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些鬼怪想要逃脱也无用,只见一朱印发亮,便是如牢笼一般,叫这些鬼怪,只能进不能出。
一但突破界限,便有锁链生出,将其卷入地底。
正是阎罗鬼帝印的印章之效果。
这白骨鸡鸣图宝光自现,有生出几道天然的符箓禁制在图卷的背面。
“果然是一件鬼道气运之宝。”掌柜的感叹:“这是在曹操那里得来的宝贝吗?”
“非也,这是我自长安城出发,一路行数千里,丈量人间法度,公道,百姓兴亡。”
“见恶鬼竟然不若人心恶,想来便还有救赎的可能,哪怕他们不肯被超拔,也能有另一个机会存续着。”
掌柜的不清楚李郸道所见,但道:“帝王功业,总会如此。”
正在这时,只听见钟鸣三声。
钟声悠扬,响彻龙虎山周围一千二百里。
诸多野兽长望高空,诸多妖鬼遁入洞穴。
人肉眼不可见,但修行者开灵目便可见。
只见金光瑞蔼,有五只神虎开道。
随后便有金甲神将,银甲天丁出行。
更有诸多的灵童,男女都有,持各类礼器,有宝珠,香炉,经幡,明牌,三角旗,宝扇,花篮,提灯……
这些是龙虎山,正一玄坛的坛神,其收伏的神将。
而远处,便有念诵经文,法螺吹起,金铃叮当,十分清灵,似乎能洗涤耳秽。
前闻说,看多黄色,会眼睛不明亮。
耳朵也是一样,听多了污言秽语,也会失去灵明,李郸道没有修炼出五官内景之神,也少情理诸秽,没想到此时倒是情理了一些耳秽。
正是如听仙乐耳暂明。
只见一紫金仙衣道者,骑着一头白鹿,后面跟着道童,诸多穿着经衣的道人,从山路上往下走着。
李郸道笑道:“接我的人来了。”
休息一会
现在还在吊水,白天值班去了,昨晚几乎没睡,没有状态,大家体谅一下。
第530章 练习时长两年半
只见那仪仗走到跟前,那骑着白鹿的道人,一声长笑:“哈哈哈,龙虎山天师府,知客道人张子礼,见过赐紫大夫。”
却是给李郸道作了一礼。
李郸道连忙还礼。
人家穿着的明显是高功打扮的法衣。
“小子李郸道,见过张真人。”
“不敢称真人,不敢称真人。”张子礼笑眯眯:“李大夫捧杀我了。”
旁边两个正是张通毅,张子清几个。
“奉第十代天师张子祥之命,我等前来迎接贵客上山,法参龙虎,共赴罗天大醮。”
李郸道点头:“恭敬不如从命,小子就跟着几位上山吧。”
只见那道人笑脸盈盈,又牵来一头白鹿,要驮李郸道上山。
李郸道摇摇头,手中抱着的猫儿一般的小狮子,蹿了出去,迎风而涨,变成狻猊青狮子。
威风堂堂,八方凛冽。
反而叫那白鹿惊了一跳。
李郸道骑着青狮子,反客为主,对着张子礼道:“请。”
张子礼仔细瞧了狮子,笑道:“果然神兽认主。”
说罢领着李郸道上山而去。
留着山下一群人观望:“这又是哪位达官贵人来了?竟然叫知客堂主亲自下山相迎,还敲了三下龙虎金钟,以示尊重。”
那掌柜更是惊讶不止,他也是张家人,只是旁系之一,主持龙虎山的产业。
只是龙虎山是天师世家,法脉严明,传承有序,代代天师,虽然不能以天仙道果飞升,但是神仙道果还是可以的。
到了上面,还是天师府,见祖天师,到太上老君的大赤天境中定居,并非散职。
道教,天师就是极致,官超一品,就连着天上的帝君下凡而来,见了天师也要相拜。
拜的不是天师,而是人间求道之心。
“话说,我观李大夫,似乎受箓品级还不怎么高,修为却是远高于箓阶。”
李郸道点了点头:“我本非出家修行的道人,只算是在家修行的居士,我师也说,给我授的是外箓,一为天医箓,一为北斗箓。”
“后来阴职也授了,但是品阶确实不怎么高,不想着前些日子,竟然受皇帝勅封,白得了五品官身。”
李郸道说得轻飘飘,张子礼可听得明白:“既然受箓,便是道人,外箓也可修行,非要内箓,师弟看起来年纪不算大,如今道龄几岁?”
