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可以点化万物-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典华接着询问道:“杜琴师,李捕头,除了拜谢之外,你们还有事吗?”
    杜睿点了点头道:“学生欲向道长请教捉鬼驱邪的事,顺便请道长帮学生指正琴曲的不足之处。”
    李孝回答道:“恳请道长不吝赐教。”
    典华心中一定,果然,对方正是来向他求教学习的。正好可以帮他做黄色点化果生生条件的验证实验。通过教导他们,看黄色点化果的变化。
    不过,这个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相对来说,净化鬼祟,指导一下修改风水,应该需要的时间更加少一些。
    典华在心中经过一番权衡和分析,知道怎么安排接下来的时间了:“齐宏居士的事涉及净化鬼祟,是正事,贫道需要马上去办,你们在道观等待一段时间可好?”
    李孝点了点头,正想开口回答,没想到坐在他上首的杜睿竟然开口询问道:“道长要净化鬼祟,修改风水?学生还没有见过,可否带上学生?让学生见识一番?”
    李孝再次被杜睿的这通操作给秀翻了!
    你这话问的也太突兀了吧?这事典华道长能同意?济水齐氏能同意?
    这些搞艺术的,真是不明白他们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典华听了之后,愣了一下,回答道:“贫道这里自是无碍,不过这里面涉及到齐宏居士和曹衙内,你还需要询问一下他们两位意见,他们同意了,才能成行。”
    齐宏是一个学者的性子,认为就像两人讨论研究时带着各自的弟子一样,并没有什么大碍,于是当场就点头同意道:“老夫没意见。”
    曹驽在这里地位最低,他哪里敢有意见?齐宏同意之后,连忙道:“没意见,在下也没意见!”
    李孝再次感觉自己十几年来在刑侦司里风里来雨里去千辛万苦获得的社会经验受到了践踏,似乎他的这些社会经验,在济水观,在典华道长,在杜琴师等人面前,从来没有管用过!
    从!来!没!有!
    连续几次的失败,让李孝甚至对这些社会经验产生了,已经过时,已经不再是正确经验的错觉!
    李孝感觉很忧桑,很像自闭一会儿。
    既然都同意了,典华点了点头道:“好,那就和贫道一起去曹家别院看看这只鬼祟,看看它的风水!若是你们感兴趣的话,到时候贫道一边净化鬼祟、修改风水,一边根据现实情况教授你们这其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
    典华这样没有门户之见的行事作风,在世家大族统治的当代社会,真的是,世所罕见!
    就算世家大族内部,这样的人也十分稀少,百年难遇一人!
    要不然世家大族内部也不会支脉众多,派系林立了!
    虽然他们成不了这样的人,但是不妨碍他们对这样的人心怀敬意啊!
    一行人一起出了济水观,上了齐氏准备好的马车,在曹驽的指引下,出了城北的城门,又经过码头转向济水河的下游两三里的一处大宅子门前停下,曹驽下了马车,等众人都下了马车,才介绍道:“道长,齐宏老爷,杜先生,李捕头,到了,这就是那座年初闹鬼祟时被封的别院。”
    典华开启“阴阳眼”,四下张望了一圈,越看脸色越是凝重。
    风水秘术中有“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这样的说法。
    济水河南是水阴之侧。
    另外,风水秘术中还有:“河域之南,一舍之地,浅滩拐角,排煞之所”这样的说法。
    此地,根据典华的推断,这里正是济水河的其中一个“排煞之所”!
    看到道长的这个表情,众人都知道事态可能有些严重,不过杜旻和李孝这时很老实,都没有插话,曹驽在这里地位最低,虽然这是他们曹家的地头儿,却也没有说话的底气,呆呆的站在一旁也不敢插话。
    齐宏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了,发现了典华的凝重的表情后,上前询问道:“道长,可是发现此地有何不妥之处?”
    典华缓缓的摇了摇头道:“此地,正是济水河其中一个‘排煞之所’,是济水河流域天然存在的几处凶地之一。曹家竟然敢在此地修建住宅别院,真是……”
    典华都不知道这里应该用什么词来说曹县令一家了!
    见过找死的,没见过这样找死的!
