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界竞技,开局我选张三丰-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甚至比各地的豪强,更期待改朝换代。
  对他们而言,只要扶植一方势力登上人道至尊的宝座,就等于掌握了快速登临高位的密码。
  那些小神、小仙们,为了提升位格,连怂恿曹柘上天夺取天帝宝座的主意都敢打,在人间推动一股力量争夺江山之主的位置,又有什么不敢的呢?
  没有天庭的监管,支持一方势力造反,对于在凡间的那些小神、小仙而言,风险已经极低。
  而一旦成功,借助王朝气运,他们可以立刻完成神道等级的飞跃。


第二百一十三章 乱局显露
  此时,张生还在种田。
  十二座村寨,扩大到那等规模,要说张生对天下此时发生之事一无所知,那绝对是个笑话。
  但是他依旧能忍,没有半分不耐烦。
  即便是山寨里,一些多少知道一点他的心思,早已嗷嗷叫着要冲下山的下属,再怎么劝他,张生依旧很稳着,显示不出半分着急。
  虽然起势晚了,容易肉汤都喝不着一口。
  然而起势太早,容易被针对打击。
  大明王朝毕竟有四百多年的国祚,虽已经被弄得破败不堪,仿佛四处漏风。
  却也不知道,在江山危难之时,会从哪个犄角旮旯里,跑出些能人强将来,试图力挽狂澜。
  虽然没有直接起势,张生却悄悄派遣一部分精明能干之人,加入各方起势队伍。
  不求他们坐到高位,至少能掌握各方动向。
  此时,在武道山中,曹柘也没有限制弟子们的去留。
  那些耐不住寂寞,听闻山外面已经热闹起来,有些坐不住的家伙,便任由他们自行下山。
  强大的武者都是打出来、杀出来的。
  曹柘虽不主动鼓励弟子们参与山外的混战,却也绝不会阻止。
  庆弘十七年,冬!
  白莲教率先攻克半个北方,随后拥簇教主盛千纶为帝。
  如果仔细看过第一次竞赛排行榜的话,就不难察觉到,这个盛千纶也是竞赛者,第一次结算排名第六。
  同年,天子调兵十五万,任薛平为帅,前往平乱。
  白莲教与薛平的朝廷大军隔江对恃,不断拉扯,战局一开始就陷入胶着。
  薛平并非庸人,知道这些白莲教的大军,大都是乌合之众,交战时间拖延的越久,对方的防御便会愈发松散。
  只等人心浮躁之时,再发起进攻,便可一路推进,平掉叛乱。
  只可惜,薛平只有战术眼光,而不具备宏观的战略视野。
  此时大明所遭遇的,可不仅仅只有一个白莲教。
  庆弘十八年一月十七日,闻香教教徒烧毁金陵城南城七条街,高喊‘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唯大石佛,可解灾劫’。
  随后石佛王森率兵七万,抢占了川蜀之地,随后不断征兵,携带二十万之众,沿江而下,一路抢占诸多城地。
  虽有强迫各地民众入教之举,却并未大肆屠杀,或是放纵手下教众,肆意抢夺、杀戮。
  此举可谓大安民心,也显示出王森志在江山,虽没有如盛千纶一般称帝,却也绝不仅仅只是想做一方诸侯。
  闻香教如此一动,整个大明的军力,便即可紧张起来。
  大明有常驻军户过一百五十万,不过这只是纸面数据,薛平带着十五万精兵,与白莲教在北方交战,其实就已经算是将地方屯兵,收走了大半。
  所谓一百五十万的军户,大多不过是各方将领们在吃空饷。
  如果朝廷这些年认真查过的话,就足以发现,有些一两百年前的‘老兵’,至今都还在吃饷。
  闻香教呼应发难,朝廷势必又要召集兵力,进行堵截与反攻。
  只是,再要抽调兵力,除了拨走守卫京畿的五军营之外,地方可调用之兵,合加起来,竟然也不到十万。
  如此,十万加上十五万,再有五军营、神机营、术士营等等零碎加起来,总共也不到四十万。
  即便还算上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二十万边军,整个大明王朝真正可动用的兵力,最多不超过六十万。
  距离满算的一百五十万,差了一大半。
  然而这六十万军,也不是可以随意调动的。
  边军不可轻动,且从边关调兵入关勤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粮草,暂时是来不及的。
  而地方残余兵力调集起来,也还需要时间。
  且地方军力一旦过于空虚,许多小股的造反势力,也会趁机而起,抢占各地县城,然后收缴粮草,裹挟逼迫地方青壮入伍。
  天子震怒,却也只命夏青为帅,先领令旗,四方募兵,征集粮草后,再去赌截闻香教大军。
  竟丝毫不敢动用京畿五军营,反而将更多兵力,调返京城附近,予以重兵镇守。
  庆弘十八年,夏!
