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御仙魔-第4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口的老瘸子站在那里不动弹,仍然保持着戒备的姿势,这不是他没了进门护主的勇气,只是整个身体只有眼睛能动。
    没有太久,朱温重新抬起头,说道:“天下之大,能够顺势崛起,而后造时势的英雄,在之前几年中只有一个,眼下有三两个。我原本以为,在之后几年中,我会加入这个行列,并有可能成为最终那个唯一的执牛耳者。”
    他呵的笑了一声,充满讥讽和自嘲之意,“如我这般想的,想必还有高骈、李茂贞,甚至是王建。可笑啊,我们这些自诩英雄、自认为是天下运势之主的家伙,一番你死我活的血腥搏杀之后,临了却发现,自己不过是一只上窜下跳的猴子,被人观赏取乐。”
    这话说出口,朱温有些抑制不住的心痛。
    无论是谁,在发现自己只是只猴子的时候,都会很心痛。
    心痛之后,朱温反而放松下来,也终于能直视坐在对面的人,“我早该料到,一个改变了道门数千年对凡间控制,真正叱咤风云的人物,不会那么容易就消失在世间。只可惜,每一个自视将成大业的人,总会认为在跟自己的交手过程中,别人的失败是必然的、理所应当的。”
    顿了顿,朱温抬起双臂,在桌面上抱拳:“安王,别来无恙。”
    坐在朱温对面的人,除了李晔不会有别人。
    李晔认真倾听了朱温的肺腑之言,这让他打量对方的眼神变得有些不同,至少初来时的寒意消散了不少。
    他左右看看屋中陈设。
    房间布置得很简单、雅致又不失温馨,没有多少名贵字画、器具,但每一样物件都实用趁手,到处都在散发着家的感觉,角落里还有一件精致的小小拨浪鼓,看来是孩童的玩具。
    李晔淡淡道:“朱将军是个有福气的人。”
    朱温明白李晔的意思,眼中有了一丝温暖的笑意,“贱内虽然没有多少修为,但还算能够持家,能够娶到她,的确是我的福气。”
    李晔看向朱温,“有福气,就应该珍惜。”
    他说这话的时候,宋娇和大少司命出现在院外的飞檐上,随同一起出现的,还有十多名真人境。他们分布在各个不同的方位,将这处院子包围起来,封死了一切可以逃窜的路线。
    李晔跟朱温修为相当,且本身负有天机,有斩杀对方的能力,配合上众多真人境修士围攻,可以让单打独斗的朱温连逃跑都不能。
    所以他说出口那八个字时,无论语气如何平常,也暗含化不开的杀机。
    李晔有十足理由杀朱温。
    不是因为对方在昆仑暗算了他,而是对方的存在本身就对他是个威胁。一个身负天机的阳神真人,这回会因为高骈相助重振旗鼓,难保日后不再出头闹事,这是李晔不能容忍的。
    杀之以除后患。
    这是李晔最佳的选择。
    朱温坦然道:“安王要杀的人,神仙也救不了。”
    李晔问:“你我也算故交,大可说出你的要求。”
    朱温留恋的看了一眼张氏离去的方向,遗憾不已,但很快又变得泰然,对李晔道:“安王若能放过我的妻儿,朱某感激不尽。”
    门口的老瘸子听到这里,五官扭曲面色狰狞,目眦崩裂留下两行鲜血。
    李晔站起身,戏谑的看着朱温:“朱将军不打算搏一搏?”
    朱温摇摇头,叹息一声:“只要安王还在世间,我等有什么好搏的?”
    李晔不置可否。
    他手腕一翻,卢具剑在手,霎时间一道剑光迸射而出,冲破屋顶直上夜空,映亮了整个卞州城。
    无论天下发生何种大事,有哪个豪杰陨落,有多少生灵罹难,日月轮替都不会被影响分毫。
    太阳照常升起,新的一天如期到来,城中居民在朝阳中推开房门走出屋子,看到的依然是跟昨日没有二致的卞州城,忙碌的仍然是自己那或卑微或伟大的生计。
    他们并不知道,昨夜城中死了多少人,鲜血侵染了多少个院子,更加不知衙门主要官员和军中主要将领都换了人——就像前不久那样。
    直到午后,各种消息散播开来,他们才知道,宣武军节度使又换成了刘大正,现在汴州重新归了安王,刚刚复出的前宣武军节度使朱温,据说被安王麾下前来平乱的修士杀了。
    无疑,这是一件大事,很多百姓乐见其成。毕竟安王是仁义的,他的官员从不欺压百姓,他的军队也不侵扰乡里。
    汴州城外不远处的柳树下,李晔策马立在道旁。等最后一批青衣衙门修士从城门奔来,他不再等待,勒转马头缓缓行上官道。
    在他身后,张仲生策马跟随,他看向眼前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背影,神色极为复杂,时而咬牙时而叹息,时而抬头望天时而低头沉默,时而面色痛苦时而失魂落魄,就像是神经已经错乱。
    宋娇回头看了蓬头垢面的张仲生一眼,对李晔道:“朱温身旁虽然没什么真人境大修士,但毕竟身负天机,实力强横,普通修士要解决他并不容易,这件事你打算怎么跟李茂贞说?”
