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则使-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年人顿时恼羞成怒,说道:“……还说什么神医呢,我看你这神医的招牌不如早早地砸了算了!”

    苏听风却说:“我这没有什么神医的招牌,你大概是弄错了。”

    中年人顿时一噎。

    神医是外面给苏听风安的名号,若是苏听风不认,别人还真没什么可以砸的招牌。

    事实上,苏听风至今连个医馆的招牌都没有,这竹院说白了不过是他自己住着种药晒药的居所,若以此为证据说他是个大夫,还真是十分勉强。

    然后苏听风又继续开口说道:“不但你父亲的病我治不了,你的病,你妻子的病,我全部治不了。客人请回吧。”

    中年人顿时惊怒不定——他家父亲固然是旧病缠身,但他自己可是健壮得很,全然没有一点不好,苏听风此时说出口的话,何其可恶。

    他顿时恶向胆边生,伸手就想去揪苏听风的领子,怒道:“你这狗杂种说什……”

    然后他便狠狠地摔了出去。

    除了生病的老头子,中年人的“家人”顿时都想冲上来和苏听风打架。

    这时正有求医的人在门口停下车,却见院子里一片混乱,虽不明白情况,却纷纷冲了进来,想要抓住捣蛋的人,喊道:“干嘛呢干嘛呢?”

    却见苏听风皱了皱眉,很是无奈地躲过了几人毫无章法的混乱攻击,然后一把抓住对方的衣领,把人一个一个地甩到了院子的一角,让他们摔作一团。

    他突现的武力值倒是让所有人都十分惊愕。那一家人摔作一团,发出阵阵□□,一边也对苏听风心惊胆跳,恐惧不已。

    却听苏听风表情十分凶恶地怒叫了一声:“滚!”

    或许是终于知晓这位大夫不可欺,这一家人终于不敢再继续挑衅,手忙脚乱地爬起来,逃命似的离开了院子。

    这时出现在苏听风院子前面的是一个长相十分普通颇有些大众脸的青年男子,对于一下车就看见了这样的情形,显然颇有些惊愕。

    苏听风却没有什么大的反应,仿佛刚才什么也没发生,淡淡问道:“求医?”

    青年愣了一下,才说道:“您是阿银大夫吧?”

    苏听风目前的这种外面表征,实在是太过好认了。

    苏听风说道:“请进。”

    虽然没有回答青年,却算是默认了。

    青年有些不解地问道:“刚才那是……?”

    “是来求医的。不过他病入膏肓,我说了治不了,就闹起来了。”

    青年既然来求医,也是打听了不少消息的,传闻中这位阿银大夫医术简直神乎其神,似乎就没有治不了的病,而且治愈的手段举重若轻,似乎不管什么病,只要几颗药丸子,就立时药到病除。

    这样的传闻,虽然难免夸大其词,但是却也是青年上门求医的原因。

    却没想到,这一上门,就遇到一桩对方治不了,甚至因此打起来的病。

    青年犹疑了一下,才开口问道:“不知道是什么病……连您也治不了?”

    却见苏听风停顿了一下,淡淡道:“心肝坏掉了,要怎么治?反正我是治不了的。”

    青年一愣,却见银发的大夫已经转身开始收拾被弄乱的药架。
………………………………

第77章 卷 二十五扶善惩恶

    千病万症;唯恶不治。

    对于苏听风来说,这也算是一条真理了。

    因果法则讲究的就是惩恶扬善;若是救得恶人;那么救人者亦要担大半恶果,若是杀得良善,那么杀人者又要承担数倍恶业。

    所以苏听风就算是平日治病,也往往必须张大了眼睛;生怕一失足成千古恨。

    后寻来的青年倒是没什么大问题,他是来为他祖母求医的。

    老太太活了七八十岁;人却还清明得很。而且苏听风治了许多人;这还是一位难得善业明显高于恶业的病人。老太太虽说身上也带着三三两两的恶业;却终究不抵其善业。苏听风只扫了她一眼;就发现她与家人都存在善业,便是媳妇儿也受她益处多,倒算是孝子贤孙,和满之家。

