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可思议的山海-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正能提高生产力量的东西之一,就在于铁器!
    这里到处都是裸着上身的工匠,有木匠,石匠,骨匠,铜匠,铁匠。。。当然,手工业街的人正在迅速融入大开厂的时代,这里的人大部分都已经选择了某个厂,并且作为大厂中的常驻匠师。
    重华来到了陶瓷厂,看到了正在训练一批新学徒的雄陶!
    雄陶看到了重华,大吃一惊,连忙欣喜的迎接上去,故人相见当真是分外眼红,重华拿起了瓷器,这相比于原始陶器的精美物件,让世人重新定义了陶匠这个职业。
    “原来陶器的变化,是琉璃和瓷器,我把陶器的技术,推行到薄如蛋壳,然而这种技艺却成了一种无用的东西,反而拖累了陶器的发展。。。。”
    重华此时做了自我检讨,而妘载一听这不行,立刻道:“不不不,陶器的工艺发展到薄如蛋壳的程度,这正是为瓷器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啊!”
    重华:“阿载何以教我?”
    妘载则是突然想到了一个点子,立刻道:“你的蛋壳陶,就是评定一个陶器匠人手艺高低的最好标准啊,我建议,以后可以搞一些技能大赛,不仅是我们南方搞,中原也可以搞,每年评优评劣,优的人,可以赐予谷、油、牲口,像是我们这里,还可以把器械、铁器、陶瓷、醋和酱油、酒水之类的东西作为奖励。”
    雄陶一听也目光大亮:“这好,这好啊!这样大家的积极性就更高了,对于技艺的钻研也更为深入!”
    重华同样觉得是这个道理!
    看看阿载说的多好,不愧是我粉的人!迅速的记录下来!这都是知识重点!
    大家在陶瓷厂观看了烧制的工序,而雄陶则是给重华弄了一个好东西。
    “好兄弟,我知道你眼神有点不太好,特意给你搞了一个好玩意,以前我跟随义均学习的时候,就发现过所谓的光学,后来我们发现。。。。。”
    雄陶给重华的特别玩意,就是眼镜。
    不过这个眼镜,其实很有意思。
    世上最早的眼镜,是一位叫做阿尔马托的光学家和一位意大利人斯皮纳发明的,不过光学玻璃,或者说构成类似作用的东西,却在很早以前,在世界各地都有零星的记录。
    义均最开始烧玻璃的时候,烧出来,打磨好的,也就是妘载最早看的那块能聚焦的光学琉璃,就是最粗劣的类似眼镜的玩意了。
    东汉时期有一个最早的眼镜实物,它的主人是光武帝刘秀的九儿子,广陵王刘荆,那个东西叫做“嵌水晶金圈”,眼镜片是水晶打磨的,不过与其说是眼镜,倒不如说是戴在眼睛上的放大镜。。。。
    雄陶这里当然不可能用粗糙的琉璃制作眼镜,所以他用的是义均的理念和手法,然后用水晶打磨的,依旧是传统工艺。
    于是,妘载就看到了戏剧性的一幕,在这三皇五帝的时代,有人戴上了单片眼镜。。。。。
    “诶,是清楚了一些。。。。”
    重华一只眼戴着那个水晶片,感觉看东西确实是清楚了很多,不过似乎还需要继续细化一点,因为他看着看着有点眼疼。
    雄陶表示有作用就行,接下来就帮他好好打磨一下这个玩意,也算是用自己的手艺给自己的老兄弟做点贡献,现在你成了中原的特派使者了,老兄弟没啥玩意送你,就送你个这东西吧。
    当然成品肯定是双片的,单片眼镜属实是带资本家,这是辱舜了。
    接下来的几天,基本上一直持续到南祝融离开,重华这里都在和雄陶看磨制镜片的手艺,等到南祝融离开的那天,重华也终于戴上了这山海间的第一幅眼镜。
    阿载,阿陶,我的眼中失去了光芒,满是黑暗。
    妘载的答案是戴个眼镜,或者开灯。
    在戴上眼镜之后,重华眼中,那原本稍有模糊的天地,瞬间就清晰明朗起来了!
    你这个像素就很奈斯懂吧!
    “传说嫫母造铜镜,如今有敷浅原造眼镜,此乃普世惠民之宝啊!”
