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界竞技,开局我选张三丰-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这些来自不同势力的文臣、武将,纷纷高喊出‘答应’的时候,王森的脸色已经彻底的发生了变化。
  盛千纶也同样表情狰狞。
  他也是竞赛者,为什么这些人不支持他?
  为什么夫子不支持他?
  此时王森看着自己最信任,也最倚重的一名部将,声音艰难而又干涩道:“痴虎!你也要背叛我吗?”
  那名身材魁梧,提着两把金刚锏的壮汉,扭身说道:“大帅抱歉!俺的本事都是师父教的,师父让俺听谁的,俺就听谁的!”
  王森捂着心口,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
  最后,响应号召,齐齐呐喊出‘答应’二字的,是大量的士兵…特别是王森麾下的士兵。
  这些士兵发声在最后,却最为真心。
  张生过往所做的那些事,并不是毫无意义。
  对于底层的士兵而言,张生反而是他们最认可的领袖。
  因为唯有他们的生活,才与张生的所作所为,真正的息息相关。
  江山谁做主,对这些底层卖命的士兵而言,其实都差别不大。
  因为坐地分金,裂土封王,论功行赏的时候,很难分到他们的头上。
  即便是大胜之后,能得两亩薄田,便已经算是上官有情有义。
  何况闻香教的军队中,不少人本就是被胁迫入伍、入教。
  属于被压迫者。
  而张生的所作所为,最得民心,也最让这些底层的士兵们信任。
  当所有的声音,众口一致的汇聚,然后变作一个名字时,王森便已然知道,无论他再做什么,都是无力回天。
  此时,太监持着庆弘皇帝的禅位诏书,爬上了城墙。
  先是冲着曹柘行礼,随后高声说道:“庆弘帝已自缢身亡,留下禅让书一封,即日起传位张生,凡昔大明所属,当诚心归化,不可生事…。”
  尖细的声音,气力悠长的在城头上,念着庆弘皇帝最后的禅位诏书。
  一旁处,响起了一些最后大明老臣的哭号声。
  他们在哭,却没有拒绝。
  因为这对他们而言,已经是最好,也最容易接受的结果了。
  一个他们没有怎么听说过的‘张生’,成为了被夫子点名的幸运儿。
  总好过王森、盛千纶之流,窃据江山。
  故而最后的一腔怨愤,便只化作了这一阵阵哭号。
  王森举目望向四周,却见许多士兵,已经主动向张生的方向,放下兵器跪倒。
  继续站立的,只有在曹柘门下,修行过的那些武者。
  他们的脊梁依旧是顶天立地。
  既然连夫子,他们都不跪,那自然也不会跪被夫子点名的‘皇帝’。
  “张生!这个皇帝!你当的好吗?”曹柘对张生问道。
  张生深吸一口气,随后说道:“我有信心!我可以做好!并且没人能比我做的更好!”
  “好!有信心,就好好干!”
  “想一个漂亮一点的国号,然后…富国强民,做到你承诺的!”曹柘说道。
  张生郑重点头,在一群部将的簇拥下,走到了所有人前。
  此时城门缓缓打开。
  城中最后的精锐守将,全都跪在张生身前,奉上了兵符。
  随后又有太监,奉上了传国玉玺。
  如此顺利的接管,等同于张生,直接获取了来自大明王朝最后的遗产。
  当他接过玉玺的那一刻,属于张生的命格,在一瞬间发生了彻底的蜕变,由蛟龙化作了真龙。
  整个国家凌乱的气运,也开始向着张生缓缓汇聚。
  王森长叹一口气,下马跪地,拜倒在张生身后。
  之后是盛千纶,以及大量其他的反王诸侯。
  他们未必真心服气,还想寻找机会,再行谋反。
  只是,他们却不会再有机会了。
  睿王当初有些话说的不错。
  如果是大明国君禅让皇位,受天认可。
  那么这样的改朝换代,是不会为天所不承认的。
  张生随着人群,缓缓入城,即将坐镇皇宫,与各方商议,立下新朝。
  而曹柘,已经跨过了万里山河,回归了他的山中。
  此番曹柘强势插手。
  只因为他念头通达。
  既然是当仁不让,那便无须客气,也无须有太多的顾忌。
  以最符合他心意,最符合他想法的方式,去改造这个世界。
  做皇帝很累,也很浪费时间。
  那就找一个合乎他想法的人,将他放到皇帝的那个位置上去。
  以后无论是谁要当皇帝,不是因为他合适,而是因为曹柘要他当他才能当。
  如是而已!


