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有一卷善恶天书-第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不为例!”
    “呵!”
    已经摸透魔门规矩的风秉文化身自然是不在意,那位拥有莫大权势的副宗主,断然不可能为那几位已经被他连魂魄都吃干净的弟子,而惩罚他这位新晋的魔君。
    毕竟为了死去的人向活人讨债,未免也太不理智了,这些弟子先前不论有多么卓越的天资与广大的前途,此时都已经尽数消散于无。
    魔道化身的琐碎处理完毕,本尊这边却是已经与一群围过来的神灵接触,得到了本土的神道,耗费了莫大的代价,才探查到的信息。
    那横贯东华洲大地数千公里的裂隙,赫然便是一处,曾经被先贤以伟力封禁起来的古战场,此刻经过漫长岁月的消磨,圣人的力量也终于消耗殆尽。
    于是,一道连通外界的缝隙由此而现,而积攒在古战场上的血煞气也由此喷薄而出,侵袭裂缝两侧居住的生灵。
    若只是有煞气喷涌还不算什么,真正可怕的是,那些在积尸成山,血流成河的上古战场中孕育出来的妖邪怪异。
    也正是这些从古战场中涌出来的阴邪鬼物,让远在太上道的风秉文心神也有所触动,因为这些邪异,严重威胁到了大乾疆域内的人族百姓。
    风秉文的父母亲族自然也包含在内,虽然他们因为风秉文的影响也拥有超于世俗之上的力量,但是这份力量可不足以抵御从上古战场中涌出来的邪物。
    “还请道友助我等一臂之力,护佑此地百姓!”
    向风秉文陈述因果,甚至将耗费了莫大代价才探明的结果,也尽速告知风秉文的神道真君向他请求道。
    神道收受凡俗百姓的香火,自然也格外在意凡俗的安危,而这等波及亿万人族的大灾,足以让神灵摒弃门户之见,向风秉文这位仙道中人开口求助。
    “固所愿也!”
    风秉文当即同意,然后他就得到了来自神道的安排。
    “请道友诛杀流窜至大乾各地的鬼魅妖邪!”
    “……”
    东华洲出了如此变故,根植于此大洲的神道,自然也是竭尽所能,能够在大洲各地巡查游走的真君,界游神,齐齐汇聚于此,甚至还有一位帝君将要亲身前来,镇压邪魅。
    如此之多的强横神灵联手,纵然是蔓延数千里的裂隙,都可以被镇压,让喷涌而出的血煞之气固定在一定范围,不会继续扩散。
    只是在一处古战场被封印太久了,其中孕育出的邪物数量也多到极为夸张的地步,神灵虽然可以让绝大多数的邪物无法踏足地面,但是仍旧有极少的一部分流窜出来了,而风秉文要处理的就是这一部分邪物。
    这种事情对于风秉文而言,自然上手到擒来,没有任何危险,毕竟太过强横的邪物,神灵也不可能让它们来到地面,不然人族可就是以城池为单位沦陷了。
    但风秉文特意从山门福地中走出,可不是为了清理这些上不了台面的妖邪,他能感受到他的成道机缘便在那深埋于地下,被无尽的血煞之气所淹没的古战场中。
    不过当务之急,倒不是突破神灵的封锁进入古战场,而是让他心神有所季动的血脉亲族,那些对他造不成威胁的邪物,对于他的家人而言,足以造成性命之忧。
    青山县,风家镇
    这一处在短短的几年间便发展起来,并且颇具规模的乡镇聚落,此刻人潮汹涌,大屋小巷,街头巷尾,入目所见,尽是逃难而来的灾民。
    这灾民数目之多,甚至远远超过了县城,只是因为这一处短短几年间便发展起来的风家镇在周围可以称得上是闻名遐迩,因为有传闻说此地出了一位仙人,沾染了几分仙灵之气,此地有灵,可驱妖镇邪,扼杀一切不详。
    但凡是听过传闻并且了解过的灾民,在逃难的过程中,便舍弃了不远处的县城,向这一处乡镇聚集,而他们的选择也裹挟了从远方而来,不明所以的灾民,因此也就导致此地的难民越聚越多。
    作为风家镇当之无愧的高门大户,风家府中,被当地人尊称为鹅姥的老妇人,大开门户,收集八方难民,更是打开粮仓,赈济四方灾民。
    如此善举,自然是惹得内外一片交口称赞,当然,财锦动人心,一位仅仅只有一位垂垂老矣老太太的高门大户,自然是镇不住那些因为逃难而一无所有的难民。
    可是,但凡住进了风家府中,还敢心生邪念,并且付诸行动者,必然不得善果,轻者便是在不知不觉中遭到一顿蒙头痛殴,少不了鼻青脸肿,而重者,便是人间蒸发。
