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郸道再一看,那教堂两边墙面,挂着的竟然不是什么天堂啊,天使之类的照片,而是一些帝王的画像。
壁画上也是龙啊凤啊的,想来不是找的信教人士绘画,找的是专门给寺庙道观画壁画的画工。
不过莫名挺和协。
“阿门。”那金法碧眼老外见着李郸道一身道装,还有两个童子,一男一女(李贞英扮假小子),还以为是来砸场子的。
开口道:“这位道教的牧师,我们这里不欢迎你来。”
李郸道笑笑,看向那割肉圣母像开口:“原本将你捏造出来,带着一股怨气,愤怒,没想到你竟然还有此机缘,登临神坛,希望你好自为之,勿要作恶。”
“你在说什么?这是我们的圣母玛利亚,什么你捏造的?”
原来这群大秦牧师,来到中原后,便看见了这尊被村民供在坛上的神像,感觉其慈悲怜爱,又抱着一个婴儿,便想到了圣母玛利亚。
由于传教过于艰难,因此一位牧师想出了中为西用的法子,正好这神像,和玛利亚圣母差不多,便直接拿来用了。
这割肉圣母是属于赶鸭子上架,被推上了神坛。
果然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加上又供奉本地的神,加深了村民的亲切感,那牧师的圣水,又可以祛除点小感冒之类的毛病,便有村民开始信教。
那牧师进贡了一盒子琉璃珠,就拿到了地契,建起了这座大秦十字圣母寺。
那割肉圣母有李郸道留下的手段,此时便显灵,飞出一尊阴神,只是看起来洋不洋中不中的。
明显在信仰之下,已经变成了另一个人了,迷失了自我,以为自己就是那什么圣母玛利亚。
但是她是李郸道亲手混合着骨灰捏出来的神像,自然对李郸道有感应。
“我对你好像有印象。”
李郸道笑笑:“你说有就有吧。”
随后便转身而出,留着那个外来牧师摸不着头脑。
丫丫开口:“那庙怪怪的,一进去,我就感觉不舒服。”
“你修为未到,被外道排斥,自然是有的。”李郸道开口道。
小狮子却摇头晃脑:“这救苦权柄可难得,你在她身上留下了暗手,可是要褫夺?”
“你把我看得格局太小了吧。”李郸道开口:“现在韭菜还没长大嘞。”
第561章 温馨家常
“哎呀妈呀,这不是小李大夫吗?”
药铺边上的粥铺王掌柜一眼就认出了李郸道。
“回来了啊!听说你到南方游学去了,真是的,南方那么乱,游什么学啊,南方学子都到京城去游学的。”
竟然可以认出已经两年没回来的李郸道。
李郸道笑着打招呼,观察着似乎有些熟悉又陌生的街巷。
只见药铺似乎翻新了一些,还有一面挂着的旌旗,上面写着:“推拿按摩十五,药浴泡脚二十,针灸三十。”
一个妇人抱着小孩来,是解决夜惊吐奶的毛病。
李福成一双大手,帮着小儿按摩,按得那小孩还挺舒服,吐出了一个嗝,带有些奶腥味。
“孩子还小,就不要拿什么饭菜给他吃了,容易伤着脾胃,奶水不足,就喂点浆糊。”
“多谢李大夫了。”那妇人抱着小孩回去了。
隔壁的秦一萍已经带着刘伯钦去京城发展妇科去了,因此对面也被李福成盘下来了。
是董俊三郎在照看。
一个笑小的少年熟练的抓着药。
这正是李郸道在京城收的徒弟,李荣。
那个父亲瘫痪在床,祖母织布瞎了眼睛,弟弟妹妹全部靠着他养活的小孩。
李郸道传了他箓,授了他法,前些日子他父亲过世,便出来当学徒了。
还是被李福德介绍来的。
李郸道在收徒之后,便告诉了李福德,希望李荣不要野蛮生长,心性扭曲。
李福德在大理寺当公务员,两年来也挺忙的,没啥时间关注这个少年,听闻其父亲死后,便亲自上门,说明自己的来历,将这个少年送到了自己哥哥那里当学徒。
“老李大夫,你家儿子回来了。”
“啥!”
“你儿砸回来啦,还不出门看看!”