“传道前胡乱自修的不算,自我师传道,如今也有两年半了。”
大家好,我是修道时长两年半的个人修道士。
“两年半……”张子礼感叹:“果然天众奇才!”
又问道:“不知道师弟有没有想在龙虎山补全箓阶?”
李郸道点头:“是有这样的打算。”
“此前我师说楼观也可受箓,但是想来龙虎山正一盟威之道,主天下弟子受箓之宗,在龙虎山补全箓阶,也正是对我本身的认可。”
“师弟的修为,已经炼完七魄了吧。”张子礼道:“七魄七情,乃是难关,许多人都难突破,停留此步,想不到师弟竟然已经一一降伏了。”
李郸道点头:“正是要打算修地仙,只是不得法勾名,也还没寻到地魂。”
“地魂可寻,名册难销。”张子礼道:“天地生养之,万物供育之,人何以脱胎于天地之间,销名撤户?”
李郸道叹道:“所以还要领天职,分出第二元神,领本身之责,换的本身天仙道果。”
张子礼点头:“师弟倒是明白关窍。”
“此行上山,二月二,正有受箓大典。”张子礼道:“此时新年未过,不如正好在山上修行一些时日。”
李郸道微微颔首:“那便挂单叨唠了,师兄只当我是寻常道人对待就是。”
按照道教规矩,若是道士要受箓升为道长,则必须到龙虎山接受张天师的册封。
也就是受箓。
何为箓也?
箓是道教用以记录有关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属,召役神吏,施行法术的牒文。是道教教法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又称作法箓。
相当于身份证,仙籍册,神籍册。
有箓不一定有职,但是李郸道是从有箓开始就领职了。
天师府正一盟威之道,有二十四品箓阶。
后来其他法脉,如魏存华魏夫人所创上清宗,也借鉴于此,得上清箓二十四阶。
李郸道要开山立派,第一个要拿到的就是给弟子授箓的权限,要么用别人的箓,要么自己创造出箓阶来。
传承有序,从低到高。
那无箓能不能修行呢?
也能,不过是野狐禅,李郸道此前跟着田巫,或者前世,大梦千年,无师指导,没有法脉威严,便没有祖师庇护,往往被精怪所见,便要纠缠。
有箓在身,便是代表你有靠山的,能使法,便可省去许多麻烦。
比如李郸道初修观想法,灵光外溢,便引来了鬼怪垂涎。
李郸道此前倒是悟出过箓文,便是以自己的太玄真符为最上层的箓,各自衍化,太玄少阳符,变为太玄少阳箓,太玄清净符,变太玄清净箓。
此箓法也算传承有序,只是李郸道太玄真符衍生的符箓有限,要完成二十四阶箓,只怕很难。
来此龙虎山,观正一二十四阶箓文,全貌,经太玄真符推衍,记录,倒也可以作为依据,以后传渡弟子。
东汉时期,天师在蜀地设教救度百姓。设置了二十四治,有二十四品法箓,分别对应二十四气节气。后来又增设四个游治,对应二十八星宿。
二十四治,是天师设立的二十四个教区。又分上中下三品,每品有八个治。
治乃统率,降伏之意,受龙虎山箓,便有管辖一地神鬼之权。
其中阳平治,为天师直辖,所以又有一件宝物流传下来,便是阳平治都功印,乃是历代传承之器。
此外,箓有阳箓,阴箓之分,正一箓自然是阳箓。
但有些法脉,祖师就是邪法修士,所创箓文,也是自野神所得,阴鬼,血食祭祀,弟子受其箓,便可为阴鬼随意附身。
甚至修法,越修,越性格孤僻,性格暴虐。
李郸道自然不是这样的,但若是以阎罗鬼帝印为箓文,倒也可以授阴箓。
弟子死后,到冥府任职。
第531章 拜谒龙虎山
李郸道跟着张子礼一边聊着,边上的张子清都搭不上话,张通毅更是小辈。
其他迎宾的弟子又都是小辈,多稚嫩面孔,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不知道天师府可有位叫张秉礼的?”李郸道走马观花,看龙虎山上的风景。
却是话锋一转。
张子礼一听,便道:“张监院去治下降伏魔鬼去了,蚩尤作乱,佛门攻打,阴天子失位,六天魔鬼自阴冥出逃,欲乱六炁。”
李郸道点头:“原来如此,我也斩杀了一头魔鬼,自称寒炁魔王,风雪瓶为女仙收去了,但我这还有一风雪权杖。”
“师弟竟然已经可以斩杀寒炁魔王?”