    无形的枷锁约束住进风家府,以及寄居在风家镇上的万千难民,让他们不敢再有任何妄念,循规蹈矩,安分守己。
    从事实来看,仙人的传说不似作伪,从四方而来的难民,纷纷猜测这风家镇中口口相传的仙人,莫不就是出自风家府中。
    而这一猜测,终于得到了证实,在暂时得到了喘息之机的逃荒难民亲眼见证下,一团让人头皮发麻的阴云从天空中浮现,在大地下投下了让人肝胆皆具的阴影。
    密集的嗡嗡与翅膀振动的声音,让人不寒而栗,随着那一团阴云接近,风家镇中聚集的灾民更是被吓得肝胆俱裂,面无人色,更有甚者当场大小便失禁,腥臭难闻。
    只是在这绝望中,甚至有一群人开始掠夺财物,并且逃跑的时候,伴随着一阵有些兴奋的叫声中,一只又一只庞大而健硕的雪白身影从风家府中振翅而飞,迎向了扑向风家镇的虫群。
    “好大的鹅!”
    本在夺路而逃的灾民,再被天空中飞过的雪白所投下的阴影覆盖之后,也不知是不是获得了勇气站下,脚步抬起头,情不自禁的喃喃感叹道。
    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飞上天空的鹅群,雪白而又略显矫健的身影,是诸多农家人极为熟悉的模样,只是这体型过于庞大了一些,有些超出认知。
    “这得喂多少饲料才能长这么大?”
    当看到狰狞凶恶的噬尸虫群居然被天鹅群所阻拦,甚至还被当做零嘴一样,被这群大得不像话的天鹅争相吞吃的时候,慌乱的人群顿时平静了下来,其中甚至还有一些胆大的看起了热闹,议论纷纷。
    “哪来的憨货?这是吃凡间的五谷杂粮能长的体格?分明就是沾了仙人身上的仙气,开了灵智!”
    顿时有人反唇相机,联想起本地的传说,顿时便做出了推论,当然,也是在隐晦的拍马屁。
    “开了灵智?那不是妖怪吗?”
    “什么妖怪?你这没见识的土鳖,这被仙人亲自点化的,怎么能是妖怪?那是灵兽,仙兽!”
    看到虫群在天鹅群的吞噬之下,被冲得七零八落,再无先前半分的凶唳,原本被惊的六魂无主的人群,顿时就找回了主心骨,又开始开谈阔论起来。
    “这可不就是灵兽嘛,都懂得主动护主了?跟妖怪可不一样,那些山野间的妖怪可就知道吃人,那狐媚子还会用一些幻术勾引你们那些不中用的男人,吞食精气!”
    “哈哈哈,这不挺好的吗?两厢情愿的事情,我付了精气,省下了去青楼的嫖资,啧,这一等好事,我这辈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能碰上一回!”
    “精虫上脑的玩意儿,真要是碰上了野狐狸,小心把你的魂都给你抽出去!”
    难民们议论纷纷,而当他们注视着这只天鹅群,将那一只随便一个都足有人头大小的虫群给吃的一干二净,气氛顿时更为热烈,特别是当众人看着鹅群飞回到风家府邸时,仙人点化灵兽的传闻,顿时甚嚣尘上。
    至于那位仙人,对于众多从外地逃难过来的灾民而言,自然是那位看起来和蔼可亲,善良热心的风府老妇人。
    如此年纪,偌大的家业,膝下也无儿无女侍奉,如此不合理,必然是隐居在世俗中的仙人,不然怎么会有如此气象?
    “奶奶,您这段时间没出什么事吧?”
    而此刻,风家府邸中,一位风尘仆仆归来的青年正老老实实的坐在下手处,接受老人家的训斥,
    “我这不就是站在你面前吗,你看我像是出了什么事情的样子?”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风秉文干笑着,念叨了两声,他已经去看过父母,还有那位已经被派遣到地方,担任一地主政官的老爷子。
    相比眼前这位面色红润,甚至看起来比以前还精神了许多的老太太,那位老爷子还有他的老父亲,只能用凄惨来形容。
    尤其是他那位老爷子,因为得了风秉文仙气的滋养,所以身体愈发强健,以至于皇帝都不想看到他,因此将他下放到地方。
    平常,一地的主政官员过的是比神仙都差不了多少的舒坦生活,可是碰上了这等灾祸,稍微有些责任心的官员,便忙得脚都无法沾地,他家老爷子自然也是这一类。


第四百九十五章 道友请留步
    “没事就好,平安是福啊!”
