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就是修炼的方式简单隐蔽,只有一个桩功,还是在睡觉的时候做的。
还有一个优点,它是睡觉时修炼的,不占据白天清醒的时间,白天的时候他可以做任何有意义的事,这点也非常让典华满意。
最后一点,就不得不提一句《先天功》的作用了——青春永驻,延年益寿!
典华觉得对他来说这个作用最是实在,让典华十分心动。
至于战斗力低弱这个缺点……对于拥有仙袍和仙剑两件仙器护体的典华来说,这都不叫事儿!
典华修炼武功,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用它们来战斗的!
它们再厉害也只是凡间武学,难道防御还能有仙袍厉害?攻击还能有仙剑厉害?
肯定没有!
既然如此,那对典华来说攻击防御之类的自然也就不是他修炼武功的选择条件了。
这么多条件都契合,让典华思考分析之后,立刻认定了《先天功》就是自己选择的功法。
至于武技,典华选择是《缩地功》。
典华研究之后发现,《缩地功》基本满足了典华的几点要求。
武技方面,典华的想法很简单,注重攻击或防御的武技不选择,修炼难度太高的武技不选择,修炼入门太难的不选择,修炼时动静太大的不选择,观想的对象不符合典华的要求的不选择。
《缩地功》完全满足以上的条件。
虽然已经做出了选择,不过典华并没有打算在人多嘴杂的齐府修炼。
本来以前典华是没有这方面的顾忌的,但是今天中午的分析,让典华决定留一手,保护好自己的,不能让自己的事都暴露在齐老爷面前。
对于玩弄心机典华真的很不在行,但是典华要融入这个世界,就不可能不和人打交道,所以典华决定交友需要谨慎,不能和齐老爷这样心机深沉,老奸巨猾的人打太多交道了,所以……
‘计划有变,必须尽快搬出齐府了!’
想明白了这些,典华和衣入眠,很快睡着了。
……
虽然仙师通报了道名:典华,让他们叫他道长,但是,那位可是真正的仙师啊!没有当着对方的面,齐轫反而因为敬畏依然喊着仙师,或者典华仙师。
确定典华仙师睡着之后,齐老爷才到了晚上的藏书阁:“把典华仙师今天看过的书籍,都给我提出来,按顺序放好。”
作为一府之主,齐老爷自然不用遵守什么一借一还,只能借阅一本书籍的规矩。
‘规矩从来都是给弱者制定的,越是弱者所需要遵守的规矩就越多。’
这是齐老爷信奉的信条,也是一直以来这样做的。所以最喜欢讲规矩的齐老爷,在齐府是最无视规矩的人。
“《演武论》、《强身功》、《养颜功》、《缩地功》。”
“为何是这四本书籍?”
“为何是这三本武功秘籍?”
这三本武功秘籍的特点,就是流传最广,流传最广也意味着它们的威力最弱。
藏书阁这里这么多的武功秘籍,仙师为何要选择威力最弱的三本武功秘籍呢?
齐轫仔细的翻看了一遍《演武论》之后,心中有了答案。
“难道……是因为,这三种武功秘籍是大一统之后最近这两三百年才创造出来的武功秘籍中最具代表性的原因?”
第二十章 鹰唳
仙师为何选择最近两三百年最具代表性的三本武功秘籍?
“仙师,道名,道长,道士……道士,它可是一个存在悠久的职业啊!道士虽然结构松散,但是其潜势力可非常的庞大!当初为了对付‘不老道人’,世家联合起来和道门怼了一次,道门才显露出了其可怕的底蕴!”
想到从小在家学中所学的天下形势和势力分布,齐轫不柯南做出这样联想。
“不过最后道门还是败了,现在,道门已经被打压削弱了一百多年了,道门现在极其势微。济水县的道观济水观半年前就没有道士,被他们齐府收购了,现在好像是荒废的状态。”
齐轫突然想到那只鬼祟,想到典华道长的仙剑、仙袍,心中一动自语道:“莫非,传言‘不老道人’临死之前的预言是真的?未来必然是道门的天下?”
若是以后鬼祟这样的东西不断的增多,却只有道门可以消灭它们的话……齐轫心中一紧:“若是这样的话,那么……还真有可能!”
