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阎罗系统-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排列成军阵,菱形。全部步兵。

    步兵对骑兵,这似乎是以卵击石自找苦吃。可是高顺相信自己手里的这些军卒,并且坚信,此战之后,陷阵营的大名必将再次响彻整个天下所以,固执的他,拒绝了张辽让他带骑兵助阵的建议。

    陷阵营充当尖头,军阵其余部分固守。丈许长枪如林,各自神色平静的等待着襄阳城骑兵的第一波冲击。

    “杀撕碎它们”骑兵奔驰中响起嗷嗷的喊杀声,气势如虹。

    面对杀来的襄阳城军队,血旗军的阵型里却是一片默然。眼珠里的杀意却又说明了他们心里的渴望。

    惊涛拍岸说起来一点也不夸张。骑兵的想法自然就是以最高的冲击力撞垮眼前的军阵。只要将军阵散乱,剩下的自然就是轻松杀戮。

    但结果却完全出乎襄阳城骑兵的预料。他们不但没有能够撞开最前面的两排大盾兵,而且跟着迎向他们的是白花花的恐怖利刃。

    陌刀,原世界唐代的单兵最强武器,每柄陌刀长两米,刀刃部位足有半米。刀身两掌宽,两指厚,刀柄铁木,柄尾配有配种铁饰。总重六十余斤。每次挥刀,均是跟着战鼓鼓点,自右斜上方往左斜下方斜劈,一刀到底,如此反复。

    这种单兵重武器,不是强人根本舞不动,即便能舞动两三下也没办法持久。但陷阵营这些怪物却不觉得六十斤的重量有什么不妥,甚至觉得异常顺手。每一次挥动带起的都是一大片雨落般的血腥。

    菱形突击阵型就是如此,因为没有平直的接触面给骑兵当冲击目标,那必然出现穿刺的入敌军阵型当中的效果。顶在最尖端的大盾兵只要能抗住,剩下的就是菱形尖端两翼手持陌刀的陷阵营军士的恐怖刀芒。

    第一次骑兵冲锋留下的是三百余具人和马的尸体。等冲锋过去,正要重新调转马头提速再杀的骑兵刚刚降下速度,菱形阵却变了阵型,一字排开,前面陷阵营,后面长枪兵,阵型紧凑,如同一面刺墙,徐徐的朝着刚要提速的襄阳城骑兵扑了上去。

    步兵主动去硬怼骑兵这已经不算是稀奇了,而是从所未见。

    可失去速度优势,心里根本没有引起警惕,还沉浸在即将可以冲垮敌人的襄阳城骑兵,面对如墙推进的血旗军时,结果足以颠覆现阶段这些军人对“步兵”的所有看法。

    “如墙推进,一步一斩,人马皆碎”

    这是所有手持陌刀的陷阵营军士接受第一堂训练时被灌输的燃血一般的陌刀杀敌的场面。而如今他们总算可以亲手试试了。

    不单单是一千陷阵营,其余的长枪兵和刀盾手,也是一样冷着脸,眼睛死死的盯着敌人的脖子。一旦被长枪兵贯穿,接着就是疯狂的刀盾手扑上斩杀。

    整个过程持续了足足半小时,襄阳城的步兵阵列才跟上来。算是解了骑兵们的困顿。这时撤走,回到己方步兵阵列后面的骑兵已经仅剩九百余。一千一百余名骑兵连人带马全留在了前面的那片死亡般的军阵跟前。

    而后,两军再次对阵。这一次,襄阳城剩下的骑兵都学乖了,不再去冲撞,而是侧翼游击,主战方交给了五千步兵方阵。

    比起骑兵,步兵在面对血旗军的时候更是不堪,接触的一瞬间,就开始一面倒,面对强横的陷阵营的突击能力以及其余血旗军的强悍厮杀战力,兵败如山,领军的两名将领甚至没来得及下达撤退的命令就被几名刀盾手给削掉了脑袋,高高举起。

    “快火速给新野的刘备,以及江陵求援快”一直在城墙上看了整个野战经过了刘表脸色苍白,急切的朝着手下传令兵吼道。

    五千血旗军,一万民兵,几乎全歼了跑出城来挑衅的襄阳城守军。但自己的伤亡却也不少。民兵阵亡一千余,血旗军阵亡三百余,其中陷阵营的军士阵亡三十名。

    高顺铁青着脸领着首战胜之的军卒退到了后面修整。接下来就是张辽的表现时刻了。攻城,以他为主。

    “擂鼓民兵压上,血旗军随后。把阎罗神雷给老子摆上去,今日便要刘表明白什么叫做“神威如狱””

