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没记错,尧帝的七八十岁,其实还能算是挺年轻的,因为这老头在传说故事中,貌似活到了一百二十多,而且一百多岁的时候还能游山玩水,腿脚利索的很,当真是人瑞。。。。。
。。。。。。。。。。
阿载要和二黄成昏,并且要去中原参加官员考核的事情,很快就传出去了,因为有一些人也要从这里回到中原。
帝放勋去找了崇伯,邀请他回到北方,崇伯则是说自己在南方成家了,这次回去只是去接老婆,至于有崇氏就交给文命了。
“那好事啊,我和你说,你儿子一点也不像你。。。。咳咳,我是说治水方面,他比你高多了。”
帝放勋说起了文命的事情,崇伯听得一直在笑,听说他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并且已经完成了东夷重要地区的治理,接下来准备着手,第二次修开龙门,而且还和涂山氏的王族少女谈了恋爱,崇伯也不由得为之发出惊叹之声。
鬼!
自己这个儿子,真是出息。
生子当如姒文命啊!
除去崇伯之外,叔均和先龙也要回去了,他们在南方完成了学业,叔均算是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而先龙则是学到了舔狗不得好死这个道理。。。。也算是大有收获。
重黎和长琴也准备走了。
“来到南方多年,如今也是时候回到北方,去西大荒的榣山了,多年不归,甚是想念。。。。洪州是个好地方,我们还会回来的。”
重黎是这样说的,而长琴则是表示,这次他回到榣山之后,就准备行走四方,搜集天下的风土人情与各种歌谣,势必要编篡出一本总集文章来,妘载已经给长琴想好了文章的题目,就叫百家讲坛。。。。。呸,是叫做《诗经》!
守护上古诗歌的荣光!
lsp想要看到诗经开篇的三个字是“思有邪”,同意的在泥巴里扣1。。。。。。
象对于老师的离开,有些犹豫,他也想要向更远的地方去,看看更多的景色,不过他也很久没有回去看父母了,这一次有些难以取舍,到底是追逐梦想,还是回去照顾爹娘。。。。。。
这时候,敤首来找到了象,并且表示,二哥,我也长大了,你要是想去追梦,就尽管的去吧,爹娘让她来照顾就行了,而且还有大哥帮衬,每个月的吃穿是不愁的。
象思考了一会,询问敤首,是不是因为妘载回去中原,所以她才想起来回去的?敤首很不高兴,踩了象一脚,怒斥他好没良心,还有脸说自己。。。。。
“女大不中留。”
“哼,男大到处走?”
至于广成子和赤松子,则是表示不去了,他们两个人翻白眼,表示他们才从西边过来,这才过了多久就回去,有啥好回去的,反正他们两个也没啥亲戚在那边。
广成子:“载啊,正好这一次你自己出去也算是历练,重黎,长琴,劳烦你们帮忙照顾,这小子可不能有闪失,至于我们两个,在这里帮他看看土地,和洵山的大巫师探讨一下人生的天理。”
两个老师很随性,表示这次出门送货,也是必要的修行,以妘载现在的本领,天下能让妘载吃瘪的人还是有,但是不太多了,这一路上最多能遇到几个抢劫的憨批神灵,妘载应该是能打过的。
当然了,他们也不可能让妘载真遇到打不过的家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个时代,在野的强者比在编制的要多的多,所以这一次就有个老爷子要和妘载一起出门,正好代替两个老师的位置,那自然就是南祝融季格。
南祝融听说妘载是去中原当王的,当场就头上冒火了,表示这一波务必重振炎帝荣光,他愿以身殉炎帝!他以为妘载去中原踢场子的。。。。。。
重黎一听,哈哈一笑,表示正好巧了,这两天自己有个朋友要来这里,也正可以请他与妘载一路同行,充个护卫,说起来,那位本就是自己请来的。
“他之前说对妘载和洪州都很感兴趣,只是一直忙于征战东部丘陵,未曾过来,如今才有时间,我与他联系上后,他便来了,这几日就要到。”
赤松子一听,目光一亮:“东部丘陵,白渊?莫非是。。。。!”
重黎表示,不错,就是他老弟,火师吴回!
