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者是苏尔特元帅派来,主要用于协助德赛师团坚守后方基地……巴达霍斯要塞;后者是老雨果将军怂恿约瑟夫国王提供的“友情赞助”,好让弟弟路易在葡萄牙战场刷刷功绩。
德赛为了获得上述两旅官兵的指挥权,除了要正常支付士兵的军饷、补助、战时津贴,以及所有阵亡官兵的抚恤金外,还要与他们分享战利品。等到葡萄牙战事结束时,两个步兵旅,两个炮兵连,以及一个骑兵团,都要重归苏尔特元帅或马德里方面。
与此同时,4旅与5旅也必须遵守德赛师团的特殊军规,包括有限度饮酒规定,履行卫生条例,接受宪兵监管,允许师团参谋部派驻作战参谋,等等。其中令博奈等人感觉最不习惯的,就是那条令人深恶痛绝的“禁酒令”。
在19世纪,不仅仅是拿破仑的军队,但凡欧洲士兵都普遍喜好嗜酒,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对于身陷西班牙泥潭,危机四伏、朝不保夕的法国…士兵而言,酒精与粮食一样,属于生活与战斗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无论高级军官还是普通士兵,大都酗酒成风。
6月下旬,当波奇少校率领的宪兵团奉命进驻巴达霍斯,监管要塞内所有部队的军纪后,仅在1天就查处了30多起士兵酗酒事件,违纪者大部分来自博奈将军的第五步兵旅。
于是,波奇少校找到博奈将军,准备向其反映此事时,却发现第五旅长刚在旅部指挥所里干掉一整瓶琴酒,整个人已变得伶仃大醉,身体摇摇晃晃。
勉强听清对方来意后,这位醉醺醺的旅长大吐酒气,冲着宪兵少校满嘴胡话,“少校,我的士兵就是靠酒精来打胜仗的,去告诉赫鲁纳公爵,我的一个团可以打垮你们一个旅。”
等到交涉无果,怒气冲冲的波奇少校当即返回师团总部,向德赛如实上报了博奈将军的狂妄之言。然而德赛不过笑了笑,至少在表面上没有动怒,只是命令师团参谋部重新修改两天后的演习计划,安排第三旅的北阿拉贡团与第五旅,在巴达霍斯要塞的北郊,横跨瓜迪亚纳河一条支流的桥梁附近,举行一场实战演习。
演习的科目,是博奈将军指挥的第五旅(3千5百人),攻占北阿拉贡团(900人不到)驻守的一座桥梁。按照军演规定,双方均不配属炮兵,也没有骑兵支援,当然枪械里填装的仅为火药,没有子弹。
攻防两军不同的一点,是北阿拉贡团士兵持有的枪械为前装线膛的贝克步枪,设定一分钟发射三发的米尼弹;而第五旅使用法式的传统前装滑膛枪,假定子弹依然是圆形铅弹。
对于这场军演的安排与规则,博奈将军没有任何异议,心想凭借三千五百人的正规军,对阵仅有9百人且是游击队出道的杂牌军,攻占他们把守的桥梁,获胜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不仅仅是取胜,更要大获全胜,博奈将军决定利用自己最为擅长的突袭,彻底围歼整个北阿拉贡团。
演习当天下午5时,博奈将军率领着第五旅,在迂回运动到距离北阿拉贡团坚守的桥梁不到3公里地方后,随即下令按兵不动,耐心等候夜幕降临。
和往常突袭作战一样,博奈将军事先召集了一支由尖兵和掷弹兵组成的1000人的部队为突击队,而在他们身后则是2500人的旅部主力。
作为被动防守一方,北阿拉贡团在桥头50码处安放下了第一道警戒哨,再在桥头布置另一个警戒哨作为双重警戒,但仅有1个连队驻守桥头堡,其他人则潜伏于另一桥头的山坡丛林与乱石之间。
借助朦胧夜色与河水噪声的掩护,博奈将军率领的突击队很快摸到桥头堡附近,尖兵使用刺刀悄无声息的“干掉”第一道警戒哨。但在潜行距离第二道警戒哨不足20码,一名士兵不慎碰到了守军故意扔在地面充当报警器的空罐头盒。
一阵清脆的哐当声后,促使守桥哨兵向天空鸣枪示警。
当面对差不多10倍于自己的敌军,驻守该桥的北阿拉贡团连队明白他们没有丝毫胜算希望,便且战且退,主动将50米长的木制桥梁让给进攻一方,隐入300米外的山坡丛林里。
