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还了一礼。
后土娘娘这才朝着虚无越衡天中打出了一枚轮回盘定下了归属。
此时,伏羲才上前一步道:“吾人族一脉为天地主角,当取一天为之繁衍。”
言罢,招来一道气运金龙打入了太极蒙翳天。
与此同时,镇元子驾云而来,弹指间在那赤明和阳天中立下了一座道观,说道:“贫道为灵族之皇,地仙之主,当取一天昌盛吾道。”
镇元子话音未落,西王母驾着云车自打西方而来,于玄明恭华天中立下了一座仙宫,也自定下了名分。
待西王母退下之后,冥河老祖又已赶来,在下一天中演化了一方鬼域,留作阿修罗族繁衍化生。
……
三十三重天,皆为众仙瓜分后,大家就相继告辞。
又过了百年,东王公送了昊天继续轮回后,伸了个懒腰,收起了太极图,朝着东方望去,不多时,虚空中云光荡漾,通天教主走了出来。
原来,东王公已经为昊天设立了五百劫数,任务已经完成,剩下的该由通天教主接手了。
东王公与通天教主寒暄了一会,便告辞离去,直接去了涂山,刚刚来到道观前,女娲便领着精卫匆匆迎了出来。
“老师驾到,徒儿未曾远迎,望乞恕罪。”女娲精卫双双拜倒在地。
东王公笑道:“不必多礼,起身吧。”
师徒二人起身将东王公迎进了观中。
“老师来的正好,徒儿就要证那大罗道果,却算到超脱之时有些劫数难过,还望老师能在旁替我看护一二。”
待东王公品过一盏香茗后,女娲开口道。
东王公颔首:“为师也正是为此而来。”
“还是老师疼我。”女娲笑道。
东王公又道:“你证道果当于五百年后,趁此机会为师便为你讲一讲大罗道果吧。”
“多谢老师。”女娲忙谢过了……
洪荒:我是东王公
第二百七十一章 弹指间算尽一切
五百年匆匆而过,东王公见女娲身上道韵凝聚,隐约间升腾起一股超脱于世的气息,知道女娲自觉时机已至,开始冲击大罗道果了。
他停下了讲道,漠然的朝西方天际暼了一眼,迈步来到了殿外,让童子去将精卫叫了过来。
“祖师,您找我。”精卫蹦蹦跳跳地奔了过来,仰起红扑扑的笑脸开口问道。
“精卫,你家老师正在求证大罗,稍后必有外魔前来袭扰,你作为她弟子,愿不愿意助她一臂之力啊。”东王公笑问道。
其实,他根本无需多此一问。
听到有魔头会来捣乱,精卫小脸一板,拍着胸脯保证道:“祖师,您想要让我做什么?尽管吩咐吧。”
“嗯,果然是好孩子。”东王公从袖中拿出了一柄量天尺,将之递给了精卫,吩咐道:“你先去外面等着,待会一团白光将从西方飞来,到时你便将这量天尺祭起,打他一下便可。”
精卫点点头,接过了量天尺,迈步走出了上霄观。
没多久,天上出现了无边异象,一道命运长河横亘虚空,浊浪滔滔,难见首尾,长河中,一团七彩仙光缓缓升起。
精卫知道老师的突破来到了关键时刻,不敢有丝毫的疏忽,紧张的扬起小脑袋,死死地盯着西方天际。
须臾,果然如东王公所言,一团白光自西方激射而来,放目望去就可见到白光中一头白骨神魔悬空而立,浑身散发着诡异莫测的不详气息。
“女娲!今日有本尊在此,你休想证道成功!”
一个阴仄仄的声音在天上响起,白骨神魔终于现出了身形,正待朝上霄观扑去。
就在此时,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在地上响了起来:“妖魔!看打!”
霎时间,一团紫光冲天而起,电光石火间便射至了那具白骨神魔跟前。
啪的一声。
白骨神魔被那量天尺打中,惊呼声中,一头从天上栽落下来,重重的摔在山中,一座大山随之倾倒,溅起了万道烟尘。
“好厉害!”
