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可思议的山海-第5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姆渡遗址中七千年前的漆碗,萧山跨湖桥遗址中八千年前的一张漆弓。
    妘载拿着朱红色的大漆,用羔羔身上搞下来的羊毛,在帝宫的大门口刷了一个大大的圆圈。
    然后在圆圈里写了一个拆。
    …………
    欢兜被带过来,看着这个自己怂恿建立的帝宫,相比于子泽的宫殿,欢兜所主持建设的这个宫殿,显得颇为寒酸和小气。
    在帝放勋和诸侯们的眼里,这是铺张浪费,在欢兜的眼里……这是权势,代表极致的权利,有权利就应该肆意挥洒,他不免想到帝女子泽曾经的高高在上……
    当然,现在的子泽连骨灰都被扬了。
    欢兜惨笑起来,妘载拆了帝宫的大门,使得帝宫和三苗的普通街道相连接了起来,至于宫殿本身,妘载倒是和帝放勋建议,保留起来,作为三苗的地标建筑。
    毕竟建设起来了,也没有必要拆掉,一百年之后,说不定就是文化遗产,旅游业+1。
    圈起来收门票,到时候三苗的导游说不定还指着这个帝宫的第七个台阶,和南来北往的旅客声情并茂的介绍,表示这就是曾经分裂天下的大恶徒欢兜被跌死的地方,摸一摸收费一百贝币……
    帝放勋和欢兜,都从妘载的这句话中听出了话外音。
    欢兜听到的是自己会死在第几个台阶。
    帝放勋则是听出了大理想,在妘载的设想中,是要把三苗之民变成自己之民,亦或是天下之民都成为一家了。
    不然怎么会把欢兜定义为分裂者呢。
    天帝同意了这个设想,并且和妘载表示,这场仗他们就是吃吃瓜,参观一下,实际操作你自己搞就行了,好女婿你看着办吧。
    在帝宫中,洪州的战士收缴欢兜的财货,欢兜很贪婪,这一点并没有变,他的财货中不乏让帝台都眼热的宝贝,一问欢兜才知道,那是共工曾经送给他的。
    “当年共工不想从治水的位置上被换掉,请我在民众前多说好话,立下担保,于是他拿了些宝物贿赂我。”
    欢兜坦言,死到临头也没有什么好藏着的了,只是这些宝贝有些奇怪,妘载拿着一个乌龟干左看右看。
    欢兜表示,你可不识货,这东西是可以镇火的宝贝。
    《山海经·中山经》:“有兽焉,其状如龟,而白身赤首,名曰蛫,是可以御火。”
    妘载大奇,表示这玩意欢兜为什么不用?欢兜则是说他早就用过了,但是能镇压火焰,可是镇压不了火器……
    欢兜对妘载表示,他被杀了希望能有三个要求:能留个全尸,而且要求入土,并且要带点宝贝一起死。
    妘载训斥欢兜贪婪。
    但是欢兜摇了摇头。
    “我本来就很贪婪,但是我更害怕寂寞,我埋了一些宝贝在山陵,希望以后能有人过来挖我的坟头,这样热闹一些。”
    妘载失笑:“先祖都在星空中,你不想去星空吗?”
    欢兜也是失笑:“你阿母的,死在你这个狗阿载手上……听到你的骚话,天上的先祖都惊恐的熄灭了星星!”
