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如妘载之前所考虑的事情一样,虽然南方现在不缺粮食,但是对于大洪水,也还是只能躲避,上次放弃了洵山地区的巨大原野,虽然进一步整合了生产力,但是也失去了很多可以耕作和畜牧的上好土地。
水患,大风,山崩,地龙。。。。这些天地的活动,对于众生来说就是大灾难,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来做救援和支撑,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所建设的一切,都会成为梦幻泡影。
所以,妘载对于应龙的那种提议,是十分赞同的。
现在厉害的人物都是外来的人,我们南方也要有自己的厉害人物。
赤松子和妘载坐在一起,作为老师他理所当然厚着脸皮要参加这个十年计划的制定,这只是一个大致方针,具体的实施措施,当然要各部首领和长老祖地一起来拍板。
“粮食始终是最重要的,等到大气象台落成,大家就可以着手准备建设大防洪城,这两个巨大的建筑,可以帮助我们控制水流的导向,我们请来了成鸠氏之国的人,在给蜀地提供都江堰的建议之后,我们自己这里也有巨大水患要解决。”
“那么,大防洪城的建设速度,必须要比大气象台快。”
妘载对赤松子道:“这是我的第一个提议,依旧是修筑奇观。不修不行,只有尽快把这个大建筑修好,从大江上涨的水流,才能安全的被大防洪城泄流,我计划在后面增补水渠与水车,真正把整个敷浅原以北的地方,变成不亚于都广之野的肥沃土地!”
对于粮食最重要的,永远是水利,如今,应龙来作为大首领,它身为黄帝时代的雨师,加上诸多炼气士都推崇备至的人,能够有效调节南方的风雨气候,山海经中说,是因为应龙来到南方,所以南方才频繁下雨,这也可以看做是应龙对于地区性质的气候有一定的掌控力。
至少肯定是比炼气士们掌握的范围要广的多了。
“第一个计划,今年年底,大气象台必须落成,大防洪城开始建设,随后粮食会大量的运向北方。。。。。”
妘载是必须未雨绸缪,和这个大防洪城一起存在的,同样也有蓄洪区与分洪区,只不过规划比起原来要有大变动,因为按照时间,一次更大的洪水就要来了!
大禹治水导通九河,一十三年不入家门,与泥泞为伴,如今文命已经十五岁了,还有一年,按照原本走向,他就要接过父亲的重担,成为治水的司空,不过如今,似乎司空是共工在重新担任,而距离共工原本流放的时期,也开始推迟推后了。
在古历史记述中,四罪的流放,就是舜向尧建议的,建议之后一年,崇伯病死,两年共工造反,欢兜被流放,已经膨胀起来的三苗则是和中原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拉锯战争。
不过如今,三苗没有成功东进,损兵折将,几乎元气损失殆尽而离开,至少没有十年是恢复不过来的,而共工和欢兜依旧在中原,崇伯倒是被流放,然而没有去羽山,而是来了南方。。。。
历史早已面目全非,神话亦是一样。
但唯独这场席卷天地的大洪水,不会因为人为的操作,而改变它的到来时间!
所以,这个巨大的奇观,本来并不着急,但是现在不得不提到最前面。
只有扛过这次大洪水,才可以畅谈后面许多年的发展。
“老师,我之前在田野中耕地的时候,闲暇之余,曾经计算过这段时间的降雨以及气候情况,我认为,今年过去之后,不出四年,必然有一场更大的洪水。”
“比起上一次席卷大河大江的洪水,还要巨大!”
