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灵显真君-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还有……吃的东西,都是一些糕点啊、瓜果,好吃是好吃,可没肉啊,去的地方又不多,这不能去,那不能去,为师憋的慌,就到处乱窜,然后就跟那四个青红脸认识了,一起商量将一只兔子烤了,乖徒,你是不知道那兔子长的有多可爱,又肥又水灵,架上火一烤,绝对香气扑鼻……想着为师就有点饿了。”
  后面的这些,陈鸢之前听过了,皱着眉头轻声问道:“那师父,可还记得见过什么神仙?比较有印象的。”
  “除了那四个……倒也没有谁,就是一个浑身冒着电的老倌儿,还跟为师打过招呼,不过他太严肃,不跟为师多说话,没劲。”
  “师父能说再详细点吗?”
  疯老头忽然像是做错事的孩子,有些委屈的缩了缩脖子。
  “唉,为师就是拿棍子去捅头上竖着那只眼睛……他就发火了……然后就让人把为师赶走,再然后……为师远远的好像见到他,去见了一个人,就消失不见了。”
  捅对方的三只眼……
  陈鸢知道师父疯劲儿上来胆子大,但没想到这么大,不过闻仲确实参与到这件事来,是目前已知的地位最高神仙。
  他都要亲自去见的,恐怕有些来头。
  不过看师父还想着去玩的神色,陈鸢觉得也问不出什么来。
  ‘或许李天王的指引是对的。’
  ‘那就去一趟泰山拜见府君,不管怎么说,阴府那边,总是要念我一段香火情的,嗯……钟馗、黑白几位,也都是熟识,不至于将我赶出来。’
  拿定注意,陈鸢心头盘算青虚那边,与自己这边的规划,旋即叫回老牛抓紧时间赶路。
  “哈哈,老夫又回来了。”一进到车厢里,疯老头朝两边格子的木雕,哈哈大笑,不顾木雕惊愕的表情,一把抓过手中当做玩具摆弄起来,随手还将躺在中间的小道童给掀了开去,自个儿喜滋滋的坐到那里,急的胖道人差点拿手去挠他。
  “师父坐稳了。”
  陈鸢抽了一记鞭子,老牛叫声里,水中白影也飞出,落到一旁,双脚缩去裙底,抱着双膝撑着下巴,安静的看着驾车的陈鸢,眼里满是星星。
  车轮滚滚,牛车扬着烟尘,沐着这片明媚的阳光,伴随蝉鸣一路向北而去。


第四百六十八章 命运总挑苦命人
  济阴东南。
  进入五月的阳光比往年来的灼热一些,逶迤的山势下,人群呈长龙走在崎岖泥路,一道道身影蹒跚,面容带着菜色,粗布的衣裳补了许多补丁,望去山中时,颓然的眼神露出了些许希冀。
  看得出队伍里的男女老少都是附近山村百姓,也有从远方赶来的,众人目光交织去的山里,泥路延伸的尽头是一间道观,处处露着破旧,斑驳青苔的院墙裂着缝隙,黑瓦积满了落叶,仿佛与这座大山存在了一样久远。
  当~~
  钟声悠远回响,一道摇摇晃晃的身影从里面走出时,等候的人紧跟跨过门槛走进观里。刚才出来的身影摇晃着下了几阶石梯,这是全身没有一处完好衣裳的老妪,皮皱的如同枯树,眼眶深陷,脚下的草鞋都在进观时踏破了。
  她坐到队伍一侧的石头上,手脚麻利的将断了的草绳编上,打上绳结后,套在脚上踏了两下,挎着竹篮继续摇摇晃晃的下去山脚。
  路上不时与相熟的人打声招呼,又悄悄掩了一下竹篮盖着的麻布,里面是两张符,是今日从道长那里求来的,一张贴在堂屋门上,一张烧成灰兑上水给家里的病人服下,这已经是第三次了,效果自然是有的。
  只是每次好了以后,没几个月又会再次病倒,道长说再用上这两张符,就会彻底治愈。
  她信了,也不得不信,镇上看病光问诊、抓药的钱,就把家里掏空了,什么也没治好,如今只能抱着这处道观求神拜佛了。
  老妪是山野妇人,没有大名,年轻的时候只记得自己姓刘,嫁人后从了夫姓,再后来年老了,原来姓什么也都记不住了,家里生病的是她孙子,儿子被抓去充军,已经有好几年没回来过了,村里人嚼舌根,说她儿子已经死在了外面,儿媳妇不久后在一天夜里偷偷的跑了。
  老妇人也没有去儿媳妇的娘家讨说法,日子就那么过吧,又过了一年,最疼爱的孙子病了,这一病差点要了她这条老命。
