,才品出别的味道来。
第963章 寄托
以元神之火炼之,以仙血灌之,方得化为己用。
这就是六魂幡所说的炼制之法。比起一般的法宝炼制多了“仙血灌之”这一个步骤。
倒不是说张砚没有听说过用血来炼化法宝的手段,相反,这种手段在道书里可有着不小的名头的,特别是在炼器相关的手段,可称凶名赫赫。
以血炼之,便是血炼之法!
修行多有邪门左道,血炼之法便是炼器一脉中的邪门手段。一般多用于强夺他人法宝,毁去他人在法宝上的魂魄印记为目的。
也因为血炼之法的实用性,让它即便被公认为邪门手段,却依旧传播甚广,道门里几乎人人都会。
但凶名赫赫也不是无往不利。血炼之法也很容易被反噬。如果法宝上事先有相关的防备,血炼之法的捷径就会失效,会立即转为暴力破拆一样的炼化行为。而一旦进入暴力破拆的状态,法宝的原主人所留下的魂魄印记就可以对暴力破拆者形成伤害,甚至暗施手段。
所以,血炼之法虽然适用范围很广,但是用起来也需要万分小心。特别是对你不知根底的法宝更要小心谨慎。
一般来说但凡不缺时间,都不会用血炼之法,慢慢磨也可以磨开法宝上的印记,最终完成炼制结果。
可现在六魂幡给张砚的炼制方法就涉及到了血炼之法的路数。虽然前面还有元神之火打底,也一样改变不了血炼的事实。
灵宝的炼制张砚也经历过。戮仙剑就是其一。虽然并不容易,但也不需要用到血炼之法吧?
那唯二的两个解释就是,要么六魂幡足够特别,且脱离上一任主人时情况特殊,所以需要血炼之法来作为炼化的先锋。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六魂幡不过是一个幌子。虽然也必定对张砚有好处,但给好处的同时,也能有办法给张砚上一把锁。就像是你要坐在一把椅子上,椅子坐着是舒服,但椅子上面悬着一把剑,迫使你不得不想方设法的把剑除掉,至于这把剑后面连着什么,那就不言而喻了。
“这么说来寄托命数之法除了自己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藏起来之外,还可以利用法宝达到这种目的,对吧?”这个想法在乱域的时候就已经被张砚琢磨出来了。之前对命数的藏匿和寄托完全没头绪,也无借鉴。如今自然一下就猜到了其中一个路子。当然,前提是这次“巧合”并没有骗他。
但六魂幡似乎并没有兴趣跟张砚聊天。仅限于炼化相关的一些简单的事情它会与张砚沟通,其余的问题直接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张砚也不惯着,又不是在乱域里面,荒天域可是他的地盘。洪荒大世界的很多忌讳在这里并不会那么让张砚束手束脚。于是念头一动,六魂幡又被收入了储物袋当中。甚至这只储物袋都被张砚单独存放在断崖山的密室里,而不会随身带着。
至于六魂幡的威能和玄妙,他强忍着没有动手去查探。为的就是不让心头欲念影响了这次关键的判断。
沉心静气的想了一会儿,张砚没急着下结论,而是将意识沉入了万相珠当中。
照理说六魂幡如果可以用来寄托和藏匿命数的话,那万相珠是不是也可以?诛仙剑是不是也可以?甚至张砚自己炼制一件法宝来是不是也行?如果有限制,那限制又是什么呢?