精卫抬手收回了量天尺,见此宝竟有如斯威力,不禁吐了吐舌头,爱不释手的把玩起来……
就在此时,命运长河蓦地自虚空敛去,一团祥光显现出来,普照大地,飞出亿万朵金花飘落下来,地上升起了无数金色的莲花,虚空中逸出丝丝缕缕的瑞气,最后凝结成一团团缥缈的云朵在空中飘来荡去。
冥冥中,一声声仙乐于虚无深处响起,呜呜的法螺之声在涂山上空回荡……
女娲已经证道成功,元神于刹那归位,睁开了一对妙目,看到坐在对面云台上的东王公,眼中闪过一丝恍惚,惊讶地道:“原来是你!”
她跳出了命运长河,觉醒了三光,前世的记忆自然找了回来,认出了东王公也不足为奇。
不过那终究是前世的事了。
她旋即便回过神来,作了一揖,甜甜的笑道:“见过老师了。”
“善。”
东王公轻轻颔首道:“昔日因果找上门来,既然你已经证得大罗,就出去将这段因果彻底了结吧。”
“喏。”
女娲朝东王公躬身一礼,闪身出现在了上霄观外。
精卫看到女娲现身,脸上立时露出了惊喜之色,跑到近前,笑嘻嘻的道:“恭喜老师证得大罗道果。”
女娲心中也是欢喜,伸手在精卫头上揉了揉,笑道:“好了,喜庆的话待会再说,你先退到一旁,为师还有一些因果需要了结。”
精卫转头朝神魔所在的位置瞥了一眼,见对方已经从地上爬起,忙捧着量天尺退到了远处,站在一株古柏下,静静地观望起来。
女娲闪身来到了白骨神魔的上空,冷哼道:“汝虽为先天神魔枯骨中诞生的一缕意识所化,本不必为前世所累,为何还要受那前世的怨念所驱使前来与我师徒为难?
却不知天数之下,你此来已是气运断绝,再无活命的机会,当真是可悲可叹也。”
言罢,她从袖中取出了一盏莲花灯。
这灯高有九寸,通体洁白,宛如冰雪,其形作宝莲盛开,大有海碗,莲心即是灯芯,正是那先天灵宝宝莲灯。
不论是太上老君的八景宫灯,燃灯道人的琉璃灯,还是玉虚宫灯,都不及此宝莲灯多矣……
女娲只将宝灯取出,灯光一照,地上那具硕大的骨架便滋滋滋的冒起了一团黑烟雾,白骨神魔也自惨叫连连。
女娲却还不放过他,一手托着灯盏,一手将玉指探入了灯芯中,拇指与食指在灯芯上一搓。
霎时间,无数的先天青莲灯焰化为一条条火焰青龙朝着白骨神魔烧去。
“不好!此女不仅证了大罗,法宝也是厉害,吾不是对手,还是先退为妙。”
白骨神魔见火焰烧来,惊骇之余,转身便欲化光而走,岂料天上突然飞来一根葫芦藤,转瞬间化为一条绳索将他一股脑捆了个结实,旋即功德玄黄之光大盛,他立时被定在了原地动弹不得。
此乃造人之鞭,后天有数的功德造化至宝之一,除了用来打人外,专克制白骨这类的妖魔鬼怪。
白骨被这根造人鞭缠住挣扎不脱,旋即便被一片先天青莲神焰给淹没了。
“啊……饶命!”
巨大的骨架宛若干枯的木柴燃起了熊熊大火,噼啪声中,惨叫声,求饶声不绝于耳。
女娲却是神情冷淡不为所动,眼睁睁看着那具骨架在地上翻滚不休,撞断了数座山峰后,哗啦啦一声,骨架散开,倏而化为了灰烬。
蓦地,灰烬中蹦出了一个小人儿,宛若三朝未满的婴儿,正是此魔的元神。
元神化为一缕白光冲天而起,女娲屈指弹出一缕神焰飞射而出,凌空将之截住,刹那间,小人身上亦是燃起了大火。
“不……”
伴随着一声不甘的怒吼,此魔的元神已于瞬息之间化为灰灰去了。
女娲这才施法收回了漫天的神焰,接着又将宝莲灯与造人鞭收起,于上霄观前落下了云光。
“恭喜老师大胜而归。”精卫小跑到近前恭贺道。
斩灭了大敌,女娲也觉心头畅快,冲着精卫微微颔首:“既然此魔已然伏诛,便随为师一起去见过祖师吧。”
女娲牵着精卫走入了观中,身后只留下了满山的疮痍……
洪荒:我是东王公
第二百七十二章 归天之后先拜四圣
师徒二人走进观中,见到了东王公,上前拜见了,东王公颔首道:“既然你已经顺利成就大罗,为师便先离开了,今后若有闲暇可以与你师兄一起去浮黎天听为师宣讲混元道果。”
“喏。”
女娲答应一声,与精卫一起将东王公送出了门外,目送他驾云离开了……
东王公离开洪荒后,一路驾着祥云不紧不慢地朝着天外飞去……
要说成为混元圣人之后对他来说有什么改变呢?
