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孟愈与孔圣的某些理念不合,但不影响他轻车熟路,回到老师的家里。
孔寒安现如今便在丞相府,一间满是书简的房间内。
这是孔圣平日里处理政务的地方,甚至供人休憩的床榻上都满是书卷,说这间房是书房,一点也不为过。
房内只有孔寒安与孔圣二人,孔寒安面对这位“远房亲戚”的询问,一脸懵逼。
梦想这个词,对孔寒安而言,有些遥远。
甚至在他上辈子的一些观念里,梦想都成为了贬义词。
梦想,首先便是要做梦,而梦多半意味着不切实际。
但不可否认,敢于追求自己梦想,并一直坚持不懈为之努力的人,值得尊重。
孔圣有一个梦想。
或者说,在孔圣口中,人间历代圣人,包括道圣,都有同一个梦想。
人族崛起……
何谓人族崛起?
在这方世界诞生之初,人类是很脆弱的。
茹毛饮血,披荆斩棘,丝毫不为过。
彼时别说妖族和巫神,便是一只野兽都能轻易猎杀人类的生命。
于是有各种各样的先贤站了出来。
钻木取火以给人类光明,发明文字以开民智,建造房屋遮蔽风雨,农耕桑麻改变生活,尝百草以治病救人,研发武器以强壮保护族群。
人类战胜了野兽、战胜了妖族、战胜了鬼物,可之后呢?
人类要挑战自然,要直面神明了。
昔日的巫神,高居九天之上,将人类当做棋子玩弄。
各个部族信仰不同的神明,受到神明的指引,对其他种族发动战争。
在那些巫神眼中,这些都是削弱信徒,削弱凡人,或者凡物数量,以减轻他们对神性影响的手段。
道家的修士先行一步,他们开始修炼,夺天地造化强化自身,将自己变为神。
他们抢夺法则,掠夺权柄,向世界展示,天地自然,并非由神而来。
如此,人族一步步的,摆脱了蒙昧的信仰,摆脱了巫神的控制。
可既然位居高位,那些强大的修士便自然有了他们的立场。
就如孔寒安现如今看到的……
道家的神仙,也开始不把自己当人。
诸国割据,除了巫神,也有一些神明插手其中。
秦国曾有机会一统天下,但就是神明插手,中土大地上又回归到了各国乱战的局面。
道圣的做法简单粗暴。
他给人间立了规矩,封印了天界。
已经被从九天之上赶了下来的巫神们,当然独木难支,被驱逐出了中原大地。
大齐也得赖于道圣的支持,一统天下。
但不代表人已战胜了神。
孔圣幽幽的叹了口气,对孔寒安发起了一连串的提问。
“老师在一日,神仙们便不敢动弹一日,可他还能活多久呢?”
“纵然他能一直活下去,又能保护人间多久呢?”
“人间只能依靠满是伟力的强者来维持,那万一,他或者他的徒弟有了别的心思呢?”
他的声音依然温和,但却直指问题核心。
“要知道,这谋天之局,道统如今的掌教袁道人可是很积极的……甚至,他是主谋之一。”
孔寒安也叹了口气,不由心疼起道圣来。
那个老人是有多孤独啊,弟子满天下,却被天下背叛。
但孔寒安也知道,孔圣的话没有错。
若以人族为谋,光靠个别强者,是不够的。
“可是我不明白,您这么做的意义又是什么?而且还接纳了身毒的佛门。”
“固然天倾之下,人族的资质会缓缓提升,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让大齐子民生死陷入他人之手,便是您认为的,为人族崛起么?”
孔圣叹息一声。
“你以为,我不接纳,佛门便不会进来了么?其实,他们早就有渗透了……”
“毕竟那些佛,和我们的神一样贪婪,身毒蕞尔小国,哪有大齐能给他们提供的信仰多?”