博奈将军率领的突击队在顺利占领桥头堡后,未作细心侦查与任何休整,下令继续前行,向另一个桥头发起攻击。两分钟后,近千名突击队纷纷跳下桥头,他们并在军官的吆喝声中,整齐排起法军惯有的三列横队队形,准备发动决定性的一轮攻势,试图一举扫荡,并彻底打垮潜藏山坡丛林与乱石堆中的北阿拉贡团守军。
但很快,第五旅的突击队发现自己居然沦落为猎物,落入猎人事先准备好的陷阱里,遭遇到北阿拉贡团的三面伏击,一场惨烈的屠杀开始了。
当月亮逐步升至半空时,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山坡与桥梁。第五旅的红白蓝三色军服在月光下暴露无遗,这成为了北阿拉贡团士兵绝妙的好靶子。凭借士兵手中的线膛来复枪,以及判定射程高达300米的米尼弹,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精准射杀任何一名进攻者。
与此同时,北阿拉贡团士兵则身穿灰色和墨绿色为主色调的迷彩装,摘掉平筒军帽上带有鲜艳色彩的羽饰,将自己的身影同石头、树林,以及周围的环境完美混合在一起。突击队无法准确寻找敌人,仅仅通过此起彼伏的枪声与偶尔冒出的火光来加以辨别。
在山坡守军仅仅释放的两轮射击后,博奈将军与几乎半数军官就被判定阵亡。又过了20分钟,一直在单方面承受着沉重打击的突击队,也被随军裁判认定伤亡6成,已完成丧失战斗力。不久,北阿拉贡团转入反攻,一举收复了两个桥头堡。
闻讯赶来支援的第五旅2500人,也同样遭遇来复枪们的迎头痛击。凭借迷彩服与身边环境的成功掩护,加之贝克步枪与米尼弹的出色表现,北阿拉贡团利用他们惯有的游击战术,将占有人数优势的敌方增援部队,打得落花流水,伤亡惨重。
战斗打响后的第3小时,军演宣告结束。防守一方的北阿拉贡团大获全胜,他们以自身伤亡不到100人的轻微代价,几乎是围歼了整个第五步兵旅。进攻一方的3500人被裁定伤亡过半,其中军官阵亡率高达8成以上,整个部队彻底丧失继续战斗的能力。
事后,博奈将军并不服气,指责裁判为北阿拉贡团作弊。因为他清楚贝克步枪射程远、威力大特点,但也知道贝克步枪填装速度慢的最大劣势,每分钟仅有一发而已。然而,军演裁判却一致认为北阿拉贡团的士兵能做到一分钟三发,这显然不合乎常理。
充当此次军演主裁判官的德赛倒也未当众斥责博奈将军的冒失无礼,只是命令博奈本人从北阿拉贡团中随意抽出五名士兵,让他们用贝克步枪发射底部带有圆锥形的弹丸(米尼弹),进行一番实弹射击。
其结果令博奈将军睁目结舌,被选出来的士兵都能在一分钟内打出3发子弹,甚至一名士兵还打出每分钟4发的好成绩。此外,从线膛枪中射出的米尼弹的最大射程,也不是军演裁判限定的300米,而是460米(500码),实际射程为300米。
至此,博奈与第五旅官兵才变得心服口服,承认战败的事实,接受了德赛师团的军纪营规。作为交换,德赛也同意博奈将军的请求,给第五旅的侦查尖兵配发100支,能够发射底部带有圆锥形弹丸的改进型贝克步枪。
不久之后,德赛又依据宪兵少校的建议,将部队的酒水供应由常规葡萄酒改为酒精含量更低的黑啤酒。因为在巴达霍斯要塞附近,就有不少村庄受到爱尔兰逃亡移民的影响,喜好酿造这样的廉价酒水。
………………………………
第25章第一个打击目标(下)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军事理论家,安托万?亨利?约米尼曾在其代表作《战争艺术概论》一书中谈到,军事统帅应具备三点最重要的素质:一,具备顽强的性格或勇敢的精神,能够做出伟大的决定;二,冷静沉着,或具有体魄上的勇气,不畏惧任何危险;三,保持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努力锻炼自己成为博学多才的人。因为学问能起到强有力的辅助作用,即便是瞎子也看得出来。
此外,若米尼在论述军事统帅的性格与品质时,他认为“一个勇敢、正义、坚定和公正的人,能够尊重而不嫉妒别人的功绩,并且能利用这些功绩来增加自己的光荣,这种人不仅将永远是一个优秀的军事统帅,而且甚至还是一个伟人。”
