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干,以青阀五万里的地盘和资源,足够养活三千万武修,还能养的不错。
可青阀如今的散修人口,只有七百多万,可谓地旷人稀。
不单是青阀,整个神洲都是这样。也就是大城池,才能让姜药看到地球大都市的繁华模样。
所有人都知道,真界的武修人口,是一年比一年少。
姜药查阅过青阀万年前的资料,记载当时的武修人口,还有一千五百万。而在古代,武修人口只会更多。
可是现在万年过去,武修人口减半了。
这是所有武阀的普遍现象。显然,人族的实力随着武修人口的锐减,也在江河日下。
可是大小武阀不但视若无睹,甚至还乐于看到武修人口减少。
这是为何?
这就关系姜药研究很久的真界经济学了。
大人物们认为,灵气和元气越来越稀薄,生成新灵脉的速度越来越慢。天地道则生成新灵脉的速度,小于灵玉的消耗速度,所以必须控制武修人口。
淘汰资质差的,出身低的散修。
看起来似乎是对的,似乎是无奈之下的宏观意识。
可问题是,真界虽然规则有缺,导致灵脉再生速度大降,可神洲如此广袤,能承载的人口,却远超过目前的人口。
在姜药看来,与其降低人口数量,不如提高生产力,减少不必要的资源积蓄率,增加使用率,重新分配流通,恢复人口到合理范围。
这不比武阀把海量资源存储起来,放在仓库睡大觉强?
海量灵玉一旦被人使用,就会变成真元,真元再变成灵气和元气,散放于天地之间,回归自然,那么灵气和元气浓度不就增加了?
天地生成新灵脉的速度,不就增加了?
这个经济问题,一点也不复杂,大人物们不是看不到,而是出于奴隶主的自私本性,不愿意去做。
因为这么做的前提,必须是重新分配。资源没有重新分配,就没有提高生产力,增加人口的条件。
所以就只能是:“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
旧势力是绝对不会心甘情愿的退出历史舞台的。
但没有人知道,发生在西域偏僻一隅的姜药变法,最初动力不是当救世主,打破奴隶主的枷锁,而是为了赚取愿力,还是出于自私的目的。
可是,当新政进行到这一步,当看到燃起数百万人的希望,当看到变革释放出来的越来越大的力量,姜药的心态就不由自主的发生了变化。
他不能半途而废,他必须要干下去,哪怕不是为了愿力!
也就是从现在开始,没人知道,姜药开始向一个真正的革命者转变了。
丞相府会议结束之后,姜药对众人说道:“变法尚未成功,诸位还需努力。”
第211章 表哥表姐到,整个人不好了。
第二天,姜药入宫面见青主。
“丞相、太傅姜药觐见!”青凰殿门口的赞礼官,按照新朝礼仪唱道。
由于姜药还没有被赐予赞拜不名之权,所以他现在进宫,还需要通报名字。
紧接着,一身一品冠带,手持蛇杖的少年丞相,就道貌岸然,人模狗样的进入青凰殿。
虽然此人还没有被赐予入朝不趋的礼遇,可他也只是象征性的小趋三步,就施施然的直入大殿。
手中的蛇杖,“铎铎”顿在地上,在大殿中回音阵阵。
此时的青主,已经吃了八次药,对姜药的信任简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他甚至专门下了一道圣旨:丞相之令,等同君命。
在得知自己以武神修为,也能位列地榜第一百四十九名之时,青主高兴之余,还认为自己之所以破天荒的排入地榜,那是因为丞相变法的缘故。
对姜药,完全就是迷之信任。
他对蓝晟说道:“若非丞相变法,寡人岂有名登地榜之时。”
语气中对自己毫不保留的信任姜药之举,大感自得,颇为庆幸。
几句话,说的蓝晟失望而退。
如今,青主除了闭关修炼之外,基本上不再参与新朝政务了。
这次,见到姜药入宫觐见,青主当真是喜出望外。
