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道温和的声音传来,虚空佛光璀璨,绚烂夺目,普照世间,一尊身披袈裟的青年自高空走下,丰神俊朗,赤足而行,眉目如画,嘴角含笑,让人置身于大日之下,如沐春风。
这青年眸光淡然,镇定从容,宝相庄严,似乎看破世间红尘,无悲无喜,超凡脱俗,纤尘不染。
“咳咳。。。原来是金蝉师弟,多谢相助。。。。。。”
降龙罗汉得到金蝉佛光浇灌,之前又服用了一枚佛果,两者相济,虽然周身依旧黯淡,但伤势却稳定了下来。
“遇到一个人族文士,身怀重宝,好生厉害,差点打得贫僧圆寂。”
“哦?”青年微微诧异,道:“是谁?是人族天骄?还是诸子之一?贫僧得到消息,人皇下诏招贤,诸多疑似百家诸子之人从洪荒各地赶来,难道师兄遇到的就是一位吗?”
“贫僧不知。”降龙罗汉沉声道,“不过那青年却是有些古怪。就算不是诸子之一,也必是人族绝代天骄!”
“无论是诸子,还是人族天骄,都蕴藏大气运,若是能使之皈依我佛,必将是我佛教气运大涨,传道洪荒,大兴于世!”
金蝉郑重道,“如今,师尊初掌灵山,却是需要树立威严,若是能引得诸子或人族天骄皈依,却是再好不过了。”
“南无阿弥陀佛,贫僧倒是忘了恭喜师弟。”降龙罗汉猛然一惊,这才想到眼前的青年已经不再是须弥山可有可无的金蝉,而是被现在如来佛收为了入室弟子,“恭贺师弟拜得佛祖为师,真是可喜可贺!”
“南无阿弥陀佛!”金蝉默诵佛号,从容道,“师尊也很欣赏降龙师兄,待此事一了,贫僧愿为师兄引荐。”
“如此,多谢师弟了。”降龙罗汉双手合十,微微一笑,指尖之上,金霞缭绕,如一柱佛香燃起,弥漫出缕缕佛光,与虚空相融,散发一股清香,而后逐渐消散。。。
“引佛香?!”金蝉一怔,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降龙罗汉,“原来师兄早有准备。”
。。。。。。
阳光普照大地,林木葱郁茂盛,一滴滴露珠滚落,散发金色霞光,如铺上一层金纱般,颇有一番意境。
山林之中,一座洞府之内,一个身影随地躺下,面色微白,双目紧闭,嘴唇干裂,身躯僵硬,如同四人一般。
及至深夜,万籁俱寂,繁星点点,那道身影依旧躺在大地之上,但是面色逐渐红润,气息慢慢缓和,似乎伤势在逐渐痊愈。
“嘶!头好疼!”
李说悠悠醒转,面容上的痛楚一闪而逝,双手捂着头颅,睁开惺忪的双目,小心翼翼的打量着四周,“我记得,在陷入沉睡之前,曾在一片山林中开辟出一座古洞,然后。。。。。。”
“不对!这不是我沉睡之前开辟的古洞!”李说看着四周,微风吹拂,杂草丛生,星光熠熠,照耀得这里如同白昼一般。
他发觉了不对,猛然惊醒过来,“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不是古洞,不是山林,就连洪荒大陆。。。也似乎不是!”
李说站起身来,举目望去,越过高耸的山势,十数丈之外,一道万丈巨浪铺天盖地,横击苍天,像是要将整座小岛覆灭。
哗啦!
巨浪似乎撞击到什么,在小岛边缘的半空中猛然坠落下来,轰然之声,瞬间传来。
这是一座小岛,被一片如渊大海包围的小岛!
“恩?李说分魂忽然断了联系?”
洪荒大陆,矮山道观,李林本尊忽然睁开双眸,目光中闪过一道犀利寒芒,“不对!不是断了联系,而是这股联系。。。若有若无,似乎陷入了深渊一样,被阻隔了,一片黑暗。。。更像是进入了一场秘境当中。”
李林心中震动,李说以分魂为媒介,调动天网法则,显化小说真意,大战降龙罗汉,但紧接着便断绝了联系。。。
李说运转法则,神魂进入天网,瞬息之间,覆盖大明各地,很快便找到了山林古洞中昏沉的李说。
“果然如此!”
李林调动这方天地的法则,横跨时空,逆转乾坤,借助本尊与分魂之间的联系,准备降临李说分魂所在的秘境。
“嗡!”