“我们济水齐氏,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了!”橘黄色的灯光下,齐轫一脸凝重,双眼深邃的望向灯光未照亮的幽暗之处,似乎看到了什么可怕的未来。
“此事关系重大,我必须通知山庄,不过这只是我的一面之词,太过匪夷所思了,恐怕很难取信于人……不过……无论如何,都要有所准备了,现在开始就要慢慢的布局……”
布局的关键自然是典华仙师了。
齐轫回到自己的院子,青松上前说道:“老爷,山庄来信了。”
昨天晚上,齐轫借着打发青枫回山庄的契机,向山庄送了一封信,专门说了鬼祟和仙师之事。
“这么快就回信了?”这个回信速度,让齐轫感到意外,同时,也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齐轫走进客厅,看到一个青衫侍从恭敬的站在客厅之中,见到齐轫立刻上前行礼道:“见过府主。”
齐轫点了点头,坐在上位,然后说道:“信呢?”
齐轫接过信,立刻打开看了起来,越看,他的脸色越是难看,看完之后,脸色发青,语气依然十分平静的问道:“你叫青桐?是新配给璋儿的侍从?”
青桐立刻曲身行礼道:“是,老爷。”
“青松,带青桐去初墨轩,交给璋儿,告诉他,禁足解除了,让他以后慎言慎行!”
青松青桐离开之后,回到卧室摒退了下人,齐轫才发作出来:“齐辙这个混帐!竟敢如此羞辱于我!真是欺人太甚!”
写信之前齐轫就有所预料。虽然知道信中所述虽然真实,但是太过匪夷所思,未亲身经历的“族老会”可能不信,不过职责所在,为了家族,齐轫必须向山庄写这封信。
只是没有想到,山庄那边的回复竟然是齐辙的充满嘲讽的回信!
齐辙可以将这封信发到齐轫的手中,其实已经表明了“族老会”的态度了。
齐轫也知道,“族老会”没有下发惩戒信,只是借他的死对头齐辙之手回了一封嘲讽信,已经给了他体面了。
可是,昨晚是昨晚,今晚是今晚!
一想到今天从仙师那里得到了那么多的信息,还有从那些信息分析出来的内容,让齐轫对未来形势已经有了更加清晰的推测后,为了家族的未来……齐轫已经决定要提前下注了,没想到,山庄那里竟然这时候出了问题,拖住了自己的后腿。
“一群老顽固!”齐轫轻声咒骂一句。
其实易地相处,换位思考,齐轫作为族老在山庄接到府主这样一封匪夷所思的信件,估计是同样的反应,认为这是府主胡闹,脑子出问题了,甚至反应会更加强烈,直接不顾府主的体面下一发惩戒信吧。
想到这里,齐轫慢慢的收起了自己有怒意,为了宗族,齐轫不得不再次写了一封信,将自已新得到的信息和自己的猜测,写了进去,并为了表示自己对这封信的重视,甚至动用了专门用于危急时刻紧急通信时才能动用的灵鹰。
唤醒灵鹰时的鹰唳之声,惊动了许多知道“灵鹰传信”意味着什么的人。
齐夫人站在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吩咐心腹侍女道:“竟然动用灵鹰了?查一下,看看是不是出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变故,早做准备。”
正在油灯下读书入迷的齐瑜也被这一声鹰唳惊醒了,放下手中的竹简,望着跳动的油灯,喃喃自语道:“没想到,竟然到了动用灵鹰的地步?真是让人意外……”感叹完之后,就摇了摇头,浑不在意的继续看起了手中的书。
齐璋刚刚送走青松,同青桐刚说了两句话,就被这一声鹰唳惊吓到了:“灵鹰传信?!府里最近没有危急之事啊?青枫……”
刚喊完,齐璋才想到跟了自己多年的青枫因为犯错已经被父亲送回了山庄,齐璋不由愣怔了一下。
青桐赶紧上道:“少爷有何吩咐。”
齐璋略一犹豫,说道:“嗯,青桐,立刻去打听一下,怎么回事。”
青桐脸上有些为难之色,道:“少爷,小人刚刚来府……”
齐璋一想也是,就从身上取也一个令牌,递给青桐道:“用我的令牌,就算你刚来府里,也可以打绝大多数的事的。”
青桐接过令牌,立刻表忠心道:“是!少爷放心,小人立刻就去打听,保证明天早上之前,告诉少爷答案。”
说完,青桐就揣着令牌离开了初墨轩。
齐璋望着青桐的背影,脑海中想的却是因他被罚回山庄的青枫,若是青枫还在,打听消息这样的事小事哪里需要运用他的身份令牌?
