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因为你的体内有一颗龙珠。”
赵君仙直言不讳,
“借助龙珠之力,即便是以你的资质,修成上三品也有可能。”
“只是可能。”
风秉文垮着脸,倍受打击。这大佬就差明着说他是个不能修行的废物了。
“已经很不错了,不要不知足。”
赵君仙安抚道,
“上三品有望仙道。”
“等下,前辈,您不是说决定脉象的只有体质与仙诀吗?可是您说龙珠也能助我凝上三品脉象,这不就是第三样吗?”
风秉文突然注意到了关键点。
“先天不足,可后天弥补,大道无情,但也留了一线生机。”
赵君仙耐心解释,
“不过能够弥补修道之人先天有缺之物,如你所得龙珠,无一不是珍稀至极,若是还未筑基的修道之人,哪有机缘得到这般灵物?”
“原来如此。”
风秉文自己一琢磨,也想通了其中的关键。这能够逆天改命的灵物,只有大神通者才能够得到,至于筑基的小修士,那就不用想了,除非像他这样,走到半道上,被龙珠砸中。
“那如果有强大的长辈呢?”
风秉文想到了需要弥补先天有缺的小修士得到灵物的可能。
“修道有成的修士后代资质不可能差,除非传承久远,可即便是真的需要弥补,又有哪个世家愿意将这等夺天地造化的灵物,赐予资质不堪造就的后辈呢?”
“这倒也是。”
风秉文认可了这样的说法。
这第三样有益于凝脉的因素,基本等于不存在。需要的人得不到,而手中有的人也用不上,这就陷入了死循环。
“所以说,像你这般身负大气运之人,万中无一,不可以常态视之。”
眼前的大佬将他当成气运之子,风秉文只能默认,但是他想到了另外一点,
“前辈,您对我腹中龙珠不感兴趣吗?”
“你在说什么?”
少年的眉头第一次皱起,就像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富商,被一个手中破碗里盛着几枚铜板的乞丐给挑衅了,
“区区一枚蛟龙龙珠而已,我为何要感兴趣?”
“您刚刚不是说龙珠是珍稀之物吗?”
“那是对于寻常修道之人,而不是对我。况且,即便是对我有用之物,你以为我会动手伤你?夺你机缘?你未免也太看不起我赵君仙了吧!”
“前辈还请息怒,是晚辈孟浪了。”
风秉文连忙低头道歉,但心中彻底安分下来了。果然是他想要的师父,连龙珠都看不上眼,这不屑一顾的姿态,他太爱了。
“无妨,我也能够理解你的心情,本是一介凡人,骤然得了此物,怕是担惊受怕了许久吧!”
少年看着面前那脸上似乎还带着忐忑之色的孩子,忽然想到了什么,脸上的神情变得柔和起来。
“还是前辈知我,我的确担忧了许久,便是连家中父母老人都不曾告知。”
风秉文就驴下坡,当他抬头时,却看到了眼前的少年眼神都似乎有些不对。
“你助我时,可曾想过我是妖魔之辈?”
少年突然出声问道。
他以乾坤道法逃入此地之时,身上的力量并未收敛,而以眼前孩子被龙珠侵染的体魄,即便是没有修行,也能够感知到危险,可是这孩子仍旧站到了他面前,并助了他一臂之力。
“晚辈的确想过,不过,晚辈看到了您的面容,觉得您不像,所以就想助您。”
这时候,风秉文自然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他冲过来的时候,可是提前从天书那里得到了确认,不然就刚刚那般恐怖的波动,他肯定是带在家里两位老人有多远跑多远。
“如此良善品性,殊为难得!”
少年点头称赞,看向风秉文的眼中第一次出现了欣赏之色,但继而神色严肃,
“下次若见到类似的情况,率先保全自身,不要上前,你即为修道之人,不可以貌取人!”
“前辈,您愿意教我修行?”
风秉文面露惊喜,注意到重点。
第七十章 半师
“你已经半只脚踏入了修行之道,我岂有不教之理?”
赵君仙笑问道。
“师傅在上,请受弟子一拜!”
风秉文反应极快,当即就跪在地上,行跪拜大礼。
“欸!”