    按理说,这样的地方,住宅是连修建都修建不起来,修建时就会开始闹鬼祟,出人命了。
    没想到曹家的别院在此地竟然可以修建成功,而且看样子已经建的有些年景了,但是直到年初才出现鬼祟,闹出人命!
    真是奇哉怪也!

第九十章 初解
    典华发现这个实际情况和他所点化的风水秘术中的理论产生了冲突,心中不由十分困惑,脸色也就变得逾加凝重严肃了。
    认为自己的推演有误,于是再次细致入微的重新推演了一遍。
    这样细致入微的推演,需要心算,工作量有些大,需要一些简便的辅助记忆和计算,右手不自觉的掐算起来。
    再次计算一遍确定没有问题后,再看现实中出现矛盾的地方,典华开始寻找问题的所在。
    首先,要有一个明确一个前提:点化的风水秘术,是没有问题的,是解决眼前一切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就好像数学中规定了数字和符号,规定了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等等。
    然后,还要确定一点,存在即合理!
    现实即已经发生了,就算有矛盾的地方,那一定是有特定的原因造成的,而不能扭曲事实。
    有了这两点前提,典华开始寻找问题的根源。
    “这个情况……让我想到了自己中学时做完数学题后,用带入法进行演算时,发现有些答案是正确的,有些是不正确的。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缺少了括号里的限制条件!”
    典华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再看矛盾之处,就可以理解了。
    “时间!若是建造的时候,此地不是凶地,而建造之后此地变成了凶地,那么一切都解释通了!”
    有了时间这个方向,典华开始关注时间,甚至为了进行横向对比,将先前自己经历的几个现实中的案例,也加入进来,进行对比推演。
    这一推演,还真的让典华发现了一直忽略的一个大问题!
    首先是,这个世界的人对于鬼祟的态度问题!
    若这个世界早就存在鬼祟,鬼祟早就“普及”到了现在这个程度,那么,这个世界的人不会是现在这种反应!
    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为了生存,自然就会适应他,若是鬼祟一直像现在这样的“密集”,人们早就有了相应的习俗和相应的常识了,也早就有了对应的职业和手段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许多人对鬼祟十分陌生,好像一切刚刚发生;手段也十分稚嫩,好像刚刚起步。
    再横向比较他接触的几个案例,出现鬼祟的时间,最长的就是眼前这个,时间是年初,其次就是道观的半年前,再次就是杜琴师的三个月前,然后是李孝的半个月前,最后是齐府的几天前。
    结合以上种种,典华有了一个大胆的推论:这个世界从年初开始,产生了一场类似“灵气复苏”似的巨变,让原本没有鬼祟或鬼祟极其稀少的武侠世界,开始向拥有鬼祟志怪的仙侠世界蜕变。
    典华突然心中一动,暗道:难道,这也是我带着点化空间穿越到这个世界的原因?
    再联想几种点化果的诞生条件,典华若有所悟,隐隐约约有些明白他以后路应该怎么走了。
    想明白了这些,再看眼前的别院就没有刚才别扭的感觉了,再进行推演,也没有刚才的滞涩之感,顺畅了许多。
    看典华越来越凝重的神色,并进行了近一刻钟的掐算后才停止,然后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齐宏关心的询问道:“情况很严重?可有解决之道了?”
    典华点了点头道:“情况的确很严重!这是济水流域中自然形成的几处凶地之一,要改这边的风水,需要的工程量太大,贫道力有不逮!不过消灭里面的鬼祟,用风水阵封印这里,工程量不大,今日即可完成。”
    齐宏也编纂过风水一类的书籍,虽然没有深入的研究过,却也知道一些概念和理论,知道天然形成的凶地,的确是最难更改的风水之一,很少有人敢碰它。
    典华道长竟然有把握修改它,甚至封印它,已经很了不起了!
    齐宏很干脆的直接说道:“一切拜托道长了。”
    典华点了点头,对曹驽道:“曹衙内,开门。”
    曹驽立刻,对身边的一个仆人点头道:“开门!”