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开天门
  大明灭亡一个月后,新朝定立,拥张生为帝。
  新朝定国号为‘楚’,只因楚地为其兴盛之地。
  后续已经没怎么努力‘造反’的张生,在实在想不到别的名词的情况下,便取了这么个巧。
  而这新的国号,也曾送到武道山曹柘处,经由曹柘通过后,方才确定下来。
  张生也在立国之时,改名为‘百忍’。
  这又是曹柘有意为之了!
  传闻中,取代天帝的玉皇大帝,便名为‘张百忍’,而张生如今逆着天意,在曹柘的帮助下,成为了新朝国君,又修习有天帝法身图,将来或许与天帝之间,还有纠葛。
  曹柘给他改这个名字,也是想为他争取几分,或许存在的冥冥气数。
  至于会不会再给张生招来什么‘麻烦’,曹柘倒是没有往更深处细想。
  从无到有,总是需要左右逢源。
  不冒险,如何做到火中取栗,抢占机缘?
  就像曹柘,也从未真正抗拒、拒绝过‘真武大帝’的说法,而是欣然接受,然后嚼碎了化为己有。
  张百忍立楚国后,当众宣布刀兵入库,马放南山。
  除了必要的地方守军与边军之外,大量的军人,发放银钱或是良田,解甲归田。
  如此无形中,便等于卸掉了那些还手握重兵,如今只是被封爵位的各路反王手中,掌握的大量兵力。
  这一手,便是无欲则刚。
  张百忍不贪图兵力,只想民养生息,让整片江山,修复混乱后的创伤,一道令下,那些还有异心的反王们,不从也要从。
  兵心已失,几乎所有的士兵,都想着能得多少银钱,能依靠几亩地做何等营生,取一房媳妇,将小日子过的美滋滋的。
  他们若是强行螳臂当车,违背众人的意志,只会第二天被割掉脑袋,头被部将捧上大殿,送到新帝面前。
  随后,张百忍接连下达了各种修养民生的政策。
  再之后…作为皇帝,他便一头扎入了田间,闲暇之余处理政务,大部分时间竟也和老农一般,对耕作,对收成,对天时气象,格外的关心。
  虽然偶尔也会遭到闻香教、白莲教以及无生教的教内高层刺杀。
  但是此时的张百忍不仅身具逐渐庞大的气运护体,更精通武道,由种田经聚拢的庞大真炁,也流淌于体内,时刻帮助他领悟‘天帝法身图’的妙义。
  那些刺杀者,都只能有来无回。
  不仅无害,反而是推动其强大的助力、资粮。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一整年。
  终于伴随着一声轰隆巨响。
  天空之中闪烁过瓷白的光芒。
  封锁住天门的浩然之气,一丝丝的消解,重新融入了愈发庞大的浩然之气群体中。
  而封闭了七年的天门,在此时被轰然打开。
  众多仙神的目光,重新透过九重天,注视到了苍茫的大地。
  对于人间的变化,那些有着主观本体意识的仙神,都并不诧异。
  虽然天门被锁,却不代表他们对人间的变化,已经失去了感应。
  而天帝的视线,首先扫过了皇城,看到了正在试验田里种庄稼的张百忍。
  目光在张百忍的身上,长久的停留了好一会。
  然后…转移了目光。
  天空中,一道流星划过,坠落人间,转世而去。
  落入凡尘的,是原本的贪狼星君。
  贪狼命格无法归天,而是被张百忍嚼碎了吞掉,成为了转换真龙命格的底蕴之一。
  贪狼星君失其命格,唯有返回人间,重新再生。
  若是无法掀起一番兵乱,重新凝聚命格。
  就唯有投奔新的大楚朝廷,成为一员猛将,帮忙开疆拓土,得到王朝气运的加持,重新得到敕封。
  此时,天帝目光更多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了寻找曹柘处。
  他虽然没有十分完全的灵智,更没有灵活机变的能力,但是却也分外的执着。
  当其视线,一遍遍的从人间扫过,却始终没有发现曹柘的气息。
  有时候,他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曹柘。