    从风秉文的口中知晓了自家老伴还有儿子儿媳近况的老人拉着风秉文的手,忍不住连声感叹。
    从各地涌来的难民让老人知道,如今的大乾境内极为不平静,原本只是出现在话本故事里的妖邪鬼魅,成群结队的出现。
    光天化日之下就敢袭击人族聚集之地,值得庆幸的是,往日间同样只流传于传说与故事中的神灵纷纷显露踪迹。
    不说远的,就说近处,青山县城中供奉的那位城皇爷就显圣了一次,也正得益于神灵的存在,如今虽然有不少人流离失所,可是却也有所顾忌,不敢放纵心中的邪念,肆意妄为,竭力压制。
    毕竟,不论是哪一地的正神,都有惩凶除恶,赏功罚过的事迹流传,而且许多大神都掌握着阴司的权柄,活着也许没办法,但是等死了,不论是谁,都就要去阴司走一遭,为生前的所犯下的罪过受刑,便是连高高在上的皇帝都无法避免。
    在突发的灾难下,人间凡俗的秩序摇摇欲坠,接近崩溃,但是在凡人眼中显露踪迹的神灵,在难民的心中又构建出了一张无形的秩序法网,哪怕他们并没有特地下达什么法令。
    “是啊,看到你们平安,我的心里就舒坦了许多!”
    风秉文听到老人的感叹,也忍不住连声赞同,他从山门中出来后,一路上可谓是紧赶慢赶,竭尽全力,不敢有丝毫停留,了解了大致的情况后,便又凭血脉的感应去寻自己的诸多亲人。
    让他心神季动的也正是他家的老爷子,还有他那一位越发古道热肠的老父亲。
    老爷子统管一地,牧守一方,此时碰上了这波及数万里的大灾,纵然是有心,也是无力,只能靠着一些与官府合作的修行者与武夫,勉力支撑。
    乱世之中,自然会有人心生歹念,而老爷子身居高位,免不了有一些本地的修行世家起心思。
    但是风秉文走了一趟之后,那些可能会威胁到老爷子身家性命的隐患,全都被扫除的一干二净。
    这时候的风秉文,可不会跟人讲道理,就算是玄真道门高徒也是如此,甚至还有理有据——我掐指一算,你日后会为我家长辈带了去血光之灾,今日不得留你,斩之!
    如此行事,纵然是传扬出去了,让自家宗门的人或者是玄宗的同道听见了,最多也就是有人感叹一句杀性好重,也不会追究或者将他贬为魔道什么的。
    以手中神通之力,护持血亲族裔,这道理不管放到人族九洲哪里讲,都不会有错。
    而他父亲嘛,不知是福缘深厚还是怎地,居然也跌跌撞撞的踏上了修行之道,只不过这般年纪再加上资质,以风秉文的眼力来看,大抵是不会有什么大成就。
    不过他的父亲也有自知之明,一开始也不是奔得道成仙去的,而是以积累功德大业为主,其目标,直指神道。
    生前积攒功德名望,待到百年之后,便可藉此晋升之机,踏足神道,从此便化作一方神灵,庇护一方。
    这样的选择,风秉文自然不会干涉,因为这对于资质平庸的人而言,是接触长生的唯一机会,神道修行不讲究资质悟性。
    只要拥有足够多的香火之力,即便是一头猪,都能够变成天蓬元帅。更何况他那位父亲还没有到连猪都不如的地步。
    此刻大乾突逢乱世,风秉文的父亲风子川,若是能够在这一场大灾中庇护足够多的灾民,并且保证他们度过这场灾难,那么凭此功业,甚至可以以活人之身而封神。
    做到这一点也并非不可能的,甚至能够图谋山水正神的位置,虽然不如城皇这一类人间神灵那般风光,香火的积累更是缓慢,但是山水正神,位置坐得更稳,便是成千数百年都不会变动。
    只是如此大的谋划,自然少不了劫难,封神可没有那么容易。以凡俗之躯,一步登天,其中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极为不菲的。
    因此,风秉文留下一件仙器,为他的父亲消灾挡劫,移山鼎,可调动地脉之气的仙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