而广成子也面露惊容:
“不得了!北祝融,南祝融,西祝融,东祝融,加个狗阿载。。。。。。。。你们这个团队,是要去哪里开烧烤大会吗?”
第九百七十章 黄昏的礼
重黎在等待吴回来洪州,而在这一段时间内,在帝放勋的督促下,妘载拉着牛羊来到了江水的边上,按照上古时代的礼制准备好了东西。
此时时间是下午,在黄昏之前,这也是规矩之一。
昏礼昏礼,不在昏时,如何成礼?
《礼记·经解注》有云:“。。。。婿则昏时而迎,妇则因而随之,故云婿曰昏,妻曰姻。”
这,就是“婚姻”的由来。
上古时代,从伏羲神农,到黄帝蚩尤,再到颛顼帝喾,从尧舜禹到夏商周。。。。。自从传说中,伏羲制定了嫁娶的制度之后,就有了最基础的昏礼的礼制,后世的君王们不断对这种礼制进行完善与强。
。。。。。。。
《论语·为政》:【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这里讲的是子张询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
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于是,又有《通典》说:【人皇氏始于在夫妇之道,伏羲氏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五帝时,娶妻必告诉父母;夏时迎亲于庭;殷时迎亲于堂;周制,限男女之年,定婚姻之时,六礼民之仪始备。】
这里又讲的是:
人皇氏的时候第一次出现夫妇的概念,到了伏羲的时候开始用鹿皮(两张)作为聘礼,五帝的时候娶老婆要通知爹妈,夏朝时候在房屋的正室迎接老婆,殷商的时候在高大的屋子里迎亲,到了周朝,在男女适合的年纪,约定结婚的日子,这是订婚,然后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要完整经历六种礼节。
。。。。。。。。
到了舜的时代,已经有了很规整的一套流程,譬如其中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是迎亲的时候必须要来到一条水流的边上。
上古的时候,迎亲的规制很简陋,只需要带着牛羊和粮食,来到一条水流的边上,而女方则需要早早在这条水流的边缘等候,在约定的地点,男子将见到女子,然后唱起歌谣,就在水流的边缘成昏。
接下来就是彩礼环节,不过帝放勋是个宽厚有钱的老丈人,妘载听说重华从老丈人手里嫖到了一堆反向彩礼,很是心动。
这也是著名事件,舜娶妻的时候彩礼全额退回,尧帝倒贴了一部分,如今到了阿载这里,看起来是倒贴的更加厉害了。
帝放勋已经准备好了一堆东西,当然,他大部分的货都在中原,不可能带来,所以准备了很多兑换用的木牌子,就像是粮票油票一样。。。。。
诸侯们来到远方,帝放勋对这帮老年观光团成员开口,表示今天我女儿在江水的边上嫁出去了,这是大喜的事情,这一次你们总得给点红包,不能以两袖清风来搪塞了。
妘载来到这里,看到了早已等候许久的娥皇。
简简单单,没有讨要彩头的,没有障车的,那是唐代的习俗,当时还有大臣说这个规矩不好,让流氓恶霸都出来闹事;也没有撒谷豆,那是宋代出现的民俗。
一切早已经准备好了,那天地间的太阳开始西下,黄昏的光辉淡淡浮现,水流潺潺,江水涌动着向东方流淌,落日余晖的光芒坠落在江水的尽头,远去到群山的彼方。
天河中,将要坠下火红的神灵,在这故乡的天地中,在那遥远的巨城外,在这滔滔东流的江水畔,从炊烟袅袅的集市与村寨中,鸡鸣狗吠的声音,人与人互相呼喊的声音,牛羊低鸣的声音,就像是遥远而朦胧的古老之梦。
所以,男女双方要共同唱起礼仪与约定中的歌谣。
“谦谦,鸣谦,劳谦,?谦。”
声音并不怎么动听,歌词更是有些不明所以。
但这首歌谣却是一种最古老的原始约定,这首约定的昏恋之歌,是从禽鸟们的行为发展而来,被人们所观察,结合到生活中,然后传颂歌唱。
这首歌在说:
【鹣鸟比翼双飞,雌雄声声和鸣,时而互相勉励,时而举翅招引。】
鹣,上古通谦,是飞鸟之象,其意为——“比翼鸟”。
没有再多余的步骤了,人们面向西方,黄昏的光芒已经彻底降临下来,天地间万灵安详的声音,群鸟都在附和着鸣唱。
“天光之下,群鸟和鸣,这是因为,天要黑了,守在草窝里的雌鸟们,守着刚生下来不久的鸟蛋,在这春天的末尾中,呼唤着外出觅食的雄鸟,希望它们赶快回来。”
妘载在唱完歌谣之后,指着天空中的鸟儿如此说道。
人们的行为,很多都是从动物的行为之中转变而来的,这些原始的行为,逐渐从野蛮变得文明,礼制由此而诞生。。。。。自然界中,雄鸟向雌鸟求爱的时候,也会带上一些礼物,有些是虫子,有些是尾羽,有些则是房产(精致的窝)。
于是,天边,迎着黄昏的光芒,雄鸟们从山野中飞了回来,它们扑打着翅膀,降临到西方山野的彼端,落在他们自己的草窝中。
于是!