妘载道:“天地正在逐渐变得暖和起来,植物也比过去更加旺盛的生长,整个世间都是一副郁郁苍苍的模样,这本来该是好事。。。。。”
“但是天象的变动,也会导致大水的频繁发生,从遥远的西极,乃至于东方的沧海,都会活跃起来,到时候天神们或许应该焦头烂额了。。。。”
“大防洪城,三年之内必须建好并且运作,前三年的粮食产量,必须达到。。。。。。”
妘载把粮食的生产计划,分为三个阶段,按照前三年疯狂生产,中三年尽力生产,后三年恢复生产,等到第十年的时候,既是十年计划的结束,也是最后一个丰收之年。
“希望到了那个时候,水患已经平定,而世间四方,都是万里沃野。”
然后,下一个,就是关于教化的事情,之前妘载在农村合作社期间,要求社员们统一使用一种文字,现在已经看到了成效,各个地方的文字交流已经不再存在障碍问题,记录的统一,标志着这个时代的文化开始融合。
现在应龙主教化,妘载决定对十二卷农村工作手册进行些许增补,首先就是增加“盐铁”一卷。
盐有盐田,但是南方的盐,来自于夙沙氏的废盐,这种好东西,在夙沙氏眼中却是贱价售卖的东西,当然他们没有发现里面蕴含的神化状态,也是意外之喜。
可能是他们平常处理的“劣盐”太多了点。。。。但是劣盐,在大人国的商人看来,这就是巨多的小钱钱。。。。
所以,要增产盐巴,当然大盐山早就已经同意开放岩盐,所以生产也是很简单的事情,重要的是开采母矿,毕竟这么多人上去,山主也虚的很。
加上上一次赤松子和它进行了道德交流,山主肿着一只眼睛,用狐爪子和赤松子表示握手言和。
妘载忽然想到,如果要让山主加强和南方的联系,让它进驻南方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份子,这样大盐山就可以理所当然的开采,这样的话,给它介绍一个青丘山的狐狸婆娘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美狐计。。。。
这个艰巨的任务,看来要交给吃的胖成球球的天狐了。
第四百五十二章 话尽河山与桑麻
在忙碌与计划之中,当妘载把未来十年的大致计划规划出来的时候,夏日的风,也已经悄悄过去了。
日晷面对着太阳,光辉逐渐黯淡。
斗指西南,立秋。
三伏未去,万物将收。
于季氏被任命为主宾客远人的部族,于季氏的巫则是开始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份,进行一次统计,他叫上他们村的北正,在公田以及几个施工地点,加上磨坊等区域进行调查。
“上报你们各自来自什么部族,在族内担任什么位置,所擅长的专业。。。。你们应该听得懂了,也就是过去曾经干过什么工作。。。对,狩猎,驯鸟什么的都算。。。。”
“我们这里就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
“如果让你们去干你们以前的工作,你们愿意吗?”
于季氏的巫师说着这种话,在经过调查和统计之后,发现有不少人都不愿意重新从事过去的工作,尤其是小蛮他们这帮磨坊的帮工。
过去的日子实在是无聊透顶,狩猎也就是那回事情,在小蛮他们看来,并没有在磨坊内每天研究怎么做好吃的来的有意思。
更何况,他们还借着这个机会,捣鼓了很多属于自己的专利“产品”,当然大部分没有酱菜以及萝卜糕惊艳,有些甚至依旧属于黑暗料理。
而这次统计,于季氏的巫师,意外有幸品尝了其中最新的,也是最意外且最火的一种。
在一天之后,“烂豆腐”的名声,立刻从磨坊之中传了出去,于季氏的巫师逢人便说这件事情,并且很惊讶的说着,这个新的食品,居然是那个干越人发明的。
干越人阿追,也是所有东南来的部族人口中,唯一一个加入磨坊干活的干越人。
众所周知,干越人的生活习惯其实是不太干净的。。。。。在东南人眼中,都属于原始人行列,可能各方面的生产技术以及生活习惯,乃至于生活知识,都远不如西南人,更不要说面对南方人了,那简直就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物和古埃及第一王朝人对话一样魔幻。
鸡同鸭讲,龙与蛇说。
听说磨坊有了新的东西,自然就要有人过问,农正现在是三山四野的蘖芽氏之巫担任,百里茆来到这里,听说磨坊出产的好东西,他自己这里,也派出了一些蘖芽氏的人回到赤方氏中。
当年帮助赤方氏建设家园时,蘖芽氏没少出力气,所以这次回来的人,大部分都是当初来过赤方氏的。
赤方氏的人们当然无比欢迎,那真就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当然,在看到眼前这个留着犀利的公鸡头,身上纹蛇画蚂蚱的,高大的干越人的时候,即使蘖芽氏的巫师已经觉得心理足够强大,但还是被惊的说不出话来。
“这。。。。这。。。阁下长得,果真高大威猛,形象上也是不拘一格,狂野奔放,就是。。。。有一点些许的潦草。。。。”
蘖芽氏的巫师憋了半天才和这个干越人正常对话,不过很快,在看到烂豆腐的时候,蘖芽氏的巫师品尝了一口,当时眼睛就一阵大亮!
