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洲药主-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军师深孚众望,身系军心民心,又是武神强者,大伙都要拥戴大军师为军主,甚至,大家都建议大军师向青阀那样立朝变法!”
    “大家说,我玄凤军如今可不仅仅是一支兵马,还有大明山数万散修,还有新占三郡近两百万散修,大军师如果仅仅当军主,那就不能统御两百万军民了。”
    “所以大家认为,大军师应该效仿青阀,建号变法!”
    建号变法!
    “大家都建议?”欧阳锋似笑非笑的看着奚山,“这其中,雨农应该没少忙活吧?”
    他哪里不知道锦衣卫在其中起的作用?
    奚山顿时露出尴尬的神色,“启禀大军师,虽说锦衣卫做了一些宣传,但那也是因为大伙都盼着效仿姜药和青阀,这也是大明山和三郡人心所向啊。”
    欧阳锋想了想:“相必,你们都有了方案吧?”
    奚山正色道:“是。我等准备拥立大军师为大明主公,玄凤军主…”
    欧阳锋摇头:“我大明山,可以建号为明,就叫明国。”
    明国?
    奚山不解。国是什么?
    欧阳锋解释道:“国,乃是万人之家邦,众人之公器,律法制度之根本。和武阀大为不同。”
    一边说,一边写出一个奚山不认识的上古文字:國。
    奚山想着这个国字,越想越觉得高明。
    就好像,没有一个字比这个字更适合。
    “大军师真是高明之极,对,就是要立国!那大军师就是一国之主…国主,国君!”
    他觉得,国比阀,高级多了。
    却见大军师再次摇头:“为了大明山和三郡,我可以效法姜药变法,立国开朝,但是,我绝不能当这明国国君!”
    “属下不解,请大军师明示。”奚山知道,大军师一定有深意。
    欧阳锋道:“国主,乃是大公神器,必须身负气运者为之。这冥冥之中,要受天意认可。我实在没有做一国之主的气运。”
    “所以,最好是暂时空悬国主之位,以待真正的明主。不过为了大明山,我可以以监国之尊,代理国主之位。”
    “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位也不能完全空悬。因为神农大帝有大功于人族,至今遗泽天下,可遥尊神农大帝,兼明国之主。”
    “还有,我经常不在大明山,监国可当,却也没有多少功夫管理朝政。所以朝堂上,还需要丞相主持。这丞相,裴亢就很合适。”
    遥尊远古的神农大帝为国主!
    奚山明白了。大军师的意思是,监国而不称国主,却搬出神农大帝,遥尊为精神国主,暂时解决君位空虚的问题。
    等到真正有国主气运的人出现,就能拥其上位了。
    奚山虽然有点失望,可也知道大军师心意已决。
    那就只能如此了。
    “大军师高风亮节,属下实在是感佩万分,如此,属下先去准备了。”
    所谓准备,当然是宣传造势。
    奚山离开之后,裴亢等人也联袂来访,很久之后,才离开大军师府。
    几天之后,整个大明山包括新占三郡都知道,大明山要建号开朝,变法新政了。
    而大军师高风亮节,虚怀若谷,坚决不当国主,坚持暂时空悬君位,遥尊神农,以待大贤。但,大军师愿意以监国之姿代理国主之权。
    第二天,在将士们的欢呼中,欧阳锋手持军印,祭告商老军主,在数万将士的拥戴下,成为新的主帅。
    入主军主府!
    接着,经过不到十天的酝酿,立国大事已定。
    十月初一,玄凤山城热闹非凡,喜气洋洋。
    简单之极的立国仪式,就在玄凤殿举行。
    欧阳锋以新军主身份,当众宣布,大明山和新占三郡,改制为明国。
    军主欧阳锋兼任监国,以裴亢为相。
    但是,因为没有真正的国主,神农大帝只是一个象征,所以暂时不立年号,只立朝廷。
    派员向青阀取经,请求姜药帮助,指导变法。
    为了显示对变法的决心,以及对变法创始者姜丞相的尊崇,欧阳锋以监国的身份,尊姜药为大贤良师。
    并下令,修建大贤良师姜药的姜公庙,一来彰显变法的坚定态度,二来也显示善意,争取姜药和青阀的支持指导。
    至于朝廷怎么组建,地方衙门怎么运行,只有去青阀学习之后,才能按部就班,照葫芦画瓢的来做。
    所以,明国暂时只是空有国号罢了。还没有一国的完整构架。
    这一切,也没有引起周边武阀多少关注。
    周边武阀的目光,如今全部盯着青阀。
    监国大人忙完了这一切,又派出了一个出使青阀的使团,就以外出寻找高级毒材为借口,离开了明国。
    临走之前,姜药也没有忘记把晋阀送给赵狄的一亿灵玉,全部分给将士。
    他要求,三年之内,玄凤军就要成为真正的武尊大军!