    老太太是老年病,是身体器官衰竭,虽然都不是大病,可饮食用药将养,但是却无论如何不可能根治了。

    苏听风留了些许药丸子,又与青年说明了情况,青年倒是自觉,问苏听风他们应当做什么为诊费。

    显然是这阵子苏听风令人行善以为诊费的事情也已经传得纷纷扬扬了。

    苏听风却说道:“若下次你求医,我肯定要索要诊费。老太太就算了。”

    ……她身上有善因,与她减轻病痛本来就是行善受因果的事情,所以再索要诊费反而不美。

    青年愣住,而后倒是有所领悟,只与苏听风作揖谢过。

    苏听风向青年打听了一番,才知道老太太原本是个孤女,青年的父辈其实是老太太的继子。这家的老太爷原来是个农夫,后来边防招兵,便去参了军。老太太是他后来遇见的一个孤女,因为家中遭了兵乱,又感恩老太爷相救,便嫁了丧妻的老太爷作后妻。

    那时老太爷还没发达,老太太的婆婆又常年卧病,青年的父亲与两位叔伯同小姑,都是老太太一手养大。那时老太太自己也就是个半大的姑娘,便半如母亲半如姐姐地看顾着一群孩子。那时青年的大伯已然七八岁,父亲也已有五六岁,中间自然是有过不少风波的。

    按青年的话说,老太太虽不是亲祖母,但是几十年的恩情,却要比亲祖母还要亲上许多。

    只是,终归是寿数到了,苏听风也就是给个温补的药,交代青年给老人家将养着。

    过一段时间那户无赖恶人求医的事情被村民传了出去,苏听风才知道了那群人的身份。

    原来那群人在自个儿的村子里面,也是出了名的恶人。那户的老爷子早年时候其实有个兄弟,外出经商赚了不少钱,后来有趟走活遇上了贼匪,人连货都没了,只留下妻子和一个闺女,结果就被兄弟占了家财,活活逼死了一对孤儿寡母。

    这事儿村子里说起来,还要背后吐他们两口唾沫。

    这户做的缺德事儿还不止这一桩两桩的,所以虽说家里人都精明,但是家业却还是一日一日地衰落下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事儿,也不只是讲君王将相,于平常人往来之间也是一样的。

    这样的人家,谁也不喜欢与他们多往来。

    或者是因为这户人做事实在讨人嫌的关系,没两天他们在苏听风这里吃了瘪的事情就被人传了出去。甚至最后苏听风说的那一句“坏了心肝医不了”,也不知怎么的就辗转了好几番被流传到了坊间。

    这话传到坊间,有人对苏听风高看一眼,却也有人因此厌恶他。但这些都影响不到苏听风,他依旧按着上山采药,居家诊病,空闲或而教导阿仇的路子,十分从容而有目的性地过着日子。

    阿仇也在很用心地观察村中的人,每隔一阵子就把心得告知苏听风。这其中有些是正确的,有些却有些错差,苏听风俱都一一认真听了,然后告诉他自己的看法。

    他与阿仇说道:“这世上原本不会有人真的全然不通人情世故的,如果真有不通的,也多只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去明白。所以只要你愿意花功夫在琢磨人心上,总是能够慢慢琢磨透的——因为你本来就自有一颗人心,又哪里会真的捉摸不透人心?”

    阿仇便问道:“按师父此时说法,岂不是天下人只要有心,都可以看透人心。”

    苏听风停了一下,才回答道:“你如果要这样说……也并没有什么不对。”

    他继而说道:“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本来就已能说尽天下众生百态。说到底,让一个人做出千般姿态的理由,也不过爱与恶而已。凡一个人有一颗人心,便自然会知道何者为人心所好,何者为人心所恶。”

    阿仇思索片刻,说道:“帝姬必然不知民女之苦,可她也未必就没有一颗人心。”

    苏听风语气淡淡说道:“帝姬若于饥寒之中居乡村三日,便可知民女之苦;若居乡村年余,亦可知民女之乐。”

    阿仇愣住,思索半晌,却不得不承认,苏听风说得确实不错。

    居乡村三日,帝姬怕也会知晓饥寒之苦,粮食之重;居乡村一年,便也知道生命之不易,晌食之喜悦。

    阿仇于是在苏听风身边坐下,说道:“师父你……为什么会知道呢?您也曾经有过‘饥寒之苦’吗?”

