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信第二天,报纸上也会多出这么一则消息。
唐俭现在更像是一个养老之人,在外交上作出了突出贡献之后,唐俭就被李二封赐为国公,然后颐养天年。
李二觉得没有问题,毕竟为大唐吃尽了苦头,呕心沥血的好男儿不该被亏待,可唐俭自己心里不爽啊。
正值壮年,就成了一个闲散的国公,和那长孙无忌一样,和那乐天侯一样,实在是说不过去啊。
长孙无忌好歹有避嫌的意思,乐天侯年纪还小,自己正值壮年,怎么也被陛下嫌弃了呢?
不解之下,唐俭早早就来到了李辉侯府门前,坐在台阶上发愣。
一旁的李七十一点也不催促,还时不时端茶送水,陪着唐俭聊天。
李七十现在看出来了,来到侯府的人,别看一个个不修边幅,但一个个都身份显赫,不是一般人。
大唐境内,能在侯府门前这么随意的人,怎么可能是一般人呢?
只是他时不时看着长安的方向,官道上,一点动静也没有,心里不断的慌张。
侯爷啊侯爷,你啥时候回来呢,这个大官在这里坐太久了,我都快没话说了呀。
………………………………
第206章忽悠唐俭种地
李辉下马,和琛也从马车里钻了出来,马儿一声嘶鸣,发出了欢愉的叫声。
和琛太重了,连拉车的马儿都不乐意了。
刚到门口,李辉就看到了坐在台阶上的唐俭,还有一脸愁眉的李七十。
“侯爷,您回来了。”
“今天又是你看门?”
“嘿嘿,侯爷,属下排名低,守门也无可厚非嘛!”
不错,李七十虽然不是打仗的好手,但文武均衡,颇有一些手段。
看到李辉回来,唐俭就叹息一声,“李辉,你说说,我这样的人,就该被大唐抛弃吗?”
李辉愣了一下,想起了唐俭的处境,刹那间笑出了声音,“莒国公,你在我家门口发愁,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我欺负你了呢,你得去突厥边境发愁,这样李靖大将军一看你不开心,立马就去打突厥人。”
唐俭脸一黑,这个李辉现在太没大没小了,以前看在陛下的面子上,也就不计较了。
“哼,你这个臭小子,就会胡说八道。”
“我唐俭也算是忠孝两全,为何陛下让我告老休息,成了个闲散的国公。”
“和你这种闲散侯爷为伍,我实在感觉不到高兴。”
李辉笑了,原来是这样,李二让你带薪休息还不好吗?
唐俭的能力那么强,李二也真的是敢放手,这要是换其他大臣,早就郁闷了,说不定假告老成了真告老了就。
“莒国公这么厉害的人物,突厥都对你尊敬有加,陛下可不是瞎子,怎么可能让你闲着。”
李辉摆摆手,给唐俭递过去一根烟。
男人之间,有时候不知道说什么的情况下,一根烟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难题。
“咱们进去说罢,外面好冷。”
和琛在一旁哆嗦着,他一身肥肉抖动着的样子,极为滑稽。
上台阶的时候,一旁的李七十还不忘去搀扶和琛。
和琛发出了怒喝,“怎么,看不起我?我年纪轻轻,你来找我做什么?”
李七十也老实,嘿嘿一笑,“和琛公子,小的这是怕上了台阶就不好了。”
这一句,唐俭被逗笑了。
李辉也笑出了声音,只有和琛在肚子伤神。
进了院子,和琛就去找杨铁柱了,毕竟提升蓝田酒的工艺最重要,什么东西都没有赚钱爽。
为了赚钱,他可以一天一夜不睡觉,可以一天一夜不吃饭不喝水。
对于唐俭这种人来说,为了大唐,他在突厥可真是吃尽了苦头,几天几夜不睡觉都是常态,几天不吃饭,吃草根,喝露水都不在话下。
本以为跟着陛下出生入死,能一展胸中才华,如今竟然因为李二让他休息一段时间变得郁闷无比。
“其实吧,莒国公,你如果真的没有事情做,就带着你那些佃户种地,正好是春暖花开,下得播种的好时节,陛下应该已经分发了不少种子过去了吧?”