“久不见丞相,寡人深以为憾。”青主人逢喜事般说道。
每当他看到姜药,就感到踏实,安心,欣慰。
姜药手摇羽扇,目中满是安之若素,受之无愧的神色,象征性的行礼道:“臣虽在宫外,却无时不感念主公恩德。”
“丞相请。”
“主公请。”
君臣入席对坐之后,青主首先恭贺道:“想不到丞相竟然能在人字榜高居第二十四名,委实令寡人大喜过望。丞相声名鹊起,饮誉神洲,寡人为丞相贺。”
“寡人想不到,我大青新朝丞相,竟然是如此惊才绝艳的少年。寡人之前,倒是失敬了。”
姜药轻摇羽扇道:“主公谬赞,臣岂敢当主公此语。臣也为主公贺。此次主公能名列地榜人杰,臣万分欣慰,不胜欢喜。此乃我大青之大吉也。”
君臣二人有些诡异的相互吹捧一番,就转入了正题。
“主公,臣接到密报,说乐阀等武家,将会派使团来我大青京师。目的是逼迫主公,废止新法,杀臣谢罪。”
青主咬牙道:“他们竟敢干涉我大青内政,实属狂悖无礼。丞相放心,寡人心如磐石,绝不会为其所动。”
姜药微微一笑:“臣谢主公信重。不过,主公不妨假装为难,施展缓兵之计,拖个十天半月。”
“如此一来,我军也能准备的更充分。倒时与联军大战,就更有胜算了。”
青主点头:“丞相所言极是。那到时寡人就拖延半个月。这一仗既然注定要打,还不如孤注一掷。”
姜药道:“主公放心便是,如今三万武尊散修已经招募就绪,正在秘密训练。臣又下令招募一百武真高手,日夜训练百真阵法,拱卫青凰城,可谓固若金汤。”
“乐阀之主乃是一位准圣,实力强横。到时,此人很可能依仗修为,攻打君府,臣也有对策…”
君臣商议了很久,姜药才施施然出宫回府。
紧着,一道道圣旨飞出君府,一道道丞相钧旨也飞出相府。
接到指令的人,立刻紧锣密鼓的布置起来。
应对之策已经制定,接下来就看周边武阀怎么出招了。
变法中的青阀,犹如一只猛虎,在暗中磨砺着爪牙,随时武力反抗武阀联军的问罪讨伐。
第二天,心血来潮的青主,就又下了一道圣旨:
“丞相、太傅、骠骑将军、都督内外诸军事姜药,劳苦功高,天资英锐,人品贵重,忠心可嘉,实为大青孤忠不拔、擎天撼地之纯臣也。”
“若无丞相,岂有变法。丞相虽为臣,实为大青再造之人,寡人实不知如何惜之也…”
“今按《官典礼仪》,赐丞相假黄钺,赞拜不名,入朝不趋,赏赐灵玉一千万,赏乘独角龙鳞兽云辇。望朝野臣民,视丞相如寡人。钦此!”
圣旨下达后,满朝大臣免不得去丞相府,恭贺一番不提。
青主天性凉薄阴毒,可是对自己的丞相,真的是解衣推食,宠信至极了。
………
“仲达,我最后劝你一句,丢下青阀的一起,跟我回中域虞阀吧。”
丞相府内风华庭,便宜大姨子虞姝忧心忡忡的说道。
一片片枯萎的黄叶被寒风卷起,她似乎看到了姜药的命运。是她不忍言,也不忍见的凄凉命运。
“阿姐终于看不下去,要走了么?”姜药早有预料。他神色遗憾的给虞姝斟上一杯茶,指着庭外的肃杀景象道:
“四时有变,阴阳循环之理也。因时制宜,顺势而为,是以天道无常。秋尽有冬,冬尽春来,譬如昼夜,月落日出。”
“神洲多少万年了,焉有不变之理?”
“阿姐,我很清楚,你心中理解,却不能赞同。只因为,你我立场不同。我也不怪你。阿姐自可回去,此地小弟自可周全。”
虞姝叹了口气,美目中一片愁云:“仲达啊,你这是何苦来哉?你到底图什么?就图一逞心中所快,为了你的仁政王道么?”
“你不会成功的啊。结果会是什么?就算你顶住了乐阀,还能顶得住其他武阀么?顶得住强大的晋阀么?”
“退一万步说,就算你真的顶住了晋阀,可你能顶得住所有武阀么?你这是以弹丸之地,对抗天下武家。蚍蜉撼树,螳臂当车,那可是万劫不复之局。”
“随便来一个武圣出马,整个青阀,包括你的一切,都会灰飞烟灭啊。”
“你的做法,比反贼更让天下武家权贵不能容忍。你又如何和嫃儿相处?她会有多为难?”
