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可思议的山海-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英倒是对这个简牍不感兴趣,反而对帝把他带来相亲这个事情,表示十分的反感,此时目光游移,自己离开,少女便径直去往重华的摊位上去了。
    ————
    中原发生的事情,包括舜帝制犁这些,妘载当然不可能知道,也难以仔细记得清楚,如果是自己那个队友考古学家,估计能推断出现在中原在搞什么事情。
    在南方,如今的时间点,妘载除了忙着编写那十二卷工作手册之外,还有重要的两件事要做。
    第一件事就是西南调查团的成立,当然不会有啥誓师大会,基本上就是各个部族出两个人,大家凑合凑合去西南转转,能找到大水源头来向自然很好,找不到。。。。找不到那整个冬天基本上也结束了,回来吧别找了。
    而第二件事,就是告诉各个部族的巫师,等他们回去之后,在传帮带过程中,希望统一一下“文字”。
    各个部族,巫师们用的文字都是一样的,是特殊的祭祀文,但是下面战士们,由于各个部族的地区性不同,所谓的甲骨文字,原始文字,图画文字。。。甚至还有结绳记事的,这是南方部族的问题,和中原又有很大不同。
    赤方氏大部分战士都能看得懂文字,是因为赤方氏用的是中原的仓颉字,原始时代的文字。。。说实话,放在后世基本上看不懂。
    具体的可以参考禹王碑上的“夏篆”,包括后来成熟文字的“雏形文字”很早就出现了,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遗址都可以证明。
    之所以到了商朝,文字进步缓慢,其实和商人既游牧也农耕,又频繁打仗,不断迁都,且不重视民间文字有一定的关系。
    所以,书同文,车同轨,虽然这个说起来好像是政哥的工作,但妘载觉得,为了工作手册顺利在南方推行,必须要效法一下中原,把大部分地区的文字统一统一。
    不能黄帝派一个文字系统,炎帝派一个图文系统,伏羲派又一个结绳系统,然后不知道哪个角落的不知道哪个派,又来个涂鸦系统什么的。。。。。
    “识字!我们都识字啊!这个没有必要吧,各个部族有各自的‘文字’,自己看得懂就好了啊,我们常丰之野的,和三山四野又不同。。。。。”
    妘载提出这个要求,那就自然有人大咧咧的表示“不需要在意这种细节”。
    “我们的文字,包括你们的文字太原始了,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文字来统一一下。文字不同,表述就会出现偏差,一言相悖,其意相去千里,这样的话,如果出了大问题,又要耗费很多时间整改。。。。。”
    妘载道:“南方的文字,多数与中原的不同,甚至颇为原始,我也不是在这里宣传中原文字啦。。。。。主要是因为。。。。。”
    文字属于文化统一与认可,虽然政哥当时搞这个很大一部分是出于政治需要,但是同样,政哥小时候估计也见过,赵国的一套文字货币系统,拿到齐国就不好使,齐国的拿到楚国,楚国又有自己的一套东西,虽然周天子规定了“官方大篆”,但是根本没有人鸟他啊!
    天子是什么玩意,对于战国时代的诸侯们来说,不就是个玩泥巴的老头吗。
    而退一步,即使不出于政治意义,文字统一,也可也大大提升文化知识的传播效率,不然十万八千里之外一个部族流传了一部手书,结果没有人看得懂,然后把这个书当柴火烧了,可你怎么知道这个书里写的是不是原子弹的制造方法呢。
    上古时代很多厉害的黑科技,就是因为这样而不断消失,消失之后又被人捣鼓出来,然后再消失,再捣鼓。。。。。
    最后捣鼓不出来了。
    妘载给各个部族的巫师提及到这个事情,并且表示,自己会上报给洵山,柴桑,进行建议与斟酌。既然要进行建设新农村的事情,那么,首先各个地区的书面表达形式就一定要统一。
    其实也不是说一定要废弃部族原本的文字,不过新文字用的方便了,那么那些原始粗劣的图画文字,自然就会被废弃掉。
    顶多部族里出个“文化官”来保存一下那些古文字的书写方法。
    没有人会放着好用的东西不用,而去用麻烦的东西,表达都不清晰的文字和表达清晰的文字,完全是两码事情。
    不过这个不是一日之功,必须要持久的,长期的普及下去,而且看各个巫师的样子,似乎对这件事情都很不上心。
    “我下次让人抄录的,就是新文字版本了,各位别不学嗷。。。。”
    妘载“恶狠狠”的训斥各位巫师。
    像极了课堂上的语文老师。
    一堆巫师顿时大惊失色。
    因为这么多天的编篡,也只编篡了四卷,还是初简的简化版本,内容的话并不是特别多,不过都挑选的是首要实用的在写,但是妘载的意思,接下来的其他补充内容,以及新卷,都要用新文字?!
