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于上班的时候,后面有监控,一玩手机就被抓拍,然后被老板知道。
张文瑞还想招揽李郸道,但李郸道又怎么会在他这个小庙歇息?
龙女跟着李郸道,心态已经在此事件中放平了心态。
这就叫恶人自有恶人磨,自从上次骊山派,气得吐血之后,龙女便越来越看得开了,甚至对李郸道还有一丝敬佩。
但绝对不是喜欢,龙女对李郸道都是有些怨恨的,只是如今的怨恨,又发生了微妙的发酵。
斩杀了那蛟龙,也算斩妖除魔,按照紫微大帝的命令,受下赏,便多了一些造化。
便要修行三阴戮妖刀木行刀炁。
至于材料,这倒是不用担心,李郸道已经感应到了。
李郸道初修行之时,遇一木魅,后来修行有成,剿匪的时候,那木魅便舍了一身树皮,遁去了。
不然李家翻修老宅便是它做大梁了。
逃跑的路中,还遇到了茅山来的冯素波,问了一句“树无皮可活?”
结果冯素波说:“树无皮,不可活。”因此道行大退,元炁大损,恼羞成怒,偷袭冯素波,挖走了半颗心脏。
导致冯素波,也遭受了“人无心可活?”的劫难,幸亏得了李郸道生生造化之功,又给长全了。
李郸道以追迹之法,发现其逃入了佛寺之中。
如今渐渐有所感应,便绕路也要叫这个玩意遭劫,了了自己的一段执念。
“你怎么要往豫州走啊?”龙女不解:“这不是又往回走吗?”
“有一个老仇人,露出了气息马脚,我要去给他应劫去。”李郸道经历了汉江洪水之事,心中杀机越来越盛。
时时面目阴沉,将龙女都吓到,自己打坐之时,也常常在心湖镜面之下看见森罗地狱,如刀山如火海。
“堵不如疏”李郸道决定主动找碴。
至于目的地,自然是洛阳北邙山,秦岭余脉,中原大地龙脉之首,不知道多少王公埋葬于此。
如今阴冥之中,政权不稳,酆都大帝,和泰山府君,各自自治,一个在罗酆山,一个在蒿里山。
如今隐隐北邙山也要化作人间鬼国,其中安葬太多鬼雄了,倒也各自招兵买马,在其中作政。
请假
请假,明天补上吧!逛街去了,好累呀。
第454章 孔子世家
“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夜哭郎,过往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
李郸道写下一道书贴,对着抱着啼哭不止的婴童的妇人道:“你这孩子,倒也没什么毛病,只是八子轻了些,因此常见到凡人不可见之事。”
“你将此贴用米糊粘着置于人来往之处,人念一遍,便加持一分阳气,如此便无事了。”
“多谢大夫了。”那妇人小心收了帖子,又恭敬给了李郸道五个钱。
李郸道坦然收起。
“洛阳是新都,可炀帝没有把卧住。”龙女道:“洛河可没有龙君,只有一位洛神。”
李郸道感受着,文帝的目光确实不错,洛阳乃中原核心,只看可惜万神朝拜的格局没有做起来,诸多龙脉拱垂洛阳,却群龙无首,导致了争龙格局。
李郸道有限的风水学知识都感觉到洛阳的好了。
“话说,佛门入中原第一站就是白马寺吧。”
“龙门石窟也是在此。”李郸道估感应着,洛阳本地也确实佛学韵律浓厚,李郸道走着街上,已经看到了好几个僧人了。
这些僧人气度不凡,明显都是有学问的,不是后世的不知僧类型。
只是他们看见龙女都频频点头,只因龙女化了鱼龙之后,气度和以往便十分不同,以前是如同泼辣之妇,漂亮虽然漂亮,但无如今倒有些贵气了。
洛阳人民常见贵人,对此也便十分敏感,或许是在猜测,这么一个富贵人家的小姐,怎么像个丫鬟似的跟着小道身边。
身边既没有丫鬟,也没有婆子,更没有车马备着,难道是跟人私奔出来了?