面对这位19世纪最著名的兵学大师(另一位是克劳塞维茨,此时还寂寞无名),穿越者心中涌现跨越两个世纪仰慕之情。早在1809年6月,德赛率部从马德里赶赴赫鲁纳战场,曾在萨拉戈萨短期停留,期间数次拜会了内伊元帅的参谋长,若米尼将军(准将)。两人一见如故,相交甚欢,一同对战争的性质和规律、战略战术、军队建设等各方面,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交换了各自心得。
因当时的德赛地位不高、身份不显,无法招募这位声名远扬的军界大神,只能依依惜别。等到自己完成巴黎之旅,却在归途中意外得知若米尼将军已被拿破仑下令收招帐下,担当起皇帝的军事顾问。对此,德赛只能扼腕叹息,他深知若米尼与法军总参谋长贝蒂埃元帅的矛盾,两人关系恶劣,势同水火。其争斗的最终结果,是这位性格倔强且才华横溢的瑞士人远走俄罗斯,投奔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并将自己的后半生都贡献给了沙皇俄国。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不过,德赛非常赞同若米尼对军事统帅应具备求学精神的描述。为此,他毅然决然的抛弃了基于21世纪热核战争的“军事素养”(网络锻造),重拾黑火药时代的最后辉煌,并养成了一个令人称道的良好人品:尊重与信任自己的部下,懂得并善于放权,不以权势压人。
在同博奈将军产生观念上的冲突时,德赛完全可以凭借自身权势与高级军衔,一举克制对方,强迫后者无条件接受。但德赛没采用这类生硬的手段,而是以其矛攻其盾,巧妙利用一场军事演习,促使博奈将军心悦诚服,从而完成对第五旅官兵的笼络与约束。
不仅如此,德赛想得更多、更远,他希望能拉拢一大批法籍官兵加入自己未来的新兴王国,以便加强对加泰罗尼亚…阿拉贡地区的控制。这不仅仅是让法国士兵们成为新国家的暴力统治工具,更要利用平民与士兵间的联姻,逐步完成三个民族的融合。
今年5月,曼雷萨政…府提交给赫鲁纳公爵的国情咨文中说:在加泰罗尼亚…阿拉贡王国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目前已生活有400万民众,其中7成以上都是缺少或没有土地的农民,以及外地逃难的流民。在赫鲁纳公爵与曼雷萨内阁的努力下,农民与难民得到安置与救济,但要培养他们对新王国的认同感与向心力,仍必须进行一场至上而下的土地改良运动。
在19世纪初期,西班牙王国的实际可耕种土地面积为4500万公顷(实际土地开垦数量为一半左右),其中加泰罗尼亚…阿拉贡大约占了820万公顷。在1808年之前,加泰罗尼亚…阿拉贡两地贵族与天主教会,他们占有的土地比例,分别为该地区58%和19%,而广大的农民或是缺地,或是根本没有土地,处境非常困难。
从1807年到1809年的两年多来,得益于拿破仑军队针对加泰罗尼亚…阿拉贡两地上层建筑,贵族与教会的反复清洗与无情摧残,导致无数贵族或教士要么战死沙场、要么逃亡异地他乡,大量土地沦为无主之地。在德赛获取加泰罗尼亚…阿拉贡的实际统治权后,也顺势将500万公顷的无主之地划入曼雷萨内阁代管。
其中的200万公顷土地,在今年年初,已依照赫鲁纳公爵的意愿重新分配出去,或是归还给投靠新统治者的自由派贵族,以及天主教会高层;或是有偿赠予来自爱尔兰与法国南部等地移民;或是成立荣军农场,安置成千上万的伤残士兵。
按照萨伊为首的曼雷萨内阁的提议,应将掌握在赫鲁纳公爵手中的300万公顷土地,从中拿出至少200万公顷有偿发放给无地、少地农民,或是外来流民去耕种。话句话说,就是利用土地政策,来收买数百万农民与流民忠诚,将新王国的命运与这些人的生计捆绑在一起。
对于曼雷萨内阁提交的土地方案,德赛在经过详细论证之后,同意拿出200万公顷出来分配。其中一半的土地,会低价方式交给那些无地、少地农民,或是外来流民去耕种,他们在与曼雷萨政…府签署转让契约后,将被正式授予这片土地的所有权。允许农户们分3年期、5年期,用田产收成来偿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