    如此一来,姜药就彻底掌控了玄凤军的兵权。
    随着改制为明国,宣布变法,他的愿力再度暴涨,一直涨到了二十万!
    ………
    “恭喜太傅武道有成!”相府属官几个月没见到姜药,此时竟然发现他已经是武宗圆满,顿时都很高兴。
    太傅的武道资质,实在是绝顶啊。
    姜药一回来,满朝皆知,朝臣纷纷来到太傅府拜见。
    而此时的丞相蓝晟,脸色已经难看之极。
    他想不到,姜药几个月就回来了。
    自己这个有名无实的丞相,连最后的操作空间都没有了。
    “你们也去拜见,看看这个姜太傅,有什么新招数。”丞相府内,蓝晟对自己的党羽说道。
    于是,占朝廷绝对少数派的蓝党,也捏着鼻子去了太傅府,去拜见姜药。
    “拜见太傅!”
    姜药看着满朝官员,包括蓝党都来拜见,不禁微微一笑。
    太傅大人在大案上坐下,看着肃穆而坐的数百官员,呵呵笑道:“孤已经不是丞相,这朝中大事,都有蓝丞相处置,诸位何必都来相见啊。”
    姜党官员心中有数,只占一成的蓝党官员,却心中暗骂。
    礼部尚书站起来说道:“启禀太傅,如今茗山书院已经正式开学,学子们可都盼着太傅,一睹太傅风采啊。”
    姜药轻摇羽毛扇笑道:“孤虽然不是丞相了,可这书院之事,孤还是能管一管的。也罢,过几日,孤便去看看。”


第242章 “主公坐着说话吧,无需多礼。”
    楚恒站起来道:“太傅乃国家之望,变法之师。如今,我青阀变法深入民心,春风化雨。百姓于太傅犹如赤子。”
    “然,治政之道,我等皆是一知半解,全凭太傅指点迷津,统筹万方。太傅数月不见,我等就不知所措了。”
    变法官员都是点头。
    这一系列的变法大政,说起来容易,其实在执行过程中,却殊为不易。
    说到底,就是分清轻重缓急,主次有序,施政分寸得当,恰到好处。
    姜药整衣肃然道:“唯有德者,能以宽服人,其次莫若猛也。本阀以儒道教人心,以法制卫人道,法体儒用,是以宽猛之衡,便是政和。”
    “政宽则民慢,纠之以猛;政猛则民残,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是以阴阳相济,政通人和。”
    又一个朝臣站起来道:“太傅之言,真是黄钟大吕,震耳发聩,我等受益匪浅。只是,敢问太傅,我等应该如何知宽猛?察得失?识阴阳?”
    意思是怎么诊断政治健康,怎么知道宽猛是否相济,阴阳是否调和。
    这就是操作层面的问题了,属于方法论,而不是指导思想。
    变法官员们都很关心这个问题。
    青阀朝廷体制已经很完善,成为整个真界的变法渊薮。但只是在职能机构和法制层面比较完善,可是在管理操作上,却很粗放,很稚嫩,很原始。
    变法官员们,从朝廷到地方,都是拿着《大青简律》和《四书五经》,根据姜药的语录指导,在学着做官,学着管理政治。
    为此,有人专门编纂了《姜公语录》,来作为做官理政的指导方法。
    姜药侃侃而谈:“一要智,二要公。智而公,行必达。是以,智公二字,便是施政之器。”
    “先说智。有智者明,智者知也。自古得失,莫不由此。”
    “智有八也。众智,独智;正智,狡智;大智,小智;上智,下智。”
    “此乃八智,尔等不得不察!知八智之变,就是明!”
