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忽然有人惊讶的叫道:“咦?这里还有一桩失踪案!秦月……同志……怎么失踪了呢?”
提起这件事,两位老人的心情都有些沉重,嘴角也跟着微微抽动。
过了好大一会儿,伯老说道:“我建议,重新为王舒同志办一场追悼会。”
一个月后,秦笛领着一帮士兵,去小孤山的朱婉阁,从地下室里搬出400吨黄金。
随后报纸上披露了秦家做出的部分贡献,说是大富豪、大慈善家、大科学家回归祖国,一口气捐助了1216座教学科研楼!在文章的下面,还有一行字:“王舒同志追悼会如期举行。”
一般的老百姓,对于建科研楼没有概念,不知道会花多少钱。
普通学生也不晓得耗资情况,他们每天去上课,都会提及“朱婉阁”和“汉城楼”,不由得寻思这两座楼的来历。于是他们很快都知道,民国首富秦汉承和当代最著名科学家朱婉了,而且还知道,这两人结婚80余年,白头偕老,至今仍健在!
至于说秦大少,则依旧名声不显。
另外,因为改革开放的缘故,“靡靡之音”从海外偷偷转回来,所以有人开始提及雪向晚的名字。她的知名度比秦笛还要高。
经过报纸的宣传,很多人都在讨论秦家。
然而这年月,思想还没有解放,魔都市民都很穷,有些人从秦府附近经过,忍不住牵起羡慕嫉妒恨:“这就是民国首富,超级大富豪!善于投机钻营,左右逢源!当年没革了他们的命,没想到去外面转一圈,又风风光光回来了!”
“你知道秦家有多少钱吗?据说两百多亿美金!这是什么概念??我怎么数不出来,后面有几个零呢?”
“我听说,魔都第一纺织厂,本来叫明州家纺,原本是秦家的企业,你说他们这次回来,会不会提要求,想要收回厂子?”
“哼,那叫痴心妄想!白日做梦!”
秦笛和家人住在老宅子里,对这些话置若罔闻。
秦汉承偶尔听见闲话,回来忍不住埋怨道:“阿笛,你不该一回来就捐献黄金,未免显得太高调了!”
秦笛微微一笑,道:“爸,我当年截取的黄金,来自国内的部分,大约有2500吨。我早就想把这些黄金还给国家了,可是多年以来,一直找不到机会。你知道吗?现在是国家最穷的时候,如果再过20年,400吨黄金将变成毛毛雨!”
关于建立教学楼,顺便吸收香火的事,他没有直接说出来,因为没必要增加父母的心理负担。
秦汉承道:“你既然说要捐2500吨,这次只捐了400吨,剩下的2100吨怎么办?”
秦笛皱眉道:“再说吧。或者干脆就不捐了!”
老实讲,他捐献黄金以后,得到的初步反馈并不好,他的功力已经到了金丹第六重,施展天视地听之法,能听见周围两百里内所有的动静!他知道老百姓的羡慕嫉妒恨,也知道许多人不怀好意,所以他准备将行善的心思暂时收敛,且待将来再说。
这年月的老百姓本来就仇富,他如果不加收敛的话,相当于给秦家拉仇恨。
第367章 故人下落
闲来无事,秦笛走在大街上,对比三十年前后魔都的变化。
老实讲,在这三十年里,魔都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街道还是老样子,没有多少新建的高楼。因为魔都作为共和国,身上的压力太重了。
不知不觉,他走到豫园,想起了张葱玉,郑振泽,庞莱臣。这些活生生的面容,浮现在他的眼前,然而所有人都被雨打风吹去了!
随后,秦笛离开豫园,继续漫无目的的走,一面走一面施展天视地听之法,将自己融入到魔都这个城市中。
不知不觉,他来到一个弄堂,伸手去敲房门。
不久门开了,出来一个拄拐的老人。
老人看见秦笛,顿时惊呆了:“先生,怎么会是您呢?您啥时候回来的?”
秦笛微微一笑:“孙胜,三十年不见,你变老了!”
孙胜激动得眼含泪花,道:“先生您请进,请进来说话。”
秦笛走了进去,发现房间并不大,采光不足,显得昏暗而逼仄,但这不算什么,大多数人家都是这样。
“怎么家里没有人?”