李郸道感应着那木魅所在,却时断时无的。
便要寻个地方住下,因此在北邙山上寻到了一处青牛观挂单。
“师弟,我们青牛观可不招待女眷。”知客道人清瘦,又有些佝偻,但是眼神有光,是修性功,不修命功的。
“不打紧,找处水缸,或者水井,乃至鱼池,都可以,她不挑地方的。”
知客这才打量龙女:“原来是个有变化的。”
接待着二人进了观中,和之前那处老君青牛饮水处一般,据说是老君放牛的地方。
李郸道是见过老君的,知道他是个和蔼有趣的老头,说不定真的在这里放过牛,炼过丹。
倒也是一股道蕴匪然,更何况,此处青牛观,占据了一处福地,翠微山,青牛洞,因此也十分适合修行。
和骊山派不同,此地道士倒是和达官贵人私交甚好,不是隐修,且香火旺盛,十分擅长幽科。
因为富裕,所以经常有道人来此挂单,倒也没有十分特别对待李郸道,因此清理出来一间客房,又听说李郸道擅长医术,便给了一个“道医堂”的活计。
没错,挂单吃饭要干活的。
而青牛观能在邙山建观,除了达官贵人们的支持,更是因为,此处有一位地仙,魏真人在此福地修行。
青牛观于此遍地陵墓之地建观,便是起着镇压煞眼,擀旋造化的作用,调和风水之气。
知客道人安排完李郸道便走了,倒是边上也住了一个人。
是个读书人,看着不像是平民百姓家的人物,知书达礼,做着每日打扫庭院的活计。
就李郸道住进来这日,也有道人专门前来与他说话,询问他的意见。
李郸道没跟他说过话,但是也从他人嘴里知道,这个人姓孔,孔丘的孔。
来至邙山,李郸道也去转一圈,其上面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几十个帝王的陵墓及数以千计的皇族、大臣、将士的陪葬墓,此外还有散布在邙山各处的名人贵族墓群。
“山虽不高,但土厚水低,宜于殡葬。”李郸道走着,却发现那个隔壁孔姓读书人也在跟着。
“商代伊尹,不食周栗的伯夷叔齐;东周的苌弘、纵横家苏秦、张仪;秦相吕不韦;汉时的贾谊。”孔姓读书人道:“他们都沉眠于此,这里是离着先贤们最近的地方了。”
李郸道摇头:“离着最近还是看其著作,了解其思想,才是最近,这里不过是一些骨头罢了。”
李郸道走到了一处祭殿,坐下:“先生何名?”
“孔颖达。”读书人也坐下:“悠悠帝王千古,不也在此化作一抔土,你说的倒是不错。”
李郸道问道:“先生怎么跟着我出来了?”
“我这人有望气之能,善辨良才,你一来此处,便听禽鸟欢鸣,见云气瑞蔼,自然要来认识一翻。”
“只是没想到,年纪还这么小,果然少年出英雄。”
李郸道笑了:“早听说山东孔氏乃是千年的世家,果然有秘术。”
李郸道看着这里诸多陵墓,问道:“帝王求长生不死之药,然后劳民伤财,以求做千年,万世之皇帝,结果还是这么一座陵墓。”
“若是以你之见,这样的君主还是合格君主吗?”
“伊尹放逐商王,主管朝政,周公流放周王,共和执政。”孔颖达道:“依你之见,这样的臣子还是合格的臣子吗?”
李郸道一噎。
“守自己的本分,不操心僭越之事,自然泰安,若妄动,自然有诸多不合适之处,我无君命,自然不操心君事,我有臣格,自然只论臣情。”
“难怪。”,李郸道轻笑一声。
孔颖达回道:“一个朝廷的成就,必然有其能人,将其支撑,而不是帝命之人,揭竿而起就能成的,封侯拜相之人相辅佐而成。”
“盛世则有群贤,乱世则人才凋零,他们功成身退,皇帝却只得一个劳心劳力的糊裱匠名头,因此想要求一个长生,或许不为权,而是憾,憾时不我待,不能收拾山河,做出一个大道人间。”
“对于皇帝,自然不能太过苛责,毕竟天底下的事情,都要他来做决定。”
“但那些搬弄是非,蒙蔽视听的人,却是不能放过的。”孔颖达道:“反正世上没有皇帝可以长生不老,叫他们做做梦有何不可?”
李郸道欲要辩驳,孔颖达却道:“你是要批判君,还是要辅佐君呢?”