    众人闻言,都是若有所思,各有所得。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是以,独智不如众智。宜集思广益,察纳雅言,不宜刚愎自用,独断专行。”
    “正智不知狡,正智反为狡智困;大智不知小,大智反为小智欺!所以,尔等为官要知道,要能破其狡智,识其小智!”
    太傅说的真好啊。这些道理,虽然他们明白,可之前从未这么总结过。
    “下下人有上上智,而上上人有下下智也。”
    “智不穷于变,是以智贵变也。”
    “那么,如何增加智慧?那便是学以致用…”
    姜药洋洋洒洒说了一大篇,就是告诉官员,你们要有更高明的智慧,才能发现大小问题,知道事情的真相,诊断施政是否正确,才不会被蒙蔽。
    无论是当好一个尚书,还是当好一个郡守,都需要“明”。
    有了智而明,还必须公!
    关于公,就是公心为用,官之德也。
    无论管理哪个衙门,你有了明智和公心,那么就没问题了。
    “…公心尤重,公心常在,自然明心见性,智慧高深…为官者,掌方面权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在座的变法官员,都听得的不住颔首,觉得太傅这些话大有道理,深有启发。
    正在此时,忽然一个浑厚的声音道:“好个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太傅论政,真令人获益匪浅。”
    说话间,一个武真后期的雍容男子,就大步进殿。
    竟然是如今的丞相:蓝晟!
    “丞相!”蓝党官员一起站起来,恭敬的对蓝晟行礼。
    可是姜党成员,却一个没动,一个个面带冷笑。
    姜药大喇喇的点点头,“丞相此来,所谓何事?”
    蓝晟冷笑道:“太傅或许忘了,今日正是我大青常朝之日。可是君府朝堂之上,却一个人都没有,竟是都到了太傅府。”
    “所以,为了上朝,老夫只能来太傅府了。”
    礼部尚书陈韬站起来说道:“丞相此言差矣。既然今日常朝,丞相为何不召集百官上朝呢?”
    “丞相没有召集,我等总不能直接进入君府。”
    蓝晟看都不看这些姜党,而是直接看着姜药:“太傅,神洲大营传令天下,各家武阀抽调一半精兵,加入神洲大营。”
    “西域武阀的兵马都有所抽调。神洲大营西域分营,可就在百万里之外的灵丘。可丘南地区的武阀,却在我大青压力之下,不敢抽调精兵。”
    “我倒要问问太傅,这兵马是抽呢,还是不抽?他们可都是看着我们呢。”
    姜药忍不住一笑。这个蓝晟果然不简单,竟然在这等着自己。
    没错,是条好计。
    蓝晟这段时间,为了此事,估计没少和其他武阀勾结。
    姜药摇头道:“丞相这话,孤委实不解。神洲大营要各家武阀抽调精兵,与孤何干?孤只是太傅,也不是都督内外诸军事了,大青兵马调不调,丞相应该去问主公,不该来问孤。”
    蓝晟哈哈一笑:“本来是不应来问太傅。可是主公一直闭关不见我。兵马我一个都调不动,我不来找太傅,又该找谁?”
    “周边武阀都说了,青军不抽调精兵,他们就不敢抽调。只有我大青先抽调兵马加入西域分营,他们才敢抽调。”
    “实话告诉太傅,如今整个西域,只有丘南十八家武阀没有出兵了。要是再不出兵,误了最后期限,最高统帅部都会知道。那到时,会是什么后果?”
    变法官员听了这话,神色都很难看。
    这一招,根本就是阳谋。
    要是青阀不抽调兵马加入神洲大营西域分营,那么丘南所有武阀,就借口青阀的威胁,都不抽调精兵加入西域分营。
    一旦误了最后出兵日期,小小丘南地区,就立刻会进入最高统帅部的视线。
    那么,区区姜药变法,也会引起中域大人物的注意,那会是什么后果?
    可要是青阀奉命抽调精兵加入西域分营,那么保护变法的兵力就大降,青阀在军事上就陷入被动了。
    蓝晟就是借了这个机会,狠狠的将了姜药一军。
    然而,蓝晟不知道的是,姜药根本就不怕被中域大人物知道。
    便宜舅舅已经知道了,虞嫃已经知道了。有这两人在,中域大人物就是要对付犄角旮旯的小小青阀,也会被两人所阻止。
    起码几年之内,在青阀扩张之前,便宜舅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