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综武:我有一座大客栈-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秦国皇帝下令,封姜黎为大司马,彻查武安君通敌一案。

    那些武将们别说去武安侯府上了,就连每天几时吃饭,吃的是什么,吃了几口,都被姜黎查的底朝天。

    皇帝不管不问,在这种严肃的时刻,竟然跑去骊山观看自己的皇陵修建程度去了。

    这一下子咸阳城内,可就热闹了。

    姜黎在这几天的时间内,抄了不少大臣的府邸,而且不偏不倚的从每个大臣家中,都搜出了与云国的信函。

    信函之上,有不少都盖着云国的官印。

    看到那信函被搜出来,以及看到那上面盖着的官印时,有些大臣甚至全程都是懵逼的状态。

    他们知道,现在这就是黄泥巴落进裤裆里,洗不干净了。

    若放在之前,他们还能够跑到皇宫大门前,长跪不起以示忠心,但现在皇帝不在,就算是跪死那也没人观赏。

    而作为秦国的相国,吕兆更是大门紧闭,对姜黎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一些属于吕兆势力一派的属臣,在姜黎抓获之后,吕兆也都会帮着求求情,换来的是那些官员痛哭流涕的感谢。

    总而言之来说,秦国乱套了,在秦皇离开咸阳的这段时间里,三品以上的大臣被斩首十二位,流放三位,三品之下那更是数不胜数。

    每一天刑场上都人满为患,秦国的百姓哪里知晓前因后果,他们只会起哄,只会看一看那刽子手的刀锋不锋利。

    姜黎也知晓,自己这般做事,一旦皇帝回来,那就是自己的死期。

    结果不出所料,皇帝回宫之后第一件大事,那就是让皇宫羽林把姜黎押送进皇宫之内。

    “姜黎,你好大的胆子,若寡人再不回宫,这秦国朝臣你是想除尽不成?”

    秦国皇帝坐在王座之上,眼神之中尽是杀气。

    前些日子正是因为听了姜黎的话,把武安君召回,引得朝堂上的武将不满。

    当然这都是小事儿,如果查证属实,武安君死了也就死了。

    但现在姜黎狐假虎威,竟然愚弄秦国朝堂,虽然秦皇派人秘密查证,纷纷证明姜黎所抓之人都有通敌的嫌疑。

    可那么多朝臣死去,总归要有个说法才对,不然那些剩余的朝臣,如何能够甘心。

    姜黎被两个士兵死死的按在地上。

    这一幅场景,他早就预料到了。

    于是他赶紧说道:“陛下,臣也没办法啊!

    陛下离开咸阳之后,整个咸阳都在吕相的控制之下,虽然陛下赋予臣生杀大权,但吕相毕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说的话臣怎敢不听啊。

    臣所抓获的官员之内,大多数都是与吕相不和。

    甚至有些官员,臣明明找到了通敌的证据,但吕相却给臣写信,让臣放人,那些书信就在臣到怀中,还请陛下明鉴!”

    姜黎浑身发抖,被秦皇看在眼里,然后吩咐侍卫,将一封封书信从姜黎的怀中拿了出来。

    一封信读完,秦皇面色阴沉,第二封信读完,秦皇手掌紧握。

    一连十封信,秦皇眼中杀意满满。

    如果说一封信还情有可原,这么多的书信,都是为了保人,好一个吕相啊!

    他是不把秦国律法放在眼里,只知道排出异己!

    姜黎看着秦皇变化的脸色,心中笑意满满。

    “这才对嘛,老子帮你做事儿,你总不能卸磨杀驴啊,再者说了,就算杀了我,就能够安抚那些大臣了?”

    姜黎趴在地上,嘴角不由得露出一抹微笑。

    后路早就铺好了,吕相那才是最好的人选,不杀难以平民愤哦。



第三百九十一章 其实我是个卧底



秦国的天牢之内,吕兆满头白发,双手被锁链紧紧锁住,动弹不得。

    昨天夜里,咸阳城血流成河,他麾下的门客被尽数诛连,而他连见一次皇帝的资格都没有,就直接被关进天牢之中,等候发落。

    吕兆思来想去,也不知自己究竟犯了什么错。

    结党营私?

    身为大秦相国,养几个门客,这本就没什么啊!

