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九人乃是当朝的九大亲王,太子夏远桀居中而坐,其余八位亲王分坐两旁,在九大亲王身后有一条纯金台阶,台阶之上摆着一把象征九五至尊的紫玉龙椅。
正当凌侠三人和文武百官站在殿内等候时,忽然,四名身穿红袍的大太监从侧门走了进来,领头那名太监高呼了一声:“帝君驾到。”随后,文武百官和九大亲王全都起身行礼。
“免礼吧………………咳咳………………今天是朕为公主选择驸马的日子………………大家不用拘谨。”片刻后,一个平淡无奇却又充满威严的声音,缓缓从侧门方向传了进来。
平身之后,凌侠顺着声音的方向打量了一番,只见一名身材消瘦、满脸病态、身穿龙袍、表情和善的老者缓步前行,这人正是当今帝君……………夏鼎。
帝君身前有四名红袍太监开路,左右两侧各有一名佩刀侍卫贴身保护,身后跟随八名宫女,虽然夏鼎身患重疾,但身形所过之处,总是不经意间散发出一股俾睨天下的气势。
“唉……………老了,走几步就累的不行了。”走到龙椅旁,夏鼎气喘吁吁的咳嗽几声,环视了下首一圈,他慢腾腾的坐到龙椅上,当夏鼎坐上龙椅的那一刻,一股浩瀚无际、不容抗拒、无上威严的气息,从夏鼎身上散发出来。
此时,夏鼎的脸上虽然还带着和善的微笑,但那股令人窒息的压抑感,压的众人有些喘不上气来,这种气势跟修为没有关系,是一种上位者油然而发气息。
缓缓扫视了众人一番,夏鼎将注意力放在了凌侠三人身上,逐个打量了一遍,他满意的点了点头:“赢乾坤将门虎子,秋落北麒麟之才,凌侠睿智无双,你们三人都很优秀。
说实话,朕看完你们三人的比试经历之后,着实为我大夏感到高兴,这等绝世之才生在我大夏,是苍生之福,黎民之福,朝廷之福,更是朕之福,你们三个都是好样的。
虽然朕只有一个女儿,只能挑选一名驸马,但是朕爱惜人才,稍后,不论谁当选了驸马,剩余那二人朕皆有恩赏,落选者赏玉币千枚、锦布百匹、官职连升两级,品阶提升两品。
至于朕的乘龙快婿嘛,除了可以迎娶朕最心爱的公主之外,还将获得玉币万枚,良驹千匹,锦布百车,珠宝十箱,最重要的是朕将诰封其“天下第一勇士”称号。”
听到“天下第一勇士”这几个字后,金霄殿内众人全都倒吸了口冷气
第九十一章 脱颖而出
殿内群臣之所以对“天下第一勇士”这个称号如此震惊,乃是因为这个封号只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太祖皇帝封赏开国大统帅宇无疆的,第二次则是先帝封赏镇国公赢天的。
如今,当朝帝君忽然启用这个称号,是不是有特殊的寓意?镇国公被先帝封赐为“天下第一勇士”,眼下帝君又诰封出一个“天下第一勇士”,帝君此举是在暗示什么吗?
镇国公是天下已知的三大罡元境界高手之一,更是名将榜排名第一的统帅,经营武岚疆多年,麾下屯兵百万,朝廷唯一的重甲骑兵军团,就在他的地盘,这种威势,世间谁敢与之争锋?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那一个国家能容否容得下两位天下第一呢?先帝封赐的第一勇士还活着,如今帝君也要诰封一名“天下第一勇士”这里面是不是有别的玄机?