第455章 十方净土寺
李郸道不说那些,问孔颖达是效忠皇帝,还是效忠人民的话。
效忠皇帝,他还是世家,还是富贵,还能延续千年。
效忠人民,人民要的是平均,是公平,这是打破垄断的,是砸自己的饭碗的。
江山是皇帝的江山,无国,民如草芥,有国,民如珍珠。
单论百姓,不论朝廷,或者单论朝廷,不论皇帝,都是有偏颇的。
时代如此,不能以全知全能的角度去批判。
但确实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颖达是秦王的人。
他是来招揽李郸道的。
李郸道有意和秦王合作,但绝对不是成为秦王的人。
孔颖达没有继续纠缠,聪明人不需要这些。
李郸道感受着此地风水之外,还隐隐有另一方世界之感,阴冥地府,和人间的夹层。
若是说洞天福地是通往三十六重天的入口之一,那这个便是通往幽冥之地的入口一般。
只是其中并没有异动。
回到青牛观,李郸道问道医堂的老道医:“邙山附近有寺庙吗?”
老道医正在连着红升丹,红升丹是外科奇药,为水银、火硝、白矾、朱砂、雄黄、皂矾制炼而成。
没有搭理李郸道,李郸道见他炼药用罐,以六一泥封口,炭火之气略微有些不足,所念火咒加持,也不如自己有灵。
但也没有出口指点,不太礼貌,自己是个客人,还去装逼打脸,不太好。
好在炼完红升丹,老道医才开口:“你寻寺庙做什么?耐不住清净心,要去惹事端?”
“倒也不是。”李郸道摇摇头:“没那么大戾气。”
老道医拿手指沾了沾,尝了口红升丹粉末,皱着眉头:“你也是道医,会炼这丹吗?”
李郸道点头:“不难。”
老道医道:“你炼一炉,我看看。”
李郸道中规中矩的炼了一炉红升丹,色泽鲜红,比老道医的品相还好。
金石类丹丸,李郸道已经拿捏了。
老道医果然惊奇:“你这是丹鼎派的?”
“倒也不是,不过是医家孙思邈的真传弟子罢了。”忍不住炫耀一下。
“难怪。”老道医道:“红升丹会炼,白降丹呢?”
“也行。”李郸道又露出一手来。
一边炼制,一边讲解:“
先将朱、雄、硼三味研细,入盐、矾、硝、皂、水银共研匀,以水银不见星为度。”
“用阳城罐一个,放微炭火上,徐徐倒药入罐化尽,微火逼令干取起。”
“如火大太干则汞走,如不干则药倒下无用,其难处在此。再用一阳城罐合上。”
“用棉纸截半寸宽,将罐子泥、草鞋灰、光粉三样研细,以盐滴卤汁调极湿,一层泥一层纸,糊合口四五层,及糊有药罐上二三层。”
“地下挖一小潭,用饭碗盛水放潭底。将无药罐放于碗内,以瓦挨潭口,四边齐地,恐炭灰落碗内。有药罐上以生炭火盖之,不可有空处。”
“约三炷香,去火,冷定开看,约得30克。炼时罐上如有绿烟起,急用笔蘸罐子盐泥固之。”
老道医一边听着,一边用笔记下,问道:“为何要用草鞋灰?”
“这就要说到一个“降”字了。”李郸道一解释,老道医就明了。
青牛观炼丹于达官贵人也不是短时间的事情,李郸道却不清楚,为何他们炼制外丹火候还是这般模样。
老道医对李郸道的态度十分满意:“旁边倒是有座寺庙,名为希玄寺,又叫十方净土寺,内有佛窟,乃是北魏所建。”
“希玄,二字倒是有些我道门意味。”
“本来经文翻译,便多用我道家经典词句,倒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情。”
“这个十方净土却是有些口气有些大了。”
“佛教谓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无量寿经》卷言:“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李郸道娓娓道来。
“而十方,经常于两界相合。”
“心之圆具万德,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说此法尔之理,本来具有之相者为胎藏界。”
“如来无边智慧,悉与冥合,示此观照之智的差别相者,为金刚界。”
“看来这希玄寺,是的净土宗的道场,而且和密宗联系不少。”
“你对佛经还有研究?”老道医惊讶:“你要去参加辨经?”
武德四年,皇帝主持过一次佛道辨经,想来已经有苗头了。
李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