    说实话,跟吕布在宜都的攻城场面差不多。唯一区别在于襄阳城里的守卫力量是宜都城的数倍。即便靠着阎罗神雷炸开了一大片的城墙,可想要彻底瓦解掉守军的抵抗意志却是需要磨的。而磨出来的只能是双方的鲜血。

    张辽深知这一战的关键,根本不容有失。刘表可以放走,所以围三缺一,但襄阳城必须在三日之内拿下。拿不下来,他张辽的脑袋可就要掉在军法之下了。

第445章 损失

血旗军沉寂了七年的战略计划,一旦开始推进,绝对不允许有失败的环节。

    武器,有陌刀和阎罗神雷。军卒素质数倍于荆州精锐。粮草辎重充足。士气高昂。如此情况下,要是还不能在预定时间内克敌,如此蠢笨,那还要脑袋干嘛

    从中午一直杀到晚上。甚至入夜,张辽也没有让军卒休息。在城墙周围点起大火,继续夜战。

    第一梯队攻城的一万民兵退下来的时候剩下八千。第二梯队是之前跟着血旗军野战过剩下的八千余人。一直打到第二天拂晓退下来,还剩五千余。第三梯队便是一直养精蓄锐到现在的张辽手下的那五千血旗军。而每一次梯队撤换都是以阎罗神雷当成衔接空档。

    直到第三梯队上去的时候,张辽带来的五百颗阎罗神雷已经用掉了两百颗。而死在其下的守军不下六千。

    这第三梯队上去,攻击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中午。总算是拿下了襄阳城一整面城墙。而后第四梯队是之前高顺率领野战过的那支血旗军。

    又到日落时分,整个襄阳城的三面城墙这才全部落入血旗军的手里。

    看起来似乎张辽的打法太过疯狂。可是他也有梯队构架的。甚至他的脑子一直都很清醒。

    先是民兵分批次上去消耗守军体力。因为即便是民兵,比起荆州的这些精锐也不遑多让。加上阎罗神雷的协助,交换比一直都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而攻城就像是砸核桃。一下砸不开就要继续不停的砸,最忌讳就是砸一下就歇一下。你歇了,你的敌人也在歇。如今兵源素质有着巨大优势的前提下一鼓作气才是正道。所以,张辽直接选择了夜战。

    而后,一天一夜的攻防战,明显感觉到了守军的疲态。接着就是血旗军上场了。而且这次上场的乃是一直都在养精蓄锐的五千人。而这五千人,便成为了压垮襄阳城的最后那根稻草。

    城里的残余战斗已经无关紧要了。张辽一直悬着的心也算落回了胸膛。他的脑袋算是保住了。可是这一战给他带来的心理刺激却是极大。

    还是有些小看天下豪杰了。即便诸多因素都占据上风,可打起来真遇到硬角色,那也是很吃力的。特别是对于一直在走精兵策略的己方势力来说,抡起死伤消耗,真觉得肉痛啊。

    一清点,这一次攻襄阳的战斗中,血旗军主力战死一千余,民兵战死近六千人。虽然战损比一直在一比五左右,可张辽和高顺带来的军力一共才三万,这就去了将近三分之一了。可谓惨胜。

    高顺和张辽相视无语。最后两人挑灯,奋笔疾书,将这一战的所有情况以及战后总结一并写明,没有半点隐瞒和夸大。连夜派了快马火速回报成都。

    巨大的损失让高顺和张辽不得不在襄阳城一直修整了整整三天,才开始继续按照原定计划朝着江陵逼近。

    而留守襄阳的军卒数量也比吕布留在宜都的要多,一共一千血旗军和一千民兵。为的是防备离襄阳不远的刘备。这些军卒的任务也不需要固守太久,再等三日,后续的援兵就能到了。

    而此时就在新野的刘备拿着手里刚送到的求援信,心里可谓震惊无比。

    “军师,你果然料事如神,血旗军果然突袭了襄阳,而且来势汹汹,刘表已经派来求援书信了”刘备拿着书信,急急忙忙的找到了新加入他阵营的诸葛亮。言语间既佩服,又有些惊慌。

    不慌才是怪事。

    首先,刘备手里力量很少。他多年东奔西跑,又没有自己的地盘。如今身在新野也是被刘表一直防备,根本就没有给他施展拳脚的机会。几年下来他手里的力量虽然有所增长,可也有限得很。如何应对突然到来的危机局势