    苏听风回答道:“不曾。但是人有五感,眼睛所能看见的,只要愿意用心去体会,总是能够知道的。所以才有书生游历天下,看乡村贫困就知晓民间疾苦,也有富家明明看见路边饿殍,却视而不见,以佣农的骨血为食……有心无心之分而已。”

    阿仇点了点头。

    苏听风有时候的见解很奇特,却总能说服别人。有些道理阿仇以往也不是不明白,但是每当听苏听风说起,却往往又恍然大悟。

    随时间过去,阿仇也渐渐了解了村人们的性格和习惯。甚至渐渐地,因为目的性明确,他意识到他或许已经比某些人自己还了解他们。

    一个人的性格,思想,习惯,他们自己也不知道的坚持或者自身并不愿意承认的缺陷……阿仇都慢慢开始由浅入深地了解,直到了解到了令他自己也觉得可怕的地步。

    他不得不承认,若一个人有心,确实是可以把另一个人了解到骨子里,甚至了解到那些他还未作出过得选择。

    这世上的人或许多种多样,性格各有不同,但是总有某一种特质,是存在于三魂六魄之中,与筋肤骨血同存的。

    而经由这一点,虽不能绘出其一生起伏,却能勘测出一个人面对命运时会做出的选择。

    “有人为金钱无所不用其极,有人为了感情豁出性命,有人为了信诺而轻生死……”苏听风一边清洗药草,一边语气平稳地说道,“……知晓一个人的性格,意志,原则,便可以料人于先机,甚至让对方为你所用。”

    然后他抬头看了阿仇一眼,说道:“要做到后面这一步,仅仅了解是不够的。”

    阿仇现在对苏听风的话已经非常信服,所以问道:“那我还需要学习什么?”

    苏听风说道:“接下来这一年之间,你要去和这些村人往来,与他们之间建立信任。一年以后,我会交代你去办一件事。到时候,你便选三五个村人,同你一起去办。这时间里,你要注意三点:一、一年后你要能使他人愿意为你办事,否则后续便都不用多说了;二、我不会提前告诉你是什么任务,所以你要做好各方准备,用人不要太狭隘;三、既然是考验,那么这件事情必然不会太容易,到那时即使一开始心甘情愿跟你去的人,也会因为恐惧,疑虑,焦躁而反悔也不定……你应当先做好准备。”

    阿仇听他这样说,心中也有些忐忑与迟疑。

    苏听风却说道:“你若是自觉做不到,现在放弃也可以。我可以教你其他功课。”

    阿仇立刻说道:“不,我……想试试。”他若是想要替父兄报仇,就必须迎难而上,像这样遇到一些困难就马上放弃,又怎么可能……向陈文珝报仇?

    苏听风对于他的这个态度很满意,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这样吧。”

    于是接下来阿仇就投入到了拉拢村人的繁忙工作之中。

    真正开始把想法付诸于行动的时候,阿仇才发现,了解一个人知道他的喜好是一回事,而想要利用这一点又是另外一回事。

    你知道可以以怎么样的方式和一个人结交,与是否能得到结交的机会,完全是两回事。这大概就是苏听风给他一年时间的原因。

    阿仇一开始还以为是因为某些人比较不容易深交,但后来他就知道自己弄错了。建立信任关系这种事情,不管对象是什么性格的人,从来就都需要契机。

    如果只是平日路上彼此打个招呼的点头之交,自然无所谓契机什么的。但是如果要深交,那么必要的接触时间,能维持彼此之间长久而稳定往来的理由,以及合适的利益交换,都是必不可少的。

    当阿仇连续几日陷入这样的僵持时,苏听风问过了他的烦恼,倒是笑了笑,说道:“既然这样,这第一步,我就先帮你起个头吧。”

    然后他对阿仇交代了几句话,阿仇听得愣住,好一会儿,才若有所思,点头应下。
………………………………

第78章 卷 二十六极东旅客

    苏听风让阿仇通知村长,召集村民;然后让愿意学习东西补贴家里的村人来向他学习辩药制药之术;到时候他会将药丸的配方传授给阿仇,然后由阿仇一手教会村人制作。

    这也是他早就打算好的事情。小王村的地理位置很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