    拥有了眼镜,彻底看清了世界的重华大师,彻底快乐的成为了一个孩子,从陶瓷厂到车厂,从武器厂到民用器械厂以及爆炸厂,南方的工厂制度,让重华看到了新的一个行业模式的崛起。
    而这里结束之后,还有油坊,磨坊,以及二十四节气等很多东西没有去仔细了解,重华感觉自己已经把半辈子的惊叹都用在了南方,全新的事物无一不在冲击着他那过去的思维模式,于是,他突然对妘载提出了一个问题。
    “阿载,若我荐你为天子之选,你看如何。。。。”


第五百三十八章 你和我客气你X呢
    在古老的历史中,尧舜禹三王都是圣贤的代名词,即使到了春秋战国,儒家言必谈三王之德,墨家行必效三王之义,而即使是崇尚“法今王”的法家,也只能把攻击目标放置在三王的权利交替上,放大这里的黑点来进行谈论。
    但是,三王虽然代表着道德和公义,可这三个家伙都有一个可怕的负面被动。。。。
    其中,尤其是舜的被动最为厉害。。。。。。
    所以妘载听到了重华这个提议,虽然没有当场吓死,但也小心翼翼的询问了一句,大致就是拐弯抹角的问了一下,你现在的地位貌似不低,连当“天子”这种事情都可以乱说?
    于是重华便微笑,表示这算什么,阿载你太小看我了,其实我一直都很低调,不是一般人我还不和他说。
    重华表示他已经是天子候补了。
    。。。。。。。
    天子,其实在这个时代,也不算一个正式的称谓,很多人认为天子一词是在周朝使用,不过周朝前期使用的是“天王”的称呼,天子这个称呼最早有可观看的实物记录甲骨,是在商,算是一个不是特别正式的尊称,商代的小辛天子(商章王)就曾经在祭祀甲骨上写过自己天子如何如何。。。。。
    当然,这个时期的“天子”,其实是“大宗”的称呼,那么什么叫做大宗呢,也就是商朝的嫡庶制度,正妻所生的是嫡长子,这就是大宗,大宗的一脉长子相承,这一脉就是天子,而小宗的,就是诸侯。
    这时候的诸侯,没有“王”的称呼,最高是“公”。
    而商朝正儿八经的老大称呼是“王”,先祖死了上天位列鬼班则尊为“帝”,这个时候就和三皇五帝时期不同了。
    名称的变化反映时代的变迁,三皇时期,有作为的英雄首领称呼为“皇”,意思是“光明灿烂”。
    五帝时期,甚至早在太昊之后,有作为的首领就被称呼为“帝”,帝在这个时期的意思是“超出本部落范围影响力的首领”,即“王天下之号”。
    尧自称过“予”,这个称呼的意思,和后来皇帝们的“朕”是差不多的,算是一个时代领袖独特的自我称谓。
    夏代的时候,领导人承接了“予”的自称,然后把最高首领的“帝”改成了“后”。
    所以夏王都是“夏后启”、“夏后开”,乃至于篡国的“后羿”之类。。。。。
    商朝的自我称呼是王,周朝灭商,西周前期自我称谓是“天王”,意思是受命于天而称王。
    直至东周前期,《春秋·昭公二十六年》:“天王入于成周。”这时候周王室还能称一声天王。。。。
    所以说“皇”、“帝、”、“天帝”、“共主”、“后”、“天王”、“王”、“天子”,这些其实都是外形相似而意思相同的词语,至少在战国之前都是一样的。
    直至秦始皇自称“皇帝”,于是后来三皇五帝作为祭祀的古老先祖,天子作为皇帝的别称,后成为了女妃之首,天帝成为故事中至高神的名词,天王也在后世朝代中开始登上九天。
    共主则作为了一种不正式的称呼,在中国完成大一统之后,彻底消失。
    至于王,在战国时期,王就已经降格了。
    。。。。。。。。。
    妘载听了重华的解释,并没有觉得欢喜,反而冷汗直冒!
    感觉脑袋上冒出了一个巨大的“危”字!
    这并不是说重华是在试探,重华这鸟人,从这几天的交友以及抵足而眠来看,他说这话肯定是真心的。。。。
    但他那个被动实在是太坑爹了!
    君不见,那个啥!
    舜让天下于善卷,善卷避入深山老死。
    舜让天下于北人无择,北人无择投江自杀。
    舜让天下于石户之农,石户之农与他绝交,出海去了马尔代夫。
    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子州支伯得了不治之症。
    尼玛,这一套看下来,就石户之农是善终的。
    妘载顿时一头怒火!