唐俭皱眉,突然恍然大悟,“李辉,你说得不错,陛下先前专门给我一大堆种子,拉了好几车呢。”
“那就对了,我跟你说,这些种子,比起在突厥坚守,在朝堂翻云覆雨重要得多了。”李辉此时淡淡一笑,吐了个烟圈,“你想一下,如果普通的老百姓吃不饱了,穿不暖了,那些朝堂诸公还有什么用途?”
“他们当官的前提是,这个世界上有人支持他们,老百姓一个个没有空搭理他们,只顾着种地讨饭,他们这些官员有个屁的能耐。”
“莒国公如果让封地的佃户一个个富裕起来那么天下朝堂,不管走到哪里,百姓的拥戴之声就会压过朝堂上那些风言风语。”
“百姓拥戴,就是最好的嘉奖啊!”
李辉说完,唐俭也开始思索了。
在突厥呆久了,种地这件事情他似乎已经忘了,但骨子里他还是对大唐的百姓充满敬畏的,他看着李辉,两眼放光。
“呵呵,李辉,我听说你小子可是有不少门道,你家里冬天好像一直都有绿菜吃呢。”
唐俭看到了根源,立马问道,一点也不给李辉拒绝的机会。
李辉点点头,“呵呵,这就是种地的乐趣啊,种子入土之后,生根发芽,长成果实,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一种享受啊。”
“莒国公,你知道幼苗破土的声音吗?比起宫里面那些乐手们,我觉得那些幼苗破土而出的声音才是这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
“你听过农户们因为一亩地多收了一斤粮食开怀大笑吗?”
“依我看,那笑声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单纯却又充满力量的笑声。”
“他们才是大唐的根基啊!”
忽悠唐俭种地不难,再加上现在李辉会催眠,一套又一套话术下来,唐俭也迷糊了。
对啊,种地怎么了?
谁天生就是官员?那马周不也是一个孤儿嘛,他现在可是陛下身边的红人,但对于种地,依旧了如指掌。
种地不丢人,士农工商,天下以农为本,怎么就丢人了?
“李辉,你那些种子都是怎么用的,跟我说说。”
唐俭现在翻过这个梁子了,一门心思向李辉讨教种地的方法。
“莒国公,是这样的……”
谁也不会想到,深夜的乐天侯府,大唐国公和大唐侯爷正在秉烛夜谈,讨论的内容竟然是如何种地更加高产。
时不时有疑问出现,时不时有惊讶之声出现,不时还有争执声发出。
而在侯府的工具室里面,杨铁柱面对背后庞然大物一般存在的和琛,脸上露出了难为情。
“和琛公子,这东西可不是那么简单啊。”
“杨铁柱,你就放心干,多少钱我给了!”
和琛财大气粗,哪里在乎钱的事情。
杨铁柱为难了,“公子,这不是钱的问题,这东西必须要问侯爷。”
“侯爷肯定知道其中的诀窍,这一点的您出马呢。”
和琛冷哼一声,“行吧,你们侯府就是这点破规矩多。”
杨铁柱哑然失笑,不是规矩多,而是侯府的东西太重要了,这些东西,哪个拿出去不价值千金啊。
眼看唐俭满意而归,和琛立马凑了过来,抓住了打哈欠的李辉,“快,那工具杨铁柱搞不出来!”
