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听风皱了皱眉头。
这个时代的风气还真是冷漠啊。先不说在星盟,若是有行人在路上晕倒……哪怕不是路上,就是在行星之间的空行轨道或者陨石密集区域遇难,路过的星际飞船要是没有充足的理由而见死不救,一旦被查证船长也是会受到责难和处罚的,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可能被吊销星舰驾驶执照。
而充足的理由,一般必须是救助对方会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或者对方本身是具有犯罪记录的危险分子这种程度的,才能作为免责理由。
而就算以同时代作为对比,苏听风之前遇到的人,也都没有这样冷漠。
小乞丐靠在了城墙上,静静地坐了好半天,似乎才缓过气来。
这时的人群半天没有等到更多的热闹看,也慢慢地散掉了。但是还是多少有些附近的店铺摊位主人向着小乞丐的方向张望。这时苏听风又发现了另外一件事:这个小乞丐,似乎和同在城门下乞讨的其它乞丐也一样格格不入。
非要说的话,他的身上似乎多了什么其它乞丐没有的东西。
但是具体是什么东西,苏听风一时半会儿却也说不上来。
虽然如此,但是这小乞丐身上引起苏听风注意的东西,却是已经十分明显了。
他身上因果浓郁逼人,暗红与浓灰交杂,分明是深情转恨意还夹杂着血海深仇。苏听风见他四肢健全,却街头乞讨,觉得应当是杀父灭门一类的仇恨。
而引起苏听风注意的,却还有一些别的东西。
少年身上,有多情痕作用下留下的绝情纹。
所谓多情痕,是指双方不对等的感情而留下的类似于痴情轮的精神印记。一般的精神印记都是多彩的,对应着不同的情绪。但是一旦转化为绝情纹,就会变成纯粹的浓黑色,代表着怨恨和自伤。
仇恨这种东西,本身就十分不利于身体健康。事实上七情六欲都会对人体的机能造成影响,只不过负面感情如嫉妒或者仇恨一类,危害性要来得更大一些而已。
‘当然,所谓情感印记并不是这么简单的精神波动循环。它是非常复杂的,不同的人,不同的事,都能够形成不同的感情印记。理论上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情感印记是相同的。
情能杀人,也能救人。
就某种意义上来说,最强烈的感情和偏执,都只来源于爱憎。
苏听风在人流之中站了好一会儿,看着那少年乞儿在城墙底下慢慢挪移出一个舒适的姿势,虽然整个人都支撑不住一般地依靠在了墙上,但是背脊却依旧挺直到了极致。
有种说不出的怪异别扭感。
然后也不知道只是巧合还是乞儿的感觉非常敏锐,突然之间,对方竟然抬起头来,对着苏听风这个方向看了一眼。
两人四目相对的一瞬间,乞儿的眼睛深邃而坚定,仿佛想要传达什么意思似的,深深地望了一眼苏听风。
苏听风神态平淡,脸上始终没有什么表情。半晌,乞儿移开了视线,抿着嘴唇,跪坐在地上,一声一声地开始乞讨。
他的声音很柔软,意外地清脆明亮。就凭着那一声声清脆的哀求,路边的行人也会多看他两眼,多施舍一两个铜板。这个时候,少年乞儿也会露出一个卑微讨好的笑容,一叠声地感激着“好心人”,一连串的吉利话不要钱地吐出口,哄得路人眉开眼笑。
端是十二分地敬业。
苏听风看了一会儿,走进了一旁的一家杂货铺,塞了两个铜板给店主,问起了小乞丐的事情。
他模样小,所以很多时候做事都方便许多。店主只以为他是哪家的小少爷,好奇心重,所以才喜欢看热闹打听八卦,没有什么戒心就开口说了个囫囵个儿。
却说之前的殴打,不过是几个小少爷看小乞丐的作态不舒服,所以才动手。按那几人说法,不过是个乞丐,竟然还作贵族一般的姿态,着实让人觉得刺眼。
店主人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不过是一个路边的乞丐,哪里会什么贵族的姿态。现在这些公子哥儿……真是……”
后半句他虽然已经压低了声音,但还是没有说完整,显然是有所顾忌。
苏听风也没有勉强。
听店老板这么一说,出了杂货铺之后,苏听风又多看了小乞儿几眼。这一眼,他倒是终于看出了不同寻常的地方。
他突然明白了之前的怪异感从何而来。