    还是说前些日子姜黎闹的动静太大,自己没有出手控制住局面?

    可这并不能成为自己被下入大狱的原因。

    可惜了这一步棋,姜黎斩尽与自己敌对的党羽,他本想着等皇帝回宫,参上姜黎一本,自己在认一个疏于管教的罪名,以后的大秦朝堂,那还不是他说了算?

    姜黎只是他手中的利剑而已,用完就扔掉。

    可是这一次没想到自己还是迟了一步,皇帝不知发现了什么,还不等自己进宫面圣,就已经大发雷霆。

    皇帝的心思,作为相国的吕兆还是清楚一些的,那就是一位妥妥的暴君。

    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皇帝陛下舍得下手诛杀大秦的相国。

    天牢的过道中,脚步声响起,吕兆微微睁开眼睛,一道熟悉的身影,正面带着微笑站在牢门外。

    “姜黎?”

    吕兆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东窗事发,按照道理说,姜黎是最应该被杀的那一个。

    可为何他现在站在此处!

    吕兆不愧是秦国的相国,只是一瞬间就想通的事情的原因。

    “好深的心机,老夫果然没看错人!”

    吕兆微微冷笑,而后不等姜黎回答,再次嘲讽道:“不过你以为扳倒了本相,你就能够掌控秦国的朝堂?

    太天真了,皇帝能够将我处死,未来也能够将你打入地狱!”

    “哈哈!”

    姜黎看着吕兆那自信的神情,不由得想笑。

    他这次来是带着任务来的,秦皇可是说过了,不想在看到吕兆,不过念及他为秦国操劳不少,留个全尸厚葬即可。

    “大相莫要生气,这朝堂不就是这么玩的么,你利用我,我利用你而已。

    如果我不留些后手,恐怕现在坐在里面的应该是我才对。”

    “棋差一步而已,我不知道你是如何能够把陛下回宫的消息瞒的那么严实,不过我死之后,你的命也不会长久!”

    吕兆睁开双眼,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虽然姜黎把黑锅让他背了,但当今的陛下,那也不是傻子,迟早会反应过来,并且查明白真相,黄泉路上并不孤单!

    “以后的事情谁说的准啊!”

    姜黎不羁的一笑,然后盘腿坐在地上继续说道:“秦国的朝堂,也就你看重而已,小爷还真不稀罕!

    不过你放心,今天你必定会上路,既然是要快死的人了,小爷就跟你透个底儿。”

    姜黎双手趴在大牢的门柱上,小声的说道:“其实我是卧底。”

    “卧底?”

    吕兆双眼一缩,然后带着不可置信的神情,盯着姜黎看了很久。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吕兆脑海之中回想起与姜黎认识之后的一路所作所为,不敢相信姜黎说出的这个消息。

    从开始不惜万金走入他大秦相国的视野,随后入朝为官,然后左右逢源,官职一路猛涨。

    姜黎似乎没有做过任何不利于秦国的事情,就算这一次咸阳流血事件,那也是自己点头清除异己。

    他怎会是卧底!

    姜黎看着吕兆的神情,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这年头说实话咋就没人信呢!

    这搞得自己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吕大人,我真是卧底,不过能够一路走到这个位置,我也是没想到的。

    一开始我只是想着打探消息,没想到你是真的贪啊,几万两黄金,就白白得了一个官位。

    我这性格你是知道的,咱也没装,也没演,可就这么一步一步的爬到了秦国顶流。

    我上次回云国的时候,我家姑爷,哦,我们陛下还夸了我半天。

    我们家姑爷,也就是云国的皇帝陛下,可比你们的皇帝强多了。

    不说别的,我姜黎在秦国这么长时间,我们家姑爷都不带怀疑的。

    就这份信任,咱都感觉自豪,再看看你们的皇帝,老子在云国做卧底,不仅要三日写一次报告,七天做一次总结,生怕老子反水啊!

    其实我们家姑爷,没想这么快就把你们秦国玩完,是我着急了。

    没办法,我家老婆怀胎六月了,实在是想的紧啊!