  有妖龙乱世,掀起巨浪,想要冲毁沿江水坝,将洪水泄入江南之地,淹没守军。
  左子雄入江斩龙,五神藏齐开,强催外景之力,一刀断江河,斩杀妖龙。
  同在此时,闻香教已经突破汉阳,两湖之地,几近全部沦陷。
  也就在这时,张生率领众多村民,杀下了山。
  只因随着闻香教坐大,教内的规范制度,已然越来越无法约束那些凶恶教众。
  两湖之地,已经被闻香教弄得乌烟瘴气,民怨沸腾。
  与之在川蜀之地时的情况,早大不相同。
  还是同年,差不多的时段,各方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
  有些属于地方农民起义,纠集几十上百人,就敢造反。
  也有的,是地方门阀势力,终于整合好了内部矛盾,开始续接原本的计划。
  张生率领众多村民下山,起初却并不直言造反,而是反抗闻香教的压迫与对百姓的侵害。
  通过公义之举,逐渐在两湖之地,渐获民心。
  闻香教大军欲回头反攻之时,夏青却终于凑齐了十万兵力,将闻香教大军堵在了长江中游一段,与之交战一处。
  此时,整个天下,就像是一锅乱炖。
  而武道山下来的武者们,则是活跃在各处战场。
  又因各自的因缘际会,以及家族、朋友牵扯,而加入到不同的队伍中去。
  他们各有不同的立场,有时在战场相见,初期还会相互留手,打到后来,打出了真火,也就不再顾忌什么师兄弟的交情,时常便在战场之上,生死相见。
  却也因此,将武道之中,许多隐藏的手段与威力,通过生死之战,不断的开发出来。
  不仅如此,由于新武道的普适性高,学习难度低,以及上限同样深不可测。
  闻香教、白莲教等等背景深厚,来历不小的教派组织,都开始通过一些武道山下来的弟子,研究新武道。
  以各种方式,获得相关讯息后,快速改造出适合他们的武学体系。
  这也正合曹柘心意。
  武道想要壮大,单靠他一门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拉扯更多的势力进来,一起钻研,才能将之进一步的壮大,且推向更高峰。


第二百一十四章 请判官
  山外乱成了一锅粥,这暂时和曹柘没有关系。
  张生已经开始由原本的保守,转为主动进取,即便是没有曹柘后续的两次干预,仅仅只是贪狼命格,就足以让他在极短的时间内,成长位最强势的一方诸侯。
  只是能否跨越那层障碍,由蛟龙转为真龙,还是要看张生自己。
  曹柘只是给他机会,从不会去想当保姆。
  此时的武道山中,相比起之前,要显得清净许多。
  女弟子龚若琳穿着一身蛟皮制成的运动瑜伽服,坦露着纤细、优美的腹部十一字肌肉,以及笔直修长、紧实的大腿,坦然自若的站在曹柘面前,不断的指着身上各处的肌肉,进行着详细而又专业的介绍。
  每一块肌肉的作用,锻炼方式,组成成份,以及如何锻炼才会让整体呈现的更加好看,这些她都十分有心得。
  对于她而言,这便是她日常的工作与生活,没有什么好羞耻的。
  而曹柘,也绝不是满柰子只有脑子的白痴。
  “好!你讲解的十分详细,那么现在,说说你的想法。”曹柘鼓励龚若琳继续深入的说下去。
  龚若琳得到鼓励,深吸一口气,随后展开双臂,撑开上肢。
  她原本有着马甲线,十分纤细的腰肢,瞬间再次收缩,竟只剩下一掌宽。
  而她的上半身则是完全舒展开来,不仅胸前高高鼓起,就连两臂的肌肉,也开始变得比之前更加的发达。
  不仅如此,曹柘还能听到,她体内哗哗的气血流淌声音,似乎她的上肢力量,在一瞬间得到了数倍的增强。
  而这种增强,并不是刺激性的,对身体不会形成伤害。
  更像是,将别处的肌肉力量,通过肌肉之间的相互连贯,调动到了上肢,进行了集中的爆发。