“你可能不知道,但我们朝廷中枢,对这些消息的掌控可是很清楚的。”
孔圣挥了挥手,才气涌出,卷起了一卷书简,递到孔寒安面前。
孔寒安打开扫了两眼。
这居然是剑阁郡的一些情报。
或者准确的说,是原闽南郡的情报。
闽南郡曾经是存在的,也是大齐一个行政区域,可在五年前已被大齐拆分,一部分划入剑阁郡,一部分归入南海郡。
这个拆分有些没道理,也有许多人没有习惯过来。
直到现如今,还有很多人自称闽南郡人。
比如昔日巫真伪装的郑小小姑娘,便是自称来自闽南郡郑家。
其被拆除的原因,有一说法是距离中枢过远不便统治。
但这就是没道理之处。
大齐的世界,若要传递消息,道统儒门各有手段,如果不是有什么意外,没有必要取消一郡的行政单位。
这书卷之上的记载,给了孔寒安理由,却有些触目惊心。
早在蜀国与楚国越国统治南方的时候,南海之上便多出了一个座普陀山,其上有观世音菩萨。
而统一之后,闽南郡上下官员,也不知何时,而是带着乡绅豪门祭拜诸佛。
他们开始讲究血统与姓氏,并将姓氏划分出等级,甚至原闽南郡的官员还提议,让老皇帝试行种姓制度。
制度与信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皇帝与二位圣人,敏锐的感觉到了佛门试图插手中原朝政。
所以,闽南郡血流成河,消息也被压下,整个行政单位都被取消了。
但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信仰的扩散一直无法被阻止,甚至衡山之上,都出现了佛庙。
衡山叛变,也是因为在道家诸神内难以更进一步,于是想要通过改换门庭,扩散信仰,来提高自己的实力与地位,但在道圣绝对的力量压制下,失败了。
神都如此,何况是人。
“寒安啊,你只看到了我允许佛门传教,但你没想到我谋划中最关键的一步……”
孔圣幽幽的说道。
“你有没有想过,佛门也好,道神也罢,甚至是巫神……”
“他们想要得天庭之上的神位,想要成为名正言顺的神,想要传播他们的思想与信仰,便要经过人族的点头许可册封……”
“那神,还算是神么?”
“看似是我们人族在祭拜神仙……可实际上,我们若不拜了,他们就是邪神了……”
孔寒安皱起了眉头。
想法是很好,但其中依然有关键的问题没有解决。
“可您如何保证,那些神,不会恃强凌弱?”
有句老话说得好,“书生造反,三年不成”。
这话意思就是,书生只会夸夸其谈,没有力量。
这里的“三”,并不是数词,而是“多”的,意思。
道理也适用于现在。
孔圣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没有武力,神佛为何要听命于凡人朝廷的册封?
孔圣笑了起来。
“因为天庭之首,神佛之首,玉皇大帝……”
“是我们儒门所捧起来的上帝啊。”
第301章 敕封“阴天子”
孔圣的声音依然温和,但话里的内容却让孔寒安汗毛炸起。
纵观这段时间接触到的儒门手段,孔寒安看得出来,儒门在各派里都有伏子。
当初乔道陵一身气派的天师道袍,也可以看出,道统高层有儒门的卧底。
但他万万想不到,即将晋升为六御的玉皇大帝,竟然是儒门捧出来的神。
这等布局,实在有些深远的很了。
众所周知,儒门不信神,子曾经曰过,不语怪力乱神。
但儒门信天,崇拜一个上帝。
此上帝,不是指西方的耶和华,上帝一词很早便有,只是孔寒安上辈子的翻译套用。
儒门的这个上帝,没有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代表的就是天。
皇帝被称为“天子”,便就是说,皇帝是人间代天行事之人的意思。
而经过儒门推广教育,世俗人常说的“人在做天在看”,或者“老天爷啊”,指的也是这位上帝。
这么想来,孔寒安惊出了一身冷汗。
不论是上辈子还是这一世,原有的四御,其实都有根脚。
比如三清的弟子,或者昔日的人王,又或者人间某位圣人得道。
唯独玉皇大帝没有,好似凭空出现一般。
传说里,玉皇大帝,号称是天道的化身,本身便是道,经历了无数劫难,才修得神体。
但这位主神既然是天道的化身,却表现的不怎么强,如果孔寒安是天道化身,他何须在意三清四御?
还费心进阶成“六御”?
