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刀笼-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戚笼顿了顿,笑容满面,“我们是民匪一家亲。”

 第二十二章 不铸刀来反铸枪(上)

    段七娘带走名册,留下拳谱,顺便烧了信封。

    这世道,笨女人都死了,活下的,就没有傻的。

    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七姑娘估摸着还是不死心。

    戚笼懒洋洋的坐在院子的躺椅上,手上翻着这一本册子,跟看胡同口,二十铜钱买的黄皮小册子一样认真。

    汤城是山南道西边头的一座小城,沿海,若说非得有什么特色,便是地头局,也就是各路帮派比较多,争码头、争船、争海货、争河道,什么都争,靠什么争,自然是拳头,也就是山北道拳家口中的地沟子拳、女人拳,多少有点歧视的味道。

    受地域影响,沿海拳种以根子深、脚步稳、方寸腾挪为要,擒拿抓扣为本,比较喜欢抢偏门和凶手。

    而汤瓶拳便是这种流派的一门小拳种。

    汤瓶乍破血浆裂,拳出无人刀枪鸣。

    拳种有三个桩法、七个把式,打法也很偏门,是用桩子震荡血液,然后用血鼓劲,类似内家拳师汗水出针,毛孔挂人,只是要更凶狠。

    薄薄一本拳谱中,大部分是江湖争端、厮杀搏命的手记,恍惚间,戚笼仿佛看到了一个身材矮小、面目阴沉的男子,以小巧却凶狠的拳术,在一座座擂台上砸骨节、掰手指、想尽办法将人体撕扯着一块块的样子,尤其是在拳术大成后,打在人身上,能把皮层、肉层之间的血水打的溅射出毛孔,一翻搏杀后,对方要么死了,要么洗了一场血澡。

    这种记录一直到童年一位好友闯入,请他一起去搏一场富贵而告终。

    书生留册、铁匠留信,但戚笼看的最透的,反倒是这位拳师。

    拳通人心,搏命的东西,大抵是没人做假的。

    拳谱后面几页,记录的则是关于他对内陆拳种的看法。

    说是拳种,其实大多都是拳为辅,主教的却是刀兵军械。

    拳师一边对这些拳种的粗糙和弱势表示不屑,另一边,同样限于对铁甲大马、长兵械的克制表示不爽,毕竟不近身,拳术就无用了,若是碰上全副武装者,更是头痛。

    拳头破甲是个大麻烦!

    戚笼一边啧啧称奇,一边觉的有些好笑,毕竟在他这种善用刀兵者看来,刀砍不断就用枪,枪戳不动就换锤,这么纠结于拳术的还真是少见。

    不过这可能是地域原因,沿海多河、多沼、多海,几乎没有开阔地,全副武装的骑兵到那边只能沉海。

    而且这拳师办的事,估摸着也不怎么能见光,快准狠是第一位。

    一套拳谱看完,戚笼大概能摸出来,这拳师大概是贯穿了两到三条筋,但打法极凶狠,若是近身搏杀,自己可能扛不住十招,但若是持刀械,这赢面就该反过来了,拳头到底没刀硬,这是武行的公理。

    小拳种有小拳种的优势,捞偏门的好处就是快,炼一炼,说不定还能贯穿一两条筋。

    人体十二条筋,并不是说炼某一套拳术就一定能贯穿某条筋,武人的风格和熬养反倒是最重要的;不过一套拳种大成,能有三四成概率贯穿一根筋,偏门小拳种反倒对于炼化十二条筋中,最不易炼化的那几条筋概率更高一些。

    练拳受伤是常事,一般拳种中,打法肯定比炼法要凶险,但在汤拳七式的玉瓶桩法下,炼法反倒是最危险的。

    当初拳师的传功老师傅一共收了十四个弟子,有七个入门炼桩就废了,而且不是废武,是残废,拳师八岁就入帮派打生死擂,最大的原因是要挣银子买药材。

    人道是筋骨皮肉,只要练拳,总得沾上一样,汤瓶拳却是别开蹊径,玉瓶桩子炼的是血!