风秉文如此举动,让赵君仙有些措不及手。他从未收过弟子,这样的场面,他还有些招架不住,下意识的想躲,但是他还是定住身形,受了这一礼。
“起来吧!”
看到风秉文还想再拜,赵君仙伸手虚托,风秉文顿时就感觉,环绕在他身周,原本受他掌控的水流托举他的身体站直。
“无需拘泥,从今日起,我便教你修行。不过你我萍水相逢,你与我有恩,我受你半师之礼,授你修行之法。”
“半师?”
风秉文的脸色顿时分外精彩,他突然想到了自己烧得极快的善功,他终于明白了,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
这位大佬,不论是哪一方面都完美符合他的要求。作为师傅,这少年无论哪一方面都堪称完美,无可挑剔。
但问题是,作为弟子,他又有何称道之处?
普信男!
莫名的,风秉文想到了这三个字,心中百味陈杂,这少年哪怕是只愿当他的半师,也符合他向天书许下的愿望,半师,那也是老师。
“无需多想,你有大气运,自有机缘,无需我过多引导。”
风秉文脸上的表情实在是太明显了,赵君仙一眼就看出他心中所想,解释道。
“弟子明白!”
风秉文只当这是场面话,他又不是三岁小孩,哪是这般好糊弄。很显然,他的资质太差了,这位大佬看不上。
“你可知何为修行?”
看得出来眼前孩童心情低落,赵君仙将言语引向它处。
“弟子不知,还请老师赐教!”
风秉文迅速收拾心情,认真请教。
“我父亲曾言,行走坐卧皆是修行。修行并非只是餐霞食气。譬如你,一介凡人,偶得龙珠,身负神力,却一心向善,约束欲念,这便是修行!”
听闻这话,风秉文顿时有些臊得慌,得到龙珠,获得凌驾凡人之上的力量后,他也不是没想过搞些事情,但是考虑到天书的存在,他压下了自己乱七八糟的念头。
“约束自身,克制恶欲……”
少年向风秉文阐述何为修行,其中并没有涉及风秉文想要的吐纳引气之法,但风秉文却也听得很认真。
在少年口中,修行并非是他想象的那般狭义,而是一种更为广泛的概念。
如他前世之人,物产丰饶,信息丰富,以至于改变了千百年来的习惯,昼伏夜出,久坐不动,顿顿荤腥,纵欲而不自知。
可若是有人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抵制外界信息诱惑,坚持良好的作息,坚持外出运动,餐餐荤素搭配,不以口腹之欲为主,同样也是一种修行。
“弟子受教!”
听完了少年阐述的修行,风秉文若有所悟。
“唔!”
可是,在进行了这么一番长篇大论之后,少年却突兀地陷入到沉默中。
“老师?”
风秉文看着他,示意他继续说。
“我也是第一次当老师,也不知该如何教你。”
少年颇为有些苦恼地挠了挠头发,这一动作有些破坏了他身上那自然流露出的仙道韵味,可是却也给他添了几分人间气。
“您若是实在不知该说什么,便直接传我法门吧!”
风秉文有些迫不及待,他也不贪多,给一篇他能学习的仙诀就行。这八千善功也算是花得值了。
“不可如此。”
可风秉文哪知,眼前少年竟直接摇头拒绝。
“修道必先修心,你如今还不到修行的时候,我此时传你法决,只会害了你。”
“这……”
风秉文愣住,也不知该如何回应。
“你可愿随我上山?”
想了想,赵君仙如此问道。
“上山?”
风秉文一怔,旋即便是神情严肃,拱手行礼,口中说出的却是拒绝之言,
“还请老师原谅,弟子恐怕短时间内无法随您上山修行!”
“为何?”
赵君仙明知故问,脸上露出笑容。
“家中父母双亲尚在,身旁亦有老人需供奉赡养,弟子割舍不下!”
风秉文阐述缘由,此世父母亲族待他极好,这是其一。
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天书了,不在红尘中历练,他上哪积累善功?若是随这位师父上山中修行,他可真就是泯然众人矣了,这仙道玄门有他惩恶扬善的机会吗?
“无妨!”