    祭祀文版本的工作手册不用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真正的未婚妻与虚假的未婚妻(胡言乱语)
    中原与东夷的交界处,寿丘。
    重华的摊位一片狼藉,因为那个神经病的少女把他的摊子捣乱了。
    “你就是姚重华?”
    女英上下打量重华,当然,她暂时不能说出什么“我是来退婚的”这种话。
    她老爹就在后面和羲叔、放齐他们看书呢。
    女英拿起犁具看了看,这个新的犁具,是重华对着直辕犁一夜抓头想出来的改进方式,又花了一天进行制作与测试,第三天才拿上来卖的。
    这正是妘载早就弄出来的曲辕犁。
    重华看到女英在挑选犁具,竖起手指:“三朋一个,便宜的新货。”
    三朋是十五贝币。
    “犁好像很不错。。。。。不对!我不是来买犁的!”
    “都是因为你,我失去了很多!”
    女英的脾气在这个时候很坏,是这样在摊位上说的,吓得敤首抱着画板瑟瑟发抖,弱小可怜又无助。
    重华愣了半响,奇怪道:“不。。。你不买犁。。。但我根本不认识你啊!”
    不过说是这样说,这突然出现的少女,说着一通自己完全不能理解的话,可即使是如此,重华也敏锐思考起来,觉得这个少女,肯定还是和最近盯着自己的那帮人脱不了干系!
    干什么啊这是!我就是卖点农具,有必要这样针对我吗!
    而这时候,女英又说话了:“这种犁,我刚刚在一个老人家手里的木板上看到了,你这不会是剽窃别人的想法,来自己制作贩卖的吧?”
    女英的语气很揶揄,而重华一惊,心中更是确定,这个少女和那几个奇怪的老头是一伙人。
    但重点还有一个,那就是,自己这个曲架犁,根据那个木板上所画犁具改进而来的农具,居然也已经被制作出来了?!
    “赤方氏。。。。妘载。。。。到底是谁啊,不认识啊。。。。。”
    重华抓了抓头,一直听着女英在旁边损自己的货,于是站了起来,此时很不满道:“如果不买的话,可能是我的农具不合你的心意吧,那还请到别家转一转。”
    “不,我就不去。”
    女英挑了挑眉头,表明今天就在这里不走。
    重华盯着女英看了半天,突然来了一句:“不,你想去。”
    随后,重华“报警了”,寿丘的管理氏族,东夷一个大部族的人很快就跑了过来,而女英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这个相亲对象。
    重华对敤首教育着,指着被人盘问的,且十分愕然与生气的女英,对自家妹妹道:
    “敤首,你要记得,有人闹事的话。。。。。”
    “规矩与法,是好东西,给她逮起来,这种人一看就是脾气大的那种。。。。”
    拘个几天就认错了!
    重华的目光动了动,心中又计较了一番:“随便跑到寿丘来闹事,貌似还不怕这些人,这少女,怕是来头不小。。。。”
    “诶,人和人之间,终究难以平等啊。。。。。那几个老人家,应该是中原某些大部族的首领吧。。。。”
    不过女英的事情很快就被重华抛在脑后,而真正让重华感兴趣的,且十分疑惑的,依旧是那个名为“妘载”的人。
    “那一定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吧。。。。不知道长得什么样呢。。。。。”
    ————
    南方。
    中原的,同时期的故事告一段落。
    洵山氏,靠近大江的码头处。
    因为洵山氏族长在这里监工,防止那些扛大包的猴子逃跑,所以洵山氏至少一半的高等战斗力都集中在此。
    码头的建设不能停止,而洵山的气候,相比南丘,就明显有寒冷的意味了。
    纪族长接到了告师氏的传讯,说是赤方氏又提交了一个意见,说什么要统一书面文字。。。。。
    “啊,这又搞什么啊,赤方氏怎么那么多事情。。。。。”
    “文字这个东西,各个部族的书写都不一样的,他要洵山和柴桑都统一?开什么玩笑,这都多少年了,自己本部认识不就行了,怎么这么多麻烦事情。。。。”
    告师使者:“其实,据说是那位陶唐氏的使者也同意了。。。。。”
    纪族长啊啊的道:“什么什么使者同意。。。。啊?!你说啥,陶唐使者同意了?那没事了!”
