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其实此时此刻正是一个最为恰当的时机。各位莫非不觉得吗?
好了,言尽于此,诸位下去好好斟酌,明日我希望我能看到诸位的诚意。”说完,杨杰就摆了摆手,示意下面的人可以退下了。而他自己则是头也不回的起身离开了堂屋,再次回到了吴府的书房当中。
第166章 前事
虽说南渊国对于各地方上的管束向来也还算宽松,但也有一套自上而下的考评的规矩,有专门针对官人的暗访和处理的专项衙门,比如“官政司”就是最大的专项衙门,做的事情就是专门明察暗访各地的官人相关的案子。
可就像是树林里不论如何都会长虫子一样,下面各级的贪腐和枉法依旧未曾断绝过。即便是剥皮填草这等酷刑,也起不了根本作用。
一些无伤大雅的占点公家便宜,或者抠抠搜搜的私拿一些好处,又或者给家里创造一些便利,这些在南渊国里其实并不算什么,即便是那些专门针对查办官人的人也不会过分为难。顶多就是在每年的官评上给你记上一笔,若想升迁会有影响,但绝不至于入罪。
可即便如此宽松,又有酷刑警醒,依旧有很多人暗地里干着挖墙根的恶事。不单单只是“拿点”,而是将自己的权利当做镰刀,一边把律法踩在脚下,一边肆意的收割治下的百姓。甚至结党营私也屡见不鲜。而且往往这种大虫子,远比那些浮于表面的小虫子藏得更深,也更难以发现。
廊源城地处北江郡,本身就会因为北江郡的特殊地理位置连带着各方面都很敏感。但廊源城却年年有极高的官声平价,从上到下都是一片欣欣向荣。可是与之相反的就是时常会有一些密信从各种渠道进入如“官政司”这样的地方。
一件两件尚且还不至于让人关注。毕竟廊源城的官声极好,其城政官十几年来都是考评上上等。这种地方受一些妒忌和污蔑也不是不可能。更何况还是匿名的密信。
可连续数年,每年都多达十余封密信,内容从“贪赃”到“枉法”涉及的事情可以用无法无天来形容。即便是心再大的人也不敢真就笃定的说全部都是污蔑、诬告。万一呢?万一这里面某一件是真的呢?那就是大事!
官政司的人选择了迂回的办法。没有直接去查廊源城。避免了一旦查证属伪的话影响廊源城上下的官人情感。选择的是倒查这些密信的来源。最后还真查到了。
之后确认了密信里的事件由来官政司的人才真正重视起来。因为这些密信的投递者并不是实际的密信书写者。实际的书写者已经早就死掉了,而且是一场大火直接灭门。这些密信是灭门之前,其写好转交与挚友手里,说一旦出现意外便一点一点的投递给官政司。
那挚友也没有食言,当真就把那些密信拆分出来,一年一年的投递,有些甚至反复投递。为的就是完成自己的承诺。甚至这人被官政司的人找到时一点不慌,反而颇为感慨,说了一句“你们总算来了。”不论来的是不是“祸”,这人都显得很坦然。
但身为南渊国里专门转对官人的衙门,官政司还是没有让人失望。至少一个郡内的城政官还没本事把官政司的人拿捏住。
所以“北江郡廊源城城政官吴远贪赃枉法特别专案”随后便挂在了官政司的绝密计划中,并一直在默默的推进。
后来将肖望承调往北江郡担任郡守一职也是有官政司的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临上任前,官政司的司长还专门与肖望承长谈了足足一天。
可难就难在你发现了问题,想要去掀开那一层光鲜的虚假外皮的时候才发现,完全没有抓手可用。
就要比你明明闻到臭味了,知道那只闷罐里必定装着屎,可要打开这闷罐总得有个抓手啊。即便那些密信说的言辞凿凿,可上面提到的所有的人证都已经死的死,失踪的失踪,唯一留下一团不清不楚的谜团似乎印证着密信里的事情并非空穴来风。
要么就把吴远直接调走,把被他遮掩起来的廊源城露出来?