……杂货铺老板可能不明白,因为他一辈子都没有学会什么礼仪,对于乞儿的姿态可能只是觉得看得顺眼,或只觉得他背挺得直了一些。但是那些贵族少年或许并没有说错,这个少年乞儿的姿态,却是把礼仪融入了骨子里,一举一动都带着十分优雅的味道。
比如现在,他虽然已经努力地学习当一个乞丐,笑容谄媚而廉价,腰身如同没有骨头一般地往下弯曲,但是有些东西却是始终不会改变的。
比如那挺直的脊背。
他的腰,虽然已经弯下,他的背脊,却从来不曾真的弯曲。
苏听风回忆着他学过的古代历史和a种一级文明风俗科目,然后思考着这个世界应该会有的形态。
都说春秋风韵,魏晋风骨,唐宋风情……在类似的风俗形态下,不同的历史迁变会导致不同的社会形态。
有那么一些时代,狂放而高傲,却又风雅中透出奢华。名誉胜于性命,风骨高于富贵。世家的历史漫长到超越了朝代的变迁,于是养出了衿贵而傲气的子弟。杨王谢桓,四大世家名声之盛,千年后甚至还有诗感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可见世家之衿贵,竟然连堂前的飞燕都比旁人的稀罕。
而这样的贵族子弟,才会把礼仪风骨四个字,融入骨子里,浸透血液里,若是想要分割出来,就是皮带着血,筋连着骨。
然而这样的贵族子弟,又怎么会容忍城门乞讨,献媚于人?
“可以杀,不可折辱”,说的往往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宁可站着死去,也不会愿意弯曲了膝骨活着。更不用说是像这样,悲惨而卑微地活着。
苏听风心头顿时浮起了疑惑。
但是少年乞儿虽然还会因为多年的习惯挺直脊背,但是神态动作间却仿佛已经完全放弃了贵族子弟的尊严。除了偶尔时候的目光闪烁,更多时候,他就如同真的把自己当做了一个乞儿,每一声乞讨与奉承都语气真挚,彷如真的把自己放到了最卑微的位置。
………………………………
第64章 卷 二〇二京中暗潮
苏听风在附近找了一家客栈住下;白天去逛药铺;回来的时候就顺便留意一下少年的状态。
他向小二打听了燕都大大小小的药铺;然后一个一个询问过去;倒是真给他找到了不少的药材,甚至还发现了资料中没有记载的陌生药材;算是大有收获。
但是这些药材却都已经被炮制过了,根本就没有新鲜的。就算是要进行细胞提取或者法则创造;也必须有活细胞的基因片段才行,而很明显,这些炮制过的药材上已经很难提取到合适的活细胞。
而且除此之外的药材,却是再也找不到了。苏听风怀疑是自己使用的名称不对;但是光凭着图册;也没有办法把它和炮制过的药段药粉进行比较。
后来苏听风就想;也许他自己尝试着在这个时代四处游览寻找草药活体植株反而比较方便。反正地面时代一个行星气候带的面积也不大。而且a种一级文明的类地球时空,作为古草药的原产地,应该存在许多种类后世有记载或者没有记载的草药才对。
为此他改变了自己在燕都的行程,和之后的行动计划。他准备先去书铺买一些药草图鉴和地理志,然后转而离开京城,去一些名山大川绕上一圈,说不定能找到许多生在深山野岭之中,此时的人力无法采摘的奇珍异草。
然而在逛书铺的时候,苏听风却感觉到了京中那异常紧张的气氛。这两天他从街上走过,常常会遇见带队巡逻的军士,窃窃私语的行人,和行迹匆忙的书生。
整个京城都充满着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
进到书坊之后,伙计主动向苏听风打了一个招呼,说道:“苏公子您来了。”
因为苏听风这几日每日都在京中的书坊之间游荡,且每次总会抱走几本书的关系,好些书坊的店家和伙计几乎都已经对他熟识了。
年少俊秀,喜逛书铺,出手大方,行止亲和,苏听风给人的印象可以说是极好,所以就连书坊的伙计对他都比别人热络三分。
这时的书籍按物价来说可是比未来不知道贵了多少,能这样大手笔买书的人,家境必然极好。哪怕是在京城之中,家中藏书上万的人家也寥寥可数。
苏听风自然被他们当做了上京游玩的世家子弟。
苏听风应了一声,便开口说道:“我刚才在外面看见官兵抓人,抓的还都是读书人,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伙计听到这个问题,倒是稍微惊愕了一下,然后问道:“苏公子……你不知道?”
