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楚已经亡国,我有什么资格称太子,再者而言天下大乱,百姓名不聊生,都是我陆家之罪,又有何颜面自称太子。”陆询的姿态放的很低,言语间其实已经将亡国的原因背在了自家的身上。
虽然众人也知道他这话只不过是客套话,但是心中还是生出了一丝暖意,因此身体都放松了下来。
老韩闻言却是暗自点头,只这一番话他便感觉这位太子殿下,果然有两把刷子,对于此行的目标有了一丝信心。
“天下霍乱的根源在于世家大族的尾大不掉,土地兼并,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敢问殿下该如何应对。”老韩沉声问道,他要确定自己所托非人。
陆询自然知道这应该就是考验了,只要度过考验,那么这支看起来有些狼狈的精锐就能收入囊中,成为自己中兴大楚的根基。
“开科取士,抑制兼并,一体纳粮,世家自然渐渐势弱。”陆询的话语轻轻传来。
老韩却是一愣,他提出这个问题其实并不认为立马就能得到答案,但只要确定陆询不会包庇或者过多依靠世家便足矣,否则自己辛苦一生最后还是给世家做嫁衣就太让人痛苦了。
未曾想陆询竟然直接给出了自己的方针,虽然言语很短,但饱读诗书的老韩却从中感受到了一片新的天地,他感觉自己一直苦寻不到的答案似乎就要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了。
双眼放光,他快步走到陆询身前,急忙问道:“可否详细说明。”
陆询自然很乐意解释自己的意思,毕竟这些都是他从诸多圣贤典籍中逐渐学来的东西,也是迫切希望得到认可,只可惜周围之人要么是修行之士,对于这些不感兴趣,要么就是眼界见识不够,看不出自己所说的奥秘。
如今看到老韩的样子,自然知道眼前这人是能够懂自己意思,并且与自己有着同样理想的人,是真正的志同道合。
于是在微风的吹拂下,陆询轻轻的将自己的所得一一道出,只听得眼前的老韩如痴如醉,他顿时便感觉自己这么多年都是白活了,原本自己认为无解的难题,似乎找到了答案,而且十分具有可操作性。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发现自己和陆询十分的投机,两人在某些理念中十分的契合,似乎本就应该站在一起。
不知道为何,望着侃侃而谈的陆询,老韩的脑海里却是不禁闪过自己老友的身影,他也是这般的信心满满,想要改变这个令人绝望的世界。
不一样的是陆询更为年轻,也更加有见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提出了属于自己的政治纲领,老韩这样的人很清楚,有了这个东西,才算是有了真正的希望,否则便只是重复着过去的兴亡罢了。
“可惜他死了,否则你和他一定有很多的共同语言。”老韩听完陆询的说话之后,情不自禁的感慨道。
陆询很清楚,老韩说的应该便是曾经起义军的首领,对于这个人他其实感官很复杂,既有害死自己父母的仇恨,也有发自心底的欣赏和认可。
“不知殿下对于他有何评价?”老韩纠结了一会,终究还是问出了这样的话来。
陆询沉思一会这才说道:“他是首犯,攻破京都,害死我的父王母后,此仇比天高比海深,我虽十分认可他的理念,却不可能为他张目,就让他沉浸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是非功过由后人说吧。”
老韩闻言微微的送了口气,其实他也清楚,自己等人毕竟只是下属,摇身一变便是另外一支队伍,但是老友毕竟是名动天下的反贼,陆询无论如何都不会替他翻案,不过陆询言语中并没有追究老友的意思也让他感觉到了意思慰藉。
毕竟是非功过留给后人评说便是最大的仁慈,不至于牵连老友的后裔亲族,这已经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想到这里,老韩突然跪在地上大声说道:“我等愿意追随殿下,九死无悔,还望殿下不嫌弃我们出身卑微。”
陆询连忙扶起老韩温言说道:“先生何必多礼,能得先生之助是陆询大幸,日后还望先生悉心教导,你我一起改变这个天下,还百姓以太平。”
两人一拜一扶便已经定下了君臣名分,老韩那颗心也渐渐安定了下来,他的能力和性格实在不适合统领一支大军,如今陆询将这副重担接了过去,让他感觉到了一阵轻松。