    所以只能委屈你了,不过吕大人也不用怕孤单,因为你们秦国迟早要被我们云国所统一,到时候你的一些老友,甚至你们家皇帝,都会过去陪着你。”

    姜黎说完,然后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然后看着吕兆那惊愕的眼神,无奈的摇了摇头。

    大秦的相国,也不过如此,眼界太短了。

    他所看到的世界,只是秦国的朝堂而已。

    再看看咱们云国,无论是左相令东来,还是右相诸葛亮,哪个不是心寄苍生的主儿。

    这就叫格局。

    姜黎伸手从怀中拿出一个小药瓶,放在地上,又从怀中掏出一丈白绫,以及一把匕首。

    “吕大人,差不多该上路了,等你上路之后,我这卧底生涯也就结束了。

    现在的秦国朝堂一团乱麻,正是我云国大军进攻之时,我也该回去复命了!”

    姜黎说完,打开了牢门,微笑着帮着吕兆打开了锁链。

    “你!你这个无耻小人!”

    吕兆不愧是读书人,连骂人都这么有素养。

    姜黎无语的挠了挠头说道:“这怎么就叫无耻小人了,各为其主罢了。”

    说完,看着哆哆嗦嗦的吕兆,姜黎只能叫过来两个牢卒,给他们看了看秦皇给的令牌。

    “你们两个帮咱们吕相上路吧,记得下手快一些,吕相毕竟是个读书人,一定要走的体面一些!”

    姜黎说完,转身背对吕兆。

    毕竟他也当了姜黎半年的上司,此刻多少有些不忍。

    “姜黎!你无耻小人,狗贼!老夫就是死了也不会放过你!”

    吕兆被两个狱卒按住肩膀,然后把药瓶里的毒药全都灌进了嘴巴里。

    姜黎看着鼻孔往外冒着鲜血的吕兆,无奈的摇了摇头。

    “生前你都这样了,死后还能翻了天不成?安心上路吧,秦国会为你陪葬的!”



第三百九十二章 天下一统此路不通



乌江河畔。

    常年奔腾的河流,此刻已经被尸体所阻断,血红的河水随意的流淌,血腥的味道在空气中飘散。

    自武安侯被召回秦国,三国联军百万兵马,临阵换将。

    原盟军大帅的位置,交由汉国飞将军李茂指挥。

    李茂虽然被称之为飞将军,但才能与冠军侯和武安君两人差之甚远。

    诸葛亮抓住时机,全军渡江,正面决战!

    这一战无论是天时还是地利,云国起初不占优势。

    毕竟云国兵马一百二十万,有六十万都是骑兵,在湍急的河流面前,骑兵的机动性就大大的减弱。

    而诸葛亮也知道这个问题,所以他觉得对方的将领,也知道这个问题。

    兵者,诡道也!

    当所有人都认为你不可能在此时进攻的时候,此刻发动进攻,往往就会取得胜利。

    云国再一次打赢了这一场大战,三国联军彻底败退,齐国全军覆没,汉国仅剩残兵八万,秦国自从武安君走后,战意便已经消退。

    战场之上,原先那些悍不畏死的秦国兵卒,成了第一个后退的国家。

    不过由于他们后退的比较早,所以秦国的伤亡是最低的,但这些残兵,早已没了战意。

    诸葛亮指挥大军,此刻已经占据了全面的主动,他派遣兵马六十万,由武松率领,进攻大汉。

    而他自己率领其余兵马,直插秦国的心脏。

    秦国函谷关,是大秦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被突破,那咸阳城就如同被剥了壳的鸡蛋。

    此刻的咸阳宫中一片慌乱,一向暴怒的秦皇,此时也露出了担心的神色。

    直至此时,他才想起武安君的好处!

    只不过寻遍了咸阳每一个角落,也找不到武安君的身影。

    而原先能够为他出谋划策的大秦相国吕兆,也早已死去,蒙氏兄弟更早一步踏入黄泉。

    诺大的皇宫大殿,竟然没有一个可用之人。

    “该死的姜黎,动摇我大秦基石!”

    秦皇右手握拳,狠狠的砸在桌案上。

    吕兆死后的第三天,秦皇终于发现了事情的不对之处!

    他登基这么多年,吕兆虽然有些贪财,也有些留恋权位,但他从没有做过任何对于秦国不利的事情。

    而且不管任何时候,朝中维护皇权的,吕兆都是第一个。

    因为他知道,无论自己是相国,还是谁!

    他的权力来自于秦国的皇帝!

    所以他绝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