望着众人惊讶疑惑的表情,夏鼎没有理会,微微笑了笑,他继续说道:“除了以上封赏之外,朕还会拿出一座疆域当做是公主的嫁妆。
普天之下,只要是公主看中的疆域,朕就会赏赐给公主,等驸马爷和公主完婚之后,便可以搬迁到自己的疆域里居住,呵呵如此一来,朕也算了了一桩心事。”
或许是很少一口气说这么多话了,称赞了三人一番之后,夏鼎忍不住轻咳了几声,一名大太监想要递药喂服,但是被夏鼎制止了,看得出,他此时很高兴。
夸奖勉励了凌侠三人一番,夏鼎朝旁边挥了挥手,只见一名老太监领着三名十五六岁、满脸稚气的小太监走进了金霄殿,看到夏鼎和满朝文武之后,三名小太监全都吓得跪在地上打哆嗦。
这个时代,太监的地位极为低下,看到三个小太监哆哆嗦嗦的样子,众人脸上全都露出一丝轻视和不屑,唯独凌侠,望着小太监惊惧恐慌的样子,他对这三个小太监动了一丝恻隐之心。
面无表情的看了三名小太监一眼,夏鼎缓缓宣读了总结赛的考题:“稍后,由他三人默写太祖古训一遍,而你们三个则充当裁判,依次评判他们三人的成绩,希望你们能够评判公允。
你们的评定结果关乎着他们三人的命运,如果他们之中有人书写的好,朕重重有赏。要是他们写的不尽人意,那就推出午门斩首,朕今天要考教一下你们的眼光,看看谁的评判最为公正。
要想成为朕的乘龙快婿,须得有出众的文采,过人的武功,优雅的气质,英俊的相貌,除了这些,还得胸有乾坤,心无私念,要是连区区裁判都当不好,朕怎么敢把女儿交给他。”
说完规则,夏鼎瞪了三名小太监一眼,把默写太祖古训的题目给三人念了一遍,然后命令三人当众默写太祖古训,限时一炷香,一炷香之后,凌侠三人开始进行评判。
三名小太监此时正吓得六神无主呢,听到夏鼎的命令后,三人登时面露苦涩,他们生于贫苦人家,只上过几天私塾,有的甚至都没念过私塾,就算抄写太祖古训都未必能做到,更别提默写古训了。
听完帝君叙述的题目,看着面前摆放着的三幅文房四宝,三名小太监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跪爬到文房四宝面前,展开纸张,平复了一下心情,随后开始默写内容。
一炷香过后,三名小太监满头大汗的退到一旁,而这时,凌侠、赢乾坤、秋落北三人则走到答卷前,看着三名小太监默写答卷后,赢乾坤摇了摇头,凌侠叹了口气,秋落北则一脸不满。
原来三名小太监之中,左侧那个小太监书写了夏鼎念诵的题目,但是答卷上只默写出了太祖古训中开头的“太祖”二字。
中间那名小太监只书写了夏鼎念诵的考题,可是关于太祖古训的内容却一个字都没写。
至于最右边的那名小太监,因此不识字,所以他连考题也没写,一炷香过后,他浑身颤抖的交了一份白卷。
仔细打量了一番三名小太监的答卷,赢乾坤、凌侠、秋落北全都认真思忖了一会儿,各自衡量了数遍,随后,三人根据面前的答卷,给出了三种截然不同的裁决。
赢乾坤的性格虽然洒脱豪迈,但是骨子里有种武将的执拗,看完三名小太监的答卷后,他全都评定不合格,理由很简单,连太祖古训都默写不出,岂能被判定合格。
不同于赢乾坤的执拗脾气,秋落北沉稳淡定了许多,虽然他也裁定了三名小太监的答卷不合格,但是在措辞方面委婉了许多,不像赢乾坤那样直白。
看到连续两名考官裁定自己三人的答卷不合格了,三名小太监全都吓瘫了,帝君已经说了,答卷关乎着自己三人的性命,此时此刻,他们全都一脸的懊恼,后悔自己不会默写太祖古训。
望着小太监慌张惊恐的模样,瞅着三人上交的答卷,想到三人即将面临的下场,凌侠心中有些不忍,见赢乾坤和秋落北都给出了不合格裁定,凌侠稍一犹豫,给出了自己的裁决结果。
凌侠评定三人全都合格,并且依次进行了排序,他把写了题目并写了“太祖”二字的那位小太监,取为第一,批示道:但观“太祖”二字,此人日后必定满腹经纶。
接着,凌侠又把写了题目的那个小太监,取为第二,理由是:誊写毫无差错,足见其才可造。最后,凌侠将交了白卷的那个小太监列为第三,理由是:此子不轻易下笔,可见其行事慎重。
最后,凌侠打了一句批语:三子年幼,此正值学习时期,十年寒窗者尚有人无法默写太祖古训,因年幼而不知太祖古训,实情有可原,学不知意,自有戒尺敦促,罪不至刀斧加身
评完之后,凌侠心中暗叹:“这份裁定结果递上去之后,肯定招致帝君不满,届时,这驸马之位恐怕也就与我无缘了,唉…………算了,不想那么多了,当不了第一勇士,能连升两级也是不错的。”
思忖完,凌侠递上了自己的答卷,本以为这次的总决赛已经没自己什么事情了,可没想到,看完凌侠三人给出的裁定结果之后,帝君二话不说,当即宣布凌侠获得了总决赛胜利,并下令昭告天下,封凌侠为当今驸马爷。
看到这个结果,金霄殿众人全都愣住了
第九十二章 驸马爷
众人不知道帝君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怎么看完考卷之后直接就钦点了凌侠呢?难道他的考卷有什么不同之处,不只是满朝文武怀疑,就连凌侠本人也有些茫然。
看着众人疑惑不解的表情,夏鼎让身旁的太监把凌侠三人的裁决结果展示一圈,看完之后,众人更加不解了,明明赢乾坤和秋落北的裁判要优于凌侠,可为什么二人会败给凌侠呢?
