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汉承不解:“为什么要这样?按理说,粮仓建在魔都和金陵最好。既安全,又容易调度。四川太远了!人力物力,运输费用,大量增加,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秦笛道:“用不了几年,就要打仗了!偌大的中国,很难找到安全的地方。”
“打仗也不怕呀,难道有人进攻租界?”
“这可说不准。租界也可能沦陷。”
经过一番解释和劝说,秦汉承答应,春节过后去重庆,选址建大型的粮仓。
第84章 霸道总裁大秘书
距离春节还有大半个月,秦笛不想白白的浪费光阴,于是亲自撰文,登报招聘职业经理人。他想提前储备一批人才,迎接老约翰发包过来的工厂,否则到时候手忙脚乱,难道让机器设备漂浮在大海上不成?
他准备将部分工厂建在三线地区,比如说四川的攀枝花,绵阳,广元等地,免得遭受战乱之苦。
有些工厂也可以建在魔都,毕竟魔都拥有大量的人才,日本人进租界发生于1942年,短短三年之后就投降了。
老实讲,秦笛没指望这些工厂赚大钱,只想为国家和民族,做点儿力所能及的贡献。
这句话听起来高大上,但他心里就这样想的:“俗话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能力的人,就该多干活儿!要不然,躲在一边做蠹虫,并不能增加快感。”
他跟母亲商量,准备进一步增资扩建“慈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加大投入五百万大洋,将每年招收的学生增加到三百位。
另外,他还准备将“慈安外科医院”扩张到二十家,在更多的二三线城市建立医院,既方便普通百姓做手术,也方便受伤的将士获得及时的救治。
如此一来,他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几乎耽误了修炼的时间。
秦笛将五个跟随他多年的手下派了出去,赵昌,钱荣,孙胜,李辰,周明,这些人都已经三十多岁了,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
他们都通过了考察,从纱厂和粮行走出来,既受过中学教育,人又比较机灵,能帮秦笛做很多事。
除了这些人之外,秦笛手下还有好些位经理,比如说秦氏粮行的经理“朱轼”,百代唱片的经理“周天麟”,外科医院的主管“黄智函”,国泰药业的总经理“张贺”,医疗器械厂的负责人“罗林春”,以及两位房产经理,“游龙”和“张彬”等。
这里要提一下国泰药业的总经理张贺。
张贺毕业于复旦大学,本是朱明成的得意门生,后来学生变作女婿,成了朱婉的妹夫。
朱明成有二子三女,朱婉是长女,次女名叫“朱敏”,便是张贺的夫人。
按理说,当初朱婉研究阿司匹林的时候,从父亲那里借过钱,但是借钱归借钱,并不牵涉到股份。
刚开始的时候,国泰药业的规模很小,员工不过十几人,后来越做越大,除了生产阿司匹林外,还生产磺胺药和青霉素,并且在重庆和西安开了分公司,员工总数上千人,所以直到三年前,不得不经过一番挑选,聘请张贺为总经理。
老实讲,张贺作为连襟,看见秦家的生意规模庞大,心里既羡慕又觉得稀奇,但秦家气势已成,朱婉是三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国内拥有至高无上的名誉,也不容张贺有异心。
张贺拿的工资很高,日子过得很好,比朱明成的两个儿子好多了。
朱明成的大儿子名叫“朱泽端”,跟朱婉同父同母,只比她小两岁,早年留学法国,学的西方哲学,归国后在复旦大学教书,虽然说不上清贫,但是收入有限,延续了朱明成的书香门第。
朱明成的小儿子名叫“朱泽明”,跟朱婉同父不同母,只比秦笛大五岁。在朱婉的大力资助下,朱泽明毕业于加州理工大学理论物理学专业,毕业后回国待了半年,结婚之后带着新婚妻子,去德国从事研究工作,平日里很少回国。据说他身无浮财,一心扑在研究上。但是这样的高端科研人员,也不可能把自己饿死。
秦笛手下的经理,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位外,还有美国八家公司呢!别说国外的经理,即便国内的经理,每个月也难见一面。
他毕竟是修真人,不是锱铢必较的生意人,对手下要求没那么严苛,只要办事认真、工作勤恳就行了,即便工作中出了事,也可以想法子解决。平日里,他对手下充分放权,不会苛责于细节。要不然,他哪有时间修炼呢?