一片黑暗袭来,一道深渊沉浮,隔绝天地时空,斩断洪荒束缚,似乎独立于洪荒之外,阻挡了李林的降临。
“文道,人之根本也!浩浩上天,冥冥大地,悠悠岁古,苍苍洪荒,人生于此,当存其道,当继传承!”
“文道传承,不朽不灭;人族传世,万古长存!”
“文道,法则也!文者,精神也。以自身为本,与自然相同,与大道相合,沟通法则,引动天地。。。”
轰轰轰!
“这是。。。”
李林神情震惊,光芒一闪,他的神魂回到了本尊之上,滚滚道音,蕴藏玄奥,似乎跨越时空,如黄钟大吕一般在李林心中响彻,悠悠荡漾,亘古不绝。
李林头顶之上,天帝印雏形淡淡而现,伴随着那股道音,一尊半人大小的虚影出现在法印之上,身形模糊,让人看不清楚,但冥冥之中,似乎多了一些什么,轰然一声,竟然全面将诸法给压制了下去,彻底占了上风。
“这是文藏总篇!”良久,李林缓缓吐出一口气,一脸的严肃,郑重低语,“刚才的那股道音,若是朕没有猜错,应该是文祖在讲道!”
“那里。。。是文渊禁地!”
文渊禁地,有文意守护,独立洪荒之外,非人族之辈,非天纵之资,非传承文道,不可进入!
甚至,若非机缘,连感觉文渊禁地都感觉不到!
第384章 文祖传道,七彩小树
“嘶!我记得。。。在陷入沉睡之前,隐隐听到一股熟悉的呼唤之音。。。”
李说抱着头,冷静下来,回想着之前发生的经过,“然后,然后我就彻底晕了过去,醒来之后,便是这里。”
李说在岛屿之上走了一遍,一边小心翼翼探查岛屿上的情形,一边尝试着寻找出路,想要离开这里。
这座小岛并不大,地势起伏,杂草丛生,方圆不过十数里,四周被一片大海包围。
小岛之外,大海深邃,漆黑如墨,仿若一片深渊,要吞噬一切,让人战栗,心神发慌。
这片天地,给人一种很矛盾的感觉,天上的星星高悬,散发璀璨光芒,照射在小岛上,如同白昼一般,压抑而明媚。
但李说却发现,星光照射在小岛之外,好像被大海吞噬了一样,没有半点星光,一片黑暗,唯有滔滔不绝的海浪声,与时而横击而上的巨浪,昭示着大海的无边威势。
“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没有白天,没有黑夜,只有一座小岛,而且被大海包围,根本出不去!”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李说有些急躁起来,他曾准备渡海而行,但冥冥之中,一股心悸告诉他,不能渡海,渡之则亡!
这股心悸,让李说胆颤,他抱起一块巨石,丢入大海之中,咕咚一声,一道沉闷的声音响起,巨石缓缓下沉,逐渐被海水淹没,一缕缕黑烟在海中弥漫,随即便没有了声息。
没有浪花四溅,没有骇浪惊天,有的仅仅是一道沉闷之音,有的仅仅是一缕缕黑烟弥漫。
“也不知道本尊现在有没有发现与我断了联系。”李说仰望星空,长长一叹,四面环海,无路可逃,他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本尊的身上,“应该能发现吧。。。”
李说看着星光,目光闪烁,神情恍惚,隐隐之间,似乎有一位老者端坐星空,面带微笑,为人祥和,双目如日月,闪烁智慧的火花,嘴唇微张,“文道,人之根本也。。。”
“不对!这是文藏总篇!那老者是。。。”
蓦然间,李说神情一怔,猛地站起身来,双目璀璨,洞射两道神光,直视星空,“消失了!”
永恒的星光,沧桑的老者,浩荡的声音,弥漫着一股古朴的气息,似乎来自上古,浩大而深奥。
“四周无路,唯有星空永恒不变!难道出路来自上方星辰?!”
李说心中想到,他盘膝而坐,放松心神,双目仰望星空,身如静湖星光照,一动不动,有一股超凡的气息漾出。
李说的内心,从未有这般宁静,浩荡道音,如渊似海,深奥浩瀚;他的周身上下逐渐与星辰相合,星光大放,璀璨缭绕,如一尊星君神祇!
“文道,人之根本也!浩浩上天,冥冥大地,悠悠岁古,苍苍洪荒,人生于此,当存其道,当继传承!”
“三千文字,奥妙无穷。。。学吾者生,似吾者死!”
