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当生死簿-第3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完这一切,百山越向众人大喊一声:
    “撤!”
    于是,莽军士兵们便推着战利品马车,向着飞龙镇走去。
    他们要赶在宋冰河出来之前,先到镇里,最好能抢了宋冰河的风头,那就好玩了,嘿嘿!
    当然,他们的如意算盘并不会成功。
    他们尚未进镇,宋冰河已经将镇里的魔军全都扫干净了。
    “可惜!”百山越惋惜道:“可惜是个变声器。”
    一个莽军士兵说:“跟着他能吃肉喝汤!”
    ……
    百山越的部队和宋冰河的部队已经集合完毕。
    现在,他们有两件事要做。
    一是派人前往泰来镇,告知飞龙镇的战况,要邱索加派兵力前来。
    二是派人前往飞龙河下游平原,向那里的人接收土地。
    ……
    飞龙河曲曲弯弯,从镇外流淌过去。
    河水不算湍急,一个人站进去,应该可以自保。
    飞龙河平原距离飞龙镇还有一段距离。
    镇里的老百姓,原本每天都到在平原上去种地。
    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按说,这没什么大不了,全天下的老百姓都是如此。
    不过,自从魔军占领飞龙镇之后,就加大了赋税的力度。
    现在种一亩地,几乎要将九成的粮食交给魔军,而只有一成才是留下给自己和家人吃的。
    这让老百姓怎么活啊!
    魔军从来不把老百姓当人看,只知道役使他们为魔军种植粮食。
    有役使就有反抗!
    不管在什么地方,老百姓都时刻想着推翻魔教的统治!
    这就给了莽军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只要莽军竖起反抗魔教的大旗,百分之百能够吸引老百姓的加入。
    ……
    为了解决老百姓的问题,邱索命令百山越亲自到飞龙河平原上去,就地驻扎,倾听百姓心声。
    百山越当然是不太愿意。
    毕竟,他是想要立功受奖的人啊!
    万一他离开了,之前的奖励是不是都算成宋冰河的了?
    这是百山越接受不了的。
    不过,下一刻他就释然了。
    因为,邱索又下了一道命令,让宋冰河也去飞龙河平原。
    这下,他们两个又回到同一起跑线了。
    二人都无话可说,收拾行囊到了飞龙河平原。
    邱索的目标是将这片平原上的几万亩土地全都种上庄稼。
    这就需要非常多的农民。
    真好,泰来镇里有几十万闲散的农民。
    邱索毫不迟疑地将这些农民迁移到了飞龙河平原。
    有土地可分,这些农民当然是求之不得,一个个争先恐后要过来。
    而且,这里赋税很低,第一年根本不用交税,所产粮食都是自己的。
    ()

第七百八十七章 两镇合并
    有了飞龙河平原,莽军的粮草问题迎刃而解。
    后续几年,只要莽军的人数不出现过于庞大的变化。
    那么,飞龙河平原就足以支撑莽军的粮草所需。
    ……
    当然,飞龙河平原初入莽军之手,很多情况还不稳定。
    为了将飞龙河牢牢控制住,邱索不仅向飞龙镇迁移了几十万农民,他还准备将飞龙镇与泰来镇合并。
    此时的天下早已是分崩离析之势,吞并、侵占之事时有发生,老百姓早已见怪不怪。
    像飞龙镇这样的拥有肥沃土地的镇子,早晚会被某股势力吞并。
    与其被其他势力吞并,不如被莽军吞并。
    毕竟,莽军拿老百姓当人对待。
    就凭这一点,都比其他势力强太多。
    ……
    飞龙、泰来两镇的合并日期选在七月初九。
    此时,因为莽军的刻意经营,两镇的民生状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之前,两镇老百姓普遍吃不饱穿不暖,现在,在莽军的关照下,老百姓已经衣食无忧了。
    为了解决民生物资紧缺的问题,邱索将莽军的军需物资拿出一部分,以低价投放到民用市场上。
    老百姓有衣穿有饭吃,顿时对莽军就生出了无限的拥戴之情。
    再加上,莽军还为他们分配了飞龙河平原的肥沃土地,这等于是给他们营建了一个光明的未来啊!
    对老百姓来说,只要有土地,未来就值得期盼!