  “师父,我觉得你创造的锻体功法,还有一定改进的空间,您的立意十分高深,锻造肌肉、筋膜、骨骼、骨髓以及内脏的方式,也无可指摘。但是…您对肌肉的了解,还是太片面了。”
  “如果我们能以不同的倾向型锻炼,改变一些锤炼的方向,或许在锻体筑基的阶段,就能形成极佳的战斗力、防御力或者速度。”龚若琳说道。
  曹柘点了点头,显得有些高兴。
  他虽然知道很多,却并不是全知全能,许多专业性的建议,如果有帮助,他一定都会采纳。
  龚若琳说的不错,曹柘创造的基础锻体功法,其实走的就是‘雨露均沾’的路子。
  无论是哪一块肌肉,哪一处筋膜,都是用相同的方式,消耗对应的资源,去进行锤炼。
  这个方法适合曹柘,也适合一些天赋出众,各方面表现平均的人,却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既然你有想法,那你就去放心大胆的创造新的功法,我很期待你能在我的基础上,进一步拔高。”曹柘对龚若琳说道。
  龚若琳露出喜色。
  她一早就有了一系列的打算,其中自然也夹杂着一点点的私心,但是如果没有得到曹柘的许可,擅自就开始行动,她总会觉得心中不安。
  如今得到了曹柘的亲口支持,她自然大为振作。
  看着深黑色的贴身蜜桃,转而消失在殿门口,曹柘收回目光,随后调整肌肉的律动。
  他的身体,一瞬间膨胀到了三米高,变成了一个十分可怕的肌肉壮汉。
  浑身上下,都呈现出无比可怕的狂暴气息。
  随后,身体却又收敛坍塌回来,回归原本平平无奇的模样。
  “有用,但其实用处也不大。不过用来打基础,增加基础阶段的应用手段,确实很不错。”
  “确实是个人才啊!只可惜,我一直寻找的科研人才,在目前掌握的竞赛者群体中,始终不见踪影。”
  “毕竟还是占比太低了,十万人中没有分配到一个,或是有却没有入我门下。”曹柘心想。
  随后画出一道通幽符。
  通幽符闪烁着幽暗之光,面前的地面,一瞬间在视线中,坍塌出一个漆黑幽深的大洞。
  洞口通往地府。
  而一名长相凶恶的判官,正提着两个恶鬼头,从洞口浮现出来。
  来的正是曾经请曹柘吃过炸鬼面的钟判官。
  “最近人间大乱,地府也跟着乱成一团,你有何事找我?且快些说。”钟判官对曹柘说道,他虽有耳闻曹柘的‘身份’,却始终不曾表现的卑微或者生疏。
  “前些时日,得你帮助,窥见了阎君和地藏王的道法之身,今天请你吃酒,算是答谢。”曹柘说道。
  天庭上不去,也暂时不便上去,曹柘想要观摩足够的道法之身,自然要往地府打主意。
  经过打听,便得知地府有阎君道法十身,地藏地狱坐照留影。
  便前往探寻,只是贸然闯入,却遭遇了正值班的转轮王攻击,若非是钟判官插手,地府当时只怕要被掀翻。
  如今的地府,主政的是十殿阎罗。
  但他们却又都是阎君的道法之身,依照时辰、日子不同,阎君道法之身,会自动转换为不同的阎罗形象,拥有不同的职权,以及不同的性格,甚至连家眷,部属都有不同。
  算是曹柘至今为止,见过最多变的道法之身。
  而地藏王的道法之身…或者说佛法之身,则是化作了无量的净化之光,停留在地狱最深之处,只有那些最难洗清罪孽的灵魂,才会堕入此间,为地藏王的佛光所照见。
  若是连地藏王都无法搭救,最恶毒,最卑劣,最无可救药的灵魂,方才会被打入无间地狱,永受无间之劫。
  “请我吃酒,倒是免了!”
  “只是这人间的混乱,你不制止么?”钟判官问道。
  曹柘道:“人间三百年就该有一轮转,资源的严重集中,形成的各种矛盾,都会在不可调和中,剧烈的爆发。我能镇压一时,却不可能永久镇压,现在情况还算好,虽然各方争天下,闹的纷纷扰扰,但始终还被束缚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