“什么?”老李探出头来,好家伙,一个大冤种,带着一个小冤种,还有一个扎着丸子头不认识的小孩站着门外,笑盈盈的看着自己。
“我的小心肝啊!爹可想死你啦!”老李冲出门来,将丫丫抱起:“俺的小心肝啊,你怎么没长个啊,轻飘飘的,外外面受苦了啊。”
然后脸色一变,面若冰霜,对着李郸道冷笑一声:“你还晓得回来啊!”
好家伙,好家伙。
李郸道总算知道什么叫变色龙了。
“这不是回来过年了吗。”李郸道讪笑道:“娘嘞?”
“她在张罗着采购的事情,天马村的祖宅建起来了,建得可气派了,如今找谭木匠打了家具,订了一张千工床,一是提前准备着你叔叔的婚事,二也是在为你做准备。”
“就建好了?”李郸道问道。
“确实建着挺快。”李福成亲了两口丫丫的腮帮子,丫丫满脸拒绝。
但是李福成不肯罢休。
“你爷爷亲自监工,前年你叔叔当官的时候就翻修了祠堂,又请了先生,在祠堂后面那间屋子开族学。”
“一到农闲没有徭役的时候,大家都来帮忙。”李福成道:“现在你叔叔在大理寺打磨了两年,上次他回来的时候说,可能要外放出去做官,应该是要提拔了。”
李福成零零碎碎说着事情,又突然变了脸色,一脸凶相:“你是不是没听你爷爷的话,去打仗去了?”
“怎么给你封了个五品大夫的官职啊?”
李郸道嘿嘿道:“难道不好吗?五品官身诶,一步登天。”
李福成冷哼一声:“你奶奶可是托梦了,这可不算是好事情,将来有场大变故,说最好不要谋划大官身。”
李郸道想起李福成跟自己说的那个梦境,鲤鱼上树,天色变红,龙死于野,河水泛滥成灾,浮出一具棺材来。
也脸色严肃起来:“您放心吧,咱们家牵扯不到这些。”
李福成哼唧一声道:“过年到新宅子里过,旁边那个宅子就是平常我住着,你先回着新宅跟你爷爷说去吧,丫丫先留着我这,晚上再带回去。”
李郸道点头,指着李贞英道:“这是上次李靖李将军家的女儿,跟着咱丫丫一同学法的,我还要送她回去。”
“急着什么,叫人家在我们家做两天客不是?也好拉近感情。”
又一脸慈祥的道:“你就是丫丫的同学是吧,要不要在我家玩两天啊?你大娘的厨艺还是不错的,不过既然丫丫他哥哥回来了,应该就是他来弄饭的。”
李贞英本想拒绝,但是看着被李福成抱着的李丫丫对着做着抹脖子的恐吓,于是甜美一笑:“那就打扰叔叔了,我是丫丫的师姐,平时跟丫丫是很好的朋友呢。”
李福成一听大喜,这么乖巧可爱,还是自己老爹李宝京上司李靖的小女儿,便也当成自己的女儿来疼。
“好,好,好乖的女娃娃,怎么扎着男娃娃的头,不过看起来也挺飒气的,不愧是将门之女。”
李郸道以手抚额,爹怎么把她给留下了,还想着送回去,这两个小混世魔王带着一起,还不得上房掀瓦?
