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为了道医之后-第4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怪啊,但忍不住再看看。
  玄奘对青龙寺的藏书阁终于提起来一些兴趣。
  却看见最多的几卷,明显被许多僧人借阅;  署名叫“八戒”的写的书。
  《证佛实录》
  “好大的口气,竟然要证佛。”玄奘和尚带着好奇心打开其中一卷。
  但很快便沉迷其中,因为玄奘和尚感觉这個八戒的思想,和自己产生了共鸣。
  在书中,玄奘了解到,八戒一开始西行,是受一位道家高人点化,传授其戒律,以及大乘佛法根基。
  随后便是对“佛经”的怀疑,对“佛”的怀疑,甚至也一步一步要走到灵山去。
  但是这位八戒和尚走到敦煌就明白了,佛其实就在心里,甚至就在众生百姓之间。
  后面又写着已经证就的佛门神通。
  玄奘越看越沉迷,浑然没注意到身后已经有了一个和尚。
  “写的如何?”
  “虽然错漏极多,对佛法也不算十分精通,但也有些可取之处。”玄奘和尚直言。
  “错漏之处先不谈,可取之处是哪些?”
  “比如这后面的证佛四大境界,倒像是真的。”
  “那错漏之处呢?”
  “那便是对经文的歪曲理解。”玄奘开口道:“过多掺杂了私人因素,不从整体,只抓词句,倒是落了下乘。”
  这个和尚正是八戒和尚。
  谷軞
  八戒和尚从挂单簿上看到了玄奘,便问起此事,得知玄奘进了藏经阁撒扫;  便也到藏经阁来;  发现玄奘将自己闲暇心证记录所书翻来查看,便开始问道。
  但是听着玄奘如此说自己,八戒和尚也不恼。
  只是微微一笑,又退出了藏书阁。
  玄奘从始至终都没有抬起头来看看。
  而八戒已经向着李郸道传递信息了。
  李郸道听闻便道:“便顺其自然,上次已经跟你说好了如何处理,你自己把握便是。”
  八戒和尚其实也想西行的,只是被李郸道忽悠瘸了,如今有个志同道合之辈,确实又有几分冲动。
  想要从“佛”的源头去吸取智慧,而不是这种“翻译本”。
  而李郸道这时候已经到了皇宫之中,直接将东海情况跟李二说了情况:“东海龙王将坊市七成都赔给贫道了。”
  “一年便可分利数百万贯。”李郸道直接开口:“东海龙王富甲天下靠的便是这个东海坊市。”
  李郸道开口道:“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圣人。”
  李世民捏着眉心:“要是拿买地,只怕你连半个大唐都能买下来。”
  “没那个打算。”李郸道开口道:“只需要圣人给我个天师敕号便行。”
  “这成股份就完全送给圣人了。”
  “你这是在买官?”李世民咬咬牙道:“前些日子才封你为先生,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加封为天师?”
  李郸道只得叹息:“圣人是嫌少了。”
  李世民是真的有自己的顾虑。
  因为迄今为止,李世民都没有找打一个可以制衡李郸道存在的人。
  帝王之道在于平衡,如果封了李郸道为天师,那么找谁来制衡李郸道呢?神权是不是要高于皇权呢?
  不过李世民考虑的确实有道理,李郸道确实是有这种能力,至于有没有野心,野心随时可以滋生的。
  “多,很多。”李世民道:“大唐也确实缺这些钱。”
  李郸道开口道:“这可是平定四海,以后四海都为大唐称臣了。”
  “这功劳封你一个镇海国公可以,封天师,没话说。”李世民依旧不放口。
  李郸道才不要那个什么国公呢,只叹道:“那圣人打算让贫道做什么?”
  “我儿李承乾到了该上学的年纪了,朕欲令其拜爱卿为师。”
  “拜贫道为师?学仙?学道?还是学医?”李郸道有些不可思议:“圣人不应该派几个土埋半截的老儒去教他吗?”
  “比如李纲。”李郸道笑道。
  李纲是太子杀手,这点不用再提了。
  “他身体不适,自隐太子之事后,他便乞骸骨了。”李世民无奈道。
  “那也有别人啊?”
  当太子之师,而且是以后可能要嗝屁的太子。
  李郸道并不太想做这个太子之师。
  “如果爱卿将太子教好,朕便封爱卿为天师。”
  这也太会画饼了吧,什么才叫教好?