齐玲好奇的闻道:“青桃,刚才是什么声音?”
青桃刚才还一脸凝重的不过面向齐玲时立刻一脸轻松的笑道:“小姐,没事,可能是什么鸟的鸣叫声吧。”
齐玲立刻道:“这是什么鸟的鸣叫声,真是好听,我也想养一只玩玩儿。”
那可是灵鹰,整个齐府有且仅有一只,只有齐老爷在危急时刻才可以动用,其它人见都没见过,更是碰不得了,怎么可能随便让齐玲养着玩儿?
青桃尴尬的笑道:“奴婢也不知道,小姐,快点睡吧,睡晚了就长不大了。”
齐府之外,济水县城城西的一间小院中,听到那声鹰唳之后,卧室中传来一个低沉沙哑的中年男子的声音:“灵鹰传信!看来齐府遇到了急难之事,难道,我苦等多年的机会到了?当初步下的几步闲棋,需要动一动了……”
第二十一章 风水算命
第二天早上,吃完早餐,典华早早的就来到了藏书阁,按计划开始风水算命相关的书籍。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总觉得今天的齐府,似乎弥漫着焦虑不安的气氛,就连青荷都隐隐有些心神恍惚,不在状态。
昨晚早早睡下,睡眠质量很好的典华,自然没有听到鹰唳之声,就算醒着听到了鹰唳之声,不知道其中缘由的他也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也一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齐府知道鹰唳意味着什么的人不多,不过知道的人都是府里面的主人或奴仆中的高层,上面焦虑不安,下人和奴仆自然也会受影响,会感到不安。
齐府的焦虑不安的气氛就是这样慢慢的潜移默化的短短一个早上就营造了出来。
‘齐府的气氛,代表着齐府主人们的气氛。’
‘是齐府的几位主人在焦虑不安?’
典华离开齐府的心更加急迫了。
就算再急,其它的书可以不看,风水算命这类型的书,还是要看的,这可是关乎他点化的正事。
典华已经有了经验,很快就找到了讲风水演化史这类理论的书籍。
“《风水论》,齐宏著。风水之术的形成和演化。”
‘又是齐宏?看来这齐宏在济水齐氏中是一位演化理论方面的专家学者啊!’
‘既然是专家学者的著作,就它吧!’
选择了借阅的书籍,典华认真的了起来。
和《演武论》的格式一样,常用词也一样,让典华读起来顺畅了许多,看完一遍之后,对这个世界的“风水”有了一定的了解。
说到风水,就不得不提道士了。
道士是什么来历?
用典华的话翻译过来就是,道士是奴隶社会时期士族中的一个支脉。
奴隶社会分为三个阶级,诸侯贵族,士族和奴隶。
士族是为诸侯贵族服务的精英阶层。
士族分为战士、文士两大类,战士包括:剑士、弓士、枪士、骑士、卫士等等。
文士分为辅士、算士、记士、管士等等。
个别特殊的士族因为工作特殊的原因,可以同时归属为战士和文士之列。
道士就是这样一个即是战士又是文士的特殊士族。
道士的工作地点是道观,道观一般建立在城镇附近江河边的山丘之上。
道观类似烽火台,道士的工作类似长驻烽火台的士卒。
只是道观又与烽火台不同,道观预警的不是战争,而是山林大火和江河决堤。
自古以来,水火无情,奴隶社会的诸侯贵族们同样是十分重视这些的,甚至专门设立了道士这一支士族,在其封地为其服务,预警山火和洪水。
奴隶社会的士族都是家族传承,所以奴隶社会的前中期道士就这样在道士家族中不断的传承着从未断绝。
文士一类士族都识字,并且大多喜欢不断的记录下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和智慧,增加家族传承的底蕴。所以担任不同职能工作的士族的家族传承也特点显明,专业性很强。
随着奴隶社会到达中期,奴隶文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