也不行。那样的话吴远必然会意识到危险,所有的残留线索也都将被其清理干净。事情不会变好,只会让手里的所有线索彻底烂掉。
这也是为何肖望承到了北江郡足足两年多了却依旧没有动廊源城的一草一木的原因。是肖望承在等,等一个最好的机会。
之前吴远突然告病要回老家。这件事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可却让肖望承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空子。他直接驳回了吴远的告假条子,并且即刻就让杨杰出发,前往廊源城坐镇,开始尝试钻进廊源城这口闷罐当中。只要寻到一丁点的突破口,那么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但谁能想到杨杰眼看就要到达廊源城了,却接到了吴远暴毙的消息。
计划被打乱。可同时也意味着闷罐的盖子没了。里面的脏东西想要藏也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杨杰直接摆明车马,要廊源城下面的所有官人不论大小都人人自危,先乱起来。
而且相比起下面的人会最后演一出什么样的剧给杨杰,闹剧还是喜剧?杨杰手里可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他此时硬是赖着不走,就是要死死的罩住吴远的府邸,以及这府中之人。
杨杰相信,只要等他的人将吴府里的各个角落全都排查一遍之后,这边的收获就绝对足以在廊源城里掀起一番血雨腥风了。那些藏在吴远的羽翼下为非作歹的臭虫也将死无葬身之地!
可惜,主犯吴远死了,连同密信里多次提到的吴远独子吴青翎也死了。在杨杰看来,两人死得太轻松了,只有凌迟方能配得上这对父子的恶行。
不过……杨杰想到此处不由的再次将目光落在桌上的那张皱巴巴的遗书上。这或许是除了吴远暴毙之外,第二个让杨杰意外的事情。
“张砚……”杨杰并不像之前跟周仓说的那样他没听过这个名字。相反,早在一年多前他就听说过张砚这个人了。听当时才到北江郡不到一年的郡守肖望承提起的。
杨杰的记忆很好,他记得清楚肖大人当时是拿到了好友宋青河将军的来信,心中提到了张砚的名字,似乎是宋将军希望肖大人帮一个忙,护一护这个张砚,而且也提到了廊源城的城政官吴远。多的内情杨杰就不清楚了。只记得这些,以及当时肖大人说的“还不是时候”。
如今再次看到这个名字时,居然是出现在吴远的遗书上,并且看得出吴远在写这个名字时内心充满了恐惧……
第167章 定性
被人写在遗书上,且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恐惧发自内心,甚至一封遗书尚且未完便暴毙当场。这不论怎么看都透着蹊跷。
但不管是仵作的结论还是对吴家上下,以及吴远信实的医师的盘问,都无一不是指向吴远的死乃是突发恶疾,一命呜呼,与那个叫张砚的人一点关系都没有。若不是如此,单凭遗书上留名,那张砚就必会被拿回衙门仔细盘问,而不是像现在那样简单的确定了其行迹就算完。
“大人。”
“进来。”
副官拿着一份寸许厚的案牍推门进来,行礼之后将案牍放在了杨杰面前的桌案上。
其实也很有意思。就在数个时辰前,这间书房的主人还是吴远,甚至吴远的尸体就是躺在此时杨杰所坐的座位下面。
“案牍房控制住了?”
“是的大人。我们的人先拿住了案牍房的进出口。期间有人要阻拦还被砍俩个。如今叫了卫戍一个伙的军卒过来帮忙盯着,已经开始对案牍房内部做整理了。单就目前来说里面藏的东西实在不少。
另外,这份是关于吴远遗书上提到的那个“张砚”的案件文书,已经办结的。属下大致翻了一下,这案子做的很实在,看起来也没有问题。可仔细一琢磨又说不通。”
“哪样说不通?”
“那张砚杀人的动机说不通。杀人后不跑也不躲,反而宿醉在一个对他来说还陌生的地方,更是匪夷所思。”
杨杰闻言也翻开那份案牍,一边快速的翻看,一边问道:“这么说你觉得这案子有问题?”