    仆人有些怯懦的看了一眼这座传闻闹鬼的住宅,擅抖着从怀中取出钥匙,开启了大门。
    典华上前一步,推开了封闭了多半年的大门。
    因为长时间的封锁,大门上已经布满了灰尘,随着大门被推开而尘土飞扬,大门的门枢部分也因为长时间没有使用,而有些轴,并且随着推开的过程中,发出了“吱扭吱扭”的声音。
    典华上前一步,走到大门前,看向大门里面,因为住宅的原因,这里的风水有所改变,因为大门封锁住宅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结界,从外面看并不能看不清楚,但是开启大门,从大门往里看,自然就可以看清楚了。
    典华站在大门运用阴阳眼仔细观望了一番此地的风水之气,掐算了片刻,心中有了数,知道了鬼祟的所在地,正打算进去除了鬼祟,突然间想到了杜琴师和李孝两个求学若渴的好学生。
    他们还关乎着黄色点化果的验证实验呢。
    于是停下了脚步,对身后的杜睿和李孝道:“你们也开启了阴阳眼,先在外面看一下这座院落的整体阴阳之气,确定它的‘风水气象’,再过来贫道身边,通过大门,看它的具体的阴阳之气的走向,确定里面的‘风水格局’。”
    杜睿来到这里后早就开始了阴阳眼,仔细观察这里的阴阳之气了,在他的眼中,这里的阴气很重,灰黑色的阴气好像乌云一样覆盖在院落的上空,似乎要将其吞噬了一样。
    更多,他就看不出来了。
    听了典华的话,立刻上前,走到了典华的身边,透过大门向里面院落里面张望,这一看,发现里面一团团浓浓的能见度其低的灰黑色雾海,在建筑物之间不断的翻涌,具体的也看不出什么门道,抬头看去,灰黑色雾气上方越来越淡,到达三丈高就消失了,根本没有外面看到的乌云,甚至连蓝天白云都看不到,只的一层淡淡的灰黑色的雾气,弥漫在整个眼帘。
    杜睿观看完了之后,对执弟子礼对典华说道:“学生看完了。”然后退到一边,让给李孝。

第九十一章 差异
    李孝出身刑侦司,他的观察力经过专门的训练,不是杜睿这个弹古琴玩艺术的人可比的。
    来到这里之后,从马车下车开始,他就进入了观察状态。
    他没有冒然运用阴阳眼观察曹家别院,运用早就锻炼出来的观察能力先展开观察,观察这里的所有事物,以及所有人的反应。
    许多其它人没有注意到的小细节,他都注意到了。
    比如,这里的温度比其它地方普遍要低几度,感觉十分十分阴凉。并且有股很轻微的风从住宅向外吹,这股风吹过后显得更加阴冷。
    比如,开门之后,典华道长站在尘土飞扬的大门前,身处其中,竟然没有灰尘落在他的身上,李孝专门移动了一下位置,逆着光观察,所有的灰尘在离典华道长周身一寸左右就被弹开了。
    典华移动了一次脚步,原地的脚印十分干净,与周围的布满灰尘的地面对比明显。但是典华道长移动之后的落脚处,却并没有灰尘被弹开留下对比明显的脚印,反而迈过之后留下的脚印淡不可见甚至没有痕迹!
    “不染凡尘,踏过无痕?”
    这些不经意间的细节,愈发让李孝认为典华道长的不同凡响!
    听到典华道长叫他和杜睿,并且留下了的吩咐,李孝立刻端正态度,开启“阴阳眼”,认真观察了一下整个院落,然后走到杜睿让开的位置,透过大门观察了一翻院落里面,然后和杜睿一样,对典华执弟子礼回禀道:“学生已经观察完了。”然后退到一边,在典华没有进一步吩咐的时候,十分安静,学习态度十分良好。
    刚开始典华并不知道杜睿对他行的礼为何与其它人不同,后来李孝也改行了此礼,并且自称和杜壑一样,都变成了学生,这才让典华后知后觉的知晓了,原来这个礼,是弟子向老师行的礼。
    再看现在杜睿和李孝两人的求学态度,好为人师的典华十分欣慰,就算没有黄色点化果的验证实验,他也乐意教导这样的学生啊!
    他们的求学态度,对比一下穿越之前自己梁老师时学生的学习态度,真是……天差地别!没法对比啊!
    典华只能感叹穿越之前地球华夏太平安康的社会环境,让那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