晏雪渐渐变成了霸道总裁大秘书,帮他分担了不少事。杜蓉和杜兰这两个记名弟子,则成了晏雪的助理小秘书,薪水也在不断增加。
秦笛琢磨了半天,将秦府周围的十几栋房子买下来,建立电报房和机要室,买了两台最新式的电报机,请了两位女报务员,还有一位年轻的姑娘,专门负责收集资料和管理档案,这些人平日里都住在附近。
因为魔都和纽约有十三个小时的时间差,所以秦笛要求在美国的几家公司,选择在下午五点之后发电报,那样魔都就是凌晨六点了。如果更晚一些,则是魔都的大白天。
另外,他为了给自己腾时间,防止自己去外地修炼,连续数月不归家,于是求助于父亲秦汉承。
他跟父亲讲:“粮行的经营固然重要,我这边还有更重要的事,如果我不在,麻烦您老看着点儿。”
他将自己在美国成立了多家公司的事说出来,三家房地产公司和两家艺术品投资公司都能独立经营,平常没事儿不会发电报过来,但是老约翰负责的咨询公司,以及罗斯伯格负责的食品公司,都需要跟魔都紧密联系。
秦汉承得知这些事之后,既感到震惊,又觉得兴奋不已!
“哈哈,我秦汉承天纵奇材,日夜读书,中西合璧,却受困于妇孺之辈,蹉跎岁月多年,好不容易熬到今日,终于掌握财权大权,可以大展身手了!”
他还不到六十岁,因为不定期吞用丹药的缘故,身体很健康,浑身充满了活力,看外表只有四十来岁。他觉得自己还能干二三十年呢!
但是秦笛迟迟不结婚,秦家后继无人,这也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怪不得老爷子秦兆吉当年抱怨,说老三秦汉旭绝后,不能分给他太多家产!如今的秦汉承也觉得很悲哀,只有这一个儿子,血脉太单薄了!
虽然说女儿秦菱又怀了第二胎,秦家可能会多个外孙,但外孙是人家的,毕竟跟亲孙子不一样。
因此,秦汉承不断催促秦笛:“阿笛,你已经三十岁,该结婚了!即便不结婚,也可以留香火嘛!凭着秦家的财富和名声,什么样的女人找不到?别说找一两个,三五个也不在话下!是否明媒正娶,我反正是不介意的!”
对此,秦笛只是笑笑,并没有太在意。
“爹,我的事你就别管了,还是多关心秦月吧。她也二十六了,再不成家,变成老姑娘!女人的青春很短暂,跟男人不能比!”
秦汉承很是苦恼:“唉,一个两个,都不省心!提起来,就让人头疼!气死我了……”
第85章 旧梦依稀一僧人
春节前夕,秦月从朋友那里,得到一则消息,说卓青丘结婚了,新娘是一位女教师,小家碧玉,能文擅画。至于说,卓青丘在哪里结的婚,新娘是在苏区还是在别处,那就不晓得了。
为此,秦月低沉了好几天,最后痛定思痛,将卓青丘从心里赶出去。
1930年春天,接受大赤党秘密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了。
秦月也成了其中的一员,认识了许多青年作家,其中有男有女,女作家包括丁玲、白薇、冯铿、葛琴、萧红、关露、谢冰等。
这些人斗志昂扬,不断写书发表文章,跟胡适、梁实秋、徐志摩为首的“资产阶级代言人”,以及支持青白党的三民主义文学,进行着连续不断的笔战。
不久,秦月和白薇一起去看话剧,认识了一位剧作家朋友。
此人年纪大约有三十岁,挺拔的身材,光洁白皙的面庞,浓密的眉毛,深邃的眸子,高高的鼻梁,显得棱角分明,给人一种头角峥嵘、充满自信的感觉。
白薇低声介绍,说他叫“王舒”,是一位诗人,小说家,话剧作家,电影剧本作家。几年前,王舒创办了一家“西风社”,专注于写剧本、拍电影,此前拍过三部电影,填了几首很有名的歌词,算是颇为知名的人物。
刚开始的时候,秦月并没有太在意。
看完话剧后,三人一起去街上吃夜宵,才变得略微熟悉起来。
王舒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此后,秦月和王舒的交往渐渐多起来,一起修改剧本,一起琢磨歌词。
秦笛很快就知道了,但他并没有干涉两人的交往,因为秦月年龄大了,再折腾恐怕吃不消。在秦笛的印象中,王舒也是载入史册的人物,广受人们尊敬!而且,王舒虽然晚年受挫,但他至少活到了七十岁,比卓青丘长寿一倍。
1930年三月,秦笛不断进行紫外灯光浴,日积月累,功力有了进步,终于踏足炼气第九层。
这种境界,早已超越传说中的草上飞,八步赶蟾,登萍度水,踏雪无痕!他如果快速奔行,每一步之间的距离,都在五十米以上!几乎就能飞起来了!