“倒也不是斩杀,她说会在别处重生。”李郸道开口道。
“倒也不是重生。”张子礼道:“六炁本身只是天地的一种元炁,受邪为魔鬼,受正为正神,如阴阳对立。”
“缺则补之,斩杀了就是斩杀了,重生的寒炁魔鬼,也不会是她本人了。”
李郸道点头,表示明白了。
张子礼又问道:“你问监院何事?”
李郸道开口:“当初三界会审,共商不死药邪法之事,曾经见过一面。”
张子礼一听,心中明悟,这件事情发生在两年前,倒也是一件大事,天象有变,终南山地宫出宝,长生不死药出世,京城发生地震。
只是听闻是隐仙派的火龙真人,和得太上老君赤符丹书的钟离权两人大闹了一场……
其中有一部分证据,递给了女青大神,导致了一些天律的变革。
具体事情如何,张子礼却是不知道,只知道张秉礼代表龙虎山入京,但入京的主要目的,其实是投资李唐。
当时茅山和楼观已经快人一步投了李渊,十代张天师事隋,便失去了良机,只得看十一代天师了。
现在这罗天大醮便是选出十一代天师传人。
李郸道不再谈及此事,张子礼也不提,毕竟涉及帝王,还涉及诸多阴私之事。
“每年来龙虎山受箓的箓生,也有三四千。”张子礼道:“这次来参加罗天大醮的派别,足足有二十四个之多,可能会照顾不周,还请见谅。”
“不过听说七房和师弟结了个善缘,倒也甚好,我虽然不能款待,但张子清族兄,也可代表我龙虎山尽弟子之仪。”
李郸道听他这么快就安排住所,问道:“不要去拜谒张子祥天师吗?”
张子礼道:“天师正在闭关疗养,只怕一时半会见不到,不过举办罗天大醮前肯定会出关的。”
又道:“师弟若觉得烦闷,除了七房,丹房,藏经楼,还有每日早课诵经……”
张子礼介绍着:“我龙虎山早课也是一绝,内含八大神咒经义,早课便可修持咒念神通。”
李郸道开口:“想来龙虎山上金光透彻,便是金光咒力吧。”
“哈哈,正是,但凡奸邪,来此绕路。”
“也正是这历代弟子积累所得,心诚便有灵验,便是凡夫俗子念念,也有消灾解厄之能。”
“龙虎山附近千里方圆,自第三代天师来此,便再无水,旱,蝗灾。”
“厉鬼妖魔,其中狠戾的被抓去,或者炼为神兵,剩下的肯降伏的,被拘禁于山林之中。”
“其也为我龙虎守山,算是功臣。”
李郸道听着,便知道不是夸大其词,毕竟李郸道也听闻了龙虎山的霸道。
只见走着走着就有诸多宫观。
“龙虎山上道馆,乃是两宫十二殿二十四院的皇家等级宫观建筑群,仅比皇宫矮一尺,雄踞江南威震天下,被人称为道教第一宫。”
张子礼道:“前面那最大的宫殿便是大上清宫了,原来是天师草堂,现在是传箓坛,我们称之为仙灵都会、百神受职之所。”
李郸道看去,确实有诸多神将,灵官拱卫此殿。
“大上清宫和长安城一样有钟楼、鼓楼,钟楼内有个龙虎金钟。”
“其用铜数量份量只比长安的少一斤,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二大铜钟。”
张子礼道:“此前迎宾,此钟被敲响三声,为龙虎天音,正是迎接师弟你上山。”
李郸道受宠若惊。
不过龙虎山历代为皇家册封,出资修建宫观,能有如此气派倒也正常。
只是李郸道在想自己开府立派,只怕也炼不起这样的大铜钟,这便是底蕴所在。
李郸道又问道:“可有伏魔殿,镇妖井?”
“有,不过那里是关押魔鬼的地方,不对外开放,只有历代天师才有开启的钥匙。”张子礼解释道:“里面妖魔厉害,走脱便可为祸人间。”
李郸道这一问,却是想起龙虎山,和水浒传的故事。
除却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