此时一旁的乌先生也是抚掌笑道:“恭喜殿下了,算是立下了根基。”
“是乌先生吧,我听如意真仙提起过你,此次之事还要谢过你相助,日后之事也望先生多多指点。”
“殿下说下了,您是真龙天子,气运傍身,我能在一旁沾点福运精进修为便十分满意了,至于指点有茶圣与我师父在恐怕也轮不到我。”乌先生笑着说道。
三人相谈甚欢,在陆询的引导下,大军找到了何时的地方先行驻扎,而他却是领着两人前往洞天。
等到两人见到刘青云时,脸上的震惊可想而知,毕竟对于他们而言,从小便是听这位名将的故事长大,很多人都以他为心中的偶像,未曾想八百年过去,这位当初纵横天下无敌手的名将竟然还活着。
“你们的事情我也听说了,日后由你们辅佐陆询,中兴大楚我很有信心。”刘青云轻轻说道。
老韩脸上却是挂起了一丝崇拜的神色,恭敬的说道:“冠军侯谬赞,我等何德何能。”
“不要妄自菲薄,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如今该是你们的时代了。”
等见了刘青云,老韩和乌先生便在落霞山中待了下来,一边整顿军务,一边开始了浩浩荡荡的生产大运动。
在陆询的带领下,这些年轻的军士们,一边进行着军事训练,一边大搞生产,努力积攒粮食,为将来做准,只待时机来临便会一飞冲天。
而这一段时间外面的天下亦是精彩纷呈,在起义军彻底化整为零之后,战火便开始在这片大地上到处肆虐,无数人趁乱而起,整个天下显得异常的混乱。
对于世家大族而言,这个结局让他们怎么也没有想象到,曾经的威望和积累反倒成了众矢之的,无数的世家在这场风波中彻底消散,只余下为数不多的几家。
世家们掀起了这场熊熊烈火,未曾想竟然烧到了自己的头上,秩序崩塌之后,人性的丑恶就会展现的淋漓尽致。
当最底层的人民没有了食物之后,可怕的流民大军开始席卷天下,他们如同蝗虫过境,吃光了一路上所有的食物,反倒使得流民大军的规模愈加的强大,整个天下乱的好似一锅粥。
正当大楚陷入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时,万里之外的大唐却是一片歌舞升平,天可汗的头号落在李世民的头上,让这位帝王的威严达到了最顶峰。
而今天西行取经的高僧唐玄奘终于从灵山返回,在如来佛祖坐下求得真经。
消息一经传出便震动天下,无数的百姓涌上街头想要看一看这位从佛门圣地返回的高僧,更有不少虔诚的佛教徒徒步来到长安,想要一睹真经。
天空中祥云阵阵,似有天音响起,众人鼻尖隐约有檀香味拂过,忽然间金光大作,只见天空飘来一朵祥云,上面站着西游一众,猴子师兄弟一个个长得煞是骇人,不过好在大唐百姓胆子够大,在发现是玄奘法师来后便放下心来,未曾引起太大的恐慌。
祥云落于皇宫门外,唐僧望着高耸的城墙怔怔出神,从灵山下界,金蝉子历经十世轮回一路上更是艰难不断,这才取得真经,如今也算是有个交代。
早有内侍通禀皇帝,因此李世民出门迎接御弟归来,文武百官立于两旁皆好奇的打量着唐僧师徒,猴子等人皆非凡人,自然不曾胆怯,一个个神情自若,虽然虚空中有无尽的人道气运压制,但几人却并不担忧,有天地功德护身,此时的他们便是无敌。
李世民亲切的拉着金蝉子的手,与其诉说一路见闻。而在偏殿之中,一位长相美艳的女子却是透过重重帷幔好奇的打量着大殿中发生的事情。
仗着有自家先生给的隐身符,她倒也不害怕,不过还是不敢太过靠近正殿,毕竟听先生说过,这几人都不是一般人,若是看穿自己的伪装就得不偿失了,正是已经长大成人的武媚娘。
“御弟此去艰难险阻,不知可有记录?”李世民关切的问道,毕竟身为帝王他对那些还未征服的土地还是有很大兴趣的。
金蝉子脸上挂着慈悲的笑意,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来说道:“这是贫僧一路的所见所闻,里面详细的记载了所过国家的风貌,若是陛下有兴趣可以拿去一观,算是贫僧的一点心意。”
李世民闻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个东西对于他这种立誓成为一代雄主的皇帝而言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因此十分欢喜的收了下来。
“御弟既然进了灵山,拜见了如来佛祖,我曾听闻佛祖可以观世界未来,不知可曾说起这大唐的未来命运?”