最大的改变应该说是整个人一下子变得清闲多了,日子过得不再像以前那般紧迫了。
昔日,为了证道混元,他几乎想把每一分钟都要利用上,修行修行再修行,唯恐落于人后。
如今成为了混元,得了万劫不灭的道果,世间再无威胁他性命的人,不必担心会随时殒落,生命安全有了保障,节奏自然便慢了下来。
时间对他来说,真正失去了意义……
又有千年,东王公心中一动,从神游太虚中醒转过来,耳边响起一段若有若无的祷祝之声。
东王公微微皱眉,作为盘古四清与道教教主,他的庙宇神像几乎算得上是遍布洪荒,每时每刻都有无数人朝他进香祷祝。
然而为了得享清静他一向是将那些祷祝全都屏蔽了,如今为何还会有祷祝之声传来,当真是奇怪。
不过,既然祷祝能传入他的耳中,就表示天数之下必有一番因果,他屈指掐算片刻,立时明了了前因后果。
原来洪荒之中有一囯,名为光严妙乐国,其囯主名叫净德时王,妻子唤做月光王后,夫妇二人爱民如子,广施德政,民众甚为拥戴,只是,他们有一憾事就是皇后一直没有生育。
因为净德国王与宝月光皇后向来崇道,所以经常去道观中供香火、拜神仙,以求生子,如今正好求到了四清观中,祷祝之声遂传入了东王公耳中。
原来是他们!
东王公一眼观遍过去未来,瞬间明了因果,暗道:这两位倒是好大的造化,该为昊天最后一世的父母。
如今昊天一共经历了一千两百劫,合该于此世成道,他作为道教教主,当渡他乘龙升天,化为万世之帝。
这天夜里,光严妙乐国宝月光皇后做了一个梦,梦见骑着一头灰牛的道人怀抱着一名婴儿,停在她面前。
她立即跪倒,求道人将婴儿赐予她。
道人说:“此子绝非凡品,你要好生抚养,将来可证大道。”
皇后连声答应,忙不迭的伸手去接孩子,一接到手,大吃一惊,竟如山一般沉重,上身被压得几乎趴下,梦一下子就醒了。
道人当即骑着灰牛远远地去了……
此道人当然不是旁人,真是道教教主玄元圣人。
此时他出了皇后之梦,正待返天,冥冥中心神一动,朝着西方天际望去,便见一轮太阴之光从瑶池飞出,坠落入洪荒中消失不见了。
瑶池王母吗?竟然也去转世了……
圣人见状立时明了了因果,不过此乃瑶池之事,不必多做理会……
且说皇后从梦中惊醒后,慌忙间低头看去,手中并无婴儿,却感觉腹内有物,想来婴儿已落在腹中,于是传太医来看,果如所料……
一年后的正月初九,皇子出世,其身体散发柔光,照亮屋宇……
皇子一日日长大,颇有仁慈之心,他四处游历,见到穷苦之人,便将身上钱物相赠。
后来,皇子自己的财物送尽了,他又去国库之中,将国库中珍宝财物拿出来施予穷人。
虽赢得国人赞叹,然而放眼全国,穷苦之人甚多,他这么做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皇子陷入沉思之中……
不久,净德国王辞世,皇子即位。
即位后的皇子以国王之力帮助穷苦人民,仍感力不从心。
这时他才明白,不是说当了国王,就可以让一国之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
当时,道教盛行,皇子决定弃国修行,待修成大道、拥有无上法力后再来拯救众生。
于是他将王位让给有能力的大臣,携着妻女妹妹到普明香岩山中修道。
此子正是昊天转世之身,由于之前经历了一千两百劫,本身积累足够恐怖,一旦踏上道途,当真是勇猛精进,一日千里,随着道行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