    所以它比一般拳种要凶。

    精化为气,气升为血,人之所有者,血与气也。

    戚笼背腰相抵,下半身筋肉以一种特殊规律绷紧放松,足走一寸之地,看上去像是一个穿高跷的小娘们在走独木桥;而体内血水像是圈在瓶子里的流水,不断晃荡着,溢出的部分得以部分特殊穴道收入、放出。

    手指尖端处、耳后骨下,大筋外陷处、后背第三胸椎棘旁开一寸半处、大腿外侧中线,膝上七寸处、屈膝、膝内横纹凹陷处

    一般来说,这一步需要老师傅用银针放血,免的菜鸟过犹不及,把血脉冲裂。

    而且这一步往往伴随着非人的剧痛,所以学徒多少得有个信仰,沿海外神尤多,拳师当初拜的,就是戚笼从未听说过的三姑子神,据说是替人找小孩的那种小脚老婆婆。

    不过戚笼一是老手,分寸足,二有筋菩萨附体,皮肤表面青筋纹路勾勒,隐约有菩萨坐莲,莲花模糊,菩萨清晰。

    可预想中的剧痛浪潮并没有传来,体内鼓荡的气血,只稍稍有些饱腹的感觉后,便就绕着一条固定的穴道路线缓缓转动,一圈又一圈,像是水缸里搅动的水,缓慢且匀速的转动着。

    戚笼抓起一根树枝,微微一捏,一声极轻微的嗤响,张开手掌,树枝上多了一道掌痕,掌心全是汗珠,有一抹浅红色。

    戚笼露出惊讶又有些了然的表情。

    似乎,我成了武道天才?

    戚笼并不是天才,或者说,至少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天才,虽然麻匪之中,他的刀最快,斩人的时候他最凶,但他永远不是学刀最快的那一位。

    如果说常规意义上的天赋是木桶和桶中水,木桶无短板是其一,桶中水满溢是其二。

    而戚笼的天赋最多算个橘子,用力一捏,挤出来的水算是养分,而这捏法,便是生死间的磨砺。

    无数次马背上的考验,戚笼未必是最强的,但活下来的人中,总有他。

    戚笼管这个叫做玩命时的急智。

    不过从刀意阎推演出刀意罗后,他就开始发现,天赋开始上涨了,木桶圆满,桶中水不要钱似的往外溢。

    吕傲侯没见过面,但他至少有向赵神通的方向发展,那种超强的领悟力,以及身体如指臂使的天赋。

    他摸了摸脖颈的龙鳞,发现它比以往又更清晰了些。

    那少年几十息间,就参悟出自己十年生死磨练的刀法,或许我也能在数天之内,从玉瓶桩石瓶桩,再到能出打法的铁瓶桩。

    玉瓶易裂,石瓶易碎,唯有铁瓶好注血插花。

    戚笼在李府又待了三天,七个拳把式练成了四个,反骨剪、靠身锤、通背掌、尺步拳,都是上等杀人技。

    汤拳祖师爷都没这么快过。

    然后一位中年男子就把戚笼领了出去。

    “您是?”

    戚笼注意到,对方身上有浓厚的行伍风格。

    “总管三掌柜,冒辟江,奉白夫人之命,带你去见段老鬼。”

    “少说、少看、少听,去了兵营,一旦被发现,我也救不了你。”

    冒辟江丢来一套衣服,那是府衙的吏员袍,袍子正面织了条模样不咋地的野狗。

    戚笼二话不说套上,袍子上有股油腻子味。

    “我要去刀匠铺一趟,拿一些资料。”

    眼见冒辟江皱眉,戚笼不紧不慢的补充:“老爷子的道器图纸注解之后,要献给夫人的。”

    “好!”

 第二十三章 不铸刀来反铸枪(中)

    伏龙总管手下有五个掌柜,两个居官场要职、一个在军中、两个入帮派。

    冒辟江便是军中的那位,黑山府囤骑校尉、兼城库司主管,在军中管理军用物资的储备。

    戚笼没有磨蹭,很快就从老爷子住所翻出了道器图纸。

    “要交给你们吗?”

    两个军吏互相看看,均摇了摇头。

    冒辟江似乎很忙,指明两人跟随戚笼后便就匆匆离去。

    戚笼跟在二人后面,好奇道:“我们去哪儿?”

    “城南大营,”一位军吏干脆利落道。

    黑山府的兵马大多屯在城北的瓮城和黑山军营中,这城南自然是边军的地盘,很快,三人便来到南城门,门口排了长长的一条队伍,都是青壮,由大量的黑山官吏和衙役负责维持秩序,虽然也有骚乱,但在明晃晃的刀口下,没人敢闹事。

    不过人人悲愤,人群中还有妻儿老娘声嘶力竭的尖叫,场面一片惨淡。

    “若是公城都要抓壮丁,我们跟城外那些泥腿子有什么区别,”其中一个军吏忍不住怒道。

    “别抱怨了,你和我,估摸着也得走上一个。”

    两军吏互视一眼,都看到彼此的阴暗心思。

    “喂,你干嘛呢!”