想当年,他在异界修仙的时候,当他踏足筑基境界时,的确能在空中飞。
但这是末世的地球,因为灵气的匮乏,就算能飞,也飞不远。因为飞行需要耗费灵力,如果从外界吸不到灵气,就没法让自己漂浮在空中。
不管怎样,秦笛都不是普通人了,不亚于传说中“陆地神仙”。
晏雪不时前往焦山、小孤山修炼,功力也在不断进步中。
有时候,秦笛忍不住想:“为啥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只见到晏雪一个有灵根的女孩子呢?我是不是该去川西、云贵、西藏等地多走走,说不定能找到更多的弟子?”
秦笛在寺庙和道观里,曾经见过有灵根的成年人,但没见过十岁以下的孩子。
他心想:“这种有灵根的人,部分属于‘转世灵童’,或者说仙人转世。晏雪已经十九岁了,踏足炼气第四层,还没有开启前世的记忆,说明她是土生土长的资质,不属于转世灵童之列,这在末世的地球,应该算是相当罕见了。”
这一天,秦笛忍不住问:“晏雪,你对生身父亲有什么残存的印象?”
晏雪娇靥如花,提起往年的事,便在眼中呈现出朦胧雾气,道:“我的记忆,最多能往前追溯到两岁半。我记得有一个男子,相貌很清秀,眼睛像星星一样闪亮,顶上没有头发,似乎是一个僧人。”
“哪个寺庙的僧人?”
“我记得娘经常念叨‘照决’、‘罩诀’两个字……”
秦笛心中一动,问道:“难道是昭觉寺?”
晏雪缓缓摇头,眉峰微蹙,面色泛白,显得楚楚可怜。
秦笛道:“既然如此,我带你去找一找,看看昭觉寺里,有没有你要找的人。”
两人整理行装,准备上路。
于此同时,秦笛还吩咐周明和孙胜二人,前往重庆附近待命。
临行之前,秦笛试着问秦月:“古诗有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趁着大好春色,你想不想去四川游玩,借此机会散散心?
秦月想了想,答应了:“好吧。我不能一直待在家里,我要去外面采风,否则写不出诗句。”
再加上杜家姊妹,总共五个人,从十六里铺坐上轮船,自黄浦江入大江,然后沿着长江逆流而上。
这一次,他们坐的都是头等舱,秦笛也不用待在下层吹冷风了。
他们出行的时间,正好是三月底,烟花三月,草长莺飞,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
秦月心情大好,开口说起以前的事:“上次我一个人旅行,路上吃足了苦头,还遭遇了劫匪,差点儿回不来。这次一路坐船,应该一帆风顺吧?”
秦笛微微一笑,道:“放心!这次有我和晏雪两位护法,保证让你毫发无损。”
秦月道:“哥你就会吹牛!你每天风花雪月,去舞厅看人跳舞,从来没练过功夫,若是见了劫匪,还不跪下求饶?你看杜蓉和杜兰,她们练功多辛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哪一天休息过?”
杜蓉和杜兰就坐在旁边,闻言低下头,吃吃的笑着,不敢说出实情。
她们是秦笛的徒弟,早就受到告诫,平日里要低调,若非必要,不得展现高强的实力。她们的功力有明显的进步,再有两三年,就能炼出暗劲了。
按照杜心五的说法,一旦有了暗劲,那就是国内知名的武术家,偌大的中国在江湖上行走的高手,具备暗劲实力的人,总共不超过三十个!当然,有些人像秦笛和晏雪一样,比如说隐居的僧人和道士,虽然功力很高,但不在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