但此刻想来,他才惊觉……
儒门掌握了教育,掌握了晋升手段,掌握了文字与传播,已经不知不觉间,真正掌握了人间的信仰。
他们无需刻意宣扬,只用在文书里提上只言片语,就能在道家诸神里,不知不觉的造出一个神来……
不论是这一世的孔圣布局规划,还是上辈子的神话传说……
以天庭来论,如来佛祖的地位都要低于玉帝……
孔寒安一直以为,外来的和尚再怎么好念经,都要比本土的神明第一头,但现在看来……
这才是阳谋啊……
信仰的宣传,终归依靠舆论……
舆论在我手中,至高神位在我手中,不论你是龙是虎,都得盘着卧着。
接下来,孔圣又招来了许多书简……
其间记载了各地伤亡情况……
地府虽然亡灵暴增,但事实上,在老皇帝身陨的那一天起,御书房内的分割之下,各地神明已尽显手段……
相比总人口,伤亡的确不算大……
袁道人供奉的玉皇大帝是儒门的棋子……
其余诸神,还有佛门的菩萨佛陀牵扯。
佛门之前在闽南郡的试探,被朝廷血腥镇压,现如今,有一个正大光明得到名分的机会,他们当然会珍惜。
孔寒安甚至能想到,佛祖笑眯眯的看着道家诸神。
大齐各地的天灾你们救不救?
不救,那我们佛门正好显圣收割信仰,到时候别怪这天庭里没你们的立足之地。
孔寒安内心忍不住哂笑了起来。
他很善于驱虎吞狼,但比起儒门的这一手驱虎吞狼,他差太多了。
儒门的官员,只用袖手,看着双方神明各显手段……
事后,再修一个庙,假惺惺的参拜一番即可。
这就是所谓的……中庸么?
“堵不如疏,他们神佛想要信仰,那我便给他们信仰,但一切都得按照我们的规矩来。”
“所以,我们儒门虽然一同参与了谋天的局,可也有我们的谋划,我称之为,封神。”
“封神之局,孟愈那孩子是知道的,但他还是太过于重视凡人的性命了,所以,他现如今只能是堪比圣人,却不会成为圣人,顶多是个亚圣……”
“天塌了,虽然会牺牲一些人,但最终的结果,还是让我们人族立于不败之地……”
“人族,会真正的站起来!”
“寒安啊,你能理解我了吧?”
孔圣温和如玉的声音在孔寒安耳旁响起。
声音虽然温和,但却好似在孔寒安的心上插刀……
他曾以为,他已足够高高在上。
收服手下,打磨别人的性子,这可能会引起许多人的反感。
可现在,孔圣所站立的视角,却比他还要高……
高到俯视苍生,高到以众生与神佛为棋子……
神佛被绑在了儒门战车的车轮上,随着车轮,滚滚向前……
“叔父为何与我说这些?”
孔寒安的声音有些嘶哑,他仍然低头,打量着各郡上报的伤亡情况。
孔圣笑眯眯的说道。
“因为你有本事啊,不知不觉之间,你已经成了冥界的主宰,冥界的王……”
“你现如今身居高位,也应该能理解叔父的苦衷……”
“虽然你日后可能不会再在人间,但若你愿意,这天庭神职里,也当有你一席之地。”
孔寒安看着手中的书卷报告,其上是一个个冰冷单调的数字。
没错,光从数据层面上看,除了北地郡,各地其实问题不大,伤亡“不过”十一。
可这之上,每一个数字,都是代表着一条性命,一个家庭……
手中书卷之上,每一个数字都仿佛在渗血……
这些统计,而且,又有多少是真实的呢?
失踪人口可有计算?
钟馗兄妹到现在还在寻母……
那些被“升仙”的凡人,又该怎么算?
总不可能只有东极青华一人在接引吧?
佛门,不建立他们的佛国了?
如果孔寒安没有一统冥界,成为冥王,他是否有资格得知这个所谓的“封神”计划?
如果他依然是之前那个落魄书生,他会不会也成为这些数据中的一个冷冰冰的数字?
“神职之中,需有一个管理死亡的神,你觉得‘酆都大帝’这个称号如何?”
“或者,我奏请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