第533章 求救
李世民的发问却让金蝉子一愣,他看见了对方眼中炙热的火焰,又有哪位帝王能够拒绝长生的诱惑,只可惜有着人神之约,帝王无法修行。但李世民明显很关心大唐日后的国运,因此发问。
“不瞒陛下,佛祖的确能知过去未来之事,但大唐国运乃是人道,佛祖超然世外,并未曾提起。”唐僧摇了摇头道。
李世民的脸上闪过一丝遗憾的神色,状似无意的提及道:“唉,也怪朕知道此事太晚,若非袁卿提及也未曾想到,当初便应该让你问问的。”
唐僧这才明白为何李世民要这般问了,如果他还是以前的唐三藏恐怕也只会轻轻一笑将此事抛诸脑后,不过如今的他可是恢复了记忆的金蝉子,眉头微微一挑计上心来,于是笑着说道:“可是袁天罡袁大人?”
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却见唐僧接着说道:“其实陛下想看大唐国运,用不着问佛祖,袁大人乃是道门大贤,精通卜算,最擅长的便是测算天机,自然也是能够推算出国运。”
李世民闻言,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也知道袁天罡的本事,却一直没想到此处,如今被唐僧提醒立马便反应了过来。
唐僧见此悄悄露出了一个笑容,这是对这家伙多嘴的报复。
等到袁天罡知道这个消息顿时便愣在了原地,他没有想到一向刻板老实的唐僧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本来此事便是李世民感觉自己渐渐衰老,突然起的心思,袁天罡却是清楚这就是件苦差事,不说卜算过程中的艰辛,就是这庞大的因果自己也承担不起啊。
因此便将皮球踢给了佛门,想着以唐僧的为人断然不会因此难为自己,谁料到唐僧觉醒前世记忆,曾经的刻板和老实早已消失不见,暗地里阴了他一手。
如今却成了骑虎难下之势,毕竟自己身为臣子岂能随意拒绝当今圣上的请求,他第一次深刻的领会到为何前辈们都要隐居山林,不愿轻易牵扯进这朝堂之中,果然如同泥潭,难以脱身。
赶紧跑回家求见自家叔父袁守诚。
此时的袁守诚正与李淳风两人在院中下棋,黑白棋子纵横之间,仿佛有另外一片天地,院中有一棵梨花,如今已是盛夏,这梨花却依旧开得无比的灿烂,清风拂过,便有白色的梨花随风飘落,缓缓的掉在石质的棋盘上,但很快便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轻轻推到地上。
“师兄这次行事有些大意了,这人道气运之事岂是能够轻易掺和的,如今虽说将此事推至佛门,却不知能否过关。”李淳风有些忧心忡忡的说道。
“唉!我等修行人一但入红尘便要时时见心明性,排出外魔方能精进,你师兄这些年在人间被奉承惯了,心中生出了自大之心,如今劫难来临,还不知该怎么度过。”袁守诚亦是轻叹。
李世民想要测算国运之事,早已被袁天罡告诉了两人,两人因此对于他的做法不太赞同,毕竟佛祖是何等人物,若是他心生不喜,自己这些人只不过是蝼蚁罢了,如何有还手之力。
正在此时耳边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回头望去便看见气喘吁吁的袁天罡,正一脸无奈的站在门外。
袁守诚见此微微叹息的说道:“可是之前的事情出了变故?”
袁天罡一脸惭愧的说道:“不瞒叔父,那唐僧在御前言说我等最擅卜算天机,观测国运,根本用不着去灵山求见佛祖。”
“陛下可是意动了?”
“陛下虽未明说,但也在我面前感慨自己时日无多,唯一便是放心不下这大唐的未来,希望我能够解惑。”袁天罡苦笑了一声。
“让你平日藏拙不要卖弄,你就是不听,被人吹捧几句就飘飘然,在大唐闯下了偌大的名头,以至于陛下也对你的能力深信不疑,如今自食恶果了吧。”
“叔父所言极是,是侄儿平日里孟浪了,如今灾祸临头,侄儿却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