归根结底一切的答案还是要在“命数是什么”这上面去找。只不过如今有了六魂幡作为引子,张砚不需要从头开始去钻研命数了,他需要的是沿着六魂幡给出的路子“做选择”。或者说是“找新的选择”。
书殿。张砚已经有些时候没有到这里面来了。
如今张砚可以沿着楼梯一路往上,达到书殿的最顶层。也就是关于金仙的修行典藏之所。里面的东西除了金仙境界的各种手段秘法之外,还有不少关于这一境界的杂记典籍。因为涉及的门类很多,所以即便比起下面的藏书量来,这里小了很多,但实际上依旧足够张砚说一句“应接不暇”了。
抛开所有的手段秘法,张砚直接找到的是关于“命数”的杂闻典籍。快速的阅览之后却皱眉沉思良久,并不能说“懂了”。甚至张砚自觉“还差得远”。
于是张砚开始逆向摸索。先看了金仙境界关于命数的讲述,然后倒着往回,天仙、地仙、人仙……这样一级一级的往回退。最后在书殿的第一层停留了下来。之后便盘膝在地上一动不动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如此张砚真身在外也同样陷入短暂的修行状态差不多半月之后,张砚才再次睁开眼睛,眉头已经没有再打结了。
“原来命数之所以需要寄托和藏匿,原因不在于寿数也不在于时间,更加跟生灵源头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在躲避恒古的往复规则!?”
这些东西不是张砚现学的,而是通过倒推,然后结合金仙境的命数典籍里所提到的重点,自己琢磨出来的本质。除了“规则”二字他实在不知道还如何形容“命数”所受到的威胁了。
有道是“天道好轮回”不论什么样的生命体都在“道”中。兴衰交替,生死轮转,本就无可避免。
即便金仙天仙,寿数再绵长也终究逃不过“天衰五劫”最终下场便是消散不见,残魂尸身都不会留下丁点。
而所谓的“命之所寄,魂之所依”其实说白了就是在利用命数和魂魄的特殊性将它们藏起来,以此逃避命数中本该出现的致命规则,也就是兴衰交替和生死轮转。
“或许寻常手段就是道书里所说的‘搭建命匣’用来寄托命数,逃脱命数规则。而‘命匣’能不能扛得住最终规则的撕扯就是大罗成不成功的衡量标准。
而现在六魂幡所代表的是另一条路数。但这条路数的根在哪儿呢?”
张砚暂时还摸不透。但他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六魂幡真的可以用来寄托命数,大幅度缩减正常藏匿命数的过程和时间,让他早日成就大罗金仙之位的话,那么只要找出六魂幡的那个“特别的点”,别的东西也一样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第964章 推敲
关于六魂幡的事情张砚不可能拖着。他必须要尽快的尝试看有不有除了六魂幡之外的路子可走。不然,六魂幡还将会是他的最终选择。
虽然担心受制,所以张砚不敢轻易的将自己的神念或者元神嵌入六魂幡里窥探其妙用。同时也担心自己被六魂幡巨大玄妙勾起贪念,那就干扰判断了。
灵宝,说张砚缺,他其实并不缺。万相珠是可以幻化灵宝的。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教主级别的最顶级灵宝万相珠没办法幻化。比如六魂幡,比如诛仙四剑,比如传说中的盘古斧、太极图等等。
所以,张砚也没有办法利用万相珠来探查六魂幡的具体玄妙是什么。
最后没有办法,只能翻找书殿里的各种文献资料。从炼器的图谱,到杂文趣事,又到传说典籍。但凡是有涉及到六魂幡或者截教教主通天圣人的或者隐晦提到的他都不会放过。
但书殿里的相关六魂幡的记载少得可怜。似乎也是有意的在规避截教,规避当初三教大战的那一段叙事。只有零星的一些杂文上隐晦的提到过一些。更多的还是张砚根据当初自己还在地球上时看过的那些“故事书”中寻找到的蛛丝马迹。
故事里通天圣人是准备要用六魂幡绝地反击的。但最后被叛徒破坏功败垂成。
而当时通天圣人的做法是将六个主要敌人的名字用手段书写在六魂幡的六根旗须上,然后作法“蓄势”,其目的就是要将此六人的元神脉络印入旌旗当中。等到蓄势完成,只需要摇动六魂幡,那此六人的元神就会跟着晃动不休难以沉稳。而元神都不稳了,还谈什么反抗?只能成为待宰的羔羊罢了。
听起来似乎跟传说中的“钉头七箭书”很像。事实上单从结果上看的确很像。但威能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毕竟六魂幡可是针对的是圣人一级的强者。本质上就好像弹弓和投石机的区别。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