    当阿载行走世间的时候,天上三分之一的星星都熄灭了光彩。
    “我提这几个要求不是白提的,我告诉你们共工这些年所琢磨的强大技术……”
    欢兜出卖了共工的情报,告诉了妘载,共工这些年在驯化马匹,并且想出了一些控制马匹的方法,而且已经有了成效。
    “说起来,那些控制马的物件,最早还是受到你的曲辕犁具所启发。”
    欢兜说出了惊人的消息,共工氏居然搞出了接近完整配置的大荒骑兵,并且按照当年的设想,欢兜认为,共工氏的骑兵,现在应该已经实装了。
    这一波,游牧民族,得到了加强,提前数百年,登上了历史与神话的舞台。


第九百六十七章 朝贡是结盟的高级形式
    双方交换了情报,洪州和中原的大人物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欢兜的财产也被瓜分,妘载没收了欢兜的赃款,并且中饱私囊拿走了小乌龟,随后经过诸多大人物的一致讨论,认为可以给欢兜一个相对比较体面的死法。
    欢兜坐在了第七级的台阶上,他很想说天下各个阶级都有自己的死法,像他这样虽然造反但本质上还是重臣级的人物,更应该有个像样的死亡仪式,然而欢兜知道这种时候不能说这样的话,他已经听到周围的人们在讨论,说帝女子泽被狗阿载活活气死在菜市口上的事情了。
    欢兜想着,子泽过去是那么爱美且狂傲的女人,她被气死的时候,那面容扭曲的一定像是早上出门挤牛车的大妈。
    他也听到了,妘载在边上开口:
    “看在小王八的面子上我就不吊死你了,我给你准备了三个去世套餐,你可以选择一下。。。。。。”
    欢兜果断屏蔽了妘载的声音,然后点击了一号套餐。
    当斧钺挥下,欢兜的脑袋咕噜噜的滚下地,他的身体失去了意志的支撑,轰然的倒在第七级的台阶上,伏尸于帝宫前,血水从台阶上流到泥土之中,全三苗的民众都看到了这一幕。
    一代搞事王,就此落幕。
    出乎意料,欢兜死前并没有过多的遗言。
    帝放勋:“我大概是能理解的。。。。。他已经彻底失去希望,被羞辱到了泥土的最深处,此时说什么都只能显得他是在无能狂怒,还不如闭口不言,保持着最后的尊严。。。。。”
    狗阿载:“我懂,死之前故作高深,避免别人认清他是个废物的事实,这就叫逃避现实。”
    帝放勋:“?”
    帝放勋叹息,自己本来是想要理性分析一下欢兜死之前那种心如死灰像是入灭一样的心理状态,结果你这个狗阿载一下子就破坏了我的思路。
    至于妘载则表示“我对他表达的意思丁点都不感兴趣,就是一个憨批既没有本领又没有脑子还想要故弄玄虚,看上去细思极恐其实傻的不行还想让你们被他骗点名声。。。。”
    鸿超(稍作思考):“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此时,有人运送欢兜的尸身,准备随便找个破地方给他埋了,边上就有洪州的战士发出询问,说道:
    “据说常羊山有无头的巨人,是当年被黄帝斩掉了首级的一个大力士所化,那是叫做刑天吗?欢兜会不会过上几年也跳出来,变成新的刑天?”
    妘载:“?”
    刑天2。0plus?
    不过妘载估计,以欢兜的本领和生前状态,变异成无头巨尸应该是不太可能,首先欢兜虽然能打但他并不是专职武将,其次,入土了自然要驱散一下他生前的执念怨念。
    变成神尸,这也不是随随便便谁都能变得,大抵上需要生前是一些著名人物,要有足够的威名和实力,在某些领域是大师级别,至于普通人还是想多了,想要借助这个办法活出第二世只能说还不如去找不死药靠谱一点。
    三苗的民众得到安抚,他们虽然对未来失去了信心,但是日子总是还要过,不然这投降不是白投降了。至于妘载,则是和一些祭祀人员准备去欢兜坟头跳大神。
    古时候,一个部族灭亡了另外一个部族,多半还要去为这个灭亡的部族,进行一到两次的祭祀,这是一种通告,大致意思就是告诉这个被灭部族的先祖,表示你们的子孙现在已经嗝屁了,你们的祭祀礼器也到了我的手里。。。。。。。。看好了,你们的礼器是这样用的!
    不过,这是讲究的部落,也有不讲究的部落,灭了就灭了,祭祀个屁,这种行为在那些自诩文化人的部族看来,是十分野蛮和原始的,他们征讨这种部落,往往都会以对方过于野蛮为理由发兵,为的就是怕哪一天这种部落坐大了,把他们这些文化人的宗庙都给砸了。
    而祭祀刚刚死掉的欢兜,算是一个送葬仪式,只有非常有名者才有这待遇,这个时代用土葬的人还是很少的,能用得上的都是非常厉害的大人物。
    不过,妘载对于欢兜的态度。。。。。。
    洪州人对欢兜下葬的仪式很不讲究,欢兜和他的一部分财产被找个了地方埋了之后,妘载在他的坟头上盖了个盖子然后插了个十字架,同时进行了令鬼神都十分动容的祭祀行为:
    “各位把火炮拉过来放几炮给他送送行啊!”