    “阿舜,大家都是好朋友,你这是和我客气你阿母呢!”
    重华被呛了一下,顿时满头雾水,但是也能理解,言道:“我知道你可能不太相信,是个人都不会太相信,所以请你先按捺住你的激动,也不必过于兴奋,是因为我觉得你这样的贤人必须要得到举用。。。。。。。”
    妘载认真的和重华表示,看来我们之间友谊的小狗已经死了。
    你这是要害死我啊,你等会,我必须想一个拒绝你的理由。
    你这厮是首位淘汰制么,你这席话出口,这是人话么,你这看着介可不像好人哪!
    “别啊阿载,中原需要你!跟我走吧,我把我的资格自去了,给你怎么样啊!”
    妘载:“。。。。。”
    别啊大哥,我就等着你和四帝干一波呢,我要是和那四个老棒子打一架非得废了不可,谁想天天活在被刺杀的生活中啊,和你去中原,南方基本盘撂了不说,就算带上老师乔松,哪天他打个盹我说不定就没了啊。
    你自带不死光环,而最关键的,人家厉害我不厉害,我没有不死身,万一被AOE到了,我就没啦。
    (象疯狂点赞)
    在南方搞搞基础建设,提高一下生活水平,这难道你是觉得我这个真实系游戏难度调的太低了,想要给我加点乐趣么?
    别说什么南祝融什么的,四帝还有至少二三十个附属的大部族,更有属于自己的邦国,加上共工氏,共工氏下属还有根水、竭水、相柳、浮游等赫赫有名的大巫部。。。。。
    这打起来就是天翻地覆啊!哪怕苍舒等人背刺高阳氏,他们也不可能对自己的同族下死手吧!
    “别啊阿载,你还没听我说天子资格要负责的事情呢,其实没有那么多的,而且你的本领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妘载十分感动,但是表示,南方离不开自己,自己还需要成长和磨砺!
    阿舜,我不能走啊,驾驾驾!
    妘载借口肚子疼上茅房,重华一眼就看破了他的心思,等到妘载离开之后,他顿时无比感慨,又有些迷茫了。
    “我昔年听说天帝让位于许由,许由不受而去洗耳,恰遇巢父牵牛饮水,听说此事,便斥责许由大人,说他做作虚伪,洗耳的水,还污浊了他养育的牛的口齿。。。。。”
    “又有天帝让位于子州支父,支父不受。。。。”
    “我今日只是让一个天子的资格而已,还不是天帝的位置,阿载居然已经恶此事如陷泥沼,当真让我感慨。”
    “这才是真正的贤人啊!而我,功不及他,却受天子之资,此时真令我羞惭万分,是真远不如他矣!”
    重华和文命交谈,感动万分。
    中原就需要这样的好同志啊!


第五百三十九章 你新增了一个粉丝
    重华戴着眼镜,既然妘载去拉屎去了,他也就和文命还有雄陶在一起商量起来,至于敤首,已经在陶瓷厂开始转悠参观了,几个年轻男人之间的交流,和她没有啥关系。
    文命给重华出主意,他早就想让妘载去北面了,当年文命跟随有崇氏诸人来到这里对付三苗(混分)的时候,晏龙大人就问过妘载去不去中原的事情,不过那个事情,因为当时妘载的本领还不算很大,而且中原动荡才刚开始,局势不明,加上欢兜在不断唧唧歪歪,妘载也不想蹚浑水,这事情就此作罢。
    后来文命也大概了解,中原的动荡情况,确实是不容乐观,妘载不算喜欢冒险的人,尤其是涉及到小命的时候。。。。
    官位诚可贵,工资价更高,若为小命故,二者皆可抛。
    此乃亘古不变的真理,除去某些官财迷。
    文命现在倒是觉得,南方已经变得这么好了,而且中原的局势大概也明朗了,四帝貌似已经回到邦国,开始不听调遣,很快就要有大战发生,而身为天子候补的重华,在这个时候来到南方,毫无疑问是来拉赞助来了。。。。。
    那么载哥就必须要开始站队,虽然文命自己也觉得回中原不好,但是重华却是一副必然要拉到这个贤人的架势。
    “文命,阿载最怕的是什么?”
    重华要更深层次的了解。
    文命只好道:
    “依我对载哥的了解,他怕的就是缙云氏吧,上次晏龙大人问他为何不回去,当时欢兜没有把高氏山判给赤方氏。。。。”
    重华推了推黑树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