把那万道金光都收入绒羽中,揽在男女之间的胸膛里,云朵也变得红彤彤,大地山河被映的金灿灿,整个天地人间都变得金碧辉煌,这是热情奔放的一个时代。
在太古的年代,应该有热情的男人开弓射箭,乘上牛马,抢走了娇羞着,且脸颊泛着晕红的美丽女子。
暮鸟归巢,天色已晚。
这世间最美丽的一种色彩,妘载带着娥皇在这里成礼,在人们的见证中,女子的脸颊,由绯红到粉红,渐渐又黯淡下去。
。。。。。。。。。
黄昏的时刻虽然过去,可“太阳”依旧不依不饶地去侵占大部分的“夜空”,“夜空”不能保持黑暗,像是仿佛是浸湿了的油纸,被“太阳”所包住,透过了光芒,又分不出身来,于是夕照褪色之后的夜色,带上了鲜艳的酡红。
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在干大事
万古的星辰汇聚成光的河流,渐渐西移,当东方的黎明升起的时候,年轻的男女们已经完成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在这个年代,妘载进行昏的年纪算得上是很晚了,是标准的晚婚晚育,毕竟一般来说,有些女子十三岁刚刚成年就会被一些部落中的男人带走,而男孩子也是十五左右就可以和年轻的小女孩成家。
第九百七十二章 乐。jpg
重黎满怀欣喜的迎接了自己的弟弟,他们二人也算是很多年没有见了,毕竟过去的时候,吴回在治理自己的土地,而重黎被罢免之后郁郁不得志,西大荒到东南大荒,中间所隔的路程也是甚远。
再者,南部地区比较落后,没啥来的必要。
不过如今,在洪州的带领下,各个地区开始脱贫致富,东南大荒距离洪州虽远,但是有成鸠氏之国作为联络,加上许多年前传豫子和昆吾氏曾来过一两次,带回去了不少的好东西。
“白渊离这里确实远的很了,不知道那边的战争停歇了没有?”
重黎好奇的询问,然而吴回看了看重黎,只是发出了乐呵呵的声音。
乐。jpg
“你笑的这么好看,一定是平定了。”
“呵呵呵。”
“???”
重黎恨不得给自己这弟弟两巴掌,只想骂他你一天到晚在那边傻乐个什么,问话都不回答。
当年打共工和白难的时候,自己翻车了,你他阿母的也在帝喾边上乐呵呵的,也不知道你是在嘲笑我还是嘲笑帝喾,不然帝喾能派你去啊!
重黎想到自己这个弟弟拥有的特别性格。。。。。。。那就是好像无论什么事情都不算大事情。。。。。。
重黎脑子里泛起回忆。
想当年,自己弄得灰头土脸从前线下来。
帝喾来到前线视察,听到共工氏和白难部落的嘲讽声,当场气的面色大变。
然后就问自己,对面笑啥,自己很难堪的表示他们在笑话自己,因为当时被引入一处大泽,遭到了伏击,属于追击追上头了,但是如今,如果帝喾还活着,重黎觉得,自己一定要和他掰扯掰扯,共工氏他们使用的是地利战术,和狗阿载的水淹七军一样,但是自己并不会啊,打仗就是莽,一波过去不是你死就是我灰屏。
帝喾当时听到了自己的言论,顿时怒气二发,然后看到了自己这个乐子人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