    “搞吧!”
    告师使者都懵了,您这变脸也未免太快了点。
    当然,纪族长是知道那个所谓陶唐使者究竟是谁的,人家可是帝之长子啊!
    这身份地位摆在这里,更是这次讨伐三苗行动的总指挥,总策划,总监督人,他说可以那就可以!
    “陶唐氏的那位使者还说了什么没有?”
    纪族长如此询问,而告师使者想了想,道:“有的,他建议了一下,说书面文字如果统一,有助于在与三苗交战时,进行信息的传递,不然万一带错了话,有没有人看得懂那种文字,那就完蛋了。。。。。”
    纪齿立刻一锤拳头:“好!”
    “不愧是陶唐氏使者,想的就是周到!”
    告师使者:“。。。。。。。”
    合着赤方氏提个建议你就说真他阿母的麻烦,不想去弄,又说没有必要,结果陶唐使者来一句话,你立刻就是“好”的一声,然后大拇指竖起来了?
    你可真是棒棒的呢。
    纪齿立刻表示,现在赶快下个文件给各个部族,并且和柴桑山通知这件事情,一定要赶在三苗打过来之前,让部族中的重要基层干部都学会新的书面文字!
    “不愧是陶唐使者!对啊,如果三苗也看不懂那种文字,那就不用怕被俘虏了啊!我们中原人真是太厉害了!”
    告师使者:“。。。。。。。”
    这个,赤方氏不也是中原人吗?
    而且你为什么要用“我们”?你是南方人吧喂!
    “这个,大族长,在三苗打来之前学会新文字。。。。。长老还没回来呢,我们还不知道三苗打到哪里了,万一快到阳帝山了,那。。。。。”
    告师使者想要提醒纪齿,这种大话可不能乱说啊,回头被人投诉,这是要上诽谤木的啊!
    虽然洵山地区的诽谤木基本没有卵用,但是犯了众怒,明年人家不交粮食,向大山里一跑你不也没招吗,而且现在陶唐使者在这里住,中原人盯的很紧,万一搞不好被报上去,难不成洵山要当下一个三苗啊?
    纪齿顿时虎躯一震。
    这话说的在理!他阿母的,洵山可没有三苗那么经打,跳反的话估计直接就被灭了,而且洵山靠近大江的区域水流比起洞庭北方要缓和的多,中原大军加上东夷,百越的部队一到,自己可不就化为灰飞了吗。
    “这个。。。告诉赤方氏,让他们看着弄吧,我这里修津渡了,很忙,务必让其他部族的巫师全力配合,一定要宣传到位,这都是有利于南方的好事情,陶唐氏使者都发话了,还有,等到他们弄好了,记得给洵山拿几个抄简过来。。。。。”


第一百八十六章 来年可以榨油
    妘载拿到了洵山的批准,那心情自然是很开心的,虽然各个部族的巫师都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毕竟这种东西,属于新的事物,而且文字这玩意。。。。。
    其性质就和大部分人小学学英语一样的。
    有些部族倒是很开心,因为看到了中原的模板文字,而这些部族的巫师,和洵山学过一点,所以学习起来不费力气,但是有一些部族就抓耳挠腮,这中原的啥字啊,看不懂的啊!
    于是有人开始摸鱼,但是摸着摸着,便感觉这样不行,因为妘载说了,新农村工作手册要用中原的仓颉字来写,这就很麻烦了好吧!
    如果不学的话,别人的粮食每年都丰收,而自家的粮食成天还不够吃的,到时候恐怕部族里面就要造反了!
    看看人家巫师学的多好,你怎么就不行呢!
    “这啥啊这,这也太难了。。。。。。”
    即使是精神上无比痛苦,但是该学的文字还是要学,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你不学,你回头粮食产量就可能上不去啊,你去请教,一次两次还行,但是白嫖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