微笑着环视了一圈,夏鼎命人收起答卷,又下令赏赐三名小太监金币百枚,待三个小太监感恩戴德的离开之后,他稍一沉吟,随后解释了原因:
“单从答卷的裁判结果来看,赢爱卿和秋爱卿的裁决结果要优于凌侠,换句话说,要是朕采用了赢爱卿或者秋爱卿的裁决结果,那三名小太监便会有性命之忧。
朕事先说过了,三位爱卿的评定结果,直接关乎着三名小太监的命运,如果他们之中有人书写的好,朕重重有赏。要是他们写的不尽人意,那就推出午门斩首。
可是在这种情形下,赢爱卿和秋爱卿依旧裁定三人的成绩不合格,只有凌侠给出了合格的裁定,这说明什么?说明凌侠动了恻隐之心,而赢爱卿和秋爱卿却没有在乎三名小太监的死活。
众位爱卿,大家难道忘了这次比试的最终目的吗?这次的比试是择选驸马,并不是考教谁的武功高强,也不是验证谁的文采深广,而是为朕的女儿选择一个能厮守终身的伴侣。
这三名竞选者能够站在这儿,足以说明了他们的能力,若不是武功、文采、智谋、技艺、尽皆高人一等,他们也不会打败层层的竞争者,一步一步走到朕的面前。
但是、武功高强、文采斐然、智谋过人、技艺精湛、这些都不能满足朕的标准,朕给自己未来女婿定下的标准是“心善”,两口子过日子,感情和睦最重要,要那么多本事干嘛。
朕希望自己的女婿能够跟公主和和睦睦,两人恩爱有加,这就足矣,朕之所以出这道考题,表面上是在考你们的决策力,但真正的目的却是在考验你们的内心。
一个没有同情心、喜欢实事求是、凡事都讲原则的人,他或许会是一个合格的武将,亦或者会是一名合格的文臣,但他绝不是一个好丈夫的人选。
凌侠不忍心三名小太监无辜被杀,朕又何尝忍心呢,朕听说比试招亲的第一道题就是默写太祖古训,结果数万名文韬武略的竞选者之中,竟然有一半的竞选者被淘汰了。
凌侠说的好啊,连十年寒窗苦读的才子们都有人写不出太祖古训,更何况那些年幼无知的孩子呢,天下稚子何其之多,要是因为而默写不出太祖古训被杀,朕恐怕要遗臭万年了。”
说到这儿,夏鼎顿了顿,他站起身子,一脸祥和的看着凌侠:“三人之中,只有你选择了保三名小太监一命,足见你之心善,心善之人往往都会有好的机遇,正如眼下时刻。”
话音一顿,夏鼎走到龙椅旁边,命令掌笔太监抬来一张案几,案几上摆放着文房四宝,夏鼎拿起御笔、展开一卷锦缎横轴,蘸了蘸朱砂墨,他亲自书写了一份圣旨。
落笔后,夏鼎神情郑重的加盖上帝朝玉玺。做完这些,夏鼎轻轻放下玉玺,缓缓坐回龙椅,虎视了满朝众臣一番,他淡淡的吩咐了司礼大太监一句:“宣旨!”
“奉天承运,帝君诏曰:今秉承天意,择皇亲驸马,凌氏侠郎,俊逸悠然,文才武略,俱皆上佳。今赐凌侠为当朝驸马,诰封为天下第一勇士,官进一阶,赏玉千枚,良驹”
司礼大太监对着圣旨洋洋洒洒的念了一会儿,圣旨上的内容跟夏鼎之前许诺的差不多,读完之后,司礼太监对凌侠喊了句“钦此,”随后便将圣旨递到凌侠手中。
当凌侠接过圣旨的那一刻时,满朝文武重臣,除了九大亲王之外,其余之人尽皆拱手弯腰朝着凌侠祝贺道喜,异口同声的喊道:“恭喜驸马,贺喜驸马”
赢乾坤和秋落北也在恭贺的人群之中,看到站在群臣中间,接受重臣膜拜的凌侠,二人脸上露出一丝复杂之色,尤其是秋落北,原本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