阿追看到自己在这里终于做出了成绩,也是面有傲然之色,并且骄傲的跳舞,同时告诉蘖芽氏的巫师,这可是自己的秘密配方。。。。
这一句话出来,蘖芽氏的巫师面色顿时一紧。
啥秘密配方?难道是鼻屎。。。。
好在阿追确实算是干越人中的文明人,鼻屎拌饭这种事情他是做不出来的,所谓的秘密配方,就是酒。
“其实一开始,我是把豆腐切开,放在一边,然后忘了收了。。。。。”
阿追表示,烂豆腐这玩意,是自己一开始粗心大意的产物,差点就对磨坊造成了一筐豆腐的损失,不过等到他想起来的时候,豆腐已经长了一层白毛,他第一次是用水洗掉,想看看能不能吃,然后之前又听过巫盼老先生来磨坊科普,说用酒擦过的地方,可以减少生病的概率,于是。。。。。
“于是我就把长了毛的豆腐丢到一个酒碗里又洗了一遍,想着让酒水渗进豆腐里面,你看啊,天上下雨的时候,雨水都渗入泥巴里了,豆腐和泥巴一样软是不是?然后我放了几天,拿出来吃了一块,感觉味道有些奇怪。。。。”
“然后我又多放了几天,每次味道都不同,后来我又做了两次。。。。。”
阿追的这个行为,是从一个月前就开始了,这一次蘖芽氏巫师品尝的,就是他第三次试验的产物。
蘖芽氏的巫师带着这罐腐乳去找了巫盼老先生,想要问一问,这个农副产品合不合格,毕竟万一吃拉肚子也不好,以前不是没有人拉肚子拉死掉的,虽然阿追表示自己并没有拉肚子,但是周围的人据说有拉肚子的情况。
当然,巫盼老先生尝了一口,又尝了一块。
他神色严肃,对边上道:“妘荼啊,山伯啊,都来尝尝。”
妘荼过来,吃了一口,神色严肃,山伯过来,挥舞着根须,把一块豆腐乳拍在了自己的“脚”上。
然后就这样站着,等待身体主动吸收,就可以品尝到美味。。。。。
很快,这一个小罐就吃完了,蘖芽氏巫师茫然的看着巫盼:“老先师,怎么样?”
巫盼恍如梦醒:“啊?哦,挺好吃的,还有没?”
————
几天之后,妘载把十年计划交给另外两位大首领的时候,听说了这件事情,而最新一批的腐乳正在制作当中。
“听说,阿追倒是成了磨坊里面,第四个‘洪州人’。。。。”
于季氏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奖励,为了让他们对于敷钱原部落联盟有归属感,所以特地表示了三点,第一点是干活满三年,第二点是积极工作有特殊表现,第三点则是为南方做出突出贡献,包括增产粮食啊,制造农副产品啊,构筑器械啊,乃至于发现新的旷野或者土地等等。。。。。。
达到三点中任何一点的,都可以得到奖励,而做出突出贡献的,更是可以被邀请加入“洪州联盟”。
三位大首领汇聚一堂,妘载认真的把十年计划的蓝图交付给其他两个人,洵山氏的大巫师与应龙都看过了那个计划。
“大防洪城,粮食生产投入,耕地开拓,盐和铁,纺织和瓷器。。。。”
妘载把自己所“窥得”的天地变化,说给其他两位听,而应龙则是附和道:“最近,天地确实是逐渐变暖了,上一次的大洪,大江这里还算好的,蜀地三江早已将大蜀淹成泽国,人与鱼鳖同游,而中原,更是河淮冲山,溃击千里。。。。。”
得到了应龙这位古老雨师的赞同,洵山氏大巫师也不免感慨,先祖们在星空,看来没啥地位啊,这怎么上去了这么多人,天地还在不断搞事情呢。
总之,先祖既然没招了,那也只能后代们自己来扛了吧。
“至于纺织,应向中原看齐,我们总不能一直裹着兽皮过活,既然定下的目标,是超越灵山与都广,那至少,要先把洪州之民,达到陶唐之民的生活水平。。。。”
应龙道:“陶唐之地,承续高阳,高辛之遗风,三王之治,二百年之功,你想十年就超过?”
妘载道:“总要试一试,如果连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