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场试经文,类似现代的填空,主要填写有关诸子百圣的事情,这些内容都需要以诸子百圣的话语来回答,不得随意用自己的话,此之谓请圣言。
“文圣所著千古奇书?”
第一道题极为简单,只要是考生,基本没有答不出来的,李林随机写下,“文典!”
第二题,楚王手持何物?
古今士子,诸子百圣,大都佩剑,以剑为兵,因为剑乃百兵之君,象征君子,以儒雅而称,但在这些人当中,却有一人例外,便是楚王。
楚王虽未士子,却力大无穷,手持大戟,雷霆霹雳,横扫无敌!
这第二题也是极为简单,李林如此想到,随即写下自己的答案。
而试卷越往后,题目越难,不少考生抓耳挠腮,面露为难之色,不时摇头叹息;但对于李林来说,却是简单不过,一路过关斩将,将所有题目答完。
虽然也有不少题目隐藏陷阱,但李林思维何其敏捷,足以将之洞察,如入无人之境,很快便将这第一场试经文答完。
铜锣响彻,足有三声,却是考试时间到了,几名甲士走过来,收走众人的试卷。
第二天,第二场考试,对子、成语解释与诗词歌赋。
李林翻了翻试卷,对子只有五道题,虽然题数最少,但这五个对子,必须是自己的答案,不得将前人的对子放置上面,若是如此,则不得分。
第一个对子,盗者莫来,道者来。
文气涌动,一个偷盗之人被驱逐,一位头戴簪子,手持拂尘的道士向前而来。
李林微一思考,当即写下,闲人免进,贤人进。
文气高升,朦朦胧胧,约有三寸,一位贤士,立下不朽功勋,为世人所歌颂。
第二个对子,凤落梧桐梧落凤。
依稀之间,火红光芒扑面而来,一尊凤凰,振翅而来,栖于梧桐之上,二者合一,契合无比,倏忽间,那凤凰好似看了过来,有睥睨天下之意。
李林手一动,笔落下,墨色沾纸,珠联璧合壁连珠。
一颗稀世珍珠,一块天然美玉,分别化作一名绝世美女,和一位天下英雄,二者结合,宛若珍珠与美玉相连,散发出极为璀璨的光芒。
此时,文气再度高涨。
第三题,第四题,李林先后对上,词与意,都很契合,使得文气不断高涨,冲破一尺之数,震动了整个县衙,让人不由纷纷侧目。
李林面色不变,视若无睹,继续回答第五题,“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此刻,李林心念一动,笔走龙蛇,挥洒恣意。
轰隆隆!
刹那之间,文气如云般汹涌,瞬息高涨,突破三尺,冲出考院,破开云霞,仿若一道硕大的光柱,直入星斗。
第951章 镇运
“这是。。。。。。”
平安县衙内,正在喝茶的县尊大人陈沉陡然怔住了,目光呆滞,神情恍惚,连嘴角中溢出来的茶水都不自觉。
“文气破开县城,超出郡城,直入州城,只差半步,否则只怕整个大晋都会震动!”
陈沉县尊不顾形象,叫了出来,甚至都有些语无伦次,“是谁?究竟是谁?!竟然引发如此大的轰动!平安大幸!安州大幸!大晋大幸!”
“天哪!文气如雨,汇聚成丝!那里发生了什么?!”
“这一次难道要出现一个了不得的天骄吗?”
“。。。。。。”
考院之内,文气轰然,一道白光,炽盛耀眼,充沛天地,让众多考生与主考官都惊呆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风雨交加,一缕缕读书声,宛若在耳边低语一般,清晰而动人,像是甘霖浸润心田,有一种说不出的舒适之感。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文气涌动,一幅士子读书的画像在天地间显化,覆盖整个平安县城,甚至在向郡城传荡而去。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就在此时,文气轰然爆发,排山倒海一般,气势恢宏,刹那之间,超越整个郡城,又很快弥漫整个州城之地,向着整个大晋覆盖而去。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安州上下,方圆十数万里,遍布都是读书人的身影,抒写文字,传播道理,教化天下;文气盛烈而温和,化作点滴,没入一个个孩童与读书人的身上。
仿佛太阳之光,照耀天地人间!
“半步绝对!此乃半步镇国绝对!假以时日,当此绝对,传遍天下,必可镇压我大晋文运,使天下人才辈出,文士璀璨!”