“。。。。。。”
老者端坐星空,周身上下,三千星辰轮转,如一条条星河般环绕,明灭不定。
老者每吐出一个字,便有一颗星辰幻化而出;一句话之后,一道莫名的星光轨迹出现在虚空中,简单与繁复交替,蕴藏法则至理,天地奥妙。
李说似懂非懂,头顶之上,创世纪沉浮,混沌缭绕;造化笔闪烁,清辉流转;二者与星光相接,与轨迹呼应,一枚枚符文,一道道轨迹,烙印其上,逐渐收敛。
璀璨之后,繁华落尽;平淡归真,大道至简!
“何为道?”老者讲道结束,开口问道。
“文即是道!”李说眼神迷惘,想了想,三息后开口。
“何为文?”老者再问,声音淡然,但落在李说心中,却如闷雷炸响,振聋发聩。
李说沉默了,什么才是文?
文,单一一个字,有众多解释;首先,便是一个字,记录语言的符号;其次才蕴藏多种意思,有表示错综复杂的纹理或现象,有代表姓氏,有指示现象。。。很多,但显然不适用于这里。
“我欲以小说成道。”李说顿了顿,抬起头来,郑重道,“故,小说才是文!”
“何为道?”老者第三次问,却是与第一个问题相同。
“小说即是道!”李说沉默片刻,道。
星光闪烁,宇宙震荡,老者的身影瞬间消失,无影无踪;隐约之间,李说似乎看到老者轻轻抚了抚胡须,微微一笑。
虚空晃动,李说只觉眼前一闪,他睁开双眸,身下的岛屿消失了,头上的星光隐没了,四周的大海无踪了。。。。。。一切的一切,都恍然如梦。
“刚才。。。原来如此!”李说微微一顿,得到李林本尊传来的消息,明悟过来,“原来那里是文渊,那尊老者是传说中的文祖!”
“咦,我的身体。。。怎么回事?”
李说发现了自身的异样,骨骼健壮,肉身无漏,气血内敛,周身上下,法力化成文气,成为了一名炼体文士。
绛宫之中,星辰高悬,璀璨夺目;文气如海,汹涌翻覆;文气种子成长,化成一颗七彩小树,霞光璀璨,氤氲蒸腾,似乎支撑着整个绛宫金阙一般。
七彩小树之上,三根分叉呈现,第一根树杈,创世纪沉浮,混沌气弥漫;第二根树杈,造化笔悬挂,青华流转;第三根树杈,龙门垂落,神龙缠绕,龙气浩瀚。
。。。。。。
文渊禁地,星光浩瀚,若银河落九天;诸多岛屿,星罗棋布,被如渊大海隔绝。
第二座岛屿,与李说所在的岛屿一般无二。
文祖问:“何为道?”
圩顶老者回答:“儒即是道!”
文祖问:“何为儒?”
圩顶老者回答:“儒者,人之所需也!”
文祖问:“何为道?”
圩顶老者回答:“儒即是道!”
第三座岛屿。
文祖问:“何为道?”
一位中年男子冷声道:“法即是道!”
“。。。。。。”
第四座岛屿。
文祖问:“何为道?”
一位墨衫老者回答道:“墨即是道!”
“。。。。。。”
文渊禁地之中,岛屿无数,悄然而立;文祖讲道之后,开始问道;问道结束,根据每个人的回答,有些岛屿消失不见,有些岛屿依旧长存。
“孔丘,韩非,墨翟,邹衍。。。。。。朕只能说,这些人不愧诸子之名,竟然全都进入文渊禁地,并得到文祖的认可。”
李说离奇进入文渊禁地,李林心中一动,以天网监察大明,着重查看诸子,果然如李说一般,许多人莫名昏迷,进入了文渊禁地,但最终得到文祖认可,除了诸子之外,其余寥寥可数。
“诸子几乎都已成道,待稷下学宫论道之后,百家也应当要出现洪荒了。”
第385章 争鸣大会,孔丘立儒
大明皇朝,稷下学宫。
老子成道,建立道家,李林欲举荐其为学宫祭酒,却被其推辞不受,只愿成为藏室史一老叟,不愿俗事缠身,逍遥世间,无拘无为。
而除却老子之外,学宫之中的文士互相都不信服;且李林也有意如此。
因此,稷下学宫祭酒之位依旧空缺。
稷下学宫,位于大明皇宫之畔,城门之边,文气缭绕,如银河瀑布垂落;人道昌盛,似泰山之岳厚重。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
一道道读书之声不绝于耳,如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