  教着他谋反,把你噶了?自己登基上位,做为其老师,最后顺利成为天师,甚至太师。
  李郸道吐槽道。
  不过想想,隋炀帝都可以跟着和尚长大,当李承乾的老师也可以接受。
  当下便道:“陛下一言九鼎。”


第917章 优良传统
  李承乾,武德二年,长孙皇后将其诞生于太极宫承乾殿。
  说起来,李郸道与李承乾早有渊源。
  李郸道保过李承乾的胎(二九二章)。
  那时候武德二年,李郸道刚刚出道,略有名气,恰好孙真人在自家药铺坐堂过一段时日;  治好了一个肺痨患者。
  便有不少求药之人,没有见着自己师父孙真人,反而见着自己了。
  其中长孙皇后,那时候还是“秦王妃”,化名高奴儿,坐着牛车,前来看肺疾。
  李郸道查出长孙皇后身有胎气,那时长孙皇后身患先天肺疾;  有些哮喘在身;  胎气不稳,强行保住,孩子只怕也难。
  李郸道便联合了秦一萍一起看,两相调理,后来长孙皇后再没来过,倒是她家丫鬟,来取过几次药,说是吃得灵验。
  后来便没有消息了,如今一想,大概率便是李承乾怀上的日子。
  等着李郸道去看着李承乾,六七岁的年纪,也没有小儿麻痹症,先天腿疾,可见在胎中还是得到了调养。
  李郸道十二因缘追溯宿命因果;  这才发现和李承乾的师徒缘分早定。
  此时李承乾已经被封为太子,一板一眼;  在跟着几个老头在“论政”。
  见着李郸道;  便奶声奶气问道:“你是何人?怎么在此深宫禁地行走?”
  “这就要问你爹了。”
  李郸道开口道:“以后别跟着这几个老朽来往了,瞧瞧你,都被教成什么模样了。”
  那几个老儒,都是当世名儒,其中还有“文中子”的门人弟子。
  听见李郸道如此说话,不由怒道:“大胆。”
  李郸道却笑道:“胆子不大,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
  当下牵着李承乾的手:“走,贫道带你玩去。”
  听到“玩”,李承乾眼睛微微一亮,可是还是道:“可是明早父皇还要检查本宫的功课。”
  “你爹请贫道来给你做老师了。”
  “妖道惑国也!”旁边老儒吹胡子瞪眼:“我要面见圣人,我要面见圣人!”
  但结果就是如此,李郸道负责教导李承乾,虽然三太三少的名头都没有。
  但李郸道依然接受了。
  只是李郸道可不把李承乾放着皇宫,每天一对一教学。
  而是把李承乾带出宫门。
  一踏出宫门,李世民就知道了,但是也并不阻止。
  先带着小李承乾回家:“老爷子,你看我把谁带回来了。”
  “太子!”
  “我的老天爷!”老爷子戎马半生,从来没被吓过;  但见着小承乾身上的太子常服;  还是不由得吓了一跳。
  李承乾还没到过外面民居来过,因此格外好奇;  但却又摆出太子的行头来。
  “皇帝让我教导太子。”李郸道开口道:“这不就是未来国本,不得带回来,给您瞧瞧新鲜的。”
  “快快送回去!”
  “送回去干嘛?”李郸道开口道:“第一课,就是教他看看这個真实的世界,不然深宫大院,满口仁义道德,都是虚的,带着出来走走,见见真的,洗洗眼睛,少看些假的,粉饰太平。”
  “……”
  李承乾听着李郸道的话,感觉有些超纲了。
  但很快就见着了长安城鲜活的一面。
  这里和皇宫里面十分不一样,没有小太监,没有奶妈,也没有那些管着他规矩的儒生。
  谷郩
  于是李承乾小小的突破了一下礼仪规矩,小小的抓了一下屁股上的痒痒,没人站出来说他。
  真好。
  李郸道带着李承乾又去自己老娘那里,结果李承乾主动开口道:“姑姑!”
  “哎呀!太子爷,你怎么来了?”
  好吧,原来他们认识。
  “皇后娘娘呢?”李戚氏左右环顾,没看见人。
  “母后没出宫来。”李承乾奶声奶气的开口道。
  这十分惹得李戚氏疼爱,将其抱起来。
  “那你怎么出来的?”