“可惜如此人物却是南川郡,不在我郡之内啊。”
“哈哈哈!我南川郡出现此等人物,必将名扬天下!”
“无论南川还是其他,都是安州人,都是安州人呐。”
“。。。。。。”
偌大的安州,竟然在此刻震动起来!
“文圣楚王在上,天佑安州!”
安州州牧李科,身体刹那一动,文气浩荡,衣衫猎猎,立刻下令,“这是南川郡平安县城方向!来人,传我命令,命东平关守将封锁东平关上下,决不放过任何东夷蛮族入关!”
“命文院三位大儒,立刻前往平安县城,震慑宵小!”
“命。。。。。。”
“。。。。。。”
一道又一道命令,自安州州牧府下达,很快传遍整个安州城。
很多人其实都有所感觉,那充斥天地的浩荡文气,那耀眼璀璨的恢弘白光,席卷安州上下,整个大晋都能看到,用不了多久,足以传遍整个天下。
相比于诗词歌赋等等,镇国绝对的出现,真的是少得可怜,并不是说绝对就能镇国,而是说能镇国的绝对屈指可数。
上联描写风雨,混杂书声,并不足为奇,但下联陡然一变,上升到国家的角度,将整个绝对立刻升华,拥有了镇压文运的能力,使得大晋乃至整个天下都无法忽视。
东夷,蛮神庙。
文气白光,浩然冲向天宇的那一刻,蛮神庙立刻震动了起来,就连上面的蛮神、蛮圣的雕像都在不断摇晃。
“中原真是人杰地灵啊。”
蛮神庙大庙祝,一个苍老的老者,缓缓走出庙宇,声音低沉,“又是一位绝代人物现身,此人若是不夭折,足以拥有成圣之姿!”
他出现在庙宇之外,仰望天穹,看到那一道炽盛如大日的白色光柱,眸光陡然一震,一道道神秘的符文出现,被血色包裹,诡异而血腥。
“噗!”
血色消失,神秘符文隐没,大庙祝的双眸之内,一缕缕血色溢了出来,“传令:安州上下,全速前往平安县,一个不留!”
话音流转,血色绽放,杀气森然!
“还有,东平关,该动一动了。”
西戎,北狄,几乎是与东夷蛮族一起,同时展开了行动,命令下达的那一刻,一片血雨腥风,立刻向三国笼罩。
大晋国,晋城。
“文气白光,镇国大运!只怕这一次蛮夷三族不得不动了。”
大晋晋王赵拓,大晋国第二位王者,登基已有三年,历经一番争斗,初步掌握了朝政,他头戴冠冕,身穿衮服,声音淡漠,眸光逼人,让人不敢直视。
“大王,镇国绝对,百年难出,此天降圣人于大晋!更何况,三族蛮夷,早就对我中原虎视眈眈,恐怕会借此生事。”
一个中年人走出,眉心荧光流转,周身流转浩然,此人正是大晋相国,亚圣王安国,执掌兵部与工部,他微微躬身,拱着双手,拜服道,“臣请大王,下令击夷!”
“请大王下令!”
王安国身后,十数名大臣站了出来,这些属于强硬派,便是支持。
“大王三思!天下好不容易得以休养,而今轻启战事,恐怕会令军心不稳啊。”
一个老者站出反对,这是大晋次相,半圣韩昉,执掌礼部与吏部,速来便与王安国不合。
“请大王三思!”
老者的身后,同样是十数名大臣,他们希望以德教化天下,不要轻启战事,算得上是鸽派。
“钱相,你以为呢?”赵拓不答,反而看向另一个人。
“臣无异议,愿闻大王高见!”钱数躬身,低眉回应。
钱数,大晋三相,也是一尊半圣,执掌大晋户部与刑部,平常淡然相对,并不轻易发表意见,是一个中立派。
晋王赵拓见状,并未再劝,轻轻一笑,陡然厉声喝道,“三族蛮夷,妄自尊大,屡教不改,而今妄动干戈,欺我大晋,是可忍孰不可忍?!”
“传我王命:若蛮夷来犯,无需请示,即刻反击!誓要让三族蛮夷知道:我大晋,觉不可欺!”
赵拓王命一下,韩昉不再坚持,微微躬身,退了回去,不再阻止赵拓,毕竟此时的赵拓不再是刚刚登基时的赵拓,已经初步掌控了朝政。
王命一出,便是大局!