    ……
    很快,七月九日来临。
    两镇合并大会在飞龙河平原上隆重举行。
    这一天,整个飞龙河地区都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两镇的老百姓,合在一起将近八十万人。
    这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一般的县城了。
    不过,本来泰来镇的领土面积就大,再加上飞龙镇的平原,整个合并后的镇子规模,实际上相当于两个普通的县城。
    也正因为领土面积足够大,土地足够多,所以才能养活这么多的军队。
    按照邱索的推测,在不久的将来,合并后的镇子规模会达到一百多万人。
    到那时,就会形成一百万的农民,供养十万人的莽军部队。
    也就意味着,十个农民,供养一个士兵。
    这种比例,其实已经非常低了。
    在这个乱世,很多地方的农民,都是一比一的供养比例。
    而且,那些农民还得供养庞大的官僚机构人员,负担就更沉重。
    ……
    “各位农民兄弟,泰来、飞龙两镇,今日正式合并!从今往后,两镇一统,互为兄弟,隔阂消弭,共生共荣!”
    一个白胡子老头主持了这次的合并大会。
    邱索和南天鹤他们也参与了大会的开幕仪式。
    合并后镇子,依旧以泰来为名。
    取“否极泰来”之意。
    “新泰来镇今天成立了!”
    白胡子老头揭开一块被红布覆盖的石头大声宣布道。
    石头上,深深刻着“泰来”两个大字。
    ……
    新泰来镇成立。
    邱索派遣的内部保卫部队规模也随之扩大。
    与一般的镇子不同,新泰来镇不设官僚机构,没有保长、里甲、村长之类的人物,而是以莽军的内卫部队作为治理机构,处理日常民事纠纷。
    这是因为,泰来镇的本质就是莽军的后勤保障基地,一切都要以莽军的需求为基准。
    待到战时,泰来镇立刻就会转变成一座后勤保障基地。
    在这样的地方实行军事化管理,其实并不为过。
    ……
    有了新泰来镇这样一个稳定大后方。
    邱索终于可以将目光投向姑苏城了。
    姑苏城,魔军在江东地区最大的一个大本营。
    驻扎的魔军人数,据说超过二十万。
    而且,姑苏城非常繁华,民生富庶,魔军在城内的统治相对稳定。
    如果邱索想以新泰来镇为基地,向姑苏城发动攻击,恐怕现在是不自量力的。
    因为双方的力量对比过于悬殊。
    如果说新泰来镇的面积相当于两个普通县城,那么,姑苏城的面积就相当于十个普通县城。
    如果说新泰来镇的人口规模相当于一个普通县城,那么,姑苏城的人口规模就相当于五个普通县城!
    毕竟,“江东第一城”的规模可不是开玩笑的!
    面对这样的庞然大物,任何鲁莽的攻击都将是自取灭亡。
    之前,魔军对飞龙镇并没有严防死守,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农民可供驱使了,所有的农民都逃跑了。
    虽然飞龙河平原很诱人,可是没有农民去耕种,对魔军来说,也就变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时正好碰上莽军想要夺取飞龙河平原,对于魔军来说,将这块鸡肋让给莽军也无妨,毕竟,他们以为莽军也无法吸引农民。
    没有农民去耕种,夺取一块再肥沃的土地又如何呢?