赵君仙听到风秉文拒绝的理由,笑容温和,看向风秉文的眼神也是越发满意,
“百善孝为先,你有这份孝心,很好。”
“只是我的修行……”
风秉文腼腆地笑着,有些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
“你既然想留在俗世尽孝,那我自然须成人之美,只是我无法在此地久留,只能待些时日便回山上,你既然无法跟我,那只能有一个办法了。”
“什么办法?”
“我自三岁记事起,我父亲便把我送入藏书阁,我耗时七年,阅尽书阁道藏十万卷,道经真意,尽在心中,十岁时,方才创法开始修行!”
“十岁开始修行了!”
风秉文赞叹,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他略一琢磨,便一脸错愕地看向眼前的少年。
“创法?”
“我在书阁通读道藏之时,也曾以其中蕴含的法门引气修行,但总是不满意,于是便诞生了开创都属于自己法门的念头,自十岁年满那一日方才成功!”
赵君仙解释道,语气很是平淡,看样子似乎并不以此为傲。
“……”
风秉文沉默,哪怕他还没有踏足修行之路,也明白对方的天资有多么妖孽,也不怪对方看不上自己,只愿当个半师了。
“你愿读我当年所看的十万道藏吗?”
“弟子愿意!”
这种事情,有什么好犹豫的,风秉文连忙答应。
“十万道藏,尽在我心中,我将它刻入玉珏,你可随身携带,日夜诵读,待到阅尽道藏,你方可修行,如此安排,你可愿意?”
少年伸手,手中有一方双鱼佩,持玉珏而问。
“一切全凭老师吩咐!”
第七十一章 被折磨的绝世天骄
“真没有想到,竟是如此。”
夜幕笼罩,天地无光之时,一身形矮小的孩童至湖中破冰而出,手持一方白玉,满脸感慨之色,正是风秉文。
他这一次祈愿所求,无非便是能至高深境界的修行法门,也想有一位靠谱的大能者能够指点一二,让他不至于走了歧路。
虽然这过程跟他想象得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结果可却比他想象的好了不知多少倍。
十万道藏!
风秉文只是刚刚粗略地扫了一眼,那其中的内容便让他忍不住心跳加速。
这十万道藏主要便是仙道前辈高人将自己对道的感悟理解记述下来,有时还会添加一些神通法诀加以佐证,他刚刚一眼扫下来,甚至还看到了一些完整的神通道法。
虽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则是极为晦涩,难以理解的大道感悟。但是其中的价值,可比他所求的一篇仙诀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就像授予他这十万道藏的少年所言,如果他将这悟透了,自创法决不过信手拈来,成就上三品脉相也是板上钉钉。
不过等到风秉文怀着兴奋期待的心情,抱着那双鱼玉佩研究了一晚上之后,第二天一大早,他便一脸忧伤地出门了,与以往一样,这次出门前他也在家中留下了以水雾构成的幻影,足以以假乱真。
“老师!”
风秉文踏足卧龙湖,寻到湖心的一座小岛上。
在这座他曾经到过的小岛上,一座古朴简陋的草庐迎风而立。草庐前,一位白衣少年负手而立,欣赏这被白雪覆盖的山水之景,好不惬意。
“诵读一晚,感觉如何?”
看到眼前愁眉苦脸的孩童,少年含笑发问,当年他第一次进入藏书阁阅读时,也是这般表情去寻自己的父亲。
“看不懂!”
双手捧着双鱼玉佩的风秉文语气诚恳,声音隐隐带着绝望。
他研究了一晚上,才发现在没有人指引解读的情况下诵读道藏,就像是一个刚刚学会认识常用字的小学生去研究没有注解拼音的文言文一样。
“看不懂很正常,不必气馁,来,将你昨晚疑惑与我尽说,我来为你解惑。”
少年挥袖一洒,草庐前的积雪凝成两道像模像样的蒲团,他端坐其一之上,而风秉文坐在另一道蒲团上,将自己昨晚积累的疑惑道出。
“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这很简单……”
赵君仙从容解答,而风秉文明白了意思后,心中不免振奋,连忙将自己的另一句疑惑之处道出。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