姜药叹了口气,苦笑道:“阿姐,或许是命中注定,这事我停不下来了。只能义无反顾的做下去。至于虞阀…我想问一句,难道就不能变成虞国么?”
“虞国?那是什么?”虞姝不解。
姜药解释道:“就像青阀差不多。青阀其实已经不能称之为武阀了,因为已经不再是武家贵族所有。如今的青阀,就是一国,只是没有称国而已。”
“虞阀如果立国开朝,虞氏自可称王,推行变法,王室反而更加尊贵,百姓的日子而好过了,不好么?”
虞姝摇头:“虞阀要是这么做,立刻就会分崩离析,烽烟四起。虞阀不是虞氏一家的虞阀。多少重臣军主,都是万年巨族,实力盘根错节,岂能乖乖就范?”
“虞阀一乱,周围武阀群起攻之,虞阀还能存在么?你能成功,那是因为青阀太小,反对者只是小世族,比不得虞阀那些树大根深,底蕴深厚的超级豪族。”
“虞阀顶级豪族,随便一家就比一个乙等武阀强大。他们的势力,也遍布各地,无孔不入。虞氏也就是其中最强大的一家而已,所谓阀主,只是盟主罢了。”
“虞阀有四大武圣,其中有两位重臣,并不姓虞。虞阀十七个准圣,有十个不姓虞。他们在虞阀之内,就像武阀一般,占有大量土地,兵马,资源。”
“若是所有阀主都这么干,神洲就会爆发大乱,妖魔两族岂有不趁机入侵之理?”
“所以,阀主要称王建国,简直就是自取灭亡。他们都清醒得很,怎么可能像你那么做?”
姜药点头道:“阿姐的意思是,阀主们其实愿意称王,只是有心无力对么?”
虞姝道:“哪个阀主不想大权独揽,一言九鼎?哪个阀主愿意只当个盟主?可是,为了各大武家豪族的支持,只能保持这种平衡。这个局面,不能碰,不能破!”
姜药想了想道:“阿姐回去后,可以将小弟的话转告令尊,就说,希望给我二十年时间,让我在西域做出一个样板,或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阿姐告诉那些阀主,我姜药就算是武家之敌,也未必是阀主之敌。”
虞姝苦笑:“我肯定会转告,但我肯定,没有任何意义。事情真的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
“有嫃儿在,虞阀保证不会动你,起码会给你十年二十年。可其他武阀,那就不同了。”
“仲达,谢谢你给我的太阴幽藕,我永世不忘。无论如何,嫃儿和我到时都要保住你的性命。可是其他的,我就无法保证了。”
两人说到这里,终于因为立场问题,再也无法亲密合作。
分道扬镳是肯定的了。
虞姝连一天都没有再留,就离开了青阀。但是,她把自己的护卫留下了。
满打满算,她只待了一年半。
姜药看着虞姝远去的飞船,心道下一次见面,或许就是敌非友了吧。
真是世事难料,人心难测啊。
………
“这就是青阀?”青凰城外,一艘豪华的飞船降落,从船上走下来一群人,个个气息强大。
其中领头的,赫然是一个少年。
这少年不到四十,犹如一柄绝世宝剑,剑意锐利。
正是穆阀少主,穆钺。
他身边一左一右还有两个美丽少女,一个是穆药钗,一个是姜秀城。
他们兄妹三人是坐传送阵来到西域,又在传送阵站坐飞船过来,可谓远道而来。
至于来意,当然是将姜药带回青阀。
“这里,为何有种不一样的感觉?”穆钺看着城内城外进进出出的人群,有些疑惑。
这里似乎与其他地方不同。
这一路进入青阀后,竟然没有见到其他地方屡见不鲜的厮杀打斗。
而且,散修的面貌好像也很不错,很多人都带着明朗振奋之色。
这师尊怎么回事?
穆钺没有马上进入青凰城。
他看到一群人往一座矿山而去,而且都神色愉悦,就更是剌罕。
“小妹,表妹,我们先去那座矿山看看。此地,似乎有点奇怪。”
穆钺说完,就收了飞船,收敛气息,带着一群人也望拿处矿山而去。
这矿山是一座四级的中等矿山,矿洞密密麻麻,总有一万多矿工在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