    身负天机的朱温,并不是普通修士能够杀死的,连仙人也不行,不过李晔并不在意这个问题。
    他道:“青衣衙门有能力肃清这里的一切修士,朱温虽然有不死之身,却不代表不会受伤,更何况他还要保护家眷。面对数十名真人境出手,只能携妻带儿落荒而逃。”
    宋娇眼神玩味:“李茂贞会相信吗?”
    “当然会,他现在忙着对付杨行密,哪有精力想太多。等他有时间去寻找朱温验证此事,那就代表淮泗之战已经结束。到了那时,他自身能不能保全还是个问题。”李晔轻笑一声,不无阴暗之意。

第八十八章 王来了(5)
    诚如李晔所言,李茂贞在得知汴州之变已经解决的时候,除了惊愕就是惊喜。
    为了对付杨行密,幻音坊修士被他尽数布置在亳、颍、宿,青衣衙门去汴州的都是真人境,他只抽调了一人随行,结果这人还没回来,青衣衙门说战死在汴州了。
    战死之事显得有点可疑,但也只是有点罢了,双方混战还能不死人?青衣衙门说他们也死了不少真人境。现在朱温被解决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李茂贞没时间多想这件事,他正忙着调兵遣将,在几条重要河流的淮河入口堵截吴军。
    他的兵马无法进入淮河河面跟对方水战,但铁链锁江还是能办到的,淮泗水系河面水面宽度有限,只要吴军水师被堵住,两岸的强弓劲弩就能发挥功效。
    更何况,吴军还有许多马军,可以让李茂贞尽情捕杀。
    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很残酷。吴军好似知道李茂贞会锁江,大股兵马并未直接从各条河流直接进入淮河,之前分散的吴军,现在竟然彼此汇聚,形成强大兵力,重点突击几条河流。
    水师配合马军,形成局部优势兵力,冲击李茂贞的拦截大军,双方打得不可开交。吴军还配合虚实之道,在其他河流设置疑兵,做出大举进攻之势,仓促之间李茂贞竟然没占到什么便宜,忙得焦头烂额。
    等他好不容易稳定局势,吴军已经走脱了过半,当他赶到淮河的时候,看到的是各式各样的吴军水师,在淮河水面连接成城。
    李茂贞在恼恨之余,兵分两路,一面沿河设防,防止对方再度登岸,一面下令赵炳坤直接进攻宿州,要将杨行密的大营给拔除,让对方变成无根之木。
    就这样,李茂贞和杨行密指挥各自兵马,围绕淮泗水系和几座城池各显神通,将沙场之道施展的淋漓尽致,到后来彼此都有棋逢对手之感。
    闲暇之余,李茂贞自然要关注北路形势。上官倾城之前说四十天左右就能攻下砀山,现在围攻已经进行了一个月。回报的修士说,砀山县快被轰成平地了。
    “砀山毕竟只是一座县邑,城墙厚度有限,护墙阵法也不会太大太坚固,被几十万大军中的修士们日夜轰击了几十天,坍塌是迟早的事。”李茂贞很清楚这一点。
    他旋即想到,一旦砀山被破,吴军损失惨重,势必也守不住萧县。
    他下定决心:“必须尽快攻占宿州,解决杨行密,挥师北上徐州,真要是被上官倾城先打开局面,本王颜面无存!”