………………………………
第207章曲辕犁
批量酿酒的器具,在唐朝确实有些难度,杨铁柱没有见过,只看图纸,怕是底气不足,自然没有办法尽快搞出来。
李辉估计,按照杨铁柱的速度,三五天就能出来一套。
和琛拿到工坊之中组装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基本上不会耽误正常的需求。
还有一个原因,李辉也想到了,那就是杨铁柱需要自己亲自首肯才行。
现在家中的仆役越来越多,杨铁柱这种有了手艺的人,都会留个心眼,再也不是谁让做东西他就做了,先前竹叶青亲自找到杨铁柱想要定制天怒,结果被杨铁柱无情回绝。
直到李辉后来亲自下令,杨铁柱这才开始工作。
问他原因,他只有一句话:”这侯府上下,只有侯爷可以让我做重要的东西。”
不错,一开始那些仆役们内心都是极有良知的,李辉虽然没有限制过他们,但他们却从不认为那些东西可以外传。
李辉提供的图纸也只在侯府之中出现过,在其他地方,从没有一个人使用过,哪怕是和琛使用李辉的图纸进行工艺改进,也是要经过杨铁柱,马周或者齐平的手才行。
他们每个人都知道,侯爷手里的东西,拿出去,可以改变整个大唐,价值千金
侯爷之所以毫无保留告诉他们,只是因为一份信任。
光是这一份信任,就值得坚守。
见到杨铁柱的时候,这货还在抽烟,看到了李辉,立马脸上就笑了起来,如同菊花一般灿烂。
“侯爷,和琛公子工坊里的工艺是要改进了,先前我已经制作出来一套东西了。”
李辉点点头,原来这家伙早就搞定了。
“那就让他带走吧,之后你在打造一套。”
杨铁柱看了和琛一眼:”公子,不是小的先前不给你,这东西不是我的,是侯爷的,必须要侯爷亲自点头才行。”
和琛也不怪杨铁柱,转头就对着李辉发难,“看看你家的仆役,怎么现在都成这样了,哼,我都成外人了!”
和琛自然不会恼羞成怒,临走还给了杨铁柱几两银子小费,那叫一个大方。
“侯爷,您说我这做法对嘛?”
杨铁柱小心翼翼李辉,脸上忐忑不已。
李辉笑了笑,“没毛病,你最近搞出什么好东西没有?”
杨铁柱一听这个,立马喜笑颜开,只要侯爷不怪罪就行,毕竟身为侯府的仆役,也是白纸黑字签了合约的,以后就得为侯爷着想呢。
“嘿嘿,侯爷,您可问着了,我最近看大家下地很累,工具上还是有点不足,就自作主张把您之前留在这里的图纸做了出来,还改良了一下。”
杨铁柱走在前方,钻进了他现在独有的一个库房里,黑漆漆的库房里没有灯火,杨铁柱在黑咕隆咚之中摸索了一阵,拖出来一个东西。
李辉一瞅,这东西好熟悉啊,不就是之前自己百无聊赖的地方画出来的后世用的犁么。
“侯爷,您画的那个太复杂,小的还实现不了,但小的在您画的那个图上做了一些调整,变得简单一些。”
李辉点点头,后世的犁在某些方面确实有些复杂了,当然工艺进步是一方面,主要还是能够批量化生产,同样的标准,放在唐朝的小作坊里面,就是高标准工艺,成本极高,只有后世的流水线可以分摊成本。
“这东西呢,区别于汉朝直辕犁,和江东地区的那些人用的犁地的工具很像,小的还没有命名,希望侯爷能命名。”
李辉打量着这个还带着一些粗糙的工具,九尺长短,曲直有度,灵活地握把
在后方极为方便,李辉还专门走了过去,试了试。
不错,这个东西整体放在地上也不重,但完美地利用了三角形稳定的原理,下地干活的时候,前面有牛拉着,后面人只需要控制上下,用来保证对土地的翻新的深浅。
有的土地,不适合深耕,那就往上拉。
有的土地和作物适合深耕,那就往下推,只要牛在前面,一切都好说。
咦?这不就是曲辕犁么?
李辉笑了笑,“杨铁柱,你记得明日早上去齐平先生跟前领赏,三十两银子作为奖励,今后你需要多多思考,多搞出这样有用的东西。”
“好呦侯爷!”
“对了,这样的东西你多做一些,咱们家中要用,莒国公不是也要立志种地么,你去给他送一些。”
别人不知道这东西的价值,李辉可是知道的,历史上曲辕犁一出,整个大唐的农业效率提升了不止一星半点,在曲辕犁出现的那个阶段里,到后世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一套工具就没有怎么改变过。
实在是没有人能找到比曲辕犁更加方便的农具了。
生产工艺的发展,对农业的影响极大,别人不知道,李辉哪里不明白。
说好了种地,怎么就把曲辕犁这种好用的东西给忘了。
之前画的图纸,因为一些其他的事情,差点就抛在脑后了,如果不是这杨铁柱,自己可能就真的记不得了。
工业技术的提升迫在眉睫啊,曲辕犁出现之前,整个天下的农民生产力太低,导致他们日夜勤奋耕作,也收不