“老婆子死了,我跟一个儿子住。家人都出门了。”
“这些年,日子过得怎么样?”
“有几年比较难,现在还算好。”
“我记得当年临走的时候,给你留了几百两黄金……”
“这个……先生,我……”孙胜压低了声音道:“我把黄金埋在当年的老宅子了,后来我离开了那里,所以黄金可能还埋在原处……”
秦笛道:“你有几个孙子?可有成器的人物?派个人去香港……我当年说过,在香港给你留了一处房产呢……”
孙胜闻言,禁不住老泪纵横:“这……先生您太仁义了……我的儿孙里面,要说能干的不好说,孝顺的还能找出一两个……”
“你后来有没有听说李辰的下落?”
“唉,他死了。”
“怎么死的?”
“还是不说了吧。”
“他有子孙后人吗?”
“他儿子也死了,只有一个姑娘还活着,住在……”
秦笛道:“再过几年,我准备东山再起,在魔都做一些事情。需要一些熟悉环境的本地人。到时候,让你的孙子过来帮我。当然你得推荐可靠的人,我这双眼睛,能看破人心……”
孙胜一个劲的点头:“我知道,我知道……”
秦笛从弄堂里出来,走到闸北区,敲响了另外一户人家。
屋里出来一个年轻的姑娘,年约十八,相貌清秀,问道:“您找谁?”
秦笛道:“你外公,是不是叫‘李辰’?”
那姑娘回答:“是啊,不过,他去世很久了。”
秦笛道:“那我找你妈,她在家吗?”
“在呢,先生您贵姓。”
“我姓秦,是你外公的熟人。”
那姑娘笑道:“你这么年轻,怎么可能认识我外公?你别逗我了!”
秦笛微微一笑,道:“这样吧,你问问你妈,当年外公死的时候,有没有留下什么话,知道不知道一位姓秦的人?她如果不知道,我就回去了。”
“那你等会儿。”姑娘掩上房门,转身往里走。
稍停片刻,门再度打开了,一个四十多岁的妇人出现在门口,上下打量着秦笛,露出惊异的神色,道:“您是秦家派来的人?秦笛老先生,还活着吗?”
秦笛笑道:“我就是秦笛。只不过,我没有那么老而已。”
妇人觉得难以置信,但还是后退两步,道:“请进来说话。小凤,你去泡茶。”
“哎”,那姑娘答应一声去了厨房。
“请坐吧,家里简陋,让你见笑了。”
秦笛在一张摇晃的太师椅上坐下来,问道:“你父亲临死的时候,跟你提到秦笛这个名字?他有没有说起别的事?”
妇人道:“这都过去很多年了,说出来也不怕你笑话。我父亲在外面走了一天,面色苍白,气喘吁吁,回来跟我说了一段话,第二天就跳黄埔江了。我记得他跟我说,让我有一天去香港,找一个叫‘秦笛’的先生。至于为什么找他,我父亲并没有说。”
秦笛叹了口气,道:“请问你怎么称呼?家里还有什么人?”
妇人道:“我叫‘李娴’,我男人姓陈。只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叫‘陈凤飞’,今年上高三;儿子叫‘陈鹏飞’,还在上初二。”
秦笛道:“你的父亲,当年为我工作了很多年,我曾经答应他,帮他照顾后人。我记得当年,临走的时候给他留了500两黄金,这件事他有没有提起?”
李娴吃了一惊,摇头道:“没有,他从来没说过!或者,被别人拿走了?所以他才跳江?”
秦笛道:“过去的事,不说了。人要往前看。”
他取出一个信封,搁在桌子上,道:“你家姑娘不错,等她上完大学,来我公司上班吧。我会让人关照她。”
李娴心想:“大学毕业生包分配,能当国家干部,怎么能去私人企业呢?再者说,你这么忽然跳出来,我怎么知道你是什么人?难不成让你骗走我姑娘?”
而且更关键的是,她始终觉得,眼前这位年轻人,跟“秦笛老先生”挂不上钩!或许此人是秦老先生的孙子?
