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魁-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徐氏一听又惴惴不安起来,刚出生的孩子还没吃过奶,又没父母在身边陪伴,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该怎么办,又说:“就算被克死,我也不能扔着孩子不管。”
  “这是好事,你也别固执了。”江徐氏的丈夫在一旁皱眉沉思许久,终于劝说江徐氏放下,李不琢短短数月内积累的声望已值得信任。
  送二人离开,李不琢让人拿了一个金铢,抓了十副补药,鸡鸭送给了江徐氏一家。
  “让刚得子的父母割舍至亲,你倒是安逸了,却让我来做这恶人。”
  回到书房,李不琢接着和江东君说话。出门见江氏夫妇二人前,就是江东君请李不琢帮忙应付这一世的父母。
  “长痛不如短痛,我非凡人,若与他们瓜葛太深,反而容易害了他们,况且接下来的事也断不可让他们看到。”江东君说着,一摸肚子,砸吧嘴道:“你不是说好帮我弄些吃的来,怎么到现在还没个动静?我现在太弱,无法用神术无中生有,要多吃才能长得快。”
  “伙房已经在做了。不过刚出生的婴儿,真能吃米面吃肉?”李不琢面色狐疑。
  “只管拿来!”江东君一挥手,豪气干云。
  这一日,庄里后厨忙得一刻不停,豕肉闷笋、山药炖鸡等肉食,还有冬日难得的蔬果,做好后,被尽数送到膳房,为防他人看到,这些食物都是李不琢自己端进屋里,也只有他一人,看见江东君风卷残云饕餮不休,与此同时,一尺来长的身子,竟是几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长大起来。


第140章。一百三十八:寻道之人

  时间一晃而过,历经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后,句芒山上下积雪尽去,草木繁盛。
  南麓下,一条流经田野的溪流清澈见底,溪水经水车分流,灌溉田野,整个村子生机勃勃。
  这五日,酒庄内部流传起李不琢金屋藏娇的传言,原因在于李不琢让人送去了几套女人穿的衣裳和鞋袜。
  而这日,李不琢站在句芒山顶,看着崖边江东君已长大成为少女的背影,绝世独立,仿佛走出悬崖一步,便会乘风而去。
  几日中,江东君一人就吃空了够全庄十三人吃一季的大半存粮,更是把李不琢储存的小精元丹直接当糖豆子嚼。短短五日,就从襁褓中的女婴,长成二八了少女。
  若不是之前正好从百兽庄截胡了一批财物,李不琢的家底恐怕都要被江东君吃空。
  “四时演替本是天常,若无秋杀冬藏,天地得不到休养,春生之时,万物复苏也后继无力。不过我施展神术惊蛰让山下提前开春,却不是揠苗助长,我虽灵形孱弱,不剩多少神力,但庇佑区区句芒山方圆十几里地也是寻常。等来年,山下一定会丰收,就算我偿还他们的香火之情。”
  江东君站在崖边,望着山脚,说着,回头看向李不琢:“说起来,你观摩我的神术之后,领悟得如何了?当初赵长青半月后便能让死树开花,他还擅自取了个名字,叫花开顷刻。哼,若非你说他已身故,出山之后,我本来是要去寻他麻烦的。”
  “我虽有感悟,却没能像长青子前辈那样也自创出神术。”
  李不琢心中感慨,光看洞中石刻,他已感受到当初赵长青的惊才绝艳。
  尝试推演神术后,心里对赵长青的钦佩又深了一层。
  “这倒不奇怪,毕竟当初他已是半步宗师,修行的感悟上已比你走得更远。不过他的天资,依我看来能入圣境,你却说他已身故,真是奇怪。”
  江东君感慨着,忽的,轻咦一声,走向洞内。
  李不琢知道,江东君多半是在句芒山脚这片神域内发现了身边,跟在其后。
  洞里石壁上点着的线香还未焚尽,江东君抬手一摄,便将一缕袅袅青烟引至指尖,在胸前虚划成圆。
  下一刻,青烟之中,出现了山下的场景。
  咔嚓!
  一双已行遍千山万水的破旧步履扬起山外的雪与尘,踏在新长出绿芽的句芒山脚。
  步履的主人是个少年,绑腿扎紧,深冬之际,只穿着一件单薄的道袍。长发也只简单束起,这有些简陋的装扮,却愈发衬托出他目光的坚定。
  这目光,正是望向句芒山顶。
  李不琢看见少年,又看见与他同行的二人,脸上惊讶之色一闪而逝。
  “是他?”