  “跟着这位道长出来的。”
  “你怎么把皇太子拐出来了?”李戚氏也吓了一跳。
  “皇帝让我教导教导他,做太子老师,老师带着学生出来玩会呗。”李郸道笑眯眯:“娘,你看看有没有适合这个小家伙穿的衣服,不好总穿着这一身在外面晃。”
  李戚氏白了一眼李郸道:“你自己去找。”
  说罢便逗弄起来小承乾。
  而李承乾也震惊,自己姑姑的儿子是自己的老师,那岂不是要叫“表哥?”
  小小脑袋想不清楚,不过想想是表兄弟,倒是比老师的距离亲切多了,毕竟都是“一家人”。
  小羊屎蛋就在旁边,李承乾忍不住上前逗弄,几个月大的娃娃,却已经麻木了,任人蹂躏脸蛋。
  李郸道找来一身平民小孩的衣裳,交给李承乾,结果李承乾自己不会穿,一般都是宫女伺候穿衣的。
  但是也生来聪明,稍微看看,便学会了怎么套上,虽然还是有些怪怪的。
  换上了平民百姓的衣服,李郸道便放心带着李承乾出门了。
  “伱算是幸运的,我家那个混世魔王被我打发着去洛阳了,不然你一个皇太子,说不得都要被她欺负了。”
  说罢李郸道便带着李承乾来到了当年度化“李荣”的东街,这里是贫民窟。
  恶臭的污水沟,让李承乾有些难过,路过的狗子,看起来瘦骨嶙峋,这样的恶兽在皇宫之中是没有的。
  几个恶少年路过此地,看见李郸道,像是见着鬼一样。
  李郸道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来过这边修理恶少年过。
  暗巷里的咳嗽声,以及莫名的咒骂。
  这些都给李承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时隔多年,李郸道再次开始“治病救人”。
  如同当时自己师父带着自己是从治病救人开始。
  李郸道也延续着这一优良传统。
  顺着咳嗽声,李郸道带着李承乾来到了一处残破的屋子,给他推开了一扇真实世界的大门。
  家徒四壁,只有中间一个火灶坑,上面吊着一个陶锅。
  一个佝偻老妇趴着地上,一边咳嗽,一边吹着火苗,火焰燃尽,忘记添柴了,有些生不起来了,如果不生活造饭的话,那今天只能饿着一顿了。
  李郸道对着李承乾道:“去帮帮她。”
  李承乾皱着眉头,不过还是上前,帮着老妇人生火。
  只是他也没生过火,越帮越忙,甚至开始有些急躁了。


第918章 体验生活
  佝偻老妇,看着小孩帮倒忙,也不恼,反而彻底交给李承乾,慢慢悠悠站起来,到里面给拿着一包炒豆出来。
  笑着要给李承乾吃,眼睛越看越欢喜;  好像在看自己的孙儿一般。
  李承乾还在和生火做斗争,李郸道却开口道:“这位老人家,贫道是个游方郎中,路过此处,听见咳嗽声,却是要为老人家你诊治一番。”
  “前些日子也有一个大夫带着几个弟子来,瞧着我这;  都没什么话说;  你都不如他年长;  只怕治不了。”
  却是笑笑:“我这是老病,是穷病,哪里能治呢?”
  李承乾的小脸已经咩黑,手上也是脏兮兮的,吹气,吹的腮帮子都疼了,但是火还是熄灭了,此时正在气鼓鼓。
  听着老人家如此说,不免想到之前那些老儒天天说,苍生疾苦,要仁,要爱民。
  但到底如何一个苍生疾苦,自小吃穿不愁的李承乾却是没有感受到。
  反而越说,越有些烦了。只是做为太子的修养,喜怒不形于色;  那些老儒,还以为自己教得很好呢。
  此时却仔细的听着。
  “老人家家里没有其他人吗?”
  “有啊;  我有五个儿子;  三個女儿呢!”老人家开口。
  “那为什么没人帮你生活呢?”李承乾迫不及待问道。
  老人家沉默。
  “他们自己过得也不算好,我还能走得动,一些小事,没必要拖累他们。”
  “这是什么道理?”李承乾道:“父母养育子女,子女供养父母,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这是什么天经地义?”老妇人道:“先把自己过好,才是天经地义的,别怪我生得他们来世上受苦,我的功德便达到了。”
  李郸道给老人家把把脉,刚刚望闻问已经完成了,只差切了。
  别看咳嗽,佝偻,但脉搏韧而有力,确实没有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