“王相,韩相,钱相,诸君,此战关乎我大晋国运,不可懈怠!”
“大王放心,臣等谨记!”以王安国,韩昉,钱数为首,众臣纷纷回应。
三族蛮夷齐动,大晋也随之而动,大蜀与大吴的速度也不慢,纷纷动了起来。
整个天下,顿时一片混乱,一股肃杀,传荡寰宇。
第952章 动荡
一副无双绝对,化成镇国文运,引动天下大势,让整个天下随之而动。
而引动如此大势的李林,却坐在平安县城的考院之内,伴随着时间的移动,浩瀚的文气逐渐散去,整个院子逐渐恢复了平静。
“这一次文气太过浩瀚,整个人都得到了洗礼。。。。。。若是我感觉没错,只怕此时已经超出了童生,达到了秀才才有的文气程度吧。”
李林感受着体内发生的变化,有些错愕,他没有想到他自己竟然无视了科举的阶级压制,县试还未过,便已经超越了童生,成为了秀才,还是天地秀才!
“莫非因为我是从外界而来,所以才有所不同?!”
李林暗暗猜测,他的所有修为虽然都被封印,但是伴随着天地文气的洗礼,对天地文气的掌控,这股封印已经在逐渐减弱。
“等等!似乎有些不对劲。”
李林修为逐步解封,再加上文气的洗礼,灵觉更加敏锐,不仅发现了四周的不同,更是感觉出天地文气在震荡,一股肃杀的气息在逐渐升腾。
安州,南川郡,平安县城。
“县尊大人,各地城池发来示警,发现诸多蛮夷踪迹,正向平安县城而来,请县尊大人做好准备。”一个中年文士,颇为着急的看向陈沉县尊。
“哼!这些蛮夷的速度还真够快的!这才不过半天的时间啊,连准备都来不及啊。”陈沉县尊,面色微沉,“传令,速速封锁四方城门,召城内所有举人以上文士速来东城门集结!”
“喏!”中年文士应声,离开告辞离开。
“呼!郡守还有州牧,应该察觉到异样。。。。。。但愿能来得及。”陈沉轻轻吁了一口气,望向考院方向,不由苦笑一声。
自己已经高估了那家伙的妖孽程度,毕竟是难得一遇的天地童生,但没想到竟然妖孽到这种程度。
县试当中,居然做出了一个绝对!
不仅仅是无双绝对,还是天下百年难得一遇的镇国绝对,一个足以镇压天下文运的绝对!
这种绝对一出,天下轰然,就算再怎么封锁也都封锁不住了啊。
“蛮夷!蛮夷!放马过来!有我在,便绝对不会让尔等蛮夷得逞!护圣人于幼小之时,幸甚!”
陈沉县尊,沉默不语,而后面色一凛,手握长剑,走出县府,向着东城墙而去,他的脚步不快,却极其稳健,一步一步,如若千斤之重。
安州,平安县之外,一道又一道身影从密林深山中走出,这些人身材高大,颈悬白骨串,赤着双脚,手持狼牙棒、长刀等等,汇聚在一起,如山海般汹涌,足有数千人,纷纷向着平安县城进发。
这些是来自东夷、北狄、西戎的蛮夷,暗中潜伏在这些深山老林之中,汇聚成一些小型部落,很少为人所知,直到这一日,天下大变,得到各族暗中的命令,才纷纷走出。
东夷善射,北狄凶残,西戎狡诈,三大蛮族,暗中联合,成为中原人族前所未有的强敌,从文圣时期,一直到现在,足足数千年,互相攻伐不息。
中原人族势弱,则三大蛮族联合,攻伐中原;中原人族强势,则三大蛮族败退禁地,一方面阻拦中原人族,另一方面休养生息,从头再来。
“大庙祝有令,白色光柱之地,所有人族,尽数杀戮,不留一人!”
“白色光柱?那里是人族考院之地。。。。。。难道又有人族英杰现世了吗?”
“杀!杀!杀!为了中原,杀!”
“。。。。。。”
轰隆隆!
伴随着一阵阵喊杀之音传来,隐藏在平安县城的三大蛮族余孽,终于不再隐藏,纷纷现身,甚至还有一些不少投靠蛮族的叛逆,朝着考院杀了过去。
因为命令来得太过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