  …………
  “家祖著述的游记中,对浮黎十六州所经之处,都写得殊为详细,唯独幽州河东一带的游记语焉不详,而他在河东一带停留却停留最久,竟有整整三年。当年家祖已是半步宗师,颇具声名,但无论从河东县志,还是家祖在此地的友人口中,都打探不出这三年,他究竟在这做了什么。”
  句芒山脚,赵承阳抬头遥遥望向山顶,长长呼出一口白气,将风雪抛于身后。
  长青子虽未留子嗣,却有父母长兄,身为当今的赵家嫡系,赵承阳府试在即出门游历,根据长青子所留游记,游遍名山大川,一路上再历赵长青寻道之途,终是找到了句芒山。
  “家祖曾受神人指点,此事小道藏上有载,据我赵家珍藏的游记中所说,家祖他受神人指点时,还曾在隐修之地留下修行感悟。这半月间,你我已游遍河东名山大川,琨霜、文运,依我看来,这唯一剩下的句芒山,多半就是家祖当年的隐修之地了。”
  说着,赵承阳转头看向同行的二人。
  身为古微观第六代弟子,赵承阳本应喊李琨霜一声师兄,但二人关系亲近,便省去了客套称呼。
  这回赵承阳游历河东,恰逢上鬼市关闭,原本在鬼市任职八品镇魂将的李琨霜随母亲回河东县省亲,正好与赵承阳还有何文运,三个同一派的天宫炼气士一道出来游历寻道,互相映证修行。
  “此地果然奇异。”何文运看向句芒山,此时正值冬末,积雪未去,句芒山上却已百草繁茂,俨然入春之相,不由感慨,“我虽家住河东,却从来不知有这等宝地,真是惭愧。”
  “现在看到了,正好是惊喜。”李琨霜对何文运道,“这便上山去吧。”
  “好。”
  “且随我来。”
  何文运、赵承阳一同说道。
  三人一道上山时,便谈论着幽州时事。
  “近来河东县鱼龙混杂,波诡云谲,徐学门人、纵横家符氏、兵家冯氏、龙雀残部,都云集此地。文运你在河东县,一定要明哲保身。”
  “这八方势力各有目的,多半都与大夏圣祖武无敌有关,我听闻武无敌陨落之际,留下了一本皇极经世书,其中有蕴含有浮黎千年的劫运之气的走向,若得此书,不光可以趋利避害,若能摄取浮黎的劫运之气,更是可以提纯神魂,荡涤真形。”
  “所谓的皇极经世书已出世数十本,孰真孰假还不能论定,各方势力的目的绝不可能是为了这个,若说成复国宝藏,我还能信三分。我倒曾听说了只言片语的消息,纵横家符氏与兵家冯氏因二十年前的内斗本来交恶,近日两家似乎有所约定,要缔结盟约了。”
  “还是游历山水自在,嗯,什么声音?”
  赵承阳说着,忽然停步,只听到轰隆隆的声音和哗啦水声传来。
  三人相互对视一眼。
  “过去看看。”
  三人循声走去,只见一处湛青的山崖之上,镌刻着“龙骨飞泉”四字。
  而山崖下,一座庞大的龙骨水车极其醒目,水车下栩栩如生的霸下底座,更是让人惊讶。
  “霸下轴心?这东西出现在深山老林里,恐怕是有炼气士隐居在此。”赵承阳道。
  何文运闻言,心中一动。近日河东县传言李不琢连立两次大功的事,他自然有所耳闻,而李不琢拥有的那处酒庄,似乎就是在句芒山脚。


第141章。一百三十九:麒麟吐火

  “虽说机关术大行于世,但在这深山里见到还真稀罕。用霸下轴心改造水车,是把将水运到哪里?”