    戚笼拍拍手上的粉末,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一不留神,被挤人堆里去了,背上撞到墙,衣服有些脏。”

    “快跟上,第九批物资马上就要入营,没时间跟你啰嗦。”

    戚笼耸眉搭眼的跟了过去,过了一二个时辰后,城门口人流散去,两个乞丐在垃圾堆里捡漏,其中一个看到了墙上不起眼的标识。

    “别捡了,跑腿钱来了,去向解爷汇报。”

    “这次不会有人不给钱吧,上次那伙盐贩子可是收了消息不认账,抠门没的玩意!”

    戚笼见到了被一堆官吏包围的冒辟江,他穿着黑山甲胄,看上去颇有几分威武,手上有一支四五十人的骑兵预备队。

    冒辟江看也不看戚笼,一拽马绳,直奔军营。

    营门嘎吱声打开,门口守着的却是同样身穿黑甲的黑山府兵,十几名随军道人走出,直接跟官吏进行物资的对接、清点。

    戚笼从这几个道人身上,多多少少感应到一些风水之气,这让他想到了虞道人,那位黑山城首席高功。

    外界都在传这虞老道点龙失败遭反噬,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给戚笼背锅。

    但反噬、还功力大损,若不是龙头都是戚笼亲手砍下来的,他还真就信了呢。

    都是老阴货啊!

    “矿物勘点、军械资质,你们谁负责?”

    冒辟江头也不抬,直接一点戚笼:“你跟他们去。”

    戚笼露出诚恳的笑容,快步跟在一位黑山精兵身后。

    走到一座军帐前,那兵卒拉着随军道人,态度骄横的对着戚笼道:“你先和里面人对账,我和道爷聊两句。”

    “给你们一盏茶的时间。”道人头也不抬。

    戚笼乖乖钻了进去,余光正扫到那兵卒摸出一个钱袋塞入道人的袖中。

    “钱能通神啊!”

    “你们的账目不对,打造纯钢刀的火炭缺了八百斤、水油却多了五十桶,纯钢刀和普通刀具的材料完全不同”

    “您老还挺入戏,这么快就适应新身份了?”

    段大师一回头,看见戚笼愣住了。

    戚笼也打量着老爷子,右手套上竹条,被厚绷带绑住挂在胸口,脸上还有烫伤的痕迹,小半张脸上结了痂;不过精神头还不错,衣服也很干净,至少没被虐待。

    段大师先是一喜,然后又是一怒,一把把戚笼扯了过来,大嗓门硬生生憋出小娘子的腔调:“你小子怎么跑来了!”

    “看看你老人家再就业的待遇,琢磨着是不是跟您老一起远赴关外,发扬咱们黑山城匠工的风采。”

    段大师怒极,上去就揍人,戚笼乐呵呵的再次搬出杀手锏。

    “你家孙女让我来看你的。”

    段大师立刻怒气全消,又欢喜又担忧道:“七娘现在咋样。”

    “挺好,自从我加入李府,待遇直线上涨,估摸着恢复您老在时的状态也不远了。”

    “那就好,那就好,”段大师松了一大口气,随即又哼哼道:“你小子不是滚蛋了吗,跑回来作甚,老子好的很,不需你关心。”

    “本来也没打算来关心您,”戚笼无奈摇头:“本来回来只打算弄张黑山城路引,然后投奔七大都督府,为官家效力,结果刀匠行散了,人也没了,这可真就没法子了,您也知道,我这大匪首好不容易从良,也不能就这么改回去啊。”

    段大师表情一黯。

    戚笼看着堆积如小山的刀具,随便挑了一口钢刀,随口道:“准备好了没。”

    “什么准备好了?”

    “带着您,杀出去。”

    段大师吓的红脸都变黑了,劈手夺过刀具,“你想找死!”

    “不,我至少有六成把握,路上我都仔细瞧了,人多、马杂、官府遮掩,我再一蒙面,只救你一打铁的,谁能猜到谁是谁,”戚笼歪头:“我以前干的事,您没打听打听,比这危险的多了去了。”

    段大师终于露出纠结的神色,良久,才道:“不行,你回去吧,告诉七娘,就这样吧。”

    “不是吧,老爷子,我这混进来可花了不小功夫,再想进来可没这么容易了,再说了,你家孙女为了你的事,都准备去卖人家亲爷爷遗产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