  四处求医,哪里的大夫医术高明,她就背着孙子赶去,最后将棺材本都用完了,连病都没瞧明白,眼看越来越虚弱的孙子,心里想着反正儿子也没了,如果孙子再没了,她就用家里那根麻绳套颈上一挂。
  一了百了,跟着一起去了也好。
  这是她最后的想法了,后来村里有人从外面回来,告诉老妇人距离这边四十里外的山里,有座道观,很是玄妙,一张符就能让得病的人第二日痊愈。
  老妇人起先是不信的,可架不住孙子的病情越发严重,只得抱着最后试一试的念头,连夜背着孙子去往名叫瓦沟大山。
  交了几枚家里仅剩的铜子,终于从那道长手中求来了一张符,依着对方教的方法,一路念念叨叨回到家里,将兑成符水给孙子灌下。
  当天夜里,久病在床的孙子浑身发烫,第一次迷迷糊糊的醒过来,叫了她一声大母,老妇人心肝都化了,高兴的一夜都没睡下,就守着孙子一直到天亮。
  之后,孩子身子骨恢复过来,能下地,能跑跳,甚至还和同龄的其他孩子一起去小沟里捉鱼,抓蛤蟆。
  可没多久,好端端的孙子再次病倒,亦如之前的症状,老妪手里也攒了些铜子,再次去往山里,不过这次去,来求符的人更加多了,从山里的道观门口,能一直排到山脚下再到通往附近村子的泥路上。
  这一次她等了大半日才求到第二张符,回到家中天色已黑,好在临走时,老妇人将孙子托付邻人帮忙照顾,并没有出什么事,照例服下符水,病怏怏的孙子翌日又活蹦乱跳,四处玩耍起来。
  有时候,她就想啊,存点钱,医点钱,磕磕巴巴把孙子拉扯长大,等她到了岁数,两脚一蹬的时候,希望就不再犯病了。
  经过第一次,老妇人心里已经有了准备,是否掐算好了时间,孙子还没发病前早早赶往瓦沟观,不过这次去,路上遇到了一个年轻女子,衣着打扮不像是普通人。
  修身的衣裙、扎起的长发在脑后留起一束,显得干净利索,令老妇人害怕的,还是对方手里提着一把宝剑。
  这年头能提着宝剑乱跑的,不是山中劫匪,就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小姐,不过是哪一个,她都得罪不起。
  不过好在女子并没有歹意,只是询问她是否要去那山里道观求符,让老妇人帮忙引路,她在途中听闻过一些,想要过来见识一下。
  老妇人权当这是哪家大户小姐来了好奇心,便同意对方要求,一起前往求符。
  ……
  “也不知上午遇见的大户小姐在没在队伍里。”
  从道观出来老妇人整理好草鞋后一路下山,目光不时朝长长的队伍里扫去,却是没见着那女子的身影。
  “模样俊俏,身段又好,不好好在家里锦衣玉食,怎的喜欢跑江湖,那可是要命的。她没在队伍也好,要是出了事,真是一件不幸。”
  排在队伍里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要是有人心怀歹意的瞧上女子美貌,纵然女子有些武艺,可碰上这么多人,恐怕招架不住的,要是被掠了去,不知会成什么凄惨下场。
  老妪走出好长一截,也没瞧见,只当是对方已走了,转过前方路口,往自家村子方向过去时,陡然有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
  “婶子。”
  脆生生的话语入耳,老妇人停下脚步,就见那大户小姐竟还在的,就站在前方田边,像是专门在等她。
  “这位小姐,你不是要去观里吗?怎么还在这?”
  “等婶子啊。”
  女子自来熟,帮老妇人挎过篮子,与她并肩而行,“这篮里就是求来的符纸吗?”
  “是,还是两张。”老妇人对着女子有些好感,可还是下意识的靠近一些,只要对方敢动手抢,她就按着女子拼命。
  “有什么用?”女子揭开上面的麻布,看着放在里面朱砂书写的篆文,“婶子我能看看吗?不拿走,就当着你的面。”
  大抵看得出老妇人的戒心,女子解释了一句后,在老妇人迟疑的点头下,她才拿起一张符箓在手里翻看。
  那一刹那。
  一旁的那妇人好像从对方那双好看的眼睛里,隐约看到了不一样的情绪。
  女子眸底寒光一闪而过。
  脸上依旧带着微笑,将手中符箓放回篮子里,转交给老妇人,“婶子,我想跟你说,这符还是不要用为好,不是好事。”
  “咋不是好事,用了这些符,我家里的娃,病就好了。”
  “那是不是好没多久,又回复发?”