但既然老爹喜欢,那女娃子又不愿意走,李郸道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我也要回去,我要去见爷爷!”丫丫大声道。
却是生怕自己不在,李贞英在家里说她的坏话,告她的状。
要知道李衡山童姥的底细是经不起深扒的。
李福成哄道:“多陪会爹呗,叫爹看看,你这两年学了什么本事。”
李郸道听到这个就窃喜,看来今年过年表演才艺,不用自己了,妹妹已经接过了这个大任。
丫丫道:“要不爹你早些关了铺子,我哥哥割了两挂肉回来,特好吃,上次我吃了两个肉丸子,感觉要成仙了。”
“你不会在里面放了福寿膏了吧!”李福成怀疑道:“那可不兴放。”
李郸道哭笑不得:“哪里的事情。”
丫丫一下子跳到了李郸道身上,像只考拉似的,手脚并用,挂在了李郸道脖子上。
李福成无奈开口道:“近来冬日,来看病的多,你爹我好不容易这两年积攒了口碑,周围邻居基本都忘了杨世安了,我要等着天黑再回去。”
李福成已经有了仁心了,医术也过了关,已经算合格执业医师了。
“哈哈,明天我就跟着爹你一起来药铺。”李郸道开口:“我那还有几亩药田的产业在天马村呢,我要去看看。”
第562章 农家闲话
两人离开了药铺,李郸道便想着去原来那个家去看看。
然而叫花鸡,青耕鸟已经挪窝了。
丫丫开口:“要不要把师父也叫回来过年?”却是眼咕噜一转:“师父那里还有几件宝贝嘞。”
她说的师父,便不是魏真人,而是黄鼠狼木椿子,李郸道本想着狡兔三窟,说不定在西北也能弄个窝,因此派着他到了延州总管府去跟着延州城隍种树去了。
那里是黄土高原,虽然已经有水土流失的前兆了。
若是能阻止,想来也是一大份功德。
李郸道琢磨一下:“也是,在那边两年了,若是不闻不问,人家还以为组织上忘记他了,他惯说会屠龙之术,却连着龙肉也没有吃过,确实该叫他回来。”
“等我回去折一只纸鹤告诉他,顺便夜里阳神出游,看看他种树的成果如何了。”李郸道开口道。
“那可太好了。”丫丫嘿嘿笑道。
三人往天马村赶去。
一路上都有人对着自己瞧,似乎是眼熟,又有些陌生。
有些少女虽然激动得跳脚,几乎晕死过去,可是还是没有人敢直接上前来给李郸道赐牌子,撂香囊。
可能是有美少男恐惧症。
见到特别俊俏的郎君,就不敢上前来搭讪,说话,但是还是很激动的。
别说是那些少女了,就是老人,男子,小孩,哪个见着李郸道不要侧目,惊叹,以为妙绝。
没办法,天生丽质难自弃。李郸道叹息一声。
丫丫却直接掐了一把李郸道的脖子肉:“哥,你啥时候学会幻术了。”
“哈哈哈。”李郸道拿手对着自己的脸一抹,就变成了两年前没有修炼的时候的样子。
果然那些人再一看,就好像精修的照片变成了生图,虽然不至于变了一个人,眉眼间还是像的,但总的来说还是没有那么惊艳的。
“这是什么法术,我也要学?”丫丫好奇极了。
“这是如意宝册一百零八种法术之一的障眼法,只是很小的法术,但炼好了也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原来只是障眼法啊。”丫丫顿时没了兴趣。
回到天马村,便见着村子原先的泥巴地面,现在铺了一层碎石子,也拓宽了不少。
山腰一座庙,香火不少,此时都可见着青烟袅袅。
乃是送子娘娘庙,夏获鸟的道场,当初李郸道治好了木椿子后,便给夏获鸟布置了道场,召集那些未成年便夭折的孩子的魂魄。
在此经夏获鸟救赎之后,化为蓝花一朵,或者红花一朵,再由着那些祠堂里面的祖先,花费香火,福荫请回家去。
蓝花生男孩,红花生女孩。
但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所以夏获鸟的庙中剩下的女童便多,由着李二丫带着,做着灵童的活计。
因为送子娘娘庙格外灵验,因此不少达官贵人的夫人,也渐渐会来此酬神。
所以天马村的路,才会铺上石子,拓宽来,为了行车架平稳一些。
此时路边田亩,庄稼已经收割完毕,枯草也只剩下茬子。
田里没有一粒谷子,不是麻雀吃去了,而是收割了之后,老人,妇女,小孩,弓着腰,在天地里一颗颗捡起来的,所以才会分外干净。
两条狗子向着李郸道摇着尾巴,似乎感受到了一股善意。
一个老伯自田里收下秸秆,对着李郸道笑了一下:“你是李宝京家的娃娃吧,真俊呐。”
李郸道哈哈道:“今年收成怎么样?”
“去年还不错,今年只能算一般,不过没有欠收就好的。”
“只是交了粮,还是有些紧巴巴的。”
李郸道点点头:“那还算风调雨顺,日子会过好的。”
“老伯子女怎么样?”李郸道不着急回去,反而跟着老伯攀谈起来。
“我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打仗去了,二女儿嫁人了,他夫家带着一床被子,半袋粮食,就来接走她了,如今生了三个。”
“小儿子跟着我种了几亩地,正要给他说媳妇。”
“倒也还算孝顺。”老伯道说起自己家的事情就来劲,絮絮叨叨。
“去年种了一亩药材,说是能卖钱,也能贴补家用,但是我看悬得很,人家哄着你种别的,不种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