  李琨霜走到龙骨水车边,顺着水道向南望去。
  “此处还建造了一处神祠。”
  赵承阳走到龙骨水车旁的句芒神祠外,打量着祠中神位。
  “哦,竟然祭祀的不是七圣之位,而是木帝句芒?自神道陨落,人道大兴,这等神祠倒是少见了。”何文运走到神祠旁,看向神祠里写在红绢上的神名,面色有些惊讶,“这神祠规模不大,没超出天宫大宪所限,我看其中祭祀用物,也都合乎礼制,主持修建的人,一定不是普通的乡野村夫。”
  “上山之前,不如先拜会居住在这的那位隐者。”李琨霜回头说,“若这里真是当年长青真人隐修之地,兴许还能从他口中得知一些消息。”
  …………
  ““原来是长青子前辈的后人寻来,还带来了李琨霜和何文运。。”
  句芒山顶,李不琢看着江东君施展的圆光神术中的景象。
  幼时因为嗜睡的怪病,李不琢和李琨霜交集不多,自两年前李琨霜举家搬来幽州,李不琢也已经两年没见到这位堂弟了。
  父母一辈的恩怨,李不琢并不怪罪到李琨霜身上,只不过,李不琢县试之前,何凤南与李吾玉的所作所为,李琨霜也定有耳闻,不知他又是什么态度。
  李不琢正思索间,江东君一收手,挥散青烟。
  “麻烦事来了,不琢,你可愿意下山帮我拦住他们?”
  李不琢看向江东君,目光又移向洞中那具高大的句芒遗骸,了然道:“让他们发现这个,的确麻烦。”
  “当初是因你为我修建神祠,唤醒我的真灵,我才让你上山,事实也证明你的确没有对我的遗骸生出贪念。”江东君走到句芒遗骸下,抬头望去,“若不然,早在百年前赵长青一去不返,我便下定决心不会再轻易相信他人。”
  说着指向句芒遗骸的头骨顶端:“当年我之所以灵形紊乱,沦入混沌,就是因为当初被赵长青取走了顶珠。”
  李不琢顺着江东君手指的方向一看,那遗骸黄玉般温润的头骨上,有一个圆润的凹坑,似乎原本生长着什么东西,眼下却空空荡荡。
  李不琢一皱眉,这事却是江东君首次提起,按之前石壁上赵长青所留石刻,可以看出句芒对赵长青指点不少,有传道之恩,怎会做出这样的事?
  “当初赵长青在这居住三年,我自恃能洞彻人心,看出他并无恶念,就放心把我顶上灵珠交给他,托他去东极为我取来扶桑神木,他却一去不回,就连为我修建神祠之诺,也被他食言而肥。”
  江东君淡淡道。
  李不琢见江东君神色平静,心中暗道这位神女真是好涵养,若换了气量小些的,只怕恨不得把赵长青挫骨扬灰了。
  …………
  “山外雪还未尽,想不到山中竟已是入春之相。”
  李琨霜站在高处遥遥看向酒瓮村,一路走来,他见句芒山龙势是以西向东走脉,以高低起跌、上窜下跳之势行龙,中间有几度大起跌束咽,到最后几节,龙身突然转弯,并向前拱成横木生火之形,正是“麒麟吐火”的格局。
  也难怪这里能提前入春,原来是一块风水宝地。
  “若在此开门立观,宗观便可得灵脉福荫,用来种田酿酒,就有点可惜了。
  站在此处,已能看到村里的数百亩良田,还有地势最高处那座酒坊,李琨霜语气感慨,心中隐隐意动,若这块宝地没有归属,出师之后,他倒是想来此处立观,自受香火。
  可惜的是,李琨霜已看出此地已经有主。
  那一条水脉入村后向前化出两重小月芽,下田结穴,正是这宝地格局的关键所在。
  这水脉是龙骨水车汲来的,显然是此地的主人故意为之。
  “真是巧了,琨霜,你猜这酒庄是谁的?”
  何文运忽然笑了一声,他心中本已有猜测,一路走来,见到龙骨水车后的水道连向的句芒山脚处,正是李不琢从姚氏手中接管过来的那处酒庄。
  “是谁?”
  “就是李不琢。”何文运道。
  “哦,就是县试时夺了魁首,名次比你还高的那个李不琢?”赵承阳问道。
  何文运点头:“不错,开春后新封府府试他也要参加,承阳,到时他可是一大劲敌。”
  “原来是他。”赵承阳神情一动,看向李琨霜。
  李琨霜却沉吟不语。
  对于自己的这位堂兄,李琨霜虽交集不多,但在沧州时,也知道他那不成器的嗜睡毛病,原本,李琨霜便有过打算,日后回到故里,要接济一番自己这个生父早亡的堂兄。数月前,却听到李不琢夺魁的消息。当时李琨霜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但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他自己不也是被座师点化收为弟子,两年便考中一府解元的么。
  回家时,李琨霜却又从父母口中听说李不琢虽然陡然开了心窍,却也心性大变,活脱脱成了个白眼狼。
  虽然心底里觉得父母的一面之词还有待考证,但再加上李不琢所学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