秦笛也没有多说,连口水都没喝,就起身离开了。
李凤飞从厨房走出来,道:“妈,这人究竟是谁啊?看他身上的衣服,做工很考究,似乎不是普通人。”
李娴道:“我也不晓得,到现在都一头雾水。”
李凤飞从桌上捡起信封,打开一开,里面有一张制作精美的纸片,上面还写了几行字。
“妈,这是什么东西?摸起来手感挺好。”
李娴一看,猛然身子一抖:“这是花旗银行的支票!我小的时候,跟在你外公身边,见过这东西!这上面写着……2万美金?天啊,老天爷,这是真的吗?”
“妈,让我看看,让我看看……银行支票就是这样子?妈,两万美金是多少钱?”
“我也不晓得……得拿到银行去问问……”
“妈,我跟你一起去。”
“带上户口本!”
她们去了附近的工商银行,银行职员看了支票,也感到很吃惊,将她们叫道一个小房间里,然后一连进来好几个人,连支行行长都来了,经过一番验证,最后告诉她们:“这种大额的支票,没法一次提取出来,前后需要三天的时间,才能拿到人民币。”
李娴问:“能换多少人民币?”
“目前美元兑换人民币为1。496,所以这些差不多能换3万元。”
母女两人的心都“砰砰”的跳起来。
这年月魔都的平均月工作为65元!一年才780元!3万元等于不吃不喝工作38年!
“妈,那位秦先生出手真大方!他为什么给我们这么多钱?会不会有什么后患呢?这个钱我们敢不敢花呀?”
母女俩患得患失,精神恍惚的回了家。
对于秦笛而言,李辰的死,他是有责任的,这是一条人命,2万美金算什么呢?
秦笛还想起了房产经理张彬,当年魔都的房产经理有两位,一个是游龙,一个是张彬。他想知道张彬是否还活着,然而他施展天视地听的手段,都没有找到这个人的蛛丝马迹。后来,他干脆去公安局询问这人的去向,结果被告知,此人举家搬迁到北大荒了。
于是,秦笛便不去管他了。
第368章 养马人
几个月后,秦府门口又来了一家人。
朱婉见了他们,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王韶四十六岁,头上有了白发,带着妻子、儿女,给朱婉、秦汉承磕头,然后向秦笛、晏雪鞠躬。
说起当年的事,王韶也很激动,同时懊悔不已:“我去了新疆以后,在农场当技术员,当时我妈留在京城,由我弟王哲陪着她。后来有一天,我得到通知,说我妈失踪了,我心急如焚,回到京城一问,才知道王哲惹我妈生气了。她一个人离开家门,不知道去了哪里……”
秦笛问:“王哲呢?他为什么不来请罪?”
“他躲在家里写忏悔呢!舅舅,我妈当年说你能掐会算,我求你帮我算算,我妈到底去了哪里?她是否还活着?”
秦笛淡淡的道:“我算不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王韶“扑通”跪倒,给秦笛磕头。后面三个孩子也跪下了。
朱婉抹了把眼泪道:“她在九寨沟隐居呢。”
“啊?她一个人在那里?天呐!我得赶紧过去……”
这么多年里,朱婉和秦汉承也没有完全与大陆隔绝,他们在秦笛和晏雪的帮助下,每隔三、五年都去一趟九寨沟。
当年秦笛带着秦月离开京城,问她想不想去香港,结果秦月说不想去,于是被送到九寨沟,在那里定居下来,每天写写字,还收养了一个羌族小姑娘。
秦笛不时的拿去古蜀洞天的大鱼,再弄几根人参,有这些补品的滋养,75岁的秦月并不显老。
秦笛想传她基础锻神诀,然而秦月却无心修炼,她说自己是无神论者。
于是秦笛只好作罢。
外甥王韶带着家人离开了。他们此去四川,不晓得能不能劝说秦月出来,如果秦月肯出来的话,以她49年xx委员级别,该当享受老干部待遇。
七月中旬,秦笛和晏雪带带着父母,跟三叔一起去北海道消暑。
北海道,夏日平均气温17。5度,跟待在空调房间一个样。
秦家在这里有一座温泉山庄,还有一大片牧场。
牧场的负责人是谁呢?赫然乃是杜月笙!
这老家伙隐居在这儿,想要死后变成在天上飞的马,所以从世界各地引进各种名马,耐心的加以培养,因为马越强壮,代表他将来越强壮。
为了帮他达成心愿,秦笛亲自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