    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魔军才将飞龙河平原拱手让给了莽军。
    至于之后莽军从哪里迁移了那么多农民过去,这已不是魔军所能控制的了。
    ……
    一转眼。
    莽军在新泰来镇已经驻扎两个月了。
    这两个月,泰来镇里的秩序非常安稳,农民兄弟之间相处非常融洽。
    莽军弟兄在训练之余,也会帮助老百姓们修桥补路、盖瓦搭房。
    此时已是九月,正是秋高气爽的日子。
    邱索每天骑着马在泰来镇里转悠。
    他的身边,总是跟着穆天元、雯雯、赛狗。
    他们协助他与老百姓打交道,了解各项农事状况。
    比如说哪里要播种了,哪里要除草了,哪里要灌溉了等等。
    这些状况,邱索都会派莽军帮助老百姓加以解首发
    至于军事行动方面。
    邱索已经将权力下放给了南天鹤和褚北湖。
    南、褚二位大将军老谋持重,行事谨慎,将军队交给他们,邱索还是很放心的。
    而且,现在不是攻打姑苏城的时机,军队中的事务也并不繁忙,并不需要邱索凡事亲力亲为。
    这就给了他难得的闲散时光。
    新泰来镇的面积相当大,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皆有百里之遥。
    邱索带着穆天元他们,每天在乡间奔波,为老百姓解决烦恼,吃农家饭,喝农家水,日子过得倒也快乐。

第七百八十八章 大战将至
    平淡时光持续到九月底。
    新一轮战事再次来临。
    这一次,是魔军上门挑衅。
    接到战报,邱索看着天上的流云,淡淡说道:“他们终于等不及了。”
    此时,邱索正在乡下的一处农家小院里暂住。
    每日侍弄些丝瓜、豆角、黄瓜、冬瓜之类的,自食其力。
    穆天元、雯雯、赛狗跟在他身边,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穆天元和雯雯每天练剑修行。
    赛狗则是忙里忙外,打点一切琐事。
    邱索跟江东群英门的于云每天通着书信。
    于云将姑苏城里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向邱索作了通报。
    再加上邱索派出的各路暗探和潜伏人员,每日也将无数情报传递给他。
    所以,邱索虽然身在乡间,但对姑苏城里的事还是了如指掌的。
    ……
    接到战报的那一天,邱索并没有急于回到军营。
    而是让赛狗将小院里种植的果蔬都采摘下来,又到山上采了一些野果,诸如柿子、山楂、山桃、野葡萄之类的。
    这天晚上,邱索亲自下厨,将自己种植的蔬菜炒了几个小菜,将野果洗净,与众人共进一餐。
    第二天一早,邱索带着他们悄悄离开了那座农家小院。
    晨曦微露,邱索回首看了看。
    农家小院静静地坐落在那里,宁静,祥和,与世无争。
    几处鸡鸣响起,几只黄狗在叫。
    山村里云雾缭绕。
    这里像是一处仙境,一处让灵魂得以栖息的仙境。
    ……
    回到军营。
    大战将至的氛围已经非常浓重。
    莽军弟兄们正在加紧操练,在战争来临之前,为自己增加一点活命的本钱。
    邱索换上戎装,召集众将领,召开了第一次军事会议。
    会议在新落成的莽军大本营里召开。
    莽军大本营建在原泰来镇与飞龙镇的交界处,占地十分广大,里面有一个军事训练营和一个思想改造营。
    所有新加入的莽军,都必须接受三个月的军事训练和思想改首发
    这一次军事会议,莽军中级以上指挥官都必须参加。
    人数足有七八百。
    这些指挥官,都是莽军的中上层指挥人员。
    十万莽军士兵,都是靠这些指挥人员来调动的。
    没有这些人,莽军的战斗力就无从谈起。
    邱索也很重视对中上级指挥官的培养。
    毕竟,邱索的军令是依靠这些人传达和执行的。
    没有这些人,邱索就难以调度下面的士兵。
    这是一支庞大军队所必须面对的难题。
    没有哪个大将军或者大元帅能够亲自指挥或调动一个小兵。
    ……
    如今,会议厅里黑压压的一片脑袋。
    这些中级指挥官都整齐划一地站直身子,保持着跨立的姿态。
    他们都在等待邱索前来训话。
    在此期间,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所有的莽军中级军官都在静静等待,等待莽军最高指挥官的到来。
    在这些中级指挥官的前面,一共设了六把椅子。
    这六把椅子上,分别坐着南天鹤、褚北湖、撼山魁、百山越、秦铁马、宋冰河。
    这六人,正是莽军战功卓着的六大将军。
    其中,尤以南天鹤和褚北湖的威望最高。
    毕竟,“莽军二将,一南一北”早已传遍大江南北。
    普通老百姓可以不知道邱索,但一定知道“南北二将”。
    而且,邱索也有意识地将二人推向前台,让他们成为莽军名义上的最高指挥官。
    因此,这二人的座椅位于六大将军的正中间,正显示了他们的特殊性。
    ……
    在六大将军的正前方。
    放置着一张精雕细刻的石椅。
    石椅的扶手和靠背上都刻着隐龙。
    椅子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