“嗯。至少是不够清晰的,也经不起推敲。若是属下的人这么了结一份命案的话,属下一定会把他的屁股打开花,然后让他滚蛋。”
杨杰哈哈一笑。他这个副官是捕快出身,一身的本事有一半都在侦办各种案子上。后来跟着杨杰一起高升,也不可能再继续跑案子了,可习惯和眼力不会变,一眼就看出了张砚案子里的蹊跷之处。
杨杰草草看了一遍。然后说:“这上面提到的人证和证词来处你带人去查一查。或许后面能用得上。”
“是大人。不过我们这次带来的人手不够了。廊源城衙门里的人属下认为稳妥起见暂时一个都别用。”副官的话斩钉截铁。他虽然才到廊源城不但半天,可对廊源城这边的事情可谓早就烂熟于心了。深知这里的水有多深,各个官人有多烂。
这不是说廊源城这边所有人都是贪赃枉法的恶徒,其中也有夹缝里求存的人。可这类人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信任。他们一样存在被“逼迫”时做出“妥协”的可能,不然岂会待在烂泥坑里到现在?
“你的意思呢?从郡守府衙门里调人过来?还是从异地抽调?”
“大人,属下的意思是直接从郡守府里调咱们自己的人过来。吴远在廊源城经营多年,周边编织的网有多大真不好说。还是谨慎些好。而在咱们的人过来之前可以让周大人的军卒帮忙照看一二。”
杨杰闻言稍作考虑,便同意了自己副官的意见,点头说:“按你说的办,马上给肖大人去上报,简单的将第一手情况给报上去,同时请求人手增援。
至于周大人那边也去一份条子,态度诚恳一些,就说请他们帮忙维持廊源城衙门的内外安全,以及各官人的安全,最好可以把他们都保护起来。你懂我的意思吗?”
副官点头应是,然后急急忙忙的就去落实了。
很快一份急报就出了廊源城朝着郡守府所在的向口疾奔而去。同时副官亲自去了城外卫戍大营,请求周仓的协助。
周仓也没拿架子,人家堂堂郡守府左郎官的面子必须要给。于是大手一挥,半个营的人马就出了大营,拿着杨杰的请求许可,以及他自己的大印文书向左军道行总管衙门报备,同时开进廊源城城。
半营人马足足五百军卒,其中还有五十骑兵。进城时的阵仗绝对是很唬人的。特别是对于在廊源城这种敏感地理位置生活的老百姓而言,第一个反应就是:北武国打过来了?还是江对面的华岳杀到城边了?
可转念又觉得不对。真要是到那份儿上了的话城门不早就关了?还能开着任人进出?
那就是城里出了大事?莫非和城政官突然死了的事情有关?
好事者不少,都是廊源城里所谓上流的人物,毕竟对他们来说廊源城的头头脑脑关乎他们的“生计”。而对于老百姓而言,顶多聊聊闲话,谁也不会往心里去。
可很快,廊源城的上流们就被接下来的一幕幕吓得额头直冒冷汗。
有一个算一个,但凡是在廊源城地方衙门里挂了职衔的官人,家门口、后门口,都被分派了军卒把守,出行也有数位军卒堂而皇之的跟在后面。两位廊源城的左右郎官甚至足足一伙的军卒随行,守家的还另算人数!
卫戍的这一举动吓到的不止那些上流,各官人也是吓坏了。第一反应不会是卫戍周仓造反了吧?可一转念又觉得不像。
一问之下,军卒答道:“接上峰令,近来廊源城空有贼匪暗中行凶,特随行保护各位官人。”
就这么一句话,别的你问也不会搭理你,敢乱跑或者故意摆脱他们还会被一把揪住衣服拽回来。这不管怎么看都和“保护”二字不沾边。
到此时,就算再迟钝的人也明白廊源城现在最大的事情并不是死了一个城政官,而是整个廊源城的地方官圈都有大麻烦了!
当天晚上,深夜。杨杰在吴府的书房里看到了从府中挖地三尺之后收出来的账本、财物清单、各类留存的往来书信。
还是那名副官,此时依旧精神抖擞,只不过眼睛里多了不少血丝,略带兴奋的语气躬身对着座位上的杨杰说道:“大人,就凭这些财物,把吴远拉出去活剥了都行。只是可惜让他先死了。不过从吴府收出来的书信和账目也能用,至少可以把很多以前收到的密信上的内容对应起来,那样的话那些案子就能继续往下深挖了。”
“很好!这件事来之前肖大人就说说了,只要是北江郡的人,不论是谁,查到谁就拿下谁,有压力大人一力承担。所以,是时候好好挖一挖那些臭虫了!”
第168章 门墙
如果说廊源城里最安静的一处地方,那必定就是坐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