  而作为天帝的道法之身,天帝在创造它时,便没有准许它,可以毁灭世界。
  有时候,天帝道法之身,却又觉得整个世界里,根本没有出现过曹柘这么一号人物。
  就连真武殿内的真武大帝道法之身,也有时变得明暗不明,时而好像要彻底的消失。
  而人间,曹柘就站在武道山上,一直在观察着天帝的道法之身,感受着天帝道法之身的韵味,以及其中气息的变化。
  “之前看的还是浅显了。”
  “天帝的这一具道法之身,要比真武、东岳、阎君他们的道法之身,都要显得更加玄妙一些。”
  “真武、东岳的道法之身,只是嵌入了规则之中,保持着长久的强大与运转。阎君的道法之身,因为寻常分为了十份,又各自有了亲眷家属,多了几分机变灵活的味道,却少了高深莫测。唯有天帝的道法之身,它其实是在不断的汲取天道规则,汲取来自三界的‘养份’进行成长。”
  “如果再过几千年,或许这道道法之身,会诞生出真正的灵智,不再是道法之身,而是天帝在此界,真正的一道化身。”
  “看似只有一点的进步和变化,实则透露出来的讯息很不一般。”
  “足以说明,天帝在真实修为上,是高过真武、东岳、阎君一筹的…当然这些只是我自己的推论,正确与否不敢保证。”曹柘不断的做着总结,同时根据天帝道法之身的韵律,调整着自身的不死炁,以及武道法身的某些关窍。
  天帝看不到曹柘,是因为曹柘以人间为棋盘,立起了一座遮蔽天目的大阵。
  阵眼就在武道山,而阵脚却密布了天下间任何一处。
  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曹柘的阵法落脚点。
  当曹柘身在阵中之时,在天帝的眼中,便所有人都是曹柘,又所有人都不是曹柘。
  久寻不到曹柘的天帝,最终只能不甘的收回了他的视线。
  在他设定好的‘程序’里,不存在因为寻不到人,便要愤怒倾毁天地这一个选项。
  倘若人间帝王失德,再导致人道出现波折起伏,他却又会再次降下灾劫,进行警告。
  只是身在人间的曹柘,既然拒绝过他的这种暴力管控一次,就还会拒绝更多次。
  帝王失德!自有他曹柘去管。
  从今以后,此方世界,所有的皇帝都不再是天子。
  而是他曹夫子的门生。
  弟子不懂事,那当然是老师去教。
  用不着天管,更轮不到天管。


第二百二十八章 潜入天庭
  世事万般变化,武道山上的雪也下了八次。
  因为战乱而导致的元气损伤,已经彻底在山河间被抹平。
  人间大地,换上了一身新装。
  人道昌盛,神道却也不见得凋零,只是有起有落而已。
  正合了当初的选择。
  楚皇张百忍一心农事,却也经略商事。
  为百年计,常年拨款,遇山开道,遇水架桥。
  若有恶妖伪神为祸,也自有强横武者,持剑而行,悍而斩之。
  如此数年下来,整个江山彻底洗刷了旧朝时的那股奢靡疲敝之风,变得整体欣欣向荣起来。
  有道人和地祇合力,于四方保风调雨顺,又有方士与竞赛者合力,培育良种,不断的提高各种作物产量。
  百姓愈发的富足,家中有粮,心里不慌。
  且因富足,不少百姓,也开始习文、修武,国力也愈发的强盛。
  在人间编织出一张红尘大网的曹柘,掌控着这张网的源头,时刻感受着人生百态,各种神通、法术之变化,也都愈发的得心应手,穷极想象。
  此时,曹柘已经渡完了最后的两次劫数。
  九劫已过,还剩三灾。
  九劫是来自自然界不同能量汇集的冲击,而三灾则是天地人三灾。
  只是以曹柘目前的强大,三灾若要引发,那又需要何等量的浩劫,才能算是他之灾厄?
  再次来到山市的曹柘,已经不仅仅算是故地重游。
  充满温热灵泉的池水里,浮动的水波,正在讲述着一些足够美好的故事。
  “塔顶那条道,还能用么?”曹柘闭上眼,轻轻感受着身后的头部按摩,随后问道。
  其实答案他心里清楚,只是这么一问。
  留着青色长发,气质更显娴静的灵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