苏听风见他这个反应,知道自己问了一个可能有些愚蠢的问题。要么就是这件事应该是人人皆知,所以不知道很奇怪,要么就是这件事,是他作为“读书人”应当知道的。
不过这时候解释,未免太着迹了,所以他索性也不解释,只承认道:“我不知道,有什么问题吗?”
伙计自觉失言,立刻试图补救,说道:“不,不奇怪。看公子平日读书,志向应在名山大川,不知道这些俗事也不奇怪。”
这是说苏听风平日过来书店只买游记杂书的事了。
苏听风问道:“外面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伙计低声说道:“是为名阳柳家的事。世家五姓失其一,其它世家难免人心惶惶。人心躁动,朝廷最近一直派人在镇压。”
苏听风点了点头,这回倒是没有问名阳柳家是哪家。
末了他走到了书架前,在众多书籍之中翻找了许久,然后就找到了一套《九州志》,翻了两页,发现是自己要找的书籍。
这是一种历史,人文和地理相结合的志记。
有言道前朝史,后朝修。这并不仅仅只是政治取向,而也是由客观原因决定的。一个朝代不到灭亡,它本身的历史就是未曾完成的,又何谈某朝史。当时人看当时历史,便应了一句话,当局者迷。
相对来说,邸报和地理风俗志才是这时候可以了解状况的最直观途径。
所以取了一套九州志之后,苏听风又把魔爪伸向了《邸报集抄》。
一部《九州志》有十二卷,加上《邸报集抄》也按年份分成了许多本册子,苏听风稍一犹疑,就把近十年的邸报集抄全部拿了一份。这大手笔顿时看得伙计眉开眼笑,立刻跑上来献殷勤,说道:“公子,我帮你拿。”
这些书之中,《九州志》大约要十五贯钱,邸报要七贯半,折合白银就是十三两。这燕朝比起叶七娘所在的时代,物价超过了三倍……在这里需要一千七百多文一石的米,那时候只要五百多文,而虽然空间分离,在苏听风看来,这两个时空的时间点应该是相近的。
这相差将近三倍的物价,必然说明了什么问题。要么就是金属资源丰富……要么就是基础物资匮乏。
苏听风觉得自己似乎对这个王朝当前的状态有了最基本的了解。
回到客栈之后他就翻起了《九州志》。总体来说,这套《九州志》的内容和一般的地方志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经过了大体的整理而已。它更像是官家正史,地理游记与人物传记的集合。除了对于王朝国土内的大部分地理风俗进行了介绍,并且列举了一些历年大事与各地风俗,朝廷政策,名人事迹。
总体来说,分成五个部分――山海篇,礼仪篇,饮食篇,人物志,与文赋集。其中山海篇大致是天下地理志,和地域行省分布,名川大河介绍;礼仪篇是各地节庆,婚俗,祭礼的介绍与记录……人物志则是各地当代与历史上的名人大儒传记。
苏听风主要看的就是这三个部分。
不出所料,他很快就在记录里面找到了有关世家五姓的记录。秋山颜氏,素微秦氏,云梦卫氏,臻南梁氏……以及名阳柳氏。
苏听风拿着书册,不急不缓地看了下去。
看这样的书就像看虚拟游戏的设定集一样,慢慢地慢慢地,就会让看的人窥见这个时代的一角。
这是一个氏族与皇家角力的时代,也是一个中原江山从未统一过的时代。
南楚北燕,东越西韩,另有诸侯国若干。家族的流传要远比王朝还要悠久,氏族的骄傲甚至与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