    于是欢兜的坟头上响起震天的炮响,妘载大声喊叫,给欢兜进行送丧:
    “这次我们洪州与三苗的战争工作取得圆满成功,让我们掌声欢送快乐兜先生。。。。。。欢兜,哪天在地下呆的烦了就上来听听大炮响,洪州的炮口永远为你敞开。”
    虚假的祭祀:文化祈求。
    真正的祭祀:武力威胁。
    洪州的大军在巴陵城进驻了数天,参与了三苗的战后生产恢复行动,三苗的民众一开始还惶恐不安的等着自己被当做奴隶瓜分,结果没想到洪州人不仅没有瓜分他们,还派发了一部分的生产工具给他们这些留下来的民众。
    当然,这些工具不是白拿的,除去战争赔款,以及大部分的战士军团要做为洪州的劳改犯,进行两至十年的生产改造外,三苗每年的各项收入,包括但不限于粮食、陶器、毛皮、贝币、矿物,都要以十抽三的形式交给洪州。
    《禹贡·疏》:“贡者,从下献上之称,谓以所出之谷,市其土地所生异物,献其所有,谓之厥贡。”
    朝贡是结盟的高级形式。
    其实中原的大人物们都在这里,按照道理来说,三苗臣服之后,洪州是中原的下属单位,这种朝贡的对象应该是中原而非洪州,但是中原现在自己还有一堆事情,帝放勋默许了妘载的行为,而且中原的各位大人物们也明白,这种场合,他们这些开观战模式的人不可能进来瓜分利益,那有点太不要脸了。
    三代时期的统治者们,有一点极优秀的地方就在于——他们大部分都是要脸的,道德水平很高,都是实诚人,能处。
    造成这种现象的,也并不是什么道德教化的推广,而是因为该时期没有多余的富余产品,人们的享乐意识还没有完全成型。
    即使是现在,妘载靠着发明的许多工具,使得时代的富余产品突然大量的出现,但是对于帝放勋和诸侯们来说,他们的道德观念早已经成型,还不至于被一点点粮食和毛皮就能摧垮,这样说的话未免太看不起这帮大人物了。
    。。。。。。。。
    “大量的三苗人口将迁移到洪州,洪州和三苗之间会修建一条道路,用来进行物资的运输和转移,同时保证三苗出现什么突发状况,洪州能第一时间进行武装干涉以及行动救援。”
    “三苗本邦国的民众们将废弃原有的制度,纳入洪州与中原的体制制度下。。。。总的来说,三十年前三苗反叛,从中原的制度中脱离,如今算是回来了,欢迎回家。”
    “三苗自己的奴隶法将被废除,以后将采用中原五刑作为量刑的标准,基础的法律很快也将在苗民中进行普及,同时,洪州将为三苗地区安装广播电台服务。。。。。”
    “三苗的民众可以继续从事之前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支持三苗的民众来到洪州进行工作与谋生,同时洪州以及上属中原,都在三苗地区享有驻军权。。。。”
    后面这一条其实可有可无,像是中原,中原才没有这么闲功夫隔着黄河长江派三百人在这里开荒呢,所以实际上能驻军的也只有洪州,不过洪州本身也不打算派人过来驻军,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现在洪州的管控力有限,三苗也不是什么小地方,洪州的人口就那么一点,分一分就没了,自己还缺人呢。。。。
    十年的时间,事实上为了增加人口而开启的大通婚时代,从实施到如今才不过六七年,大禹的弟弟炎融现在还是个穿开裆裤且不写作业的小屁孩,洪州的年轻一代压根没有一个成年的,说要大量提升人口,至少还要再等三十年。
    但是为了保证三苗地区不出乱子,妘载还是要把这一条驻军权写上去,现在天下还不是一个整体,只是一个松散的框架,很多事情要都还在摸索之中,这时候写的清楚了,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就可以用“自古有之”来进行正当行动。
    这就是名正言顺,抢先占据了大义与名分,对于以后的各项工作开展以及两地交流活动,都是有巨大影响的。
    洪苗战争结束了,洪州的人们开始缓缓撤离这里,同时带走了大量的三苗青壮年,这些都是战士军团的劳改者,他们看着东方。。。。其实归根结底到如今,他们貌似也真的实现了当初的豪言壮语——踏足洪州的土地,只不过他们现在身上是戴着枷锁的。
    白苗帝也被“请”来了,他很不理解,面色有些苍白:
    “我是三苗的帝,如今欢兜已经伏法,我也明白他不是什么好东西,各位洪州的大人物,我看,我就没有必要去洪州参观了。。。。”
    “那怎么能行呢,为了欢迎三苗回到中原政体的管辖下,正要为你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