  “你……你咋知道的?”
  “这符,叫借寿符……拿别的命,给你家孩子借寿……可借得了多少?几日还是十几日?都是需要还的,所以你家孩子好了又病,只得不停拿钱填进去。”
  老妇人夺过篮子,警惕的看着向她解释的女子,后退了几步,一言不发的转身就走。
  女子也没再说话,转身回头看去面前排起的长龙,手中那柄宝剑一晃,举步去往那山里。
  眼下得以佐证,那就不用手下留情了。
  “这样蛊惑百姓,骗取财货之辈,杀了也不可惜。”
  她这样想着,脚下加快了速度。


第四百六十九章 舍身道
  日头正落下山巅。
  最后一个求取符纸的百姓高兴的从道观出来,看了看天色,匆匆忙忙下了山脚,身后的道观,也在此时缓缓关上大门。
  夜色犹如潮水般席卷过天边,山野间很快浸在一片昏黑当中,偶尔还有蝉鸣声从远方传来。
  戌时二刻。
  林间山道有着轻柔的沙沙声,夜云露弦月,幽幽光辉下石阶陈旧破损,葱郁的几根杂草伸出这道夹缝,随后就被走来的一道窈窕的身影踏在脚下,径直走过百日不知多少人踩过的石梯。
  青蓝色的裙袍收束腰身,身下裙摆夜风里微微摇摆,寒玉剑仿佛感受主人的心境,在鞘里微微抖动起来。
  韩幼娘走近道观,轻轻叩响了观门,不久,里面响起脚步声,有慵懒的声音在里面喊道:“明日请早,徐道长已经睡下了。”
  里面的声音是个年轻人,并没有穿着道袍,喊过一声,伸了一个懒腰,转身回去,观中道长曾说过,天黑之后,无论门外是何人求见,都不得开门。
  年轻人自然省得,这荒山野岭的,纵然道长有些道术,万一来了一拨见钱眼红的山贼,半夜被他们诈开门,岂不是钱也丢了,命也丢了?
  男子打了一个哈欠,转身回走的两步,还未等他多想,身后便是轰的一声,陡然的巨响吓得他脖子一缩,本能的转身回头,观门正在视线之中倾倒下来,压在地面激起一层烟尘。
  “你你……”年轻男子吓得不轻,急忙后退,指着门外提剑进来的女子,结结巴巴的说不出话来,待走来的女子快到近前,对方忽然抬手一挥,只觉眼睛里看什么都天昏地转,脚下虚浮,踉跄两步,咚的一下摔在地上。
  ‘一个寻常人……’
  韩幼娘放下手,她影响里这处道观该是有那邪道士的爪牙看守,再不济总有两三个会些法术的才对。
  见到的第一个,竟是寻常人,她神识展开,整座道观瞬间在感知了一遍。
  这里并不大,前方只有一座小殿,摆上神像基本没有其他空闲位置了,她要找的那道士正在神像前打坐入定。
  不久之后,女子走了过去……
  夜色渐浓,天空上星河逐一显露,铺陈出夏夜的漫天星河,闪闪烁烁的星空下,昏黄的油灯正从微开的门扇照出来,落在女子走来的脚背上,随后便听到里间有声音传出。
  “福主夜闯这偏僻小观,出手便伤我杂役,是为何故?”
  韩幼娘偏了偏头,嘀咕一声:“故弄玄虚。”并不惧怕的将门扇‘吱嘎’一声推开,看到的是一尊不知名的神像下,一个发髻花白的老人盘坐蒲团,道袍陈旧,有些地方洗的发白,韩幼娘举步跨过门槛,声音清冷。
  “听闻此处有神妙高人,擅长符水救人,名声远播,不知可是你?”
  “既已知晓符水救人,那姑娘又为何一副高高在上,句句讥讽。”
  “救人是假,敛财是真的,愚弄乡野百姓罢了,你那符,可是借寿之符?假借他物寿元,增添他人,看似病人痊愈,实则只是把病压在体内,待假借的寿元耗尽,压制的病痛就再次复发,周而复始,你便靠这个敛财,我说的可对?”
  韩幼娘出身御剑为名的沧澜剑门,对符箓一道算不得精通,但知晓定然是知晓一些的,门派典籍,多少有这方面的记载,何况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