    留守宋州的四五十万军队,已经被李茂贞调了近半过来,为的就是在南路处处设防,严密把守淮泗水系各个要津、路口,再平直向宿州推行,形成碾压之势,争取没有破绽的取得胜利。
    刘知俊又来了。作为李茂贞麾下第一心腹,虽然之前在杨行密手里吃了亏,但毕竟不是大败,在这样激烈的战事中地位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依然深得重用,去宋州调兵就是他负责。
    “殿下,宋州已经只有二十万驻军,安王说什么也不同意再派遣一兵一卒,说再少就不足以应对意外。”刘知俊向李茂贞交了军令后说道。
    麾下已经有八十多万大军,几乎塞满了亳州南部、颍州全境、宿州西部,还在淮河上游也布置了重兵,李茂贞没什么不满意的。
    这种情况下,只有十几万兵马的杨行密就算再惊才绝艳,有诸多奇谋良计,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也不可能再赢他,胜利只是时间问题——甚至只是行军速度问题。
    负手站在舆图前的李茂贞沉吟片刻后道:“朱温被扑灭了,高骈有什么动静?”
    刘知俊摇摇头示意不知。
    李茂贞换位思考,试想如果自己是高骈,面对杨行密和孙儒都要败亡的情况,会怎么做。
    现在联军重兵都在南路,北路的上官倾城虽然有四五十万军队,但攻城一个月,早就疲惫了。
    李茂贞自己又在南路,砀山就没有人能够跟高骈交手。
    如果高骈不想失败,就必须打开局面,率领徐州吴军倾巢而出,配合砀山吴军内外夹击,猛攻实力相对较弱的上官倾城军队
    想到这里,李茂贞悚然一惊,手都禁不住抖了一下。
    但他忍住了张口要说什么的冲动,继续沉思。
    上官倾城挡不住吴军内外夹击,青衣衙门就算修士众多,一旦高骈带着众修士亲自出手,宋娇她们根本不可能挡得住,这样一来的结果不言而喻。
    上官倾城会败!
    如何应对?
    马上去砀山坐镇,抵挡高骈?
    李茂贞皱了皱眉。如果他去砀山,当然可以挡住高骈,但双方最多就是打个平手疲惫的上官倾城军队,依然挡不住吴军!
    难道北路注定要在砀山败第二次?!
    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派遣大军驰援砀山!
    宋州还有二十万大军,他这里也可以分兵。
    李茂贞站起身,就要下令。
    他的手已经抬起来,却停在半空,半响没有落下。
    等等。
    如果上官倾城败了,甚至是战死,狼牙军覆灭,平卢军精锐尽损,河东军也不复存在,那么天下军队,还有谁能媲美凤翔军?
    那样的话,战后就不是慢慢分化安王旧部、从易到难分批引诱他们归顺,而是可以直接一口吞下!
    李茂贞坐了下来,面色阴晴不定。
    平卢军、河东军纵然疲惫,也还有相当战力,上官倾城、李振等人更不是泛泛之辈。高骈自身军队不多,吃下他们后必然也有不小损失,一时间要攻占有二十万军队设防的宋州,几乎没有可能。
    只要宋州不失,等他攻下宿州,挥师北上,就能将吴军包围聚歼!
    数十万吴军灰飞烟灭,十年之内,高骈都无法恢复过来。而他很快就能荡平中原、收服河北,然后以如日中天之势,拥数百万之师,取汉中、攻蜀地,最后顺江而下,平定江南!
    如此,天下可定,大业可成!
    整个过程,满打满算也不需要五年!
    妙!
    实在是妙!
    妙极了!
    李茂贞呼吸渐渐粗重,脸色涨得通红,眼睛亮的吓人。
    刘知俊看到他这副模样,嗔目结舌,不明所以。在他不解的眼神中,李茂贞陡然站起身来,走到门口,望着窗外,毫无预兆仰天大笑三声,欢畅、狂放至极。
    “没想到,这天下,最终还是要落入我李茂贞手里!泼天的大功,万里的江山,将会刻上我李茂贞的名字!”李茂贞心里在呐喊。
    刘知俊:“”
    李茂贞陡然回头,红着眼对刘知俊道:“告诉赵炳坤,五天,我给他五天时间,攻下宿州!”
    行军至萧县,高骈不打算再走了。虽说决战必然在砀山展开,他有一百个理由前往指挥,但这一百个理由,都在一个姿态面前败下阵来。
    他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王,哪有亲自上阵的道理?稳坐后方,跟儒士们悠闲对弈,谈笑间得到前线大胜的军报,才符合他的智者之风、王者之仪。
    就像谢安那样。
    高骈叫来了郭璞,在轩室中跟他谈笑对弈。
    然而一盘棋还没下到一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