    其次。之前诸葛亮给他准备的隆中对本来好好的,可行性很强。刘备认为自己想要从刘表的手上盗取荆州不难。只要成功,就算有一份底气在手了。

    可现在变了。还没等他去谋算刘表,西边的邻居血旗军就已经先下手了。而且从刘表发来的求援信上看得出血旗军这是来势汹汹,刘表恐怕难以争锋。

    诸葛亮其实也一直都在考虑这事儿。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前面那位神秘且强大的阎罗,已经可以确定就是血旗军的人了。有如此人物,那血旗军还能简单得了之前的一系列分析诸葛亮也觉得自己实在是草率了。犯了人云亦云的低级错误。

    有错那就要改。

    “主公莫慌。眼下保住刘表势力的存在才是关键。襄阳一旦失去,对整个荆州局面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到时候血旗军继续往南或者往东,都将会是势如破竹。而主公您也将失去起势之地。所以,亮以为,主公应当以关张两位将军为帅,倾新野之兵,星夜驰援襄阳”

    “全军驰援”刘备也明白眼下保住刘表的重要性。可全军驰援襄阳,这是不是太过了一些万一新野有变,他可就连一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啊。

    见刘备迟疑,诸葛亮连忙劝道:“主公,万不可犹豫。刘表的求援信里已经说得很明白了,“火速”二字必是局势已经危如累卵,不然不会如此。而且善者不来来者不善,去的人少了,怕是起不了什么用的。”

    刘备思索一阵,一咬牙,扬声道:“速去请关、张二位将军前来议事”

    下定决心的刘备连夜召集了关羽和张飞,让两人率领一万新野全部正规军火速前往襄阳救援。其中,张飞率领的是五百骑兵先行,关羽领着余下军阵随后疾行。

    可新野和襄阳的路程骑马且不停歇也需要一天多的时间,步兵疾行也最少需要三到四天。对此,刘备也好,诸葛亮也罢都是忧心忡忡。

    “军师,襄阳城应该可以抗到三弟的援军抵达吧”

    不知为何,即便知道襄阳城周边守军四万余,还有两千余的精锐骑兵,粮草辎重也不缺。城墙也高大坚固,可刘备还是觉得心里虚得慌。

    诸葛亮也是一脸阴沉,摇了摇头,道:“主公,一切看天意吧。关、张两位将军出发前,亮已经再三叮嘱过了。一旦襄阳在他们抵达之前失守,便火速返回,如遇变故可便宜行事。”

    “可军师,要是襄阳失陷,我,我该何去何从”

    “如襄阳陷落,新野将成孤岛,孤立无援必被血旗军所攻。主公唯有东去江夏,或者南退长沙再谋其它了。”

第446章 荆州一阶段结束

荆州突然燃起的战火,很快就被宜都和襄阳两座城内逃离的军卒以及一些就近村镇的老百姓传了出去。

    四川的血旗军打过来了。宜都失陷,襄阳失陷,荆州牧刘表仓皇逃往江陵

    而事实情况远比传闻更加严峻。

    刘表是在襄阳攻防战进行到第二日中午的时候被五百亲兵领着离开襄阳的。他退去的方向的确就是江陵。一路上刘表的心神始终胆寒。从未想过在攻防战中,守城一方居然交换比比不过攻城了一方。足足四万余荆州精锐,加上周围军镇两万余辅兵啊,居然挡不住三万攻城的血旗军

    而且想要撤下来根本不敢。一旦大范围的撤兵,整个防御体系就会瞬间崩塌,溃败之下死的人只会更多。甚至他刘表都会失去逃走的机会。

    刘表刚到长江边上,就看到了正准备渡江来援的万余江陵守军。汇合之后,刘表强压下调转马头再去襄阳的想法,令江陵援军回防江陵,留下一些船只在江边等待接应败下来的襄阳城守军。

    刘表的这个命令一下,匆匆赶来的江陵军从上到下便明白襄阳守不住了听起来似乎近似于神话。

    数万大军拱卫的襄阳城就这么失陷了血旗军到底来了多少人怎么会区区两日就拿下襄阳

    不管江陵援军的想法,反正事已至此,多想无益,护着刘表又原路返回江陵。却不知道当他们离开江边不到半日。襄阳城溃兵便到了。也就是说,刘表离开襄阳半日后襄阳便陷落。

    守在江边接应的江陵军卒心里纷纷骇然,看着襄阳而来的溃兵,不但狼狈